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 节
作者:开了      更新:2021-02-19 00:28      字数:4741
  “宋大小姐只身来到长安,恐怕难以全身而退啊,不知来找裴某人有何事。”
  玉华上前,掏出怀中的一卷书册,搁在石之轩身前的桌上。此书随着她北上长安,伴随她多日了。
  “世人称您为邪王,是敬佩前辈的武功修为,前辈身为魔门一代领军人物,的确让人侧目,但晚辈此次来,不是为了见邪王石之轩,而是为了见这本书的作者,裴矩裴大人。”
  石之轩双目一凝,自然看清了那书的模样,纵然以他的修为城府,也不禁露出一丝微笑:“有些意思。”他随手翻看了几页,那里密密麻麻满是玉华随手的勾画笔记,待丢开书册,他抬头打量着玉华,道:“世人皆以为,本座此生最得意的几件事,一件,是兼花间派、补天阁掌门于一身;一件,是开创了《不死印法》;一件,是得以娶碧秀心为妻。此三件事,的确乃本座今生如意之事,只是,少有人知道,本座今生最满意的,却是这本书。”
  “晚辈此次前来,正是为了这本书。我宋阀这次寻求的,不是邪王石之轩,而是《西域图记》的作者裴矩大人。”
  石之轩不做声,似乎在考量什么,片刻之后,才问道:“我知宋缺有一子,为何今次却是你一介女子前来。”
  “师道乃宋阀少主,岭南诸多事务,自然离不开。”
  “我又何必和宋阀合作,我自有称霸天下的大志,以魔门为根基,岂不比你宋阀更好。”
  玉华见石之轩以来,第一次露出笑意:“大人心中自有主意,有何必来问玉华。魔门虽好,但源自春秋战国诸子百家,所修习的,无一不是辅佐之术,或可为一方将相,却成不得王侯,此乃魔门先天的缺陷。此外,有静斋做对比,魔门的名声愈发不好,可以震慑百姓,却不能使其归服。其三,大人虽有大志,但仅有一女,石青璇小姐,青璇小姐生性淡泊,大人对碧仙子又自有情意,纵得了这天下,不知道这大好河山,将来便宜了哪路女婿——”
  “啪——”石之轩身前的桌子应声而碎,玉华吓了一跳,但好歹没出丑。
  “呵呵。”石之轩盯着她,目光却有些不对,充满了阴霾和杀意:“石青璇于本座何干,本座迟早会灭掉这唯一的破绽。”
  果然入魔不浅,玉华想,心中有了个底,石之轩的心结,其实便是想斩却执念,做到无情无欲,不受外物所扰,只是终究不能割舍妻女,补天阁心法反噬,不死印法修炼因此走火入魔。
  “是晚辈过错,裴大人勿恼,只是大人若真的想直接争夺天下的话,早年,又何必入朝为官,还为杨广献上征高丽之策,写下《开业平陈记》,分裂呢突厥?玉华以为,武功之道,实乃末流,玉华敬佩大人的,乃是大人这份经营西域关系的才智,什么魔门,什么邪王,都不能与天下格局相比。”
  “唉。”石之轩突然叹了口气,换了一种声音,这声音,听得玉华头皮发麻:“青璇为什么会是那个样子呢,我石之轩的女儿,怎么能够满足于隐居避世的生活。若青璇是我教导长大,哪怕一介女子,我也会为她争夺这片天下!玉华侄女儿,要不然,你当我徒弟吧。”
  话音还未落,手掌化爪,向玉华的肩膀擒过来。
  玉华大惊,脚底一用力,向后滑去,拔剑出鞘。虽不是石之轩的对手,但就这样逃跑,是绝对不行的。她若不逃还好,若逃,谁知到石之轩邪性大发,会不会直接毙了自己。
  石之轩出手,不死印法糅杂佛道思想,代表的是佛学中的虚无与道家的有意无意之间,其内力并不刚猛,却让人觉得如附骨之疽,阴阳相济。他虽入魔,理智并未全失,一招一式间,不死印法的精妙完全展现。
  玉华的剑法,前文曾有叙述,她以一个极其拙劣的剑势破掉了宇文化及的玄冰掌,这是她结合上辈子研习《独孤九剑》的经验演化而来,虽不能直接修习《独孤九剑》,但天下武学的某些道理,却是相通的。可石之轩的《不死印法》,名为魔功,一交手之下,玉华却越打越心惊,她为丁敏君时,曾与张无忌、武当七侠都有过交手,张真人传下的武当功夫,走得便是以弱胜强、以柔克刚、借力打力、阴阳相济的太极之道。张三丰乃是一代宗师,毕生研究,终悟透太极,而石之轩一方面化身裴矩,一方面又研究《不死印法》,竟然与武当太极殊途同归。石之轩此人,当真惊才绝艳。
