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节
作者:
做男人挺好的 更新:2021-02-19 06:04 字数:5057
绲拇蚬ぷ校灰桓霰徽糯呵胖鸪觥督夥湃毡ā返摹肮丰套印保槐涑闪思馍匙旄叩敌醋旨淅锏拇罄习濉烂胖拢涣旯刃颂妫荒氖前抢抢闩讨樽泳湍芩愕们宄模 ?br />
李国光打开了话匣子;哪一支、哪一房、哪一家、哪个人……
“文章经国;家道永昌……”按照李家老祖宗立下的子孙辈分表;此时的李国光更像一位历史老人。这八代人从李文安(1801年生)算起;如今已有二百多年了。二百年间八代人的盛衰往事;二百年间一个顶级大宅门的后院秘闻;掺和着国际风云、政坛恩怨、豪门诡秘、商场硝烟……还有那几起至今还说不清楚的谜案……李家事;怎么看都像一部近代《红楼梦》!
第2节 从熊砖井走向世界的大宅门
据说,李家最初的发家得助于一口井;一口神奇的井。这口井在合肥市以东三十里地。
现在从合肥市中心乘中巴向东走;大约一个多小时;就会来到一个过去叫肥东县磨店乡的地方。这个地方论实际规模;似乎算不上个镇;顶多是个集市;现在虽已划入市区;但“开发”还远远没有跟上;举目望去;仍是农田和村舍居多;脚底下还是坑坑洼洼的泥巴路;空气中弥漫着农村常有的稻草和牛粪的混合味道。
集市的北部有个不大的;只有几十户人家的村庄;现在叫祠堂郢村。
这个村庄一百多年前可是个了不得的地方;当地人无人不知这是当朝“中堂大人”李鸿章的老家;不仅村里有李家老宅、李家池塘、李家的拴马桩;村外还有大面积的李家的坟冢和护坟田。那座雕龙画凤、气宇轩昂的李家祠堂;虽说只有三进;但供应这祠堂日常开销的义田就有上千亩。久而久之;那村庄的名字也就因李家的祠堂而成了祠堂郢村。每年前来烧香祭祖的李家人;春秋两季;马拉骡驮;前呼后拥;动辄遮天蔽日……
转眼一百年过去了;现在它很少被人提起了;因为原先的李氏祠堂已经不复存在了;祠堂里的“神主”早被砸个稀巴烂了;不仅是李家的坟头;所有的坟头都被平掉了。自然;这个家族的高墙深院和荣华富贵;也伴着远去的岁月;早已烟消云散了……现在惟一还“值钱”;还时常被提起的;就是村头路边的那口古井。
这是一口有着数百年资历的、一圈井栏早已斑驳陆离;如犬牙交错的古井;开凿于明朝;是一位姓熊的地方官员带人挖掘的;所以史称熊砖井;无论是明清时代的肥东地方志;还是李氏家族的碑刻文献;都有记载。这样一口井;若是在大城市;恐怕早就被罩上了铁丝网;旁边竖了牌子;要想一照芳影还得收费也说不定。可这是在乡间;凡事似都打了折扣;没人来保护它;没人竖牌子;每天早晨晚上;村民们仍来挑水做饭;它的使用价值和别的水井没什么两样。
但是据说这口井有着非凡的法力;能给人以福音。当年有一个官员;为求保佑;特意从井栏上敲下一块石头;回去刻了官印;所以现在看到的熊砖井;的确有一处豁口特别大。至于那个官员后来有没有高升;不得而知;但在这井旁边生活了多少代的李家;最后倒是真的发家了。
他们的远祖原先姓许;后来他们的一个祖先过继给一位母舅后才改姓李。 姓李以来整整六代人;他们基本上都是背朝青天脸朝地的传统农民;与科举无缘;与官场更无缘。而从第七代人李文安开始;第七代、第八代、第九代;在不长的时间内;三代人中竟有四个人接连考取了封建社会的最高学历———进士;还有很多人考上了举人、拔贡、秀才。那时的规矩是“学而优则仕”;于是带动了整个家族;光宗耀祖;升官发财……这是怎么回事呢?人们说;就因为从李文安的父亲开始;李家搬到这井边来住了;李家人喝了这井里的水!可知这井水有水平!
有传统意味的是;李家许多人活着的时候依井而居;死了之后就绕井而葬。他们中有的人在外闯荡了若干年后;到了“叶落归根”的时候;又回到了这里。还有些人即便活着的时候并不住在井边;但死后也葬到了井边!
