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节
作者:北方网      更新:2021-02-19 12:04      字数:4798
  珠玑只得摇头,去拿了披风出来给沈穆清披了,
  落梅则笑着喊了沈穆清屋里另一个大丫鬟锦秀——沈穆清平日就由她们两人在跟前服侍。
  姐妹们,又见面了!看书可别忘了投票。(*^__^*)嘻嘻……
  晚上正常的更新一章!
  第二章 昏定晨省
  更新时间2009…10…26 6:20:59  字数:3034
  天还只是麻麻亮,沈府后宅的那些飞檐翘角如一副副剪纸静静地贴在灰蓝色的天空中,院子里,两个粗使的婆子正拿着人高的竹扫帚在扫地,看见沈穆清出来,忙上前曲膝行了礼,其中一个年长些的还道:“姑娘,这天还没透亮,要不要叫两个人给姑娘提灯。”
  沈穆清住的安园就在李氏的屋后,近得很。
  “那到不用。”沈穆清笑道,“让嬷嬷费心了。”
  那婆子忙摇头:“没费心,没费心……”
  沈穆清笑着和两个婆子点了点头,这才出了倒座门,延着抄手游廊进了李氏的院子。
  屋檐下挂着四盏八角玻璃彩穗宫灯,发出柔和的光线,七、八个丫鬟媳妇正垂手立在大红罗夹板帘子前。见沈穆清来了,有争着打帘的,也有朝里通禀的:“姑娘来了!”
  沈穆清进了门,一股浓浓的松柏香扑面而来。
  她顾目四盼。
  旁边有服侍的媳妇忙笑道:“是太太吩咐的,薰点香,说这屋子里尽是药味,她闻不得。”
  李氏因为生产的时候年纪大了,又遇到了血崩,虽然留下了一条命,这十几年来却是没有一日不与药为伴。
  病了这么多年,骨子里都透着中药味,哪里是区区的熏香可以除的……
  沈穆清思忖着,就朝着那媳妇“嗯”了一声,算是应了刚才的话。
  那媳妇见沈穆清没有说什么,心里暗暗地吁了一口气。
  姑娘话虽少,遇事也总是一笑,可看人的目光却十分的犀利,好像要把你的五腑六肺看清楚似的。所以她虽然年纪小,但家里上上下下的人没有一个敢把她当寻常的孩子看待……在她面前总有几份小心翼翼。
  锦绣伺侯沈穆清脱了披风,一个身材修长的女子就从西稍间挂着官绿色幔帐的事事如意落花罩里走了出来。
  她二十七、八岁的年纪,白皙如玉的脸庞,一双长眉斜飞入鬓,细细的丹凤眼清亮逼人,穿着件暗绿底四合如意窠缠枝窄袖夹衣,葱绿十二幅绣兰花的马面遥梗诤诘耐贩⑹岢筛瞿档伲髯庞袷ㄍ饭浚遄畔沃榉镱危渖献棺徘睹ㄑ凼慕仕康屏梗虬绲糜喝莼螅獠收杖恕?br />
  落梅和锦绣忙屈膝给那女子行礼,沈穆清则笑着喊了一声“陈姨娘”。
  这女子闺名叫解红,原也是官宦人家的女子,后来父亲受上峰的贪墨案牵连被贬为了县丞。她母亲早逝,一直跟着父亲在任上,一来二去,耽搁了婚事,到了二十出头还没说婆家。五年前,由沈箴的同年、浙江布政司布政使柳竣做媒纳为了妾室。她进门的第二年就生了一个儿子,取了乳名叫“大舍”,是沈箴目前唯一的活着的儿子。
  陈姨娘屈膝给沈穆清福了福,笑道:“太太正念着姑娘呢,姑娘快进去吧!”声音软糯,隐隐透着几份欢快。
  说起来,她嫁到沈家这些年,不管什么时候见着,都是一副笑脸……这也是一项本事,值得学习和借鉴……
  沈穆清想着,和陈姨娘进了屋。
  李氏今年五十二岁,长期的病痛折磨不仅让她的头发花白,皮肤干涩枯黄,而且目光浑浊无神,看上去象年过七旬的老妪。
  她神色怏怏地歪在引枕上,贴身的婢女橙香坐在床沿边服侍她喝药。
  看见沈穆清,她立刻笑容满面,眸子里迸射出如晨星般明亮的光采来:“怎么这么早,也不多睡会!”
  沈穆清屈膝给她行了礼,嘟着嘴,蹙着眉,假意抱怨:“太太真是的,一边教我要‘黎明即起,洒扫庭除’,一边又说我来得早了……真是不好伺侯啊!”说着,坐到了床缘,接过了橙香手中的药。
  屋里的妇仆都掩嘴而笑。
  李氏也笑,只是笑容却有几份感叹。
  女儿和自己亲近,哪有不喜欢的。可这个女儿,太过懂事,太过体贴,让她心中有愧——如果不是自己长期卧病在床,女儿在跟前侍疾,只能每天围着她转,又怎么会少年老成,小小年纪,却没有一点孩子气,反而象大人似的,凡事忍耐,凡事宽容,凡事包涵……
  想到这里,她不由摸了摸沈穆清的头:“功课可还吃得消?”
