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 节
作者:一半儿      更新:2021-02-19 11:29      字数:4754
  值得欣慰的是,文章中我只是如实地反映了自己的观点,而司法机关对刘晓庆税案的处理与我的观点竟十分接近。刘晓庆被取保候审是司法部门重程序、重证据的例证,表明刑事司法实践注重保护人权,也是无罪推定的体现。
  从对整个案情的了解上看,我个人认为,刘晓庆做演员会比她经商更好些。她办公司铺的面很大,而且大多是她不熟悉的领域,而真正成功的只是她拍的几个电视剧。如果她能全身心地投入商业运作中,也许凭着她的聪明才智也有可能成功。但她内心对表演有着割舍不下的情结,她的每部电视剧都要亲自披挂上阵,这必然会影响她投入到市场和管理方面的精力。一心不可二用,如果刘晓庆能一心一意地投入到演艺事业会更容易成功。希望她能一直保持难能可贵的率直与自信,这是她性格中的精华,也是她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挫折的财富。
  …
  第三章法制春天,是“小花”复活的季节—访刘少雄(1)
  …
  刘少雄:法学学士、MBA硕士、经济管理学博士;广东仁人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高级律师、中国《民主与法制》杂志社法律顾问。具有23年大学教学和公安、纪检、监察、企业管理及律师执业实践经验,主编、参编理论学术著作29部。在律师业务中,专长于民、经、刑诉讼和企业并购。接手“刘晓庆税案”是在案件初期局势和舆论最为不利的时候,在公安侦查阶段近300多天的日子里,他顶着各种压力,撇下手中很多事务,进驻北京,为刘晓庆及晓庆文化艺术有限责任公司的诸多事务提供了大量的法律帮助,付出了比以往任何一个案子多出若干倍的心血。
  由于刘晓庆公司的案子在侦查阶段拖的时间太长,以及某些特殊原因,后期公诉阶段的工作转由钱列阳等“四人律师团”承接。但我在采访中依然能感受到刘少雄作为律师对该案的冷静分析以及作为影迷对刘晓庆的推崇与爱护,这可能也代表了不少人对刘晓庆和刘晓庆现象的认识和态度。
  我是在2002年6月下旬介入刘晓庆税案的。说来有些蹊跷,有一天我为号称“2002年中国海关第一案”往返北京,在机场书店发现一本关于刘晓庆的书。当我买了该书一边翻阅一边为刘晓庆愤愤不平时,朋友从北京打来电话说:“刘晓庆出事了,已被有关部门拘留。现在刘晓庆亲属和朋友正在为她选聘律师,我们认为你有这方面的实力承聘,我们推荐了你,请你来北京面叙。”这是刘晓庆被拘留审查后的第三天。我迅速赶到北京,我的整个工作方案接受考评后被晓庆的亲属和朋友当场相中并接受委托,我就这样机缘巧合地介入了刘晓庆的案子。
  我接“晓庆公司税案”除了上述的职业因素外,还出于我对刘晓庆本人的兴趣。我们这些50年代出生的人或多或少都受到过刘晓庆影片的影响。我对她的认识最初来自于《小花》,刘晓庆不仅是电影银幕上的“小花”,而且是我们那个时代的人心中的“小花”。我父亲当时是个“准右派”,饱读经书之后被遣送回农村,因此我的童年、少年、青年都在农村度过。那时候农村没有电视,每年放几场电影。《小花》这部电影在我们村放映时,我被“小花”所吸引,后来《小花》到别的村放,我就挨个地跑去看,直到下下下个村实在太远了,我才罢手。我应该算是当年痴迷于刘晓庆的忠实“追星族”了,所以我非常理解现在年轻人“追星”的那份执著和狂热。刘晓庆饰演的“小花”所表现出来的勤劳、勇敢、质朴、刻苦、善良、纯情、美丽的银幕形象,给我的青少年时代留下了永久的美好记忆,常使我想起“小花”而细品人生的美妙。