李家的三世祖就葬在熊砖井以西的大老坟;是片离熊砖井仅半里地的松树林;四世祖也葬在大老坟;五世祖葬在熊砖井附近的小老坟;离井只有一里路;六世祖李殿华即是李鸿章的祖父;葬在熊砖井以北的枣树林;李家人称之为井上坟;李鸿章的父亲李文安也葬得也不远;离井数里路。到了李鸿章要入土为安的时候;他葬得虽远一点;但也没出肥东;在从熊砖井到合肥市的大路边上;离城十五里;地名叫大兴集。在这前后;他的兄弟、儿子,以及侄子、侄孙许多人都回到这里长眠;只有李鸿章的大儿子李经方这个驻英公使、“海派”人物;葬入上海的万国公墓。
若不是四十多年前的那场狂飚式的群众运动(“文革”);这儿很可能会出现一个晚清传统式官宦大宅门的博物馆。因为现在人们收集到的李家各式碑刻;仅仅拓片;堆在地上也有半人高。
李家人就是从这儿走出安徽;走向华北、华东、华南和沿海一线;进而走向世界的。
当然;他们中的大多数人还是没有回来。二百年间;天翻地覆;物是人非;后代早已散居在世界各地;除了中国大陆;还在美国、加拿大、德国、澳洲、日本、新加坡,以及香港和台湾地区安居乐业;和他们的老祖宗一样;从事“洋务”的居多;干文教事业的也不少;但无论走到哪里;只要讲起安徽合肥;只要说是姓李;他们就会掰着手指头“文章经国;家道永昌……”地计算一番;然后判定你是哪一房;是不是他们老李家的嫡系。年纪大的;还会提起“熊砖井”。 这口熊砖井;现仍蹲在那个原先的地方;蹲在那个无数李家人走向新天地时的村口路边。过去是这个姿势;现在仍是这个姿势;远远地;用它那残缺的井栏;切割着乡间的风景。它已伤痕累累;最深的绳沟已能伸进一只成人的手……每天;仍向村民们奉献着清清涟漪。 第一个背井离乡去闯天下的李家人;就是李鸿章的父亲李文安;他是李家“文章经国;家道永昌”八代人中的第一代人。
第3节 典狱长的家事和婚事
李鸿章的父亲李文安(1801—1855);号玉川;又号玉泉;别号愚荃;榜名文轩,是个心地善良的司法官;也是一个很不错的诗人。
他这个司法官可不是县衙里的“无公道”;而是京城里刑部的执法官;曾任主管广西、奉天、山西的司员;当过提牢厅和秋审处的主管;掌管着犯人的生杀大权;还亲自管理过两个监狱。照理说;这可是个肥水大得可撑船的差事;哪个犯人家属不有求于典狱长呢?而李文安在刑部一干就是十八年;一贯秉公办事;官私毫无闲言;最后官至督捕司郎中;记名御史;相当于现在公安部侦缉局的局长。要不是后来太平天国兴起;他们父子必须放下公文簿去打仗;这个职位他恐怕可以一直坐下去的。这个职位得来实属不易;完全是他二十年辛苦寒窗;拼命读书的结果。
李文安的父亲李殿华(即李鸿章的祖父)是个“五十年不进城”的乡下读书人;家有几十亩地。他总不进城;但总想从黄土地上走出去;于是对科场功夫甚为在心。但是他考试总不顺利;科场屡次失意;后来就在家设馆教教学生和孩子读书;把希望寄托在儿子们身上。
他家是一处三进的小瓦院;算不上很富裕;至多相当个中农;年成不好的时候;日子过得就很紧张。他的孙子李鸿章曾揭过家里的“老底子”;曾在信中和他弟弟鹤章怀旧:“前吾祖父穷且困;至年终时;索债者如过江之鲫。祖父无法以偿;惟有支吾以对。支吾总非长久之计;即向亲友商借;借无还期;亦渐为亲友所厌。其时幸有姻太伯父周菊初者;稍有积蓄;时为周济;并劝祖父以勤俭;并亟命儿孙就学;吾祖父从其言;得有今日……”(《李鸿章家书》)可见早年李家日子并不好过。但是李殿华心气很高;立志让四个儿子都能读书做官;飞黄腾达;光宗耀祖;为此;不惜工本地请来科场高手当家庭教师;助儿子们攻读、备考。
四个儿子中总算小儿子李文安实现了老爸的理想;于江南乡试中举;四年后又考中了进士;从而跻身于京城衮衮诸官之列;使李家这个淝水边的中农之家;一夜之间“以科甲奋起;遂为庐郡望族”(《庐州府志》)。李文安即是这个家族走出安徽、走向官场、走向京城、走向沿海的第一人;是李家有家谱记载的前七代人中;惟一的一个进士。
