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 节
作者:
生在秋天 更新:2021-02-19 11:02 字数:4759
酢D侵醪豢眨唬 酥跽撸倘缧榭铡蛭眨杂兄酢H绻挥兄酰筒唤锌铡?br />
‘知虚空者,即空华相。’我知道现在空,那个能知之性本来就是空的,你又何必再去空他?妄想来了何必害怕?因为空,所以什么都知道。‘亦不可说无知觉性’,你不要认为空就无知觉,越空越清楚,越清楚越空。不要认为空是什么都不知道,不要以为什么都不知道就是入定,千万不要搞错了。‘有无俱遣’,说有也不对,说空也不对,不是息心除妄想,只缘无事可思量,不抓住一个有,不抓住一个空,不空而自空,不定而自定,即空即有,即有即空,如是!如是!‘是则名为净觉随顺’,此即是唯心净土,此既是觉性,顺此而行,即是正路。
何以故?虚空性故,常不动故。如来藏中无起灭故,无知见故,如法界性,究竟圆满遍十方故,是则名为因地法行。
什么理由呢?‘虚空性故’。虚空是个形容词,我们往往有一个错误的观念,把自然界的空间当成虚空,所以,在心理上自己造就一个空空洞洞的境界,以为这就是虚空,实际上,有个空空洞洞的境界存在,已经不是空了。这是第六意识有个虚空的观念,是加以造就出来的,在唯识的道理讲来,就是作意。自然界的虚空其实并不空,里面含有空气、水分、灰尘、细菌。。。。。。等等。佛法所讲的虚空是个名词的引用,虚空即不是有,也不是没有,无以名之,名之曰虚空。千万不要抓住一个虚空的境界,当作虚空。
其次,我们的无明妄想究竟如何去断?佛说无明如虚空之花,无生处,无灭处,不了自了,了而不了。这个道理听起来好像很玄妙,其实很平凡。‘心经’里说‘无无明,亦无无明尽’,无所谓了或不了,因为它本身就是虚空性。例如我们听的、看的、想的、都是无明所起的作用,你说它有吗?没有,用过便休,没有吗?当场就能够用,它本身自性是虚空。
‘常不动故’,我们也经常误以为修道修到最后不动,以为不动念,或者什么都不知道,就是定。这样的话,何必学佛?学石头,学死人多好!所谓不动是形容词,它是动而不动,例如我讲话,诸位听见了没有?听见了,这不是动吗?各位听到我讲话的声音,乃至听到外面的车声,这是动相。假如你到了高山顶上,听不到任何声音,那时你听见了没有?听见了,听见了一个没有听音的,这是静相。动相你听到了,静相你也听到了,动相与静相,你都清清楚楚,此时念头没有动过,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动来知道动,静来知道静,能够知道动静的那个不在动静上面,与动静毫不相干,他是永恒不变的,所以用常不动来形容他,他是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
‘如来藏中无起灭故,无知见故’,如来藏是佛法的名词,所谓如来是悟了道、成了佛的称呼。如来也是形容词,好像来了,其实没有来,也不能说完全没有来,如同我们的思想念头好像来了,其实没有来,也不能说完全没有来,如同我们的思想念头好像来了,来了又去,自性空故,常不动故。那么,何以谓之‘藏’?因为他能生万法,含藏一切万有。所谓如来藏,既是一切众生自性之别称也。如来藏中无起灭,在我们的自性中无所谓起灭,例如我们研究‘圆觉经’我讲了一大堆话,各位也听了一大堆,所有生起灭了,听过了都不相干,无生亦无灭。话也听懂了,书也看到了,但是,用过便修,自体中都不执着,无知亦无见。何以如此呢?