  “噗!”差距太大,玉华终究身中一掌,倒飞出去,手中之剑被一股柔劲打落地下。
  “不错。”石之轩此刻,似乎压下了魔性,见玉华艰难的支着剑从地上站起来,竟停了手:“宋缺也有几分心思,以前他和梵清惠、秀心走得近,如今,竟然会主动联络本座。本座对他,倒更要高看几分了。”
  石之轩根本没提李阀,现在这样的乱局中,宋李二阀若要则其一,不说石之轩经营西域耗费了多少心思,就是为了削弱胡人和西域势力,而来,李阀和慈航静斋走得太近了。祝玉妍支持的李建成,绝度赢不过李世民。可静斋和李世民若要上位,必须杀掉李建成,这样一个连同母兄长都能下狠手的人,和现在的杨广有什么差别。为帝者,需要雷霆手段震慑魑魅魍魉,却不能让大众胆寒,敬畏而远之。
  “你所说之事,都是宋阀事成之后欲让本座为新朝效力,这倒也罢了。可这天下乱局,也未必你宋阀就能定鼎天下。不过,本座倒可以添把火,裴矩在杨广身边,倒也能说得上话,给李阀添麻烦,给静斋那群老尼姑添麻烦,感觉还不错。”石之轩负手而立,淡淡说道:“你剑法不错,在这个年纪,很是难得了。日后宋阀有行动,可以和安隆联系,本座自知魔性难以压抑,不是每次都可以收得住手的。”
  “咳,咳。”玉华擦了擦嘴角的血迹,“如此,倒多谢裴大人了。为了表示我宋阀的诚意,玉华这里,有一些古籍,或许对邪王的《不死印法》有些帮助,此外,玉华愿意想办法,竭力让青璇小姐与大人,父女之间重归于好。”
  “青璇啊——”石之轩的声音有些飘渺,此时他临风而立,卓然不群,少了那份自负高傲,更像是一个父亲,“也罢,她喜欢和平的生活,我便是与宋阀合作又为何不可,给她一个太平盛世。”可惜那飘渺而慈爱的称呼,只是一瞬,片刻之后,他又是那个睥睨天下的邪王。
  作者有话要说:石之轩出来啦,只是不知道写没写崩。这里的石之轩,参考了荆轲守大大的某些理解。石之轩化身裴矩,本就说明了他的志向,并不只在武功一途,然而,无论从哪个角度分析,他都不具备称帝的条件,历史上,裴矩先是投靠宇文化及,后投靠窦建德,最后又投靠李渊,于贞观元年去世,的确才华横溢,也的确不具备争霸天下的先天条件,而且也不排斥为官。
  PS,其实石之轩大爱啊,可惜人家女儿都有了%》_%,上一章的确该是(四),打错标题了,谢谢亲指正,现在已经修改。
  PPS:另外,女帝已经确定,但真的需要有CP么?经历了这么多个世界,女主会爱上什么样的人,况且,几乎可以自己还会穿越的情况下,以女主的性格,应该是不会爱人的。而且,她登上帝位,靠得是宋阀,是因为她姓“宋”,一旦成亲有了儿女,不说当时没有优秀的男子会入赘,会让子女跟着母亲姓,在大家眼里,女主就会是个“外人”了,即使那个时代再开放,依然是封建时代,后宫什么的,可能性更不大。男宠?根本是削弱女主为帝的威信。综上这些原因,其实才是我提出的,女主会过继宋师道的儿子当继承人的原因啊。以上是作者个人的解释,欢迎大家发表不同的意见。 阅读该文章的读者通常还喜欢以下文章
  大唐双龙传(六)
  作者有话要说:%》_%,剧情真的太拖沓了,所以我加快了进度,主要是交代各方的行动啊,这些不写清楚,情节怎么发展得下去。如果有涉及历史和势力范围的BUG,欢迎考据党提出来,嫌麻烦的亲就忽略这些BUG吧。
  另外,主角这章打酱油了啊~~~
  嘻嘻,今天生日,俺总算没有食言,虽然真的很晚了,攒点RP,大家支持则个(*^__^*) 。
  防抽:
  宋阀与石之轩合作后,大隋的朝堂上风起云涌。早年一首“杨花落,李花开”的歌谣,让杨广尽诛李姓诸族,唯有“唐国公”李渊,因其原配夫人独孤氏与独孤皇后同族,李渊此人一向表现得懦弱好色,对杨广忠心耿耿,从而得以幸免。