考中进士在当时真是何其了得!多少人苦读一辈子也不得入其门。李鸿章的淮军哥儿们中;只有刘秉璋一个人是进士。他的同党唐殿魁、唐定奎家;打仗能行;读书不行;二百年间;整个唐氏家族只考中了一个秀才;所以他的后代唐德刚先生正话反说:考进士考不中是正常的;而考中是不正常的(唐德刚《晚清七十年》)。全国每四年才有一次考进士的机会;每次只有百余名幸运儿能够登榜;比现在的博士还难考;可见科举之难“难于上青天”。
李文安早年读书读得很苦。他在兄弟中排行最小;从小身体很弱。别人家聪明的孩子四岁就开始启蒙了;他到八岁才读书。到了十三岁。别人都有考上秀才的了;而他才读完“四书”和“毛诗”。老爸望着他直发愁;没看出他是个大器晚成型的人才;还以为他贪玩不用功;就叫大儿子李文煜来督阵;专门管着他读书。
李文煜科场也不顺心;考中秀才后就再无长进;也学老爸的样子;在家开馆收徒教书。这个大哥对付小弟也真厉害;每年正月初三就开学;一直要念到大年夜为止;毫不放松。毕竟严师出高徒;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结果李文安中了举而大哥未中;几年后李文安又中了进士;而他几个哥哥都名落孙山。
不过李文安也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他苦读到三十五岁那年(1834)才江南乡试中举。在这之前;他已经历了十数年的寒灯煎熬;期间也当教书先生;或收徒;或馆于人家;但自己的功课绝不放松。中举后又过了四年;终于考中了进士;这时他已快四十了;度过了他的人生的大半截(据李文安《都门望云思乡赋》)。
但最要紧的还是他的“命”好。他这个进士中的不早也不晚;正好与数年后大红大紫的曾国藩同一年考中;这种关系过去称为“同年”。在那个时代;这是一种极其微妙又极其重要的人际关系;从“实惠”的意义上说;远远超过了同乡、同学、同族,甚至超过同胞的关系;因为同时考中进士就意味着要同时做官;有着共同的联系和参照。初做京官的他们无形中就是一个整体;除了他们的考官;他们之间往往比官场上的其他人更亲近;更能够理所当然地相互帮忙;相互利用。
李文安性格比较内向;“资性中下”;但他万事心中有数;眼力不差;同年中始终与曾国藩拉得挺紧。那时曾国藩不过是个普通的京官;初任翰林院侍讲学士、内阁学士;不过是个编编史书的闲官;后来才当上礼部、兵部、吏部侍郎(相当于现在的副部长)。而李文安早早地就安排两个儿子李瀚章和李鸿章去拜曾为师;跟其学“经世之学”;一旦到了他们要奋发进身的时候;就派上大用场了。这大概是李文安贡献给他的家族的最高智慧。
他本人作为司法官清廉正直;方刚厚重;坚持依法断案;每到秋审最后断案的时候;披览案卷总到深夜;力求准确地量刑;不冤枉一个好人;“庭诤面折;人有包老再世之目”。但他“以倔强不苟合;不获于上官”(李鸿章为其母亲写的《墓志铭》)。其实,历来官场上都是如此;做事既要认真;又不能太认真;要看是什么事。你什么事都太认真了做官就不讨巧了。问题是李文安安徽人的脾气;凡事都太认真了;就必然不讨上司的喜欢;所以他始终没能当上“部级干部”。他们同年中别人都升得挺快;他弄来弄去还在看监狱。
尽管如此;一些正直的同僚们看得清楚;用诗的形式记下了他做的好事;尤其是善待狱囚的善举;这在那个黑暗的时代是极其难得的。那年头连无辜的老百姓都没人关心;谁还去关心那些狱囚呢?
有《咏李玉泉先生为提牢诗》数首为证。诗曰:
一汤一饭浅深量;是否堪餐每自尝。
甘苦可推军十万;狱中留得姓名香。
晚饭散过号腹来;双眸炯炯不胜哀。
狱中幸有推恩米;例自先生到此开。
棘墙深闭见天遥;溽暑熏蒸未易消。
赖有仁风吹隔座;蒲葵五万共招摇。
托钵沿门醵俸钱;秋深检点补黄棉。
先生更给病囚被;寒到圜扉不耸肩。
(司狱王燮堂)
是说他管提牢厅时;下属两个监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