‘如法界性,究竟圆满遍十方故,是则名为因地法行’。如法界性,此话怎讲?我们初步学佛,一定说无明妄想是罪孽,一点都没错,无明妄想为什么那么难除去呢?如来藏性微妙不可思议,一切众生妄想业力亦微妙不可思议,转了此业力就是佛。‘如法界性’如何解释?我们引用的‘楞严经’上所说:‘清净本然,周遍法界,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循业发现。’清净本来就是‘圆觉经’所讲的如来藏性,周遍法界。法界是佛学名称,比宇宙还广大,普遍充满一切时空,此法界超越了我们观念中的时间、空间。随众生之心量大小而大小。应所知量,循业发现,看你的智慧达到什么境界,随你的业力而发现。‘圆觉经’在此讲的比较简化,如法界性,随你的心量有多大,就有多大。我们的心有多大?大得很呢!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干叫两声,就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你说大不大?但是,如此专心念下去,会不会到呢?会到,如法界性。我们的自性有没有边际可量?没有。究竟圆满遍十方,不是修了就会比较大,不修就比较小,他本来圆满,遍十方,不是修了就比较大,不修就比较小,他本来圆满,遍满十方,没有时间空间的阻碍。懂了这个道理,才能开始学佛,是则名为因地法行。
‘圆觉经’一开始,文殊菩萨提出问题,问学佛从哪里开始?什么是如来因地法行?等于盖房子的地基在哪里?佛答覆要断无明。文殊菩萨又再进一步问‘什么是无明?无明犹如病目见虚空之花朵,虚幻不实。
讲到无明,给各位说一个近代的故事。此事距离现在大约一百二十年清末时代,一个贵州人在四川犯法,判死刑,要杀头。很巧,执刑的刽子手刚好是这名死刑犯最要好的朋友。死刑犯对这位朋友说:‘你是我最好的朋友,总要帮我一下。’
刽子手说:‘你是死罪,我怎么帮得了呢?怎么办?这样好了,到了刑场,我帮你。’
‘到刑场?你要杀我了,你怎么帮我?’
‘我教你,当我的刀一下之后,我喊走,你就拼命跑。’这位刽子手朋友不得已,只好如此哄骗他。其实,刀一下,头就断了,哪里逃得了?
但是,这个死刑犯求生欲望强烈,把他的话当真,深深记在心里。行刑当天,死刑犯很有信心,也不难过。难过的倒是他那位刽子手朋友,晓得非杀头不可。行刑时,犯人跪下,刽子手准备下刀,先拍一下他朋友的头说‘注意唷!然后刀一下,喝道:‘走!’头就掉下来了。
此时,这个死刑犯记住刽子手的话,就拼命跑,一路跑,由西川跑到东川,在那个地方还做了小生意,更妙的是,还娶了老婆,生了几个孩子。
事隔二十年,这位刽子手因公事到东川,调查一件刑案。来到一家酒店吃饭,一看这位店老板不是被我杀了头的朋友吗?还有老婆、孩子?真是吓住了。这位店老板看到刽子手也愣住了,也认得这位救了他的老朋友,不过,不敢打招呼,他是逃出来的犯人,想办法请到里面,然后跪下来向这位刽子手道谢:‘多谢当年帮忙,现在我在这里成家了,开了店,做个小生意,谢谢救命大恩!’搞得刽子手莫名其妙,不晓得这是怎么一回事?也不敢说你的头已经被我砍下来了呀!
刽子手很纳闷地回到成都,向朋友提起这件怪事,再去坟场把尸体挖出来看,没错,都已化成白骨了,真是咄咄怪事!这件是就慢慢传扬开来,结果,最后传到这位死刑犯那里。他听到此事一愣,晓得自己真被杀死,完了,整个人化作一滩血水。
这个故事说明人的无明业力有那么厉害,这也是有些修行人可修到身外有身的道理。另外还有一个故事,也在此讲给各位听。
这个故事发生在川东万县,也是有一位牢里的犯人,也是想逃。这个人没念过书,只听过‘西游记’里有个孙悟空本身很大,上天下地,变来变去,所以,他在牢里,天天就念齐天大圣孙悟空,求你救救我,传我一点本事,让我逃出来,天天念,天天求。
怪了,结果夜里做梦,孙悟空来了,教他打猴拳。坐了七八年牢,练了七八年猴拳,猴拳练得出神入化,手一挥,铁条就弯了,他大摇大摆地从牢里出来。
逃出来以后,就靠教拳维生,同时也做了很多好事悔过。
有一天夜晚,看到一位穿白衣服的女孩,匆匆忙忙地钻进一座宅院里去。他好奇,运用他猴拳的功夫,也跟了进去。可是,进去以后,看不到人,难道是猪八戒的徒弟?
