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 节
作者:随便看看      更新:2021-02-19 07:14      字数:4824
  讲⒚挥惺裁床煌侵徊还巧降幕帧H绻姓吣苋缛铡⒃掳愕仂蓿鞘且患芎玫氖拢蝗帐础⒃率粗皇侨铡⒃碌谋拘远选H绻姓吣苋绱蠛愕仂蓿ɡ丝赡芑岵坏庵皇呛亩灾皇呛囊恢只郑蛭挥腥魏尾ɡ瞬皇呛囊徊糠帧=又芾杖瞻退担喝绻姓吣茏龉壅兆孕牡撵蓿惺焙蚰钔纷曰嵘穑坏牵庑┠钔分皇欠⑸谛牡亩呛托拿挥惺裁床煌鞘切牡囊恢只帧5毙姓卟涣私饽钔返谋拘允保蔷拖袷呛系牟ɡ恕牵系牟ɡ巳匀皇呛囊徊糠帧5毙姓吡私饽钔返谋拘约澳钔访挥腥魏握媸档谋局适保亲匀换崞较⑾吕础K裕姓咝胍私饽钔泛托牟皇欠掷氲摹?br />
  密勒日巴以这种方式教导“止”与“观”的融合。无念地安住,就是“止”的禅修;看清这些念头只是心的一种化现而已,就是“观”的禅修。
  融合的成果
  “止”与“观”的融合超乎仅只达到“止”或“观”,这种成果是真三摩地。当行者具有真三摩地时,禅修与禅修后的阶段混合在一起。所以,行者做禅定的修持,然后自禅修中起座,但是,由于对禅定的熟悉,他能在从事日常活动时,继续安住在禅定的状态中。这种禅修与禅修后的混合,是真三摩地——“止”与“观”的融合。
  马尔巴大译师把禅修的法教自印度带往西藏。马尔巴有两位主要的上师——那洛巴及梅纪巴(Maitripa)。他从那洛巴那儿学习各种得获正觉的修持方法——即法道。但是,梅纪巴的法教强调直接的禅修,这也非常重要。这种法教可以在《十如是论(mentaryontheTenSuchnesses)》中找到。在这本著作中,梅纪巴说:真三摩地的成就是必然的。这表示“止”与“观”的融合是行者能达到的最高成就,没有任何成就高于这个,因为必须被觉悟的已经被觉悟了,必须被净除的也已经被净除了。随着“止”、“观”融合充分开展而展现的真三摩地,将使行者自轮回解脱,因而达到佛的境界。
  有些人非常喜爱研究佛法及修持禅定,但是对成佛不感兴趣。他们相信佛的境界和世间的境界是相反的,达到佛的境界就像是离开这个世界去某个佛的国度或天堂。然而,达到佛的境界或成佛完全不是这样子的。“佛”的藏文是“桑杰(sanggye)”;“桑”的意思是“清明”、“清净”、“杰”的意思是“增加了”或“开展了”。这个字的主要音节是“杰”——“开展了”,但是翻译师为了极为清楚地表达“佛”字的意义,所以添加了第一个音节“桑”,藉由“止”与“观”融合的三摩地,行者得以去除烦恼障的一切缺陷、过患,并开展对现象本性的全然了解,因此,行者变得完全清净无暇,这就是“桑”的意思。一旦所有的烦恼都被铲除之后,佛的一切智慧及正面特质或功德都开展了,这就是“杰”的意思。成佛并不是去一个清净国度的行动,而是带着“止”、“观”融合的成就处于不凡的世界之中。
  《解深密经》说:藉由“止”与“观”,行者解脱了负面习气的束缚。我们现在在人道——三上道(天道、阿修罗道及人道)之一,但是,如果心毒炽盛而导致恶业的累积,恶业的累积将会致使我们转生于下三道(畜生道、饿鬼道及地狱道)之一。当我们净除了烦恼障时,我们也摆脱了要概念认定的束缚。对凡夫而言,心会贪欲事物,并如此执著于现象,以致于心看不到现象的真实本性。所以,负面习性的束缚阻挠了禅修的开展、烦恼障的净除、受生于善道及解脱的得获。负面习性的束缚及概念特征的束缚(叙述于《解深密经》中)是烦恼障及知识障。当这些障碍被去除时,一切的正面特质或功德——例如,智慧、天眼通及神通力——会自然展现。这就如同当云层自太阳之前移开时,太阳自会展现全然的光亮,且不须要创造任何新的状况就能如此。同样的,清除一切障碍,让一切正面特质展现它们本具的清明。
