第 127 节
作者:北方网      更新:2021-02-19 12:05      字数:5012
  痛痛快快地哭了一场,沈穆清心里好受了些,头脑也恢复了冷静。
  “老爷可知道当时是个怎样的情况?”她抽泣地道:“皇上调了甘肃、青海、贵州、云南和辽东的兵力去宣州,能不能问问,那个时候各路军是怎样布置的?萧飒走的是哪条线路?甘肃那边可有活下来的人?”
  “你不相信?”沈箴有些吃惊的望着沈穆清。
  沈穆清点头:“失踪了,只是不见了,并不蒙说明他死了。我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沈箴欲言又止。
  沈穆清求沈箴:“老爷,您就帮帮我吧!我知道我很任性,可我一日见不到他的尸体,一日不相信他死了——我以前听人说,大地动的时候,有人被埋在了地下,离救援的人不过一丈的距离,可就是因为天黑,救援的人没有发现,从旁边走过,所以永远失去了获救的机会——老爷,也许他现在只是负了伤,奄奄一息地在什么地方等我们去救——”说着,她的眼泪扑扑落下来,“只要有一丝希望,我都不能放弃——”
  沈箴幽幽地道:“我明天就去一趟王大人的府上。”
  沈穆清含泪望着沈箴:“谢谢!”
  “傻孩子!”沈箴无奈地叹了一口气。
  很快,沈箴那边有了确切的消息。
  “萧飒领的甘肃兵和戴贵领的辽东兵在一起。兵败时,戴贵曾去找过萧飒,让萧飒和他一起推到怀远去,萧飒不愿意,说:大丈夫当马革裹尸而还。领着一部分愿意跟随他的人去找失散了的皇上——还有一部分跟着戴贵退到了怀远——谁也说不清楚他到底怎样了?”
  沈穆清呆若木鸡,半晌才道:“能不能再问问?能不能找到最后见到他的人?”
  沈箴劝她:“这是戴贵亲口告诉我的——要不是我问,他是无论如何也不会说的!穆清,当时兵荒马乱的,加上元蒙人乘势一路攻城,怀远的官兵一路退败,我们的人根本没有机会回头去找——你想想,连皇上都不见了,要是能够,我们怎么会不去救?”
  沈穆清求沈箴:“您再想办法帮着问问——再去问问——一定有人在戴贵之后见过他——”
  沈箴看着瘦成了一把骨头的女儿,难掩伤心,侧过脸去。
  父女俩正在伤大感之时,有小厮禀道:“老爷,姑奶奶,常惠师傅求见。”
  京都的城门已关——他怎么这个时候还没有走?
  第一百七十三章 不愿放弃
  尽管心中困惑,但沈穆清却没有心情见常惠。
  “跟常师傅说一声,京都如今危在旦夕,让他想办法出城去吧!”
  小厮应声而去。
  但两人被这么一打扰,气氛比刚才活络了些。
  沈箴劝沈穆清:“我再去问问。”
  沈穆清也知道自己这是在为难沈箴——可她更担心萧飒。
  叹了一口气,沈穆清从书房出来。
  抬眼却看见了常惠。
  他正低着头,在院子里踱来踱去。
  小厮见了,忙解释道:“我让他走,他不肯走——”
  听到动静的常惠已朝着这边望过来。
  沈穆清一怔。
  常惠的表情严肃儿冷峻,一点也没有原来的轻松随意,好像变了一个人似的。
  她突然就想到了那天在刘娘家里第一次见到常惠时的情景——那犀利的目光。
  沈穆清快步朝常惠走过去。
  “可有什么为难的事?”
  常惠远远地朝着她行礼。等她走近了,低声地道:“姑奶奶,我家里的事都已经安置好了。如果你不反对,我去帮您找萧公子。”
  沈穆清怔愣,随后漫天的喜悦把她吞噬。
  “你说什么?你帮我去找萧公子?”
  常惠点头。表情肃穆:“我在西北呆了快二十年,那边的关隘我都很熟悉,大嫂和两个侄儿我都安排好了,我帮您去找萧公子。”
  沈穆清喜极而泣:“你跟我来。”
  常惠笑着点头,随沈穆清进了书屋。
  女儿带着一个矮个子男子去而复返,沈箴很意外,迎了过来。
  “出了什么事?”
