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2 节
作者:
抵制日货 更新:2021-02-18 19:45 字数:4867
省起的味道。
杨玉环轻抬皓腕,从身旁果碟中取过一枚荔枝,剥了入口。又从怀中取出一方丝帕,先是略点了点额上面上细细的珠汗,才拭了拭樱唇。
然后那只柔美无瑕的手,就那样定在了唇边,任丝帕从指尖飘落!
她樱唇半张,面白如雪,双眸中尽是震惊,骇然,定定地盯着纪若尘!
在她眼前,纪若尘全身衣衫尽消,现出匀称健壮的体魄。他胸口处挂着一方小小青石,正不住涌出浓稠得几乎流不动的鲜血,时而涓流,时而结滴滴落。浓浓的鲜血顺着纪若尘肌理纹路而下,至上腹时尚还分成数道血流,到下腹已是一片血海汪洋!且他置于膝上的双手中也染满鲜血,那血红得十分炽热,顺着他双腿无声无息地滚落!
纪若尘脚下,已是一汪浓血,且还在缓缓向四方蔓延!
杨玉环早已顾不得难以忍受的血气,只是骇然望着那方青石。她记得这方青石!
就在此时,青石忽然一阵模糊,匿去踪影,四溢横流的鲜血也消失不见。纪若尘青衫如洗,正襟危坐,殿外竹影疏落,殿中典雅沉凝,沉香隐隐,刚刚那如浪排空的血腥气已不知去向。
方才飘落于地的那一块丝帕名为破障巾,乃是妙玉所赠法宝,以之拭目可暂时提升天眼诸神通,正合杨玉环所用。此时破障巾效力已失,她只初窥慧眼堂奥,自然异相尽去。
可是她已认出了那方青石。
在那个晴日落雷的下午,这块青石终显出不凡,有如神物,当日还将她烫了一下。一念及此,她指尖传来一阵刺痛,刹那感觉,仿如昨日。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这块青石是自出生时就与他相伴之物。
仍是那个下午,在他悟透前缘,挥袖而去之后,她就再也没有得到过他的一点音讯。
他要去的地方,名唤昆仑。
可是任她博览群书,甚而连此前从未碰过的道书都读了不知多少,仍是不知昆仑究竟在何方。其后她入了灵墟,本师妙玉只知昆仑乃是上古传说中的仙地,但是否真有此地,却是谁也不知。
三年艺成。
枉她修成慧眼,却仍不知昆仑在何处,他又在何方。
其后妙玉说她俗缘未了,着她出世了却因缘。她入了王府,又进了帝宫,不知见过多少人情冷暖,世态炎凉。可不论是王候将相,还是高人修士,乃至于孙果或司马承祯这等化外高人,皆不晓昆仑。
如此辗转,又近三年。
如今青石再现,她却知道,纪若尘并不是他。
可是青石为何滴血,血气中又为何有如此熟悉的味道?她不敢再想。
杨玉环知道所谓慧眼能通过去未来事,实是可见一些征兆而已。这些征兆大多晦涩不明,难解其意,就如以先天卦象推算前后因果一般。慧眼所见征兆往往可有多重解释,如何理解,往往要视运法者本人而定。就如现于纪若尘身上的鲜血,自是至凶的血兆,且与她有关。可是究竟有多少干系,就不得而知了。这血兆可应在她身,可应于纪若尘,也可应与纪若尘过去未来所见所遇之人身上,这当中与杨玉环的关系,或许仅止于纪若尘现下坐于她对面而已。
天机难测,由此可见一斑。
“娘娘,您可是有什么不舒服吗?”纪若尘再次问道。
杨玉环这才从幻梦中醒来,她以手捧心,慢慢将疯狂跃动的心宁定下来。那纤长的玉指深深陷入凝若滑脂的胸肌中,凄清中又透着诱惑。
片刻之后,她才张目望向纪若尘,柔声道:“不打紧。哀家观少仙颈中有一根红绳,不知所佩是何宝物,可否借哀家一观?”