  总之,我们坐下来禅修,将心专注于外在显相与空性不二,及内在觉性与空性不二。然后,在禅修阶段,如果我们让心沈迷于许多念头之中,我们的禅修将无法有任何的进步。所以,在禅修后阶段,我们仍然须具有觉知与觉性。刚开始时,这相当困难,但是,不论在做任何事情时,我们都应该用觉知来控制我们的觉性,如此,行为之自然控制力才会开展。当我们在工作时、吃饭时、去某处时,或与别人交谈时,我们都在培养觉知与觉性的这种自然之自我控制力。这个教本说:在禅修后阶段,我们应该视一切现象为幻相。这表示在禅修后阶段,我们必须保持我们在禅修中所得获的任何体验及了解,并视一切现象为幻相,如此,我们才不会对现象有所执著。这是我们在禅修后阶段应该有的修持。
  有三种行为是行者在禅修后阶段修持的:(1)供养诸佛、菩萨,(2)开展对众生的慈悲心,及(3)将自己的一切善行及善业做功德回向。行者供养诸佛、菩萨,并不是因为供养会使他们感到高兴而他们在高兴之余会帮助我们。行者供养诸佛、菩萨是因为佛法非常重要,且修持佛法是一种非常殊胜的机缘。佛陀是佛法的开示者,菩萨是殊胜、清净的佛法修持者,向这些圣众献供养,能增强行者自身修持佛法及禅定的动机。若真正的禅定无法开展,行者将继续困于轮回中,不断地受生并经历痛苦。然而,若行者能契入真正的禅定,他将能得到解脱。行者也必须开展对众生的慈悲心,因为众生都在受苦;众生都在受苦;因为他们尚未能开展真正的禅定。所以,藉由供养诸佛、菩萨及开展对众生的慈悲心,这两者皆成为行者开展三摩地之愿心及力量的一部分,而三摩地的开展将使行者具有帮助众生的能力。
  行者也必须做广大的功德回向,也就是将得自禅修的任何觉悟和体验,及自身所累积的任何善业,都悉数回向给众生(注3)。这个意思是,当自己做了一件善行时,就将它送给别人吗?不,因为当我们做了一件善行时,我们得受了这项行为的结果,却无法将自己的善业给予别人,如此说来,持诵将自己的善行回向给他者的祈愿文,不是相当没有意义吗?让我们用一个例子来说明。假设我们希望一朵花长在我们面前的这张桌子,不论我们多努力地祈祷,花也不会长在这儿。要有一朵花长在这张桌子上,我们必需有一个花盆、土壤、水及适合的种子。同样的,藉由持诵回向祈愿文,我们开展了帮助其他众生的强烈动机,然后,经由我们从这种行为所累积的善积,我们终将能帮助众生。所以,如果我们将我们的善行回向,它们永远都不会被浪费掉,因为我们的愿望终有一天会实现。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应该在禅修后阶段做广大的回向给一切众生。
  不同种类的“止”
  《知识宝藏》的下一部分是不同类别之“止”与“观”的总论。这部分由“止”开始,“止”分为各乘共同的“止”及金刚乘特殊、不共的“止”。经典传统的“止”包含对治贪欲的九种不净观、对治瞋恚的慈悲心禅修,及对治念头过多的呼吸禅修。
  金刚乘的“止”利用数种方法。金刚乘往往是较好的选择,因为它具有许多使法道之修持较为容易的不同方法。因此,在它众多的方法中包括开展冀求众生皆具足快乐的慈心禅修。如果众生缺乏快乐,行者希望他们能变得快乐,并具有带来快乐的因缘条件,这是慈心的禅修,以所有众生为修持的对象。经由此种慈心的禅修,行者开展并增长自身“止”的禅修,而“止”的禅修本身会增长慈心的禅修。然后,行者做受苦众生的禅修,冀求他们都能解脱痛苦及痛苦之因。这种悲心的禅修能增长行者“止”的禅修,而“止”的禅修亦会增长悲心的禅修。如此,开展慈心与悲心会增长行者心的稳定性与平静。
  开展慈心与悲心的方法,首先是做自己与他者的平等性(sameness)禅修。行者思量他所经历的一切愉悦之事物,亦为其他众生所喜爱;如果他经历到任何不喜欢的事物,其他众生也有同样的感受。行者以这种方式去思惟及觉悟自己与他者的平等性。接下来,行者做珍视他者甚于自己的禅修。有些事情是为自己而做的;如果行者为其他众生——而不是只为自己——做这些事情,其中的利益会增加许多。如此,行者视他者的重要性甚于自己。最后,行者修持“自他交换”,这种修持法称为“施与受”(藏文“通连(tonglen)”。经由这种修持,行者的心毒会减弱,对众生的慈心与悲心会增加,且心的定静也会增加。
