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8 节
作者:披荆斩棘      更新:2021-02-18 23:37      字数:4835
  字,看得一目了然。每日的银钱也是收在她的手中,所有支出也是从她这里出,李德河想接济自家的两个兄弟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李莎莎也不明白李德河为什么对自家的老婆孩子那样厉害,可对自家的兄弟倒是能倾其所有。真的是应了那句老话,老婆如衣服,兄弟如手足。没有接济成自家兄弟,他还怕自家兄弟说自己当了举人老爷的爹就有些看不上自家兄弟了。
  前世的李莎莎虽然没有学过会计,可没有吃过猪肉还是见过猪跑的,她做得这个账本已经比李德河原来的账本好看得多了,就是做过多年买卖的李德河也觉得自家孙女自创的这种账本胜过有多年经验的老账房做得账本。
  因为后院的菜地需要人照看,雷国珍一人带着两个娃儿根本倒腾不出手来。李莎莎只得调整人员安排,将王氏调回李家村一边帮雷国珍看娃儿,一边还能照看一下菜地。李先智还是留在李家村上学,休息时也可以帮王氏干点活。李玉兰则留在后厨当大师傅,又从村里招了几个相熟会做饭的媳妇子,由李玉兰调配使用。
  又过了一个月,酒楼的生意越来越好,累得家里的人够呛。李德河实在是忍不住了,就跟李莎莎商量,能否买几个人来,家里和酒楼这边都需要人手,不然太累了。李莎莎想了想,也是觉得这样忙一个月还能顶得住,如果常年累月这样,大家都会受不住的,也就点头答应了。
  李莎莎来了镇上有一个多月了,对镇上这些牙侩、人牙子什么的,都了如指掌。既然跟李德河说好了,她就直接去找了那个比较熟的周大娘。周大娘没过多久就带了几个媳妇子和几个小丫头,还有几个细伢子。
  李莎莎仔细询问了周大娘这几个人的性情,又仔细打量了一下这几人。这是她第一次买人,对于一个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的人来说,这可是大姑娘上轿第一回。上一世又是在实验室工作,也没有接触过人力资源方面的事,所以她只能摸索着来。
  李莎莎看着站成一排的人,说道:“大家把双手都伸出来!”挨个看过去,那些指甲里黑乎乎的、指甲留得长长的,都剔了出来。剩下的几人她又仔细看过去,那些眼神闪烁的,或是两眼乱瞄的,也刷了下去。
  最后剩下的只有两个媳妇子、一个小丫头和三个细伢子,一共花了十两银子。拿过这些人的身契,李莎莎只觉得这个世界的人真是命比纸薄。
  将周大娘和没挑上的那几人送走后,李莎莎问了问几人名字和年龄。媳妇子都是三十岁出头的样子,稍微胖一些的姓张,稍微瘦一些的姓黄,小丫头八岁叫招弟,三个细伢子都是十一二岁的年纪,分别叫虎子、狗娃、谷子。这些人都是从外地逃难过来的,都是没了家里人了。
  李莎莎想了想,媳妇子就按姓氏叫,一个叫张妈,一个叫黄妈。小丫头则改了个秋香,三个细伢子分别叫春分、春叶和春树。几人上前给李莎莎磕头谢恩,倒是把她吓了一大跳。
  李莎莎将两个媳妇子都送回了李家村,好给王氏打下手。秋香则跟在自己身后,李莎莎想将秋香培养成能管账记账的,只是还得从认字开始。三个细伢子则一个留在后厨,两个在前面打杂。
  有了这几个人的加入,大家都轻松了许多,日子就过得快了起来。转眼就快到了大毛和二毛满周岁的日子了,这对于李莎莎家来说既是个喜庆的日子也是最痛苦的日子。
  因为李宗辉中举以后就由风山长陪着自己这个最得意的弟子去了京城准备明年的春闱,所以这次的孩子满周岁没法赶回来,只是派人送了给两个孩子的礼物。
  这个时候李家村的后院已经不种菜了,李莎莎已经提前两日将王氏、雷国珍和大毛二毛都接到了镇上。她早就让人收拾出了一所乡绅送的院子,将他们安置在那边。
  雷国珍自从来到镇上就是一副又是欢喜又是难受的纠结模样,李莎莎知道她心里不好受,只得天天用一些别的事情来岔开她的注意力。
  到了正日子,李家请了李家村跟自己相熟的各家都过来吃大毛和二毛的周岁酒。李记酒楼停止营业一日,专门给自家开宴用。
  在酒楼里办酒就很好弄了,楼上楼下加上后院一共摆了二十桌的样子。小姑奶奶居然也带着自家的几个孙子孙女一起来赴宴。
  第一百零八章
  第一百零八章
  小姑奶奶李德源四十左右的年纪,在李莎莎的前世,这也就算个中年妇女,在这个世界就已经是奶奶辈的了。不过可能是因为生活富裕,保养也得当,长得有些富态,五官还是能看得出年轻时是个美人儿,感觉也就三十多岁,还真是年轻的少奶奶啊!