  沈穆清八岁的时候,父亲沈箴给她请了一个姓闵的举人在家坐馆。
  沈穆清一边给李氏喂药,一边笑道:“先生的课讲得有趣,我很喜欢。”
  李氏却拿着眼睛睃沈穆清。
  她只活下来了这一个女儿,自然是当成眼睛珠子般的来疼的。不仅时时关心她平常的生活起居,就是女红功课也都会常常叫了她身边的人来寻问,看她学的怎样。前两天,她听人说,沈穆清上课的时候竟然和先生起争执……
  想到这里,李氏轻轻地推开了药碗,认真地道:“穆清,你也不要担心老爷不高兴。虽然说这位闵先生是老爷三顾庐茅请来的,不是寻常之人,可要是没有缘份,我们也不强求。”
  沈穆清微怔。
  闵先生教了她五年,大家相处的一直都很融洽……她不知道母亲这话从何而来!
  “你这孩子!”李氏见女儿一副不解的样子,嗔道,“前两天是怎么回来?”
  沈穆清“啊”了一声,这才知道母亲所指为何。
  “闵先生正在给女儿上《论语》呢。”她笑着解释道,“其中讲到了‘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我们两个的看法不同,就讨论了几句。”
  李氏还有些不想信。
  女儿小小年纪,怎能和先生去争执这些大学问。不过,她并不准备当着这满屋子的人去驳女儿的话——事后,她自然会去证实。
  李氏一副释然的样子,微微笑着把药一饮而尽。
  沈穆清忙从陈姨娘手中接过装着水晶冰糖的甜白素面小碟递到李氏面前,李氏用指尖摄了糖放入口中,陈姨娘拿了手帕服侍李氏洗了手,沈穆清笑道:“刘先生上次开了五副药,明就吃完了,今天下午要不要让林管事请刘先生过来,再给太太把把脉象。”
  刘先生是太医院的一位太医,擅长看内科和妇科。三年前,太医院的周太医告老还乡后,他就一直给李氏瞧病。
  李氏苦笑:“我这病,也就这样了,开来开去,不外是些十全大补丸的……安安你们的心罢了!吃不吃都不打紧。”
  沈穆清听着,眼神一暗。
  自入夏以来,李氏的精神越来越不好,身上也开始出现浮肿的现象,可惜她以前学的是中文,虽然知道这情况不对劲,却也拿不出什么具体的措施来,只能干着急,做些督促李氏吃药之类的小事……
  念头闪过,沈穆清想到李氏这些年来卧病的痛苦,就故作娇嗔道:“太太怎么能这样说,刘先生也是根据不同的情况开不同的方子,象上次,开的就是消胃健脾的药,还有上上次,开的就是散风去邪的药……开十全大补丸,那也是因为太太需要补嘛!”
  女儿很懂事,总是想法子宽她的心……
  李氏又是高兴,又是难过,拍了拍沈穆清的手:“你这孩子!”
  沈穆清知道自己这么一搅,李氏心里舒坦了些,她掩嘴而笑:“那就这样说好了,下午让林管事去趟提线胡同,请刘先生来看看。”
  李氏笑着点了点头,有小丫鬟趁机禀道:“舍哥来给太太请安了!”李氏听了,淡淡地笑了笑,道:“快抱进来,今天风大,可别吹着了!”
  不一会儿,一个穿着石榴红比甲的妇人就抱了个粉装玉彻的孩子进来。
  那孩子三、四岁的模样,眉眼还没有长开,头发乌黑,戴着顶宝蓝色八样锦瓜帽,穿件着遍地金五彩氅衣,白绫袜儿,缎子鞋,胸前戴着挂着长命锁的赤金项圈,手上赤金镯子悬着四五个铃铛,摇摇晃晃地发出暗哑的响声。
  他就是大舍,抱她的妇人是大舍的乳娘田妈妈。
  陈姨娘忙拿了大红锦垫放在李氏的床前。
  田妈妈将大舍放在锦垫前,大舍就恭恭敬敬地跪在了锦垫上:“孩儿给母亲请安!恭请母亲福寿安康!”说完,又磕了三个头。
  因年纪小,大舍站起来的时候,小身板晃了晃。
  李氏笑眯眯地望着大舍:“我们家大舍可越来越懂事了!瞧这小模样,比大人还稳沉!”