  在金刚乘的呼吸修持的方面,噶举传统中有一种呼吸法称为“三阶段式温和呼吸法(gentlebreathinthreestages)”。一般正常的呼吸法包括入息及出息。在这种呼吸法中,行者计算气息的出与入,以此开展心的定静。《知识宝藏》提及入息、出息及顿息——入息及出息的之间,是当气息停留在体内时。这是冈波巴的“三阶段式温和呼吸法”。这种呼吸法和“宝瓶呼吸法(vasebreathing)”不一样。宝瓶呼吸法是一种比较强烈有力的呼吸法,对初学者而言,过于强烈。在冈波巴的方法中,首先是吸气(入息),接着将气息屏留于腹部一会儿(顿息),然后再呼气(出息),共有三个阶段。屏留气息的理由是:正常的呼吸只是在口部的层次,气息并没有遍布到全身。如果我们屏留气息,气息将可遍布到全身。然而,如果我们所气息屏留在胸腔,气息仍然没有遍布到全身,而我们会觉得不舒畅;如果我们将气息屏留在肚脐之下的部位,气息则可遍布到全身。
  如果行者仅做入息与出息的禅修,他可能会分心并忘记他在禅修。如果他的呼吸禅修包括入息、顿息及出息,那么,倘若他失去觉知,他将会忘记屏住气息,此时,他失去觉性将会很显著。所以,和仅有入息与出息的禅修比较之下,三段式呼吸法对开展心的稳定性较有利益。
  金刚乘特有的第一个方法称为“个别除退法(梵文pratyahara,藏文sordu)”,涉及逐一地断除障碍。有六种障碍是修持“止”的主要障碍:昏沉、亢奋、瞋恚、追悔、不确定及执著。行者必须个别辨识这每一种障碍。例如,他会想道:“我现在有懊悔的感觉,这是一种障碍,所以,我必须应用对治它的方法。”一次处理某一种特定的念头或障碍,比同时处理所有升起的念头或障碍要来得容易,这称为个别除退。其中的“个别”,指的是必须被断除的个别障碍或念头。
  第二种金刚乘“止”的修持法称为“气脉(梵文nadis)禅修”。气脉为圆形、中空之精致管道。入体中三条主要的气脉——中脉(梵文avaduit)、左脉(梵文lolona)及右脉(梵文rasana)。在这个修持法中,行者做这三条脉及脉轮的禅修。
  第三种方法是“波若那瑜伽(pranayoga)”或“精微气(vayus)”的禅修。行者做气脉(精微之管道)及流动于其中之精微气的禅修。精微气有不同的瑜伽法和修持法,其中一种是长寿法。此外,尚有使身体产生妙乐的修法,增长智慧的修持法……等。另有一种明点(梵文bindus)修持法,行者藉此修持法使明点遍布全身,而创造身体的妙乐状态及空性与妙乐合一的觉受。
  在金刚乘的法教中也有本尊禅修法。有时候,行者观想本尊在头顶上,有时候则观想自身就是本尊身;有时候,为了使本尊禅修更加明晰,行者做呪语之组成字母与音节的禅修。观想的形相有时候非常大,有时候非常细小,但是,这全都是为了创造心的定静。经由这种观想或生起次第的修持,行者得以净除现象的不清净显相,并开展清净的显相。藉由邀请智慧本尊,行者可得受加持。观想是开展心恰到好处,不过于紧绷也不过于松散的稳定性特殊方法,行者只是安住在心的自然状态之中。一般而言,本尊修持法中的观想或生起次第(藏文“切瑞木(kyerim)”),是开展“止”的禅修的方法。有些人抱着得到一个非常清楚的形相之希望做观想修持,当这种情形没有发生时,他们就变得很失望,且不想再继续修持。观想的目的并不是要得到清楚的观想形相,而是要做本尊之本质的禅修——即藉由观想本尊的清净形相而开展心的定静。当行者的心变涣散时,本尊的形相将会被遗忘,但是,行者也很容易就会注意到这个情况。所以,观想是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