  沈穆清拉着沈箴的衣袖:“常师傅说,帮我去找萧飒。”
  沈箴愕然的望着常惠。
  常惠点头,把自己的经历说了一遍:“——会说元蒙话,还有一些元蒙朋友,只是没见过萧公子,需要一副萧公子的画像。”
  没等沈箴开口,沈穆清已转身去叫小厮:“把庞管事请来。”
  沈箴望着女儿淡淡地谈一口气。
  从宛平到出事的大同,千里迢迢,而且找的又是个未曾见过的人,比大海捞针还要难——可看着沈穆清把常惠当成救命的浮木般,他临到嘴边的话又咽了下去。
  就当时安慰人心吧!
  很快,庞德宝来了。
  沈穆清有些激动地把这件事告诉了他。庞德宝难掩兴奋,对常惠很是恭敬:“常师傅,请随我来,我找个画像的,把公子的模样画给您。”
  常惠笑着点头。
  他们给沈箴行了礼,连玦而去。
  沈穆清双手合十:“但愿能找到!”
  ——常惠走的第二天,元蒙人与前往京师勤王的辽东军相遇,战了一夜,辽东军终于把元蒙人逼退了五十里。
  京都诸人都松了一口气。
  大开城门迎接戴胜辉。
  戴贵从怀远且战且退,和父亲戴胜辉会合时,带出去的八万人马只剩六千人,这其中,还包括甘肃一千五百人。
  戴胜辉望着这些满身血污,神色疲惫的军士,泪流满面。
  这可都是他的子弟兵啊——一直保持沉默的京都官吏看着眼前的一幕,想到死在大同的那些同窗和同僚,也不知道是谁怒喊了一句“都是王阎误国”,这句话,像导火索似的,把这段时间人们藏在心里的怒火点着了——官吏们不管一切地冲进了西华门,遇到太监就打——代皇上监国的晋王吓得脸色苍白的,只知道拉着王盛云的衣袖,“阁老——阁老——怎么办?怎么办?”
  王盛云冷冷一笑,望着内阁仅剩的两位大学士之一的胡信,道:“胡阁老,依我之见,只有处置了王公公的党羽以平众愤——”
  不等胡信回答,晋王已迭声道:“阁老所言极是——快派人把王公公的党羽全抓起来,打入诏狱。”
  发须皆白的胡信望着王盛云满脸的毅然,几不可见地淡淡一笑,拱手向晋王行礼,“那就请王个来快派人去抓王阎的党羽吧!事情再拖下去,只怕会——”
  未说出口的话,让晋王打了个寒颤,忙道:“是啊,王阁老,一切就拜托您了——我只负责监国而已。”
  王盛云恭敬地向晋王行礼,然后拂袖而去。
  ——沈箴盘腿坐在临窗的打炕上,望着外面树叶舒展的老槐树,眉头紧紧地拧成了一个“川”字。
  立在炕前的周百木就有些无措地望了在一旁服侍的沈穆清一眼。
  沈穆清朝着他微微点头,笑道:“百木,这里没什么事了,你先退下去吧!”
  百木看了一眼沈箴,见他没有作声,然后朝着沈氏父女行了一个礼,退了下去。
  沈穆清看着百木走出了院子,这才重新给沈箴奉了一杯茶,缓缓地坐到了沈箴的身边:“老爷,您可是在担心王阁老趁这个机会扫除异己?”
  沈箴回过头来,面色凝重地望了沈穆清一眼,答非所问地道:“我只怕京都在我辈手中沦陷——”说着,眼中竟然有晶莹闪烁。
  “不会的!”沈穆清安慰沈箴,“您看,那戴胜辉不是来勤王了吗?还有元蒙人望风而逃的曾菊,贵州总兵孙大人、云南总兵赵大人——都会前来勤王。京都不会有事的!“沈箴望着女儿苦笑:“远水救不了近渴——“沈穆清望着沈箴目光坚定地点了点头:“一定会及时赶到的!“她鼓励着父亲。
  正在此时,外面传来英纷的声音:“老爷,东西都收拾好了!“沈箴就拍了拍沈穆清的手:“穆青,去吧——“沈穆清摇头:“我不走,我留在这里陪老爷,让陈姨娘走吧。出了京都,让人护送她去舟山——大舍还在那里。”
  沈箴轻轻地笑:“傻孩子,这可不是说胡话的时候。再不走,就没有机会了——你走,陈姨娘也走,你们一起走!趁着这机会,都走吧!京都,有我就行了。”
  目光中全是不舍。
  沈穆清的眼泪唰唰地落了下来。
  “我不走——你也别赶我——我心里很明白,您是想与京都共存亡——京都对于您,好比您对于我。有您,就有我——我在这里陪着您——碧落黄泉,我们一家人也可以在一起。”
  沈箴强忍着泪:“傻孩子,要是萧飒回来了,找不到你,可怎么办?”
