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7 节
作者:
负债赌博 更新:2021-02-19 11:10 字数:4841
!N易8K姓驹谌嗣裾庖槐叩娜耸浚焊峋觯沤幔逊吹鄯捶饨ǖ母锩乱到械降祝梦颐堑亩锉膊辉倭餮皇橇骱估创邮滦轮谢涔奈按蠼ㄉ瑁 薄 ?br />
战后香港的房子比以前紧张,而从内地大城市及海外汇集到这里来的各界民主人士和文化工作者,总数有一千多人,一时间形成了房荒。茅盾夫妇在公寓中住了一个半月,才靠青年作家周钢鸣的帮助,在九龙弥郭道租到了一位华侨的房子,和历史学家翦伯赞分住二、三楼。
不久,茅盾担任了文协香港分会的常务理事。7月,他和巴人、周而复、叶以群等人发动、创办了《小说》月刊。
孔德沚见他连日来既要参加政治活动,出席文艺集会,又要编刊物、写评论、作杂文,更要埋头创作小说,胃病、眼疾、失眠等病相继发作,心疼地说:“你五十多岁了,可不能跟小伙子比呵!现在就这样忙,要是新中国建立了,不是会把你累垮吗?”
“是呀,是呀!正因为黑暗即将被光明代替,新中国快要建立了,我才需要更多地工作,更多地锻炼。不然,我会成为一个落伍者呢。”茅盾眨着眼睛,微笑着说。
“我说不过你,你总是有理有。不过,身体总要注意吧?你自己感到累了,就休息。”
妻子关切地叮嘱着。
“好吧,我遵命就是。”他又把头埋进稿纸堆中,唰唰地挥写起来。
5月初,他与郭沫若等六十多位文化界知名人士联名发表了《纪念“五四”致国内文化界同人书》,响应中共关于迅速召开新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号召,呼吁广大知识分子团结起来,为建设新中国而奋斗。
9月9日,在上海被查封的《文汇报》迁到香港复刊了。报社负责人邀请茅盾担任该副刊《文艺周刊》的主编,并且要他提供一个长篇小说连载。
前两次他来香港,曾应报纸之邀写过两个长篇连载小说:《你往哪里跑》和《腐蚀》。
这一次,他要写的是《锻炼》。
茅盾对这部小说,计划写连贯五卷的长篇,各卷的人物大致相同,稍有增添。第一卷《锻炼》,写上海战争至大军西撤,包括工业迁移之第一期,抗战初期对民主运动的压迫……
等等。在这一卷中,主要人物都露了面。第二卷拟题为《敌乎?友乎?》,写保卫大武汉至皖南事变发生。第三卷为皖南事变后至太平洋战争爆发,直至中原战争,湘桂战争。第四卷写湘桂战后至“惨胜”。第五卷为“惨胜”后至闻一多、李公朴被暗杀。他设想,在这五卷的系列小说里,要把从抗战开始至“惨胜”前后八年中的重大政治、经济、民主与反民主、特务活动与反特斗争等等,作个全面的描写。这可是一部规模宏大的巨著呵!他预计全书五卷要写一百五十万字,如果时间有保证,大约三年能完成。
从9月开始,茅盾便投入了《锻炼》的创作,由于报社催得急,他没有来得及详细的大纲,只是根据已勾勒出的整部作品的轮廓,写了一个简单的大纲,又陆续写了一些笔记,为书中的主要人物立了小传,便匆匆地赶写出来。
《锻炼》全书二十多万字,在《文汇报》的《文艺周刊》上连载了一百一十天。全部登完以后,书店与茅盾联系,要求出单行本。但他没有同意,他想把后面几卷完成以后再出版。
岂知由于形势的迅速变化,茅盾不仅未能完成以后的四卷,而且出单行本的事,也不再有人向他提起。直至1980年底,《锻炼》的第一个单行本才由香港时代图书有限公司出版;
1981年5月,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了简体字的横排本。
1948年除夕那天,茅盾和夫人与李济深、章乃器、邓初民等二十多人,秘密地乘上一条苏联轮船,直航大连。
在他们之前,已有沈钧儒、郭沫若等两批人秘密离开香港。他们都是接到了中共中央的通知,分批地秘密前往东北解放区,去参加新政治协商会议的筹备工作,为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作准备的。