  刘晓庆是我在秦城见到的第二位女性。第一个是“江青”,虽然她们二位一个想当女皇帝,一个演过女皇帝,性质完全不同,但对我来说却非常有意义。那是1980年10月,我在中央政法干校(现公安大学)公安师资班受训时,曾拾到500元人民币的钱包(当时是一个高级干部一年的收入)上交给了学校,学校为了表彰我,奖励了一张“审判四人帮”的特别审判庭的“旁听证”,因此我有幸参观了秦城监狱,看到了江青,而且旁听了对江青的庭审,我当时激动得三天三夜未眠。如今22年过去了,又在秦城看守所见到了我们这代人心目中的“小花”—“武则天”—“中国影后”,虽具戏剧性,但我的心情却是分外沉重。对江青我是疑惑和不理解的,对晓庆我是敬重和佩服的;可我却从来不曾想到,与这两个如立云端的女人的会见,22年后竟是在同一个地点。这两个女人都使我的心里涌上许多凄楚。皇帝也是人,名人也是人,纵然他/她有过如日中天的光环,有着巍巍青山一样的坚强,但在骤然而至的打击和变故面前,尤其是当他/她面临“牢狱之灾”时,他/她就需要帮助。这种帮助包括法律和道义两个方面,江青如此,刘晓庆也是如此。
  我在见到晓庆第一面的第一时刻,就感受到了她的精明和过人之处。不知是我其貌不扬,还是有人捣鬼,一见面,晓庆就问了我4个咄咄逼人的问题,虽然我也机智有力地回击了她,但她被关押了24天之后所表现出来的沉着和对自己所要聘请的律师的郑重检测,显示了她临阵不乱的大将风范和精明过人之处。虽然我从她的脸上判读到了她内心的某些困惑,但在整个会见当中她还是能一点就通。
  在会见刘晓庆的时候,我还感受到她是一个非常重情义的女人。在我与她谈案情的时候,她表现得坚强、机智和冷静。而当我告知她大哥、大嫂、文萍、林竹、阿峰等人因法律规定上的障碍不能与她见面,都在外面等待并托我代向她问候时,她顿时流泪了,她说她牵连了他们,她放心不下他们,放心不下三哥,放心不下保姆,放心不下公司的职工。她还说:“没有钱给律师费了,仅有的钱被查封了,请阿峰帮忙借。”我说:“作为律师,我也有义务为你提供援助,大哥、大嫂、文萍、阿峰、周岩都有充分的准备。我不也姓刘吗,一家人不说两家话。我除了给您提供法律帮助外,还可以为您提供资助,包括房子按揭。”当时她一下子掉了许多眼泪。我能看出,这时的眼泪决不是演员的眼泪,而是一个真实的刘晓庆的眼泪,是一下子就流下来的,眼睛很红很红,那一刻我感受很深。她在谈案件时所表现的坚强和谈友情时所表现的柔弱,判若两人。
  …
  第三章法制春天,是“小花”复活的季节—访刘少雄(2)
  …
  刘晓庆曾说她是中国最好的女演员,有人对此颇有微词。而我则认为,一个成功的人应该是对自己有信心的。她敢于说自己是中国最好的女演员,是在给自己设定一个目标,再按最好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完善自己。这与当时所谓的“社会品德”要求虽相去甚远,但她毕竟说出了真话,可贵就可贵在这里。所以,晓庆从始至终都是一个敢说真话的人,这正是我们这个社会、民族非常缺乏的东西。
  另外,从个人素质来讲,她也确实是最好的。第一,她有演艺天分。她从小学到成都音乐学院附中学扬琴,附中毕业后下乡插队,然后开始演电影,一直演到今天,她的扬琴、手风琴、舞蹈都很出色,在好莱坞能办个人演唱会,她是全方位的,第一流的,她的“最好”为国争了光;第二,她是自己奋斗来的。不像现在有的音乐学院、电影学院的少数青年人靠傍导演、傍大款来获得角色而不去拼实力。我们现在年轻演员的成长带有非常残酷,甚至是扭曲的发展轨迹。还有的年轻女演员不惜伤害自尊,把自己的名声作为牺牲的代价来炒作自己,这是很畸形的成长。而刘晓庆没有,她是一步一步靠自己的功底和每天的努力为自己拼来的,这也是那一代导演所公认的;第三,她是一个有文化的人。我们评判文化的标准是什么?以学历是否为本科、硕士、博士吗?显然是不对的。我认为,一个人的知识和文化构成,不能仅凭是否在学校里完成了多少学历教育。学历是基本知识的学习过程,是培养学习方式、方法、思维习惯和接受知识技能的过程,真正的知识和文化必须在以后的生活和事业中加以完善。刘晓庆演了几十部影视作品,其中很多是历史上的名剧,她把剧本诠释出来,背熟了,又把它演完了,每一本书都比我们读得深,理解得透。而且演了几十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所以刘晓庆是一个有文化的人。她演过这么多电影,跟许多有文化的人在一起,她写《我的路》《我的自白录》文采很好。为什么人们都不怀疑是别人捉刀,因为谁也没有她这种特有的文化,捉刀也写不出来。有些小报把她鲜明的个性特征归结于她没有文化,没受过高等教育,这是不准确的。