  李德源一副养尊处优的派头,婆子丫鬟一大堆地跟着,为了她家的下人,李莎莎只得又安排一桌专门给他们。李德源则和李德河大打亲情牌,两人相谈甚欢。而对王氏虽是恭敬,但言谈话语间还是能让李莎莎感觉出一丝轻蔑,让李莎莎很是不喜。比较起来,李莎莎更喜欢大姑奶奶李德清,她和姑爷爷两个都是老实本分的人,虽然很没有存在感,但是他们却是李家除了李德海之外对自家最好的人,所以这次李莎莎对大姑奶奶一家是客气得很。
  李德源带来的两个孙子一个孙女都是她大儿子方正元家的,大孙子叫方逸峰,二孙子叫方逸武,大孙女叫方逸婷。方逸峰有十岁的年纪,也有些高人一等的模样,从头到尾都是小厮和他的乳娘在伺候着,也不轻易跟同龄的娃儿们交流。而八岁的方逸武却是活泼可爱,一点架子都没有,很是喜欢跟在李莎莎身后转悠。六岁的方逸婷则是彻底的瞧不起人,看不上李莎莎家这种乡下人的身份,跟他们说话眼皮子都不带抬的。
  虽然李德源一直在叫自家的孙子孙女跟李莎莎和李先智好好亲近亲近,可除了方逸武,其他两个都是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李莎莎和李先智也无所谓,正好可以只带着方逸武到院子里玩一玩。
  方逸武对什么东西都觉得新鲜,睁着一双亮闪闪的大眼睛问东问西的,让李莎莎不忍拒绝。李先智则对方逸武说道:“这儿你就觉得好啦,如果下次有时间去李家村的屋子,你会觉得更好的。”方逸武听得高兴,就拽着李先智的衣角问道:“智哥哥,那你就跟我说说都有什么啊?”
  李先智今年已经有十岁了,比起一年多以前那个只知道玩乐的样子成熟了许多,但是还是一说起玩儿来,就有说不完的话。从他家的闪电到大花和小花,从乡下过节的各种粑粑到外婆熬得米花糖,还有那个冬天让家里暖和的火道。让仔细听的方逸武露出神往的模样,只说下次一定要去李家村。
  这次李家的几弟兄都到齐了,李德海只带了小张氏过来,家里的鱼塘和鸭子都要人照看,他们家也有些忙不过来。李德江也是和彭氏过来的,他还当着雷国珍和王氏的面大言不惭地说是要看自家孙子抓周,一点都不将李莎莎家的感情当回事,让李莎莎很是恼火,一直都将李德江和彭氏当成空气。
  这样比较起来,李德湖虽然带了一家子来吃,反而没有那么让李莎莎生气了。不过是吃一顿,只是李德湖家这个吃相太难看。除了李宗苗还顾忌着周围的人,其他的几人简直就跟恶狗扑食一般,风卷残云地将桌上的东西一扫而空,很有些李莎莎二姨雷国琼一家的风范。
  倒是雷国琼一家可能是头一次在镇上的酒楼吃饭,怕露了怯,反而规规矩矩的,让李莎莎大跌眼镜。雷国花一家不知为何没有过来,只是让吴氏捎了礼物,让李莎莎有些遗憾见不着小正太了。
  三姨雷国秀看到李莎莎家在镇上有这么大的酒楼,两只眼睛都不够使了,对李莎莎的态度也是大逆转,极尽拍马奉承之能。李莎莎特别不喜欢这个狗眼看人低的三姨,对她这种样只做视而不见,倒是跟温柔的雷国玉说个不停,让雷国秀在旁边银牙都要咬碎了。
  大家一起热热闹闹地吃完宴席,就开始了重头戏抓周。雷国珍和李玉兰将大毛和二毛放到抓周的桌子上,两个娃儿在桌子上摸摸这个,抓抓那个,拿起这个又放下那个的。搞得旁边看着的大人们传来一阵阵笑声,可能因为受到笑声的鼓励,大毛在桌子上爬得飞快,不一会儿的功夫就爬到最后,看到他啥也不拿,众人都有些尴尬。
  哪知道大毛突然又掉转头,往回爬去。径直爬到一个官印的面前,一把抓起就不放了。周围的人发出一阵阵惊叹,都说不愧是李宗辉的儿子,看来以后也是当官的料。这些话传到雷国珍的耳朵里,却像是讽刺一般。明日回李家村,族长就会让李德江过来接走大毛,还会将族谱改了,以后大毛就是人家家的娃儿了。一想到这里,雷国珍只觉得跟剜心一般的疼痛难受。
