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8 节
作者:披荆斩棘      更新:2021-02-18 23:37      字数:4880
  李玉兰跟后院转了两圈也没找到王氏,正奇怪呢,见李莎莎过来就问她:“你说你奶奶叫我来后院,她人呢?”李莎莎笑得贼兮兮地说道:“我要不说奶奶找姑姑,那张二郎不得把我家姑姑的脸给看穿了。”
  李玉兰闻言大窘,伸出手指头点了点李莎莎的额头:“你这小妮子,尽使坏啊!”李莎莎掉头就跑:“姑姑,姑姑,我救了你还要说我,好不讲理啊!”
  李玉兰气得跟着追进了屋,王氏正好从外面进来,见老太太坐在椅子上看姑侄俩正你追我跑地疯个不停。她只是乐呵呵地喊了声:“行啦,包粽子啦!”
  两人听到王氏的声音,都停了下来,一边一个拉住王氏的胳膊齐声喊道:“行咧,包粽子了!”王氏将两人的手甩脱,从手里提着的竹篮里拿出几张芦苇叶来。
  李莎莎不知道这是干什么用的,疑惑地望了望李玉兰。李玉兰笑嘻嘻地解释:“莎姐儿,不记得啦,这是捆粽子的绳子啊!”“啊,用这个捆粽子?”李莎莎更晕了,平时跟超市买的粽子都是各种颜色的棉线,原来这个时代是这样捆粽子的啊!
  “对啊,象我这样一点点地撕成一条条的,这样就可以捆粽子啦!”李玉兰边说边示范。李莎莎也跟着帮忙:“原来就这么容易啊!”
  李玉兰拿出一撕好的芦苇叶子,将它放在一张椅子的靠背上。王氏将泡好的糯米、绿豆和粽子叶都拿过来,李玉兰和王氏两人围在那张凳子后面就开始包了起来。李莎莎不会就陪着老太太在旁边参观学习。
  王氏将糯米分成两份,一部分糯米和绿豆混合在一起。这是要包两种,一种是绿豆的,一种是小枣的。
  李莎莎看着她们两只手拿起粽叶那么一转就转出一个窝儿来,然后就是填放糯米和绿豆,放完后还用一根筷子在里面插上几插,果然那糯米和绿豆就下去了一些,然后又填上一些摁瓷实,又是一转,就将一个有尖尖的角的三角形的粽子显出形来。再将那撕成细条的芦苇叶缠上去,左转右转给系上,一个粽子就给包出来了。
  李莎莎不禁咂舌不已,这个时代的人可不是什么东西都得自己动手。没多大功夫,李玉兰和王氏已经包出一芦苇叶子的粽子,李玉兰就去大锅那里烧开水,水烧开了,就放上蒸屉,再将粽子放在蒸屉上。
  不一会儿,李莎莎就闻到粽叶混合着糯米的的清香飘了出来。那边蒸着粽子,这边也没闲着,王氏和李玉兰继续包着粽子。
  李莎莎想等绿豆粽子包完了,就让姑姑尝试着包一芦苇叶的豆沙粽子和咸蛋黄五花肉的粽子。她上里屋将那两袋子东西拿了出来,王氏见她拿着东西出来就问道:“莎姐儿,你那是拿的什么东西?”
  “红豆沙馅儿和咸蛋黄。”李莎莎将手里的东西展示给王氏和李玉兰看。两人都不知道她葫芦里卖得什么药,对了视一眼。李玉兰就问:“这两样东西干啥使得?”李莎莎笑眯眯地上前说道:“包到粽子里啊!”
  王氏有些奇怪,她从未包过这样的粽子,就停下手里的活:“这些怎么能包到粽子里呢?”李莎莎笑着解释:“奶奶,您听我说。粽子其实也跟包子差不多啦,只是一个是面粉当皮,一个是有粽叶包着的。但是里面的馅儿却是人想做啥馅儿就做啥馅儿啊!您试试包了这几样东西,看好不好吃?”
  李玉兰听得眼睛一亮:“娘,我觉得莎姐儿说得对呢,可以照她说的试一试啊?”说干就干,李莎莎将两袋子的东西拆开放到碗里,跟李玉兰说了说要放些什么东西。
  记得上一世吃粽子或是南方的点心时,她总说这些东西比北方的好吃,妈妈就跟她说是因为南方的点心和粽子里都放了猪油,这样吃着香。
  她也将这个心得跟李玉兰说了说,李玉兰从灶台那边拿出一个小罐子,李莎莎伸头一看,里面是白色的如膏状的东西。她有些不解地看着李玉兰,李玉兰则笑笑说道:“你不是说得放猪油么,这是咱们最后剩的一点,就按你说的,都放到粽子里去吧,如果不好吃,可就要打你的屁股了!”