  刘晓庆影响了一代人,她的许多“语录”在当时那个历史阶段是很勇敢的。现在大家都在个人奋斗,不论演艺界的、文化界的还是商界的都在寻求自我。中国有13亿人口,如果每一个人都能自己做好,整个国家就做好了。遗憾的事,我们总是自己做不好,要让别人去做好。别人做好了,自己难受还惦记人家,这是多么悲哀。
  刘晓庆不是她自己要炒作,是社会要炒作她,是她值得炒作,不管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一个演员能从18岁演到50岁,一直能保持火爆状态,没有谁能做得到。很多人都是往事如烟,但刘晓庆的往事并不如烟。她表现的是那么自立、自信、自强,没有哪个演员能做到她这一点,所以说她是一个时代的概念并不过分,她在这个时代的文化宝库中已经留下了丰富的数据和烙印。
  刘晓庆是在党的辛勤培育下成长起来的一代名演员,从影至今已有27年,在电影艺术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曾6次获得“百花奖”和“金鸡奖”。党和国家为此也给予了她很高的政治荣誉,她曾任全国青联委员、两届全国政协委员。
  刘晓庆的成长与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是分不开的,也是我国女性自我奋斗、自强不息的一个缩影。“刘晓庆”作为20世纪乃至21世纪词海里一个家喻户晓的概念,谁也不能否认她在艺术上的卓越成就,而且每个人都不由自主地受着她的影响。
  当然,单就晓庆文化艺术有限责任公司税案而言,刘晓庆确实在公司税务上有失职的地方,作为税务机关为履行国家赋予自己的职责,依法查税缴税是忠于职守。应该感谢办案机关经过400多天艰苦、细致,且求真务实的工作,澄清了晓庆许多年来自己想澄清却无法澄清的诸多问题。更有意义的是,此案也为办案部门今后如何从浩瀚的案件线索中过滤斟辨举报的真伪,及新闻报道的虚实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晓庆出狱后对国家没有任何抱怨,反而对因她的事件而促使成千上万的从业者依法积极照章纳税感到由衷的高兴。不是晓庆改变了自己,而是她更加成熟,对事物有了更高层面的认识。晓庆虽有422天的牢狱之苦,但若能促进国家税制改革,若能促进更多人依法纳税,若能促进中国法制步向文明,我想晓庆也会因此感到这个付出是值得的。
  2004年两会修改宪法后,确立了私有财产受法律保护的地位,而且还将“以人为本”的精神以“人权”的明确概念写进了宪法,使我们看到中国新的领导集体正致力于制定法制的“善”,走向法制的“真”,实现法制的“美”。
  春天是复活的季节,在这“万紫千红总是春”的早春三月,看见晓庆生机勃勃,容光焕发,又回到银幕上,我不禁要说:法制春天,是社会复活的季节,也是“小花”复活的
  …
  第四章我们的刘晓庆—访郑明明(1)
  …
  郑明明:香港著名美容专家、企业家,香港蒙妮坦国际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1966年创办蒙妮坦美容美发院,成为当时香港惟一一家女性开办的颇具规模及专业化的美发美容院。她推出了适合亚洲人肤质的化妆护肤品系列和领导潮流的化妆美容技术,推进了香港、东南亚,特别是中国内地的美发美容事业的发展,曾荣获世界美容权威组织IPCA颁发的“国际美容教母”的殊荣。
  80年代初,由于刘晓庆的邀请;郑明明首次来到中国大陆,并从此开始了她在中国的事业。1987年,她在北京成立了中国第一所香港合资的美发美容职业教育学校—北京蒙妮坦美发美容学校。90年代,蒙妮坦集团在中国美容市场上突飞猛进,如今全国各大中城市的商场中几乎都可以见到郑明明品牌的化妆品专柜。对于在中国市场中取得的成功,郑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