五二、首任文化部长
茅盾等一行抵达大连后,略事休息,以恢复海上航行的疲劳。然后坐车进入解放了的沈阳。2月初,北平解放。下旬,中共中央派专列“天津解放号”接他们三十五位知名人士来北平,下榻在北平饭店。
这是茅盾时隔三十多年后再来北平。他陪妻子去观光了市容,重游了颐和园。在《北京话旧》里,他写道:“我在一九一四年游过颐和园,时隔三十五年,一九四九年春重游颐和园时,虽已日月重光,而此园风物依然如故。此外,译学馆没有了,整个北京几乎不认识了。……旧的北京是历史上的北京,它是皇亲国戚、达官大贾、地主、买办的北京;现在的北京,是人民的北京,将永远是人民的。”
几天后,萧逸来看望茅盾夫妇。这是女婿和岳父母第一次见面,双方都很高兴,孔德沚像见了女儿似的,笑着哭了起来。
萧逸对茅盾说,他是华北野战军第26兵团的前线记者,北京解放后,随军入城的,想留下来从事写作。
望着这个喜爱文学的女婿,茅盾是多么希望他能留在北京,在自己和妻子身边,既能就近给他指导,又能对他俩有所照顾。然而,他想到中国人民这场伟大的解放战争,应该有年轻人写作品来反映。萧逸就是这样一个人才,便鼓励他说:“你最好能参加完解放战争的全过程,这个时间不会很长了;然后再进行个人创作,你的材料会更丰富,作品会写得更有价值。”
女婿听从了岳父的教导,愉快地奔赴太原前线。谁知这一别竟是永诀!在总攻太原之前,狡猾阴险的敌人伪称投降。萧逸站在新占领的水泥碉堡里用话筒喊话,从枪眼中向敌人宣讲形势和政策,要他们立即放下武器。这时,敌人射来罪恶的子弹,他牺牲了。他的战友张帆把他的遗物和照片寄给茅盾,夫妻俩收到后大哭了一场。
5月2日,茅盾在给张帆的信里写道:“……感谢你不怕麻烦,把萧逸为我们拍的照片寄来。萧逸此番在前线牺牲,太出意外,我们的悲痛是双重的:为国家想,失一有为的青年;
为他私人想,一番壮志,许多写作计划,都没有实现。张帆(恕我这样直呼大名),我想您也和我一样,觉得萧逸如果死后有知,一定也恨恨不已,因为他不死在总攻时的炮火下,而死在敌人假投降的诈谋中。正如昔年小女沈霞为鲁莽之医生所误,同样的死不瞑目罢?
我已经多年来‘学会’了把眼泪化成愤怒,但萧逸之死却使我几次落泪。萧逸的朋友在此间都来看我,这给我很大的感动的安慰。您有来信也同样给我很大的感动和安慰。感动的心情您当然了解,至于安慰则是代萧逸感到安慰。一个人死后,有他的战友来悼念他,他在地下一定感到安慰的!我和您虽然不识面,但我觉得我们好像相知已久,朋友,为国珍重,为赍志而没的您的战友珍重!”
写了这封信之后,茅盾就忙着筹备第一次全国文代会,成立全国性的文艺家组织。7月2日至19日召开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他在会上作了题为《在反动派压迫下斗争和发展的革命文艺》的报告,系统地总结了国统区的文艺运动。会议期间,成立了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他被选为副主席,还当选为中华全国文学工作者协会(后改称中国作家协会)主席。
9月中旬的一天,沈钧儒陪着一位老人来到茅盾的房间。
“雁冰,你看谁来了?”
茅盾一看,喜出望外地连忙迎上去:“啊,张总经理!真是贵客呵。”
原来是上海商务印书馆的总经理、著名出版家张元济(菊生)先生。茅盾从北大预科毕业到上海找工作,就是他安排茅盾到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当编辑的。
张元济告诉茅盾,他是来参加全国政协会议的。老人深有感慨地说:“十多年不到北京,这次重来,真是‘王侯宅第皆新主’呵!”
