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1 节
作者:披荆斩棘      更新:2021-02-18 23:38      字数:4793
  李莎莎这时却根本都没听那两人说话,正专心致志地看灯谜,那是一盏桔子灯,上面的灯谜是“两山相对又相连,中有危峰插碧天。打一字。”李莎莎正一人冥思苦想呢,旁边那少年还在说方逸婷:“不管你什么由头,总之快向两位小姐道歉!”李莎莎听到这里突然有了谜底,可不是说的“由头”的“由”么,哈哈哈,简直太搞笑了,她这个不会猜谜的,居然蒙对了一个。
  李莎莎赶紧将桔子灯笼提了起来,去找老板。方逸婷看了不禁在后面嚷道:“莎表姐,那个灯笼我先看到的,你别拿走啊!”李莎莎回头冲着她说道:“这个灯笼是谁先看到谁先得吗?”旁边有个扎着冲天炮的小正太奶声奶气地说道:“灯笼是谁猜中就给谁!”李莎莎冲着小正太笑着说道:“小哥儿说得真对!”说完也不说多话,转身就去找掌柜的了,只留下方逸婷在原地跺脚。
  不一会儿,李莎莎就兴高采烈地举着那盏灯笼出来了,见那少年还在那说方逸婷,方逸婷则一副小媳妇模样,让他说得耷拉着脑袋,手指头不停地扯着那大红猩猩毡斗篷,照这样扯下去,估计再过一会儿,肯定能将那斗篷撕个口子出来。
  李苓苓等在那里看到李莎莎手里提着桔子灯,欢喜地跳了起来,跑上前去说道:“莎姐儿,你太厉害了,真的猜出这灯谜啦!”李莎莎骄傲地点点头,然后又抬起下巴冲着方逸婷抬了抬,方逸婷正好抬眼看到李莎莎这挑衅的动作,顿时气得又要发作,可看见身旁的表哥,只得假装没看到,又低下了头。
  李苓苓还在旁边火上浇油:“莎姐儿,你还说你不会猜谜,这不刚让你猜一个你就猜中了!”李莎莎自是不能在方逸婷面前认输:“苓苓姐,哎,人家也是要谦虚谦虚嘛!”那边厢那少年还在细细地跟方逸婷说着什么,方逸婷的手指头用力扯着斗篷,手指头都扯得发白了。
  李莎莎见好就收,拉着李苓苓往前面去找李先智他们了,刚刚人多的地方一挤,大家就走散了。李苓苓提着灯笼,看得爱不释手的。李莎莎没辙,只好一只手牵着她,免得她走神,两人再走散了。
  那个店铺前,少年已经让方逸婷重新挑一个喜欢的花灯,她又挑了盏鲤鱼灯,少年看了看鲤鱼灯上的灯谜,想了想,就拎着进去找掌柜的了。不一会儿,他就拎着鲤鱼灯出来,放到了方逸婷的手上,方逸婷这才展开了个大大的笑脸。
  再说李莎莎两人过了城隍庙,前面有座小桥,桥上也挂满了灯笼,将那座小桥照得如白昼一般。桥下有个小摊子,不知在卖什么,借着挂在桥上的灯笼光看到坐在摊位上吃东西的人还挺多。李莎莎走了这半天就有些累,拉着李苓苓也坐到那。一个老爷爷过来问她俩:“两个姐儿要吃点啥?”李莎莎客气地问道:“老爷爷,您这里有什么好吃的啊?”那位老爷爷见这娃儿这么有礼,也笑着回道:“我这里就卖浮圆子,只是馅料有许多种,玫瑰、桂花、山楂、豆沙、花生、芝麻、火腿,看你们喜欢吃哪一种?”