  李莎莎在旁边看得自家娘亲的脸色时青时白的,知道她又想起了伤心事,只得上前打岔道:“娘,您看妹妹抓的什么?”雷国珍这才又抬眼看桌子上的二毛,二毛跟大毛完全不一样,她慢条斯理地挑拣着桌上的玩意,很有大将风度。最后居然抓起了两样东西,一样是绣花用的绷子,一样是算盘。让大人们又发出一阵惊呼,这可是意味着又能持家女红又好啊,众人只嘀咕二毛以后是典型的大家闺秀么。
  两个娃儿抓完周,李德源才跟自家几个哥哥说起送老太太回来的问题,她准备过完年就送老太太回来。李莎莎这才想起老太太已经在李德源家快一年的功夫了。其实按理来说,这回怎样也应该轮到李德湖家里了,他家足足有两年没有奉养过老太太了。
  可李德河却一把揽了过去,说是现在几兄弟家只有他家条件最好,奉养老太太是应当多一些的。这让李德江和李德湖非常高兴,恨不得以后这老太太就是李德河一家的才好。李德海却是不愿意,自己家的条件虽然不如李德河家里,但是奉养老太太也是一种孝心的体现,不是说自家条件不好,就要把老太太放到那条件好的那家。
  看着李德河和李德海两人争来抢去的,李德江和李德湖心里却在骂自家大哥,有个傻子管不就行了,还巴巴地争个什么。李德海这一发扬精神,李德江和李德湖两人不争不就显得自己太不孝了么。
  李莎莎却在心里腹诽,这便宜爷爷整天就知道面上光,原来自己家在村里的时候,他一个大钱也不往家送,都是靠着自家奶奶一针一线地奉老养小的,如今也只是动动嘴皮子,这奉养老人的事情不都是奶奶去做,他只会站在旁边当指挥家。当时他那小妾将他轰出来,奶奶就不该收留他。唯一的优点就是他做掌柜的还是很不错的,毕竟是多年经商的人物,这酒楼还真得有他这么个人来支撑。
  李莎莎腹诽的时候,这边的局面又有了变化。因为李德海的坚持,到最后老太太的归属问题还是如当初分家的时候一般,每家三个月。而且年后老太太回来,就从李德湖那开始轮。这个结果让李莎莎很是高兴,她不是说非得把老太太推出去,只是这孝敬老人是应该的,可也不能将自己家当冤大头,去年的时候差不多一年都在自己家,李德湖整个一个当不记得这个事情了。只觉得三哥家条件好,三哥家就应该一直奉养老太太。
  看完抓周,来的客人就纷纷告别,最后只剩下李家自己几个,等伙计们将酒楼收拾干净,又让他们好好的吃了一顿。李莎莎不放心自家娘亲,就在酒楼外贴了歇业的通告,那些雇来的伙计什么的,都放假回家,自己家买的人都带着一起回李家村。当然放假之前,每人都发了月银,还有一个鼓鼓囊囊的过年红包。
  到了第二日回李家村,阳光高照的,这冬日的暖阳晒得人熏熏欲睡。去年的这个时候大雪纷飞的,还是严梓熙送自己回的家,今年的天气却特别好,只能让李莎莎感叹物是人非了。因为回去的人比较多,李莎莎雇了好几辆马车,当然李先智还是骑着自家的闪电。
  刚到院门,李莎莎就发现自家的门前站了好几个人。定睛一看,居然是李德江一家都过来了。这是什么意思,就这么亟不可待的,李莎莎不禁怒火中烧。
  跟自己一个马车的雷国珍看到这个情景,已经开始呜呜地哭上了。雷国珍的哭声更是如火上浇油一般,李莎莎也不等秋香来扶自己下马车,就噌地跳了下来。抬头看到李先智也是骑在闪电背上,冰冷的眼神注视着门口的几人。
  “二哥,怎么这么早就过来了?”后面李德河热情的声音传来,不一会儿李德河已经越过李莎莎和李先智,站到了李德江的面前。
  李德江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