  母子连心,李氏做为嫡母能这样夸奖大舍,陈姨娘露出与有荣焉的表情来。
  大舍一双黑漆漆的眼睛骨碌碌地直转,表情却一本正经的,应对道:“谢谢母亲夸奖!”
  看着他一副故作大人的模样,沈穆清不由莞尔。
  大舍微微侧了侧头,好奇地望着她。
  两人虽然是姐弟,但大族之家,自有章程。他们各有各的院落,各有各的丫鬟妈妈,加上沈穆清心中有事,不敢与人太亲近,对这个弟弟也是敬而远之的,因此两人之间虽然时有交集,却并不亲密。
  田妈妈见了,忙拉了拉大舍的衣袖,轻声地提醒他:“还有姑娘!”
  大舍恍然大悟地“哦”了一声,恭手给沈穆清行礼。
  第三章 西席闵峦
  更新时间2009…10…26 6:21:36  字数:3027
  沈穆清笑着福身还礼。
  丫鬟们就端了小杌子给大舍坐,李氏则问了大舍几句“吃得好不好”、“睡得香不香”、“天冷了要记得加衣”之类的话。
  大舍吐词很清楚,条理清晰地应对着李氏的提问,陈姨娘笑盈盈地在一旁服侍着,不时上茶上点心,屋子里渐渐有了股其乐融融的温馨味道。
  这样的气氛李氏好象也很喜欢,她很难得地留了大舍吃早饭。
  旁边的丫鬟媳妇听了,忙给厨房的传话。不一会儿,粗使的婆子就搬了彭牙方桌安置在了李氏的床前。先上了桂花辣酱芥、紫香乾、什香菜、暇油黄瓜四个小碟,再上了五香酱鸡、盐水里脊、红油鸭子、麻辣口条、桂花酱鸡、蕃茄马蹄、油焖草菇、椒油银耳八个大碟,又上两大盘酱肉荷花卷和胡桃瓜子鸡蛋糕,全用里白外粉彩磁碟儿装着。
  橙香端三盏酥油白糖熬的马奶子,李氏、沈穆清和大舍各一盏,喝了,给李氏上枸杞百合麦冬粥,给沈穆清上了用八月白煮的素粥,给大舍上了山药羊肉粥。
  丫鬟们捧了漱盂、巾帕立在一旁,陈姨娘立在李氏的床头帮着她布菜。
  李氏却笑道:“你也坐了罢——不是旁人!”
  陈姨娘推辞了一番,后来见李氏说的真诚,就坐了半边小杌子,橙香见了,替了陈姨娘的位置服侍李氏吃早饭。
  官宦之家,讲究“吃不言,睡不语”,大家静悄悄地吃了早饭,粗使的婆子们进来撤了桌子,丫鬟们上了茶,汪妈妈就来了。
  她和李氏同年,中等的身材已微微有些发福。圆圆的脸上略施薄粉,一双眼皮松驰垂落的眼睛却炯炯有神,庄重中透着几份干练。
  汪妈妈原是李氏的陪房,后来嫁给了沈家一个管事。如今夫妻两一个管着内宅,一个管着外院,是沈家最体面的仆妇。
  她满脸笑容地给李氏和沈穆清、大舍行了礼,道:“夫人,红箩炭送过来了。”
  北方天冷,一到十月,这地炕、暖阁、火盆、手炉就断断续续地用上了。市面上的炭烟大,又有味,烧地炕、暖阁倒没什么,可要用在这火盆、手炉上,却是万万不行的。每到这个时候,就会派人到北方去买些不起烟的红箩炭。
  李氏叫丫鬟翠缕开了床前紫檩木镙钿鎏金包角的立柜,取了红色茶花雕漆匣子,拿了对牌给汪妈妈。汪妈妈接了对牌,却并不急着走,笑道:“翰林院的黄大人明一早就走,我照您的吩嘱,包了一块端砚,四袋芽茶,十二道镇和宣纸。您看,还要不要送些银两做赆仪。听说黄大人全靠俸禄过日子,进京七、八年了,家眷如今还在海南……”
  李氏就摆了摆手:“黄大人不比其他人,性子有些狷介,你照我的吩咐行事就是了!”
  汪妈妈屈膝行礼,恭敬地应了一声“是”。
  沈穆清看着母亲要开始处理家务事了,就笑着起身告辞。
  李氏知道闵先生的课是每天早上巳初,道:“现在什么时辰了?”
  橙香忙去西次间看了落地的大钟,回来禀道:“巳初还差两刻钟。”
  李氏忙道,“那快去,小心去迟了,总是不好。”说完,又吩咐李妈妈,“你送了姑娘去闵先生那里。”
  李妈妈是李氏身边另一个管事妈妈,虽没汪妈妈那样得李氏的信任,但也算得上是李氏身边受宠的人了。
  李妈妈笑着应了,橙香去取了沈穆清的披风服侍沈穆清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