纪若尘一怔,知她说的是青石,于是摘下红绳,伸手入怀,再取出时掌心中已多了一块古意盎然的烟玉环龙佩,上前呈给了杨玉环。他戴着玄心扳指,玩这等偷梁换柱的小把戏自是易如反掌。青石乃是解离仙诀出处,他可不愿以之示人。
杨玉环轻抚着烟玉环龙佩,眼波迷离,不知在想着些什么。过得片刻,她眼神渐渐清明,微微一笑,将玉佩递回给了纪若尘,道:“打扰少仙了,昆仑之事,还请少仙代为留意。”
于是纪若尘起身离去,兀自不知今日午后这一场碰面所为何来。
他走后良久,杨玉环仍静坐不动。此时高力士轻手轻脚地从殿侧走进,低声道:“娘娘,万岁午歇将醒,您今晚晚宴要用的琵琶已经调好了。”
杨玉环嗯了一声,忽然问道:“高公公,昨日殿前斗法道德宗大获全胜,可是威风得紧。看来过不了多久,护国国师就该换一换人了吧。”
高力士道:“禀娘娘,那也未必。老奴听说,道德宗好象夺了一件什么神物,据说与本朝气运有关。这一桩案子,可还没结呢。”
章三十四斗法下
月朗星稀,晚风微醺。
纪若尘辞别了云风与道德宗群道,孤身一人上了马车,在数名禁卫的护送下向南门行去。此时离订婚之日已是不远,他须得提早回山,以做准备。
马车在禁军的护送下飞速前行。纪若尘坐在车内,听着窗外遴遴的车轮声,耳中渐渐响起阵阵蜂鸣,顶心中又似有一根利针在搅动,越是接近城门,顶心的疼痛与耳中的蜂鸣就越愈发的厉害。纪若尘眉头皱起,只觉得顶心的疼痛虽然从未经历过,但也十分熟悉,似乎在哪里曾经知道过。
长安城外。
已静坐了五日五夜的云舞华双眼徐徐张开,双唇微开,吹出一缕淡至无色的火焰,道:“他快来了。”
同样静坐五日的苏苏也睁开双眼,转头望向了云舞华。
云舞华黑裙依旧,肌肤若雷,静坐五日后,气度如华,更显空灵之意,有如水墨绘成的精灵,通体上下惟有一点朱唇殷红如血。
中夜时分,夜风似水,然而云舞华身周十丈之内却是隐隐有热气升腾。
“舞华姐姐,你……”苏苏一双大眼中已泛起隐隐的水雾。
云舞华遥望着远方灯火煌煌的长安,淡道:“能手诛仇敌,我心愿已足。苏苏,动情乃是龙虎太玄经的大忌,你可别忘记了。”
苏苏嗯了一声,也望向长安方向,不再看云舞华。过不多时,忽有数点晶莹水滴在她前襟处溅开;化成无数细碎珠玉。
那一边,云舞华似是隐约地叹息一声。
将到南门时,纪若尘的马车忽然停下,车前传来阵阵喧哗。
纪若尘打开车窗一看,见出城的大路边摆了一桌两椅,堆了数坛好酒。前方一人站在路中央,拦住了马车去路。只看他那四品服色,以及似集天地钟灵才气于一人的气概,就知是那“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的李太白。
“这两句诗形容他倒也贴切。”望着中路拦车的李白,纪若尘如是想着。
不过他虽只在长安呆了数日,但也对朝廷庙堂中事了解了不少。这两句诗如此直白,怕就是这文道兼通的谪仙李白始终在仕途不得志的原因。由是看来,今后他多半也得不到什么升迁的机会,休说兼济天下,就是主政一方,造福乡里也办不到。若论政治党争,那好财贪吃的济天下可比李白强得太多了。
李白虽只是个清水翰林,但诗才早动天下,又刚得明皇杨妃欢心。是以那些平素天不怕地不怕的禁卫军也不敢轻易得罪,客客气气地说车上乃是高公公的贵宾,道德宗的少仙,事急赶路,请李翰林勿要为难。
李白一声长笑,不理那禁军头目,只是向着马车叫道:“纪小兄弟,我知你今夜要走,特意备了几坛酒在此等你,来未来,且饮过再走!”
纪若尘早知李白性情,不陪他喝干这几坛酒是绝对出不了长安城的一于是