  “火腿的,难道是咸味的吗?”李莎莎好奇地问道,老爷爷回道:“咸鲜口的。”李苓苓听了,也不看灯笼了,也凑过来问道:“第一次听说有咸味的浮圆子,我就要火腿的吧!”李莎莎却觉得这么多口味,哪里就局限在一种口味里啊!她笑着对老爷爷说道:“老爷爷,我和我表姐每人都来火腿、花生、山楂、芝麻的吧!”老爷爷笑着应道:“好咧!”转身站在锅边的老奶奶说道:“老婆子啊,煮两碗,每碗来火腿、花生、山楂、芝麻每样来一个!”老奶奶也笑着答了声:“好咧,就来”
  等上浮圆子的功夫,李莎莎开始跟李苓苓说道:“苓苓姐,以后可不能在方逸婷面前说我的短处,省得她以后老拿这个事情挤兑我。”李苓苓奇怪道:“我说了吗?”李莎莎白了她一眼:“说我不会猜灯谜,还不算说么!”李苓苓笑着说道:“我那不是夸你谦虚么!”李苓苓看着她越来越鼓的眼睛,只得认输:“好啦,好啦,我以后再也不在她面前说你啦!”李莎莎这才不说她了。
  老爷爷用个托盘端上来两碗浮圆子,只见每碗里四个浮圆子煮得白白胖胖的浮圆子漂在面上,一看就引人食欲。李莎莎说了句:“不客气啦!”就拿起勺来捞起一颗浮圆子往嘴里放。李苓苓记得忙一把拽住她:“莎姐儿,这刚刚得的浮圆子可烫了,可不能张大嘴吃,只能一点点地咬着吃。”李莎莎听了,确实有道理,就将放到嘴边的浮圆子轻轻咬了一小角,就这都被圆子里的热气差点烫着。
  第一百七十二章
  第一百七十二章
  李莎莎只得边吹边吃,不过老爷爷的圆子都做得很好吃,主要还是料足,她发现了,什么东西料足味道肯定没有不好吃的。不像前世里说的那种包子,吃了一半也没吃着馅,再咬一口就咬过去了。这个浮圆子里的馅很大,而皮很薄,轻轻咬一口就能咬着里面的馅料。而馅料却是货真价实的,甜的花香扑鼻,咸的火腿肥瘦均匀,居然还放了点辣椒,这种口味还真是独特呢。
  她吃得很高兴,结账的时候,直接给了一角碎银子给老爷爷。老两口大过节的支个摊子不容易,又做得这么好吃,实在是值得给多点钱。老爷爷却要找钱给她,李莎莎赶忙拖着还没吃完的李苓苓,急急往人群里挤去。躲在人群里,回头看到老爷爷还拿着钱四处寻找自己的身影,李莎莎笑了笑,拉着李苓苓往客栈走去。
  客栈的小院里,大部分人都回来了,李德河、王氏、雷国珍、李玉兰、大毛和二毛,一干下人也在,只有李先智和老郑没有回来。李莎莎还开玩笑:“怎么大家都回来了,是不是只有哥哥爱玩,所以还在外面瞎逛啊!”说着说着,看大家眼神都不对,李莎莎的慢慢散去,沉下脸来问道:“出什么事了吗?”
  还是雷国珍忍不住气说道:“哎,今儿你们走丢了,我们就四散了派人去找。因为我和你奶奶抱着大毛和二毛,你郑爷爷就没去找,守在我们旁边了。你哥和你爷爷、姑姑就去找你们了。可没多久,就有个汉子故意撞了你奶奶一下,你奶奶差点没抱住二毛。我就上前跟他理论,哪里知道那汉子居然一把抢过大毛就往人堆里跑,我和你奶奶吓得都傻了,还是你郑爷爷厉害,不知怎么一闪,就闪到那汉子前面一把就将大毛给夺了过来。那汉子见状不妙,撒腿就往人堆里跑。你郑爷爷就将大毛递给我,追了过去。正在这个时候,你哥哥过来了,看到郑爷爷追过去了,他也跟着去了。后来你爷爷和姑姑都回来了,我怕再有什么闪失,就赶紧带着大家回客栈了。也不知是哪个缺德鬼干的?”
  李莎莎忙问道:“那大毛没什么事吧?”雷国珍拍着胸口说道:“这小子胆子倒是大,人家将他们抢来抢去的,他没吓着,还咯咯直乐。”李莎莎听了也有些忍俊不禁,又问道:“那郑爷爷和我哥去了有多久了?”“有一个时辰了!”李玉兰忧心忡忡地说道。老郑和李先智同时出马,能有逃得掉的很少了,李莎莎这倒是不担心。李德河这时出声道:“哎,你们也不用这么担心,这老郑武艺高强,不会有什么事的,再加上智哥儿一起,肯定没什么问题的。”李德河这句话倒是说到李莎莎的心坎上了。
  李莎莎见大毛和二毛有些萎靡,知道是太晚了,他们两个是瞌睡来了。就对李德河和王氏说:“爷爷、奶奶,你们两个带大毛和二毛去睡吧,这里有我们在就行了。”王氏坐在那不肯动:“智哥儿也不知怎样了?”李莎莎笑着安慰道:“奶奶,您真是的,我哥哥跟郑爷爷学了这么长时间的功夫了,寻常人都近不了身的。您要是晚上不睡,明日该起不来床,头也该疼了。”说完冲着李德河努努嘴,将二毛放到王氏怀里,李德河马上抱起大毛和王氏一起去睡觉了。
