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 节
作者:
随便看看 更新:2021-02-19 07:14 字数:5037
⒁粑翱兀荆╧hon)”,“贡(木)”后面的“丝”亦不发音。
3、译按:《解深密经》是印度瑜伽行派及中国法相宗的根本经典之一。其中,“解深密”是梵文“珊地尼摩洽那(Samdhinirmcchana)”的义译。本经广涵大乘境、行、果之深妙奥义,相传梵文广本长达十万偈,但现今流传之译本多为略本,取名不同,著重点也有差异。《大正藏》第十六册收有北魏菩提流支(Bodhirutchi,或译为觉希)所译之《深密解脱经》、唐朝玄奘所译之《解深密经》、南朝陈代真谛所译之《佛说解节经》及刘宋求那跋陀罗(Gunabhadra,或译为往光)所译之《相续解脱地婆罗密了义经》和《相续解脱如来所作随顺处了义经》为异译本。其中,《深密解脱经》含有〈弥勒菩萨问品〉。
4、这个字的藏文音译是zhignas,在英文中的常见拼法是shi…ne。
5、有些学者相信大乘和尚的教法和禅宗有关。我不认为如此。在藏文典籍中没有关于大乘和尚之教法的记载。一些西藏学者认为这是传播至中国扣国传承,可是,我相信这是大乘和尚的特殊教法。“大乘和尚”是一个人的名字,“和尚”则是佛教僧众的通称。在西藏,关于十六罗汉的故事提到,他们在一起做了许多神奇的事,而他们的护持功德主是和尚。此外,有些学者则将和尚描述为阿赖耶识或根本识的一种象征。六识如同六位顽皮的小孩,时时刻刻在四处乱跑。想像有一位老人坐在六位蹦蹦跳跳、一刻也安静不下来的小孩之中,这群小孩在他身上爬来爬去的,但是他只是带着微笑、平静地坐在那儿。这是根本识不受六识干扰的象征。就此而言,“和尚”是一种象征。
在西藏历史中还有另外一位和尚。这位和尚的画像特征是携带一个大布袋。他是弥勒菩萨的化身暨佛法上师,将佛法传播到中国。这位弥勒和尚看起来像和十六罗汉在一起的和尚。然而,他和前往西藏教导禅修的汉僧大乘和尚(摩诃衍)完全不同。
“奢摩他”:“止”的禅修
“奢摩他”:“止”的禅修
修持“止”的必备条件
某些情况利于禅修,若具足这些有利的条件,“止”将会开展;若缺乏它们,“止”则无法开展。
当佛法于第七世纪被引入西藏之后,西藏人开始对佛法有相当好的了解及修持。后来,在第十世纪时,藏王朗达玛(Langdarma)压抑佛教并摧毁大部分的法教。经过此次摧毁之后,部分法教留存了下来,但是其中一些修持方法是不正确的。结果,西藏人无法确定谁所给予的法教是正确的。所以,阿底峡尊者于一零四二年应邀自印度前往西藏,因为他被确信是最具资格的上师,能教导正确的传教方法。阿底峡尊者也得受了度母(Tara)的指示及授记,若他前往西藏,这将对佛法有极大的利益。
抵达西藏之后,阿底峡给予“止”、“观”禅修方法的法教。这些法教收集在他撰写的《菩提道灯》(LampforpathofEnlightment)里。在这本著作中,他说:要做“止”或“奢摩他”禅修,行者必须具备有利的条件。如果缺乏这些有利的条件,纵使行者非常精进地修持许多年,他依然无法开展真正“止”的禅修。然而,阿底峡尊者也说:如果一切有利条件都具备了,且行者将心专注于良善及正面的事物上,那么他将能得到修持“止”的成就,并能开展天眼通的力量。
在《禅定修习次第》的第二册中,莲花戒说:(1)行者应该居住在一个有利的地方——一个行者能取得所需物质的地方。在心方面,(2)行者不应该具有许多的欲望,而想:“啊,我需要这个才能禅修;不,我需要这两件或三件东西才能禅修!”……等等情形,这种想法只会制造障碍。(3)行者必须知足,这表示无论他拥有什么,他都觉得很好、很满意。(4)行者应该也要放弃诸如做生意或买卖等活动,以便:(5)行者能够具有清净、良善的行为。所以,(6)当行者居留在这个地方禅修时,一切都是全然正确及适当的。(7)行者应该也避开任何分心的事物、浮现的欲望或想法和观念。以上这七点就是开展“止”的禅修七个必要条件。