再仔细一瞧,有个房间露出微微的灯光,里面一个年轻女子准备上吊,那个穿白衣服的女人也出现了。那个年轻女子的头往绳子里套,那位白衣女子就在地上拜了拜。他懂了,在牢里,他听过凡是人想自杀,都有鬼在作祟,便赶紧一个箭步上去,把那个上吊的女子就下来,那个女鬼也跑掉。家里人都出来谢他,不在话下。
他回家后,女鬼也跟来了,睡觉的时候,女鬼找上他了,女鬼说你破坏了我的事,你非死不可。他说我是孙悟空的徒弟,你这一套对我没有用。女鬼说不行,你非死不可。好吧!他就把绳子拿来挂上,脖子一运气,当然吊不死。女鬼跪下一拜,他马上感受到一股无形的重力从肩上下来;女鬼第二拜下来,力量更大,绳子也断了。
这个女鬼奈何不了他,结果就哭起来了,因为找不到替身,无法投胎,很伤心。他看这个女鬼也蛮可怜的,他说这样子好了,我们两个合作,你是鬼,哪一家出事,你比我清楚,我会武功,我们去救人,功德做满了,你好去投胎,我也好赎罪。女鬼也答应了,不再去害人。
好了,这两个--一个是孙悟空的徒弟也是逃犯,一个女鬼,就合作起来。经过了五六年,做了很多好事。
有一天,女鬼向他跪下来。孙悟空的徒弟一看感到奇怪,说:‘唷?怎么了?又来了?’
‘不,我感谢你,这几年跟着你,做了很多功德,现在,阎王那边通知我,可以不用找替身直接投胎了。’女鬼还告诉他到哪里投胎,而且是个男孩,一百天后去看他。
他说:‘好啊!恭喜你!不过,你走了,没有人给我打听消息。’两人互道珍重,就此告别。
但是,女鬼出了门,又走回来。‘怎么?还有什么事?’
‘我忘了告诉你一个咒子,你再帮我做功德。要是有人受了气,伤心想投水、上吊、想自杀,都有鬼跟着,告诉他只要这个咒子一念,就没事了。’
‘什么咒子?’
‘大千世界,无挂无碍。自去自来,自由自在。要生便生,莫找替代。’
这个咒子很灵哦!我碰到过几个人,告诉我心里烦闷想自杀,我叫他赶快念。嘿!灵得很!一念就没事。有时我看到这个人眼神不对,我就讲这个故事给他听,当然,他心里有数。因为有时侯有些话不能明讲,你越劝他不要自杀,他偏要死给你看,那就糟糕了。告诉他这个故事,回去一念,自杀的心理就去掉了。你们回去也讲一讲这个故事,替那位女鬼做做功德。
不要小看这个咒子,这是有道理的,这几句话等于是‘圆觉经’的第一部,虽然是无明,也是无挂无碍,来去自在。好了,鬼故事讲完,我们回转来讲佛经。
菩萨因此于大乘中,发清净心。末世众生依此修行,不堕邪见。
佛告诉文殊菩萨,要修行大乘菩萨道,要发清净心,要懂得自性本来清净的道理,妄想念头用不着去空它,自去自来,自由自在,无挂无碍。发清净心是属于因位,果位则是发菩提心。如何能清净呢?自性本来清净,不用你来清净。懂了这个道理,才是学佛的第一步。
末世众生依照这样修行,才不至于堕入邪见,才不至于走岔了路。假如没有认清这个目标,对不起!根据‘圆觉经’来说,都是邪见。不过,万一走了歪路,也没有关系,慢慢再绕回来,只是绕了一大圈,走了很多冤枉路而已。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以上是释迦牟尼佛讲道的记录,以三藏十二部分类,谓之长行。后面是偈颂,偈颂的作用是把前面所讲的道理加以归纳。在印度来说,这些偈颂是最美丽的诗歌,可以配合音乐唱诵。
文殊汝当知 一切诸如来 从于本因地 皆以智慧觉
了达于无明 知彼如空花 即能免流转 又如梦中人
醒时不可得 觉者如虚空 平等不动转 觉遍十方界
即得成佛道 众幻灭无处 成道亦无碍 本性圆满故
菩萨于此中 能发菩提心 末世诸众生 修此免邪见
文殊汝当知 文殊菩萨你要知道,
一切诸如来 所有一切过去、现在、未来诸佛,
从于本因地 修行的基础,开始的第一步,
皆以智慧觉 都是从自己的内心,求得般若智慧觉悟。
了达于无明 觉悟通达无明自性本来空,
知彼如空花 无明妄想业力有如空花,自生自灭,你不用去空它,
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