  后来突厥“雁门之战”,唐国公二子李世民解雁门之围,更是得圣上看重。只是,杨广对突厥怎么会突然围攻了雁门,深感怀疑,他现在虽暴虐无道,但曾经也是英勇果敢的大隋晋王殿下,陈国灭亡一战,便是他的手笔。日前,他最信任的大臣之一,曾为他经略西域的裴矩上了一封秘折,乃是受他指派,调查北边胡人动静和突厥雁门之战的原因。裴矩折子中虽为查明雁门一事,但已经有线索证明,雁门一战,乃是大隋内部有人勾结突厥,引东突厥入关。
  杨广不是傻子,突厥入关一事中,获得好处最多的是谁?李阀,李世民。李世民献疑兵之计,这样顺利的就吓退了十万突厥兵马。杨广初时是真的欣赏李世民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性子,但结合裴矩的调查,突厥就真那么傻吗?雁门之围后,他被迫离开国朝北方,狼狈逃窜至南方,隋朝大势,再难挽回。
  李世民,世民,济世安民,究竟济哪个世,又何用得着他来安民?李渊,如此好色懦弱的人真能教出这样的儿子?便是唐国公世子李建成,听闻亦是才华不凡。“杨花落,李花开”,这李渊,也姓李,比起自己诛杀的那些酒囊饭袋,至少有一点强得多,那就是会教儿子。
  暴怒中的杨广,不惜暂缓对于瓦岗、江淮杜伏威等的征讨,下令由丞相宇文化及率军亲自前往太原,押解唐国公李渊,并其四子入东都。来不及准备的李阀,对上巴不得打压李阀的宇文阀,又有天子诏令,李渊深知此次若入东都,绝对是有去无回,在一干手下和儿子的建议下,只能匆匆起事,宣布反隋。
  收到这样的消息,玉华不得不佩服,仅仅是一个雁门之围,隐晦的挑拨几句,便造成了如今的局面。石之轩对于人物性格的揣摩,当真了得。现在的李阀,可不是历史上那个万事俱备,打着诛杀宇文化及这个弑君贼的名号的李阀。
  山东士族,在宋阀的主动联络,频繁示好下,已经答应和宋阀结盟。清河崔氏、琅琊王氏、琅琊颜氏、兰陵萧氏、荥阳郑氏,这些南渡的齐鲁士族,乃是东晋的开国柱石,即使经过百年变迁,实力尤存。最为关键的是,这些士族,皆是汉人正统的维护者,甚至在另一个时空,唐太宗李世民欲将女儿嫁给清河崔氏,崔氏却嫌弃一国公主拥有胡人血统而拒婚。士族的力量,在这个年代是可怕的。
  同时,拥有预示的确是一种可怕的力量。玉华早早便命人寻找了自己所记得的凌烟阁功臣。房谋杜断,魏征直谏,这些千古名臣,却并非李渊旧部,提早下手,以宋阀的声势,以天刀宋缺的威名,是可以招揽的。只可惜,像长孙无忌、高士廉、李孝恭、侯君集等等,本身便是关陇军事集团核心,更和李阀有直接亲属关系或千丝万缕的姻亲关系。不过,李密的瓦岗,一定要想办法招降过来。玉华暗下决心。
  “父亲,现在李阀已反,我宋阀也可以行动了。”玉华站在磨刀堂门口,等候着宋缺的决定。
  “你的剑法如何了。”宋缺没有率先回答,反而问了一个问题。
  “进展不大。不过女儿上阵杀敌之道,悟通了不少。”
  “为父习刀,你习剑,但道理是一样的。你为了宋阀大业分心不少,剑法自然没有进境,为父于磨刀堂悟道十余年,本以为今生或可更进一步,但如今时机已成,恐怕不得不悔诺,走出磨刀堂了。当年杨坚势力初成之时,便是因为为父为一女人誓言所困,导致我宋阀半世蛰伏,如今,又是大争之世,我宋阀决不能再等下去了。时势,并不是总会等人的。”宋缺说道,语气很郑重,只见随着他的话音,磨刀堂内那块刻满他刀道对手的巨石咔嚓裂成两半,而玉华,甚至没看轻他怎样出刀,只看见宋缺的右衣袖轻轻随风摆动了一下,“如今,为父的对手,不再是这些武道中人,哪怕为父能破碎虚空,这天下,也不是靠这些挣回来的。玉华,你去集结兵马,叫你二叔、三叔、师道、玉致到正堂,我宋阀,不日便将响应当今圣上号召,北上剿寇讨逆!”
  “是。”
  江淮杜伏威杜总管,这亦是一代枭雄的名字。只可惜,杜伏威起于微末之中,为人最重义气,他手下有多是山匪草莽起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