  李莎莎前世只见过桶装的花生油、色拉油,还真没见过什么猪油,这回可是看到猪油是个什么样子了。她乐mimi地跟李玉兰说道:“姑姑,放心吧,这回肯定好吃。”
  李玉兰按李莎莎说的法子将加热化了后的猪油放到了豆沙馅里面搅拌均匀放置到一旁,又将那五花肉切成薄片,用酱油、盐、姜丝腌上放在一旁待用。李莎莎的主意是做一部分豆沙馅的,做一部分用五花肉包着咸蛋黄的。这样,料也就备好了。
  李莎莎忍不住让李玉兰先包一部分的豆沙馅的粽子,李玉兰也好奇这个东西做好了会不会好吃,就同意先包豆沙馅的粽子。
  第一锅绿豆粽子出锅了,王氏将粽子提出来放入旁边一个装满了凉水的大木盆里,李玉兰则挑了个拆开了给大家都尝了尝,不知道是很久没吃过这种东西还是怎么着,几人都是觉得软糯香甜的很是好吃。
  到第二锅的豆沙粽子,大家更是喜欢,老太太还要多吃。李莎莎知道糯米不好消化,老人肠胃功能不好,更是不能多吃,就劝老太太:“老太太,这个粽子是糯米做的,不好克化,您还是少吃一些,等会还有咸蛋黄五花肉的,您到时再试试。”
  老太太听了,也就不再要求,急着等第三锅的咸蛋黄五花肉。果然,第三锅更受欢迎,每人尝了一个都没吃够。李莎莎想如果李先智回来估计这咸蛋黄五花肉的粽子全都得进他的肚子,甭想再送一个出去。
  大家正热闹呢,外面传来一个低沉男人的声音:“莎姐儿!智哥儿!”众人都停下手里的活,转头看向门口。
  门口进来了一个挑着担子的高高大大的男人,担子的箩筐里放着锯子什么的。王氏一见就热情地迎上去:“亲家来啦!”
  那男人将肩上的担子放下来,不好意思地搓着手说道:“亲家母,我这个月都在县里一家人家打家具。这刚刚回来,跟路上就听人说是莎姐儿掉到溪里病了半个多月。我这心里着急,直接就先过来这边看看她好不好?”
  王氏赶忙说道:“好了好了,让亲家挂心了。玉兰,赶紧给亲家公倒碗水,再煮两个鸡蛋。”李玉兰唉了一声就去忙活了。那男人先给坐着的老太太问了好,老太太又跟他寒暄了两句。
  李莎莎则在旁边愣愣地看着,心里就嘀咕难道这是自家这具身子的姥爷雷正堂。醒来这一个月也没见自己姥姥家来人看看自己,以为是两家关系不好呢,也就没在意。
  正想着呢,那男人过来了,用他那宽大长满老茧的手一把搂过她,上上下下地打量起来:“哎,我家莎姐儿长高了哦,脸蛋儿也很红扑扑的。”王氏在旁边赶紧介绍:“莎姐儿,这是你外公,赶紧叫外公。亲家啊,这孩子自从掉到溪里,好多事情记不起来了,您多见谅!”
  李莎莎窝在雷正堂怀里,甜甜地叫了声外公。雷正堂慈爱地看着她:“好,莎姐儿乖!”又冲着王氏说道:“没关系,没关系。哎,我去了一个多月,那边的主家是要给自家姑娘出嫁打家具,三月我就过去了。没想到我们莎姐儿遭了这么大的罪,我就想来看看莎姐儿怎样了。”
  王氏安慰道:“好了,已经全好了。亲家不用担心了,虽说以前的事记不得很多了,这段日子我们一直慢慢地跟她说呢。”
  正聊着呢,李玉兰将一碗红糖水端了上来。李莎莎有些奇怪,这红糖水怎么给男人端过来了。
  雷正堂赶忙接过红糖水:“亲家母,太客气了,自家人上什么红糖水。”王氏摆摆手:“亲家也难得来一回。哎,好几次也是多亏了亲家的接济,不然这日子还真是没发过了。您可不就是我们的贵客么。”
  李莎莎恍然大悟,原来这里的习俗贵客来了上红糖水,难怪那天要买四斤红糖了。以前没见上红糖水,是家里穷买不起红糖,也没法讲究了。
  第三十八章
  第三十八章
  雷正堂一边喝着红糖水一边摆手:“哎,亲家母,一家人不说两家话,这些都是应该的。我这也是穷木匠,想帮也帮得不多。”说完从怀里掏出一个小荷包递给了王氏:“亲家,别推辞啊!我知道莎姐儿这一病,肯定是将珍儿给的银钱都花光了。这是我这一个月的工钱,也没多少,也算是救救急吧!”