在《大乘庄严经论(OrnamenntoftheMahayanaSutras)》中,弥勒菩萨(Maitreya)说:我们应该在我们能够容易地取衣服、食物等必需品的地方修持。我们所居留的地方应该没有盗贼或对任何危险的恐惧。我们应该住在一个健康的地方,不是极度地冷或热或潮湿,并且不会损害我们的健康。我们也需要有知见及行为与我们相同的良好伴侣;如果我们的伴侣具有不同的知见或生活方式,他们将会使我们的心无法稳定。我们所居留的地方也应该没有许多的活动及大量的人。以上这些是关于居住地的外在条件。《大乘庄严经论》也描述了心的内在条件:远离欲望、觉得满足、避免涉入过多的活动。最后,它描述了心与外在世界的交接点——我们的行为或举止。我们应该具有平静及温和的行为,符合别解脱戒(pratimoksavows)或菩萨戒(bodhisattvavows)的要求。别解脱戒的戒律禁止杀生、偷盗及通奸等行为。戒律的重点在于:如果我们造作了任何此种恶行,我们的心将无法住在自然的平和状态之中。菩萨戒的要义也是一样,如果我们具有瞋怒、嫉妒、厌恶等烦恼,那么我们的心将无法安住在自然的平和状态之中。所以,我们必须开展对一切众生的慈心与悲心。如果内在与外在世界的这种交会能利益其他众生,“止”的有利条件自会开展。
“止”的种类
“止”的禅修共有四种。第一种称为“欲界奢摩他(desirerealmsamatha)”:行者使心如此放松,以至于它变得全然稳定及平静。第二种是“色界奢摩他(formrealmsamatha)”:契入此种禅修时,行者具有喜悦(心)及妙乐(身)的强烈觉受。第三种是“无色界奢摩他(formlessrealmsamatha)”:在此种禅修中,一切都消失无遗。第四种是“灭境奢摩他(cessationsamatha):现今,修持此种禅修的人不多,但在从前某些小乘声闻众,利用这种修持而达到一种心灭止及心识连续性停止的状态(灭受想定)。
更精确地说,“止”有九个次第。首先,在欲界中,有“专一奢摩他(one…pointedsamatha)”:行者的心并没有达到完全的“定静(mentalstability)”,但是已具有某种程度的定静而能不为外物所干扰。
接下来,在色界中有四个相续次第的奢摩他禅修(四有色定、四禅、四静虑):第一个次第是“具审察及分析(examinationandanalysis)之奢摩他”(初禅,有寻伺)。第二个次第是“具喜悦及妙乐(joyandbliss)之奢摩他”(二禅,离寻伺)。第三个次第是“具入息及出息(inhalationandexhalation)之奢摩他”(三禅,离喜乐)。第四个次第是“免于八种缺陷(freefromtheeightdefects)之奢摩他。”(四禅,不动定)。前两种缺陷是(1)欲界的身苦及(2)欲界的心苦,净除之后,行者契入色界奢摩他的第一个次第。其余六种缺陷是色界奢摩他前三个次第的缺陷:(3)审察,(4)分析,(5)喜悦,(6)妙乐,(7)入息及(8)出息。免于入息及出息的自由表示:在这种状态之中,行者全然静止,没有任何呼吸。总之,欲界中有四个次第的奢摩他禅修。
有四种禅定状态属于无色界——无色界是一种如同空性的状态,但是并非中观派(theMadhyamaka)所言之空性(emptiness,梵文sunyata),它只是一种空虚或空无的状态——在此无色界的定境可分为四个次第(四无色定):空间无限(infinitespace,空无边处)、意识无限(infiniteconsciousness,识无边处)、全然无物(nothingwhatsoever,无所有处)及既非存在亦非不存在(neitherexistencenornonexistence,非想非非处)。如此,“止”的禅定境界总共有九个次第:一个属于欲界,四个属于色界,四个属于无色界(色界之四禅、无色界之四处及灭受想定,合称为九次第定或九定)
姿势