  “他还有自己的父母——不像我,没了您,就是孤雁一只——让陈姨娘走吧——她以后是要葬在太仓——我和您去象山,找太太——”
  “又胡说——”沈箴笑容勉强,“你以后的日子还长着——生儿育女,享受子孙的供奉——象山,是我和太太落脚处——”
  “我不走——”沈穆清伏在沈箴的膝头嘤嘤地哭了起来“太太走的时候,让我好好照顾您,我不走,在您身边服侍你——”
  帘子外的英纷听着也哭了起来。
  “姑奶奶不走,我也不走——”
  一时间,内外俱是哭声,气氛悲切。
  门帘突然间被撩开,陈姨娘双眼通红地走了进来。
  她跪在沈箴的面前:“老爷,你让姑奶奶走吧!我就在这里陪着您!”
  沈箴望了望泪如雨下,目带哀求地看着他的沈穆清,又望了望垂头抽泣的陈姨娘,想到下落不明的萧飒,想到如果自己不在了儿子还有生母,女儿却无依无靠——他轻轻地叹了一口气,喊了百木进来:“你送陈姨娘出京吧!”
  陈姨娘听了放声大哭起来。
  沈穆清上前劝慰她:“家里的事都交给您了——”
  陈姨娘哭着点头。
  “你别哭了!”沈箴沉声道,“我有话跟你说。”
  陈姨娘抽泣着点头。
  沈箴又把周百木叫了进来:“你们都听着。”
  类似于遗嘱——大家神色一肃,包括沈穆清在内,都静静地立在沈箴面前。
  “大舍以后就寄居在闵家,到闵家族学里读书。长大后,娶闵家女子为妻。”说着,沈箴的目光就落在了陈姨娘的身上。
  陈姨娘连连点头:“老爷放心,我一定让大舍去闵家族学读书,娶闵家女子为妻。”
  沈箴满意地点了点头,又望向百木:“你现在已经不是沈家的下人了,把陈姨娘送到舟山即可随意而去——”
  他的话还没有说完,百木“噗通”一声跪在了沈箴的面前:“老爷,您放心,我一定会好好照顾舍哥和姨娘的——”
  “随你吧!”沈箴笑了笑,“你要是真有那个心,就想办法把我和姑奶奶的尸首运到象山,交给李家的人——就算式我最后的交代吧!”
  百木哭起来:“老爷——”
  沈箴笑着挥了挥手:“去吧!再晚了,就出不了城门了!”
  ——天色渐渐暗下来。
  沈穆清望着正房屋檐下那顶随风摇曳的大红灯笼,喊英纷:“虽然家里没人了,但也不能这样黑灯瞎火的——走,我们去把灯笼都点上。”
  英纷含泪而笑:“好,我们点灯笼去。”
  还有两个不愿意走的老苍头听了,忙笑道:“姑奶奶慢点,也等等我们。”
  四个人忙了半天,才把靠近沈箴正房的几处灯笼点燃。
  沈穆清累得直喘气:“平时不觉得,没想到点个灯笼就这么累。”
  有个老苍头笑道:“姑奶奶毕竟年轻,沉不住气。想当年,我们跟着老爷在四川的时候,那夷人把我们县衙团团围住,那些衙吏吓得都躲在班房里不敢出来。只有我们老爷,点了灯,照样看公文。我们都说,老爷像是关公转世——不是说,关公灯下看春秋吗?所以心里都不怕。”
  如果不是在这种特殊的时候,沈穆清又怎能认得这两个老苍头,又怎会知道沈箴在别人心中的印象——“她带着英纷一边往回走,一边笑道:“您老人家再给我讲讲,老爷以前是怎样的?”
  另一个老苍头就笑道:“姑奶奶要是想听古啊,以后有的是时间。明天一早去买些鸡鸭鱼肉到极力囤着才是正经。”
  “您老说的对!”沈穆清笑道:“我没经过这些事。您看,我们明天还要干些啥?”
  大家说说笑笑渐行渐远——
  第一百七十四章 一线曙光(粉红票860加更)
  沈穆清轻轻地把茶盅放在王盛云面前。
  王盛云并没有看眼前这个穿着白绫衫蓝绿色比甲作丫鬟打扮的女孩子一眼。他满脸的愁苦:“……吏部侍郎议立晋王为帝,可皇上生死不明,万一……国无二君,到时候只怕是后患无穷!可君为轻,社稷为重……国一日不可无主。”
  沈箴的表情比王盛云更苦涩:“……难道,要谕告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