  他们刚回屋睡觉,老郑和李先智就急冲冲地进来了,几人寒暄了几句,李先智就问道:“莎姐儿,家里人都没事吧?”李莎莎笑着说道:“都没事,你们那边事情办得怎样?”说完又冲着身后站着的秋菊说道:“去给大少爷和郑爷爷端碗热茶来!”老郑和李先智这才坐下。
  李先智叹了口气:“哎,就差那么一点点,这侯氏还挺鬼。”“侯氏?这又是什么情况?”李莎莎奇怪地问道。“可不就是侯氏,那汉子就是她花钱雇的,让那人跟着我们伺机将大毛抢走。我们抓住那汉子了,可他跟侯氏也只是约定在县城外的五里坡见面,如果那汉子带着大毛去了,只要将大毛放在五里坡的一个茶寮西边的第四棵树下,银子就在茶寮的茅厕的左边那块踩脚的石头下。见再也问不出什么来,我们将那汉子送到县衙去了,可惜的是就算我们去了茶寮,估计那侯氏也是在暗中,看情形不对,肯定是不会现身的。”
  李莎莎又问道:“侯氏怎么会知道我们来了县城呢?”李先智想了想:“来的那日我们去了县衙,估摸着她一直跟县衙那边守着呢。”李莎莎还真佩服起侯氏来了,别瞧这女人小气、毒辣,可意志力还不是一般的坚韧,这胡子都让衙门给判了秋后,她还能想出一出出害人的把戏。想到这里,李莎莎抬头说道:“这侯氏不简单啊,以后咱们家可得都多留一个心眼,最好是能将她抓住,不然总有这么个人躲在暗处随时准备害人,可不是好事。有千年做贼的,没有千年防贼的。”
  李先智听了也郑重地点了点头:“此恶妇不除,实是咱家的心腹大患。在没有抓到那恶妇之前,咱们可都得小心行事。等明日我再去趟县衙,让知县大人帮着对侯氏的爹施施压,让他将侯氏交出来。”几人又各自嘱咐了几句,这才分头回去睡下。
  到了第二日,大家又一阵忙活,因为本来准备今日回去的,后来李德河又说中午要请李德源一家去县城里最大的酒楼吃饭,李莎莎想着也好,来的时候去了她家吃饭,回去还了这个人情也好。
  如今县里最好的酒楼不是醉太白了,而是后起之秀积香园。李德河定了三楼的一个大包间,中间放了屏风,正好能放下两大桌,这样就男女分开了。今日的午饭吃得很太平,大家都笑语晏晏,连平日里老找茬的方逸婷,也如一个大家闺秀一般坐在那不怎么说话。
  李莎莎也没管那么多,只一个劲地吃桌上的菜。嗯,好些菜不错,可以借鉴一下,回去给李记也能琢磨一下做个差不多的菜。倒是男人们那桌谈笑风生的,方逸婷的表哥居然跟李先智聊得挺来。方逸婷只要听见表哥说话,就低下头做娇羞状,看得李莎莎差点没将嘴里的菜喷到她脸上。
  饭后,李德源又让丫头们奉上礼物,王氏推辞了半天,李德源就说这些不全是给三哥三嫂的,还有大哥、二哥、四哥和大姐的,还有几块料子是给老太太的,上面都写了名字以示区分了。她一说这个,王氏也就只能笑纳了。李德源又趁机说了说要将方逸婷送过去学规矩的事,王氏只得敷衍,说回家就问容妈妈,得了准信就派人给信,李德源这才悻悻地住了嘴。
  正月十七一早,李莎莎果然又租了辆马车专门放东西,实在是买的也不少,李德源送的礼物也不少,把东西都放好了,这才跟客栈结了帐。大家上了马车正准备出发,李德源又派了方管家过来送到了城外五里坡才回转,那方管家早不是原来那副样子了,而是卑躬屈膝的地道奴才样儿,实在是可以堪比川剧的变脸。
  因为听说到了五里坡,李莎莎掀开一点点车帘向外打量,看到五里坡那里确实有处茶寮,那是座四五间屋子的茅草房,房子外面还有搭了个凉棚,凉棚里放了四五张桌子。这个时侯还太早,茶寮里冷冷清清的,没什么人。
  再看茶寮的四周,是一片树林子,虽然现在是正月里,可树叶和草丛都还是很茂盛。躲上几个人跟玩儿一样,一点都不困难,可是要找个人就麻烦了,侯氏选这里做交易地点还是很好的。
  正看得入神,车队突然停了下来,一会儿,李先智和老郑都从马车上下来去了茶寮。李莎莎知道他们还是想探查一下,万一能抓到侯氏大家心里也就一块石头落了地,这样整天担着心可不好受。
  又过了会儿,老郑和李先智两人回了马车,车队又缓缓向前行去,看来是没有什么收获。因为起得早,李苓苓和李莎莎过了没多久就给晃悠睡了过去。直到秋菊叫她们,两人才悠悠醒转。听得秋菊喊,李莎莎就懒洋洋地问道:“秋菊,到哪了?”秋菊听得她问,就笑嘻嘻地回道:“小姐,都要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