禅修时的姿势有两种叙述方法:毗卢遮那佛或大日如来(Vairocana)七支坐及禅修(dhyana)五支坐。在这一节里,我将叙述毗卢遮那佛七支坐。“毗卢遮那”的意思是“使其明亮”或“使之清明”,所以,毗卢遮那坐姿是帮助行者开展禅定状态及使心稳定与清明的身体坐姿。心是否变得稳定,取决于所谓的“气”或“精微之风”(梵文“瓦又(vayu)”,藏文“隆(lung)”。“气”有“粗略之气(grossair)”,即我们所呼出及吸入的空气:另外也有“精微或微妙之气(subtleair)”,牵涉到身体的活动及念头的活动。身和心是相关联的,当各种精微之气在身体中稳定下来时,心也会变稳定。行者藉由体内“气脉(梵文“那迪(nadi)”,藏文“擦(tsa)”,有精微之气流动于其中之精微管道)”的修持而使这些气稳定下来。如果气脉是正直及稳定的,气也会变稳定。要使气脉正直及稳定,行者在禅修时必须维持适切的姿势。
精微之气计有数种:使身体稳定及坚韧的是“土气”(精微之土气);保持身体温暖的是“火气”(精微之火气);防止身体乾涸的是“水气”(精微之水气);将温暖传送至全身各处并致使身体活动的是“风气”(精微之风气,藏文“隆”之“隆”)。每个人都具有四种元素的精微之气。此外,尚有第五种精微之气——下行清除气(down…word…eliminatingair),能转化胃中的食物,分离食物与废物,并将废物由肛门排除。(注1)。
毗卢遮那七支坐有七个要点。第一个要点是(1)保持脊椎挺直,以保持中脉(中央之能量管道)的挺直。生命力之气(持命气)称为“波若那”(梵文prana,藏文“索(克)隆(soklung)”,在中脉中流动。“波若那”使身体稳定及坚韧。它又称为“土气”,因为它给予身体稳定性及持久性。如果身体在禅修时往前倾,或往左、往右或往后倾斜,中脉将会随着倾斜,流动于其中的生命之气(持命气)将会不顺畅。因此,若行者保持脊椎挺直,“土气”将会流动得很顺畅,而产生稳定性及持久性。
“水气”布满全身并保持它的湿润。如果这些水气流入中脉,它们自然会变稳定。为了使水气流入中脉,行者(2)将双手置于禅定姿势,(3)两肘稍微往外突出。土气及水气都自然往下降,“水气”则自然往上升。为了使火气进入中脉,行者(4)将下颏稍微往内收或往下弯,这有防止火气往上升的效用。
为了将“风气”引入中脉,行者应该(5)保持眼睛稳定不动。“风气”和身体的活动有关联,而眼睛和心的动态有极密切的关系——眼睛的转动会使心随着转动。所以,行者要使眼睛保持静止,将视线集中在鼻尖前虚空中,这会使心静止,并使风气进入中脉。同时,(6)双唇自然地放松,舌尖安放在上颚。为了使下行清除气稳定,行者(7)双脚交盘结金刚跏趺坐或莲花坐。
坐姿的前五个要点和五气有关,但是风气有两个要点——眼睛及唇、舌的安置。水气也有两个要点——手结禅定印及手肘稍微外展。所以,禅修的坐姿总计有七个要点。许多教法说,在开始禅修之前,行者应该先清除旧息三次,因为一般或正常的呼吸,会使身体累积不纯净或不好的气。为了排除这种无益的旧息,行者必须以大于平常的力量——但是并非极大的力量——呼气;在这么做的同时,行者要观想所有的烦恼及业障都随著气息被呼出,然后以非常放松的方式吸气。这总共要做三次:第一次以稍微大于平常的力量,第二次以再大一些的力量,第三次以再更大一些的力量。在这之后,行者回复正常的呼吸,非常放松,并观想自己已经将所有的不善排除了。
禅修时,双手要安放于禅定姿势——即结禅定印或定印。禅定的意义是:“安放于平等的姿势中”。你可以将右手放在左手上,因为“平等地安放”表示双手放在同样的高度上。所以,如果一只手是放在膝盖上,另外一只手也应该放在高度相同的另一个膝盖上。这两种放法并没有差别,采用你觉得舒适的一种放法。
在金刚乘的大手印(梵文“玛哈慕爪(mahamudra)”传承中,通常教授的是刚才所讨论的毗卢遮那七支坐。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