沈钧儒接过话,说道:“我们现在说‘新’,就是‘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本来还叫‘新政治协商会议’,现在改称‘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所以‘王侯宅第’现在是都归人民,新主是人民。”
“对,您说得对!说得好!”张元济答道。茅盾也呵呵地笑了起来。
茅盾参加了全国政协筹备会议,又出席了第一届全体会议。在会上,他代表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发言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揭开了中国历史全新的一页。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平、统一的新民主主义的、实行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像初升的太阳照耀着亚洲,照耀站世界。”
在这次全体会议上,茅盾被推选为政治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
在会议期间,茅盾收到一封信,是毛泽东对他几天前的信的答复。在那封信里,他作为《人民文学》的主编,请求毛当档主席为《人民文学》题词和写刊头。
毛泽东的复信如下:
雁冰兄:
示悉。写了一句话,作为题词,未知可用否?封面宜由兄写,或请沫若兄写,不宜要我写。
毛泽东
九月二十三日
展开信中附来的一张宣纸,上面写着:
希望有更多的好作品出世
毛泽东
茅盾给周扬看时说:“起应,主席这个题词,语重心长,我们的担子不轻呵!”
他没有料到,更重的担子将要放在他的肩上。当周恩来被选为政务院总理后,来找他:
“雁冰,我受命组织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准备任命您为文化部长,特向您征求意见。”
茅盾跟周总理很熟悉,便坦率地表示:“我一向都是搞创作的,中华人民共和同成立以后,生活可以安定下来了,我不想当部长,只希望继续从事创作。”
周总理认为他说的合乎情理,答应再考虑一下。过了一天,周总理派人把茅盾接到中南海丰泽园的颐年堂。他看到毛泽东主席和周总理已在等候。坐下后,周总理对他说,在人事安排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所以请他来商量。
毛泽东主席微笑着说:“我跟恩来商量过了,还是要请你出任文化部长。雁冰,你是中外知名的大作家,这第一任文化部长,非你莫属啊!”
看到主席和总理如此郑重地向他提出,想到既然革命工作这样需要,他觉得不能再推托,便答应了。
毛泽东、周恩来一听,都笑了。他们跟茅盾紧紧握手,送他步出颐年堂。
10月1日,茅盾作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登上天安门城楼,出席开国大典。20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举行第三次会议,正式任命他为文化部部长、文化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两天后,他出席了政务院成立大会,又受任为文教委员会召集人。
11月2日,茅盾主持了文化部成立大会。从此,他挑起了新中国文化部门领导的重担,为开创和发展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和文学艺术事业,筚路蓝缕,殚精竭虑。
五三、吃闷棍
1950年1月27日傍晚,电影剧作家柯灵和导演黄佐临来拜访茅盾。柯灵说他们打算把《腐蚀》改编成电影,想听听茅盾的意见。
提起这部小说,茅盾清楚地记得它在香港《大众生活》连载后引起轰动的情形。当时一封封读者来信由邹韬奋转到茅盾手中。许多读者都很关心赵惠明的命运。邹韬奋还对他提出:
不少读者来信,希望作者在小说中给赵惠明一条自新之路。能否再写几节,给主人一个光明的前途?茅盾为满足众多读者的请求,续写了赵惠明走向自新的道路。后来他曾写道:
“《腐蚀》在《大众生活》上连载之后,上海的华夏书店在十月份赶印了单行本。然而,由于当时环境所限,《腐蚀》引起的轰动,仅限于香港、南洋和孤岛上海等几个城市,而且是短暂的,因为不久太平洋战争爆发,也就在战火中湮没了。《腐蚀》重新引起人们的注意,是在日本投降之后。那时,上海的知识出版社重新把《腐蚀》印了单行本,并且运到了重庆等地出售。
不少报刊发表文章,称赞它是‘当前政治有力的诤言’,‘是一部用血写成的特务反动分子罪行的记录’,‘是胜利后一本最爱欢迎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