  李莎莎明白这雷正堂是个好人,只是现在家里的银子够花了,这些钱就不能要了。她抬起头,两只小手将雷正堂伸出的拿荷包的手拽了回来:“外公,不用这么客气了,家里有银子了。”
  王氏也附和道:“是呀,亲家公,家里最近种了些菜,卖了挺高的价,银子是不愁了。”李莎莎怕雷正堂不相信,就拉着他到了灶台前看那些蒸好的粽子:“外公,您看奶奶她们还包了好些粽子,以前哪里能买得起糯米啊!还有还有哦,下个月我们还要起新屋呢。”
  雷正堂弯腰抱起她:“你这孩子,倒是懂事不少啊!还知道要起屋哦。”李玉兰正跟灶台前忙着煮鸡蛋剥鸡蛋,见两人过来就笑嘻嘻地说道:“大叔,莎姐儿可不得了呢,还会算账数钱做买卖。”
  雷正堂更是惊奇,以前的莎姐儿可就是个让人一说只会哭鼻子,看着就楚楚可怜的,如今真是让人刮目相看了。他抱着李莎莎回到他的担子跟前,在一个箩筐里掏了一会儿,掏了一只木雕的小兔出来。
  他将小兔递给了李莎莎:“莎姐儿,你是属兔的,外公给你雕了个木头小兔子,这个可是用黄花梨木雕的,看看好玩么?”
  李莎莎接过小兔子,见那小兔子也就两寸长木质坚硬、色呈琥珀、温润光亮,木纹呈麦穗状,雕工也很好,栩栩如生,憨态可掬,入手处都打磨得圆润光滑。她也不是很懂这个黄花梨好不好,只是觉得看着很舒服。
  李莎莎看得爱不释手,一只手搂住雷正堂的脖子:“外公,我很喜欢!”李莎莎这一声喜欢,让雷正堂高兴得差点落下泪来。今天刚听到那个消息的时候,自己吓得当场呆住。要不是后来那人又告诉他,莎姐儿已经好了,他的那两条腿哆嗦得估计都走不到这里来了。
  李莎莎见雷正堂的样子,有心讨好他,就甜甜地说道:“外公,你坐到椅子上,莎姐儿坐你腿上。”雷正堂还有什么不答应的,抱着她回到原来那张椅子上坐下。
  李玉兰端了碗东西过来,递给雷正堂:“大叔,鸡蛋煮好了。”雷正堂嗔怪地看着王氏说道:“亲家母,都是一家人,干嘛这样客气啊!”王氏说道:“亲家公,一直都是你们客气,我们想客气都没法客气呢。赶紧接了,玉兰都给做好了,就甭客气了。早点吃完,好跟我们一起吃个午饭。”
  雷正堂接过鸡蛋碗:“亲家母,不吃午饭了。我想接莎姐儿和智哥儿去我那里住几天,等过端午那天,我让他们在我那边吃完午饭再送他们回来。”
  王氏听了,觉得莎姐儿兄妹俩还是应该去一趟亲家那里的。因为平日也是这样,雷正堂上外面做完木匠活回来,都会接兄妹俩去他家住几天,顺道也是想让两个小的吃得好一些。就是送回来的时候,也是大包小包的拿着,多少能让自己这边宽松一点。要是碰到家里实在困难,也会像前面进门时那样毫不犹豫地拿出自己的工钱让他们度过难关。
  只是这后院的菜地还得靠那白胡子老神仙,这莎姐儿走了,这菜地还种不种得成啊。每日早上,还有小顺子过来拉菜,这算账的本领可只有莎姐儿会。哎,等会跟玉兰也商量商量看如何办,现下只能先答应了。
  这样想着,王氏就只是略微点点头:“亲家,先吃饭,吃完饭我给两个小的准备准备,你们再走不迟。”
  李莎莎也插话道:“外公,就在我们这里吃了午饭再走吧,如今咱们家的饭菜也挺好的,您尝尝我姑姑的手艺。”
  雷正堂听李莎莎这么说,也就不讲客气了,答了声好就将碗里的鸡蛋用勺子戳破一个,舀了半个起来就往李莎莎的嘴里送。李莎莎忙用手挡住说道:“外公,我天天吃鸡蛋呢,这个是专门给您煮的,您就吃了吧。我去外面叫哥哥回家,咱们吃完午饭就跟您走,好不好?”
  李莎莎从雷正堂的腿上跳了下来,跑到外面坪里也学着自己奶奶的样子吼了一嗓子。还行,应声阿哥还真来了。没多久李先智就一溜小跑地回来了。
  一进屋看到雷正堂,大喊了声外公就一下子扑到了雷正堂的怀里。雷正堂高兴地搂住他,也带着他从箩筐里找出一把木剑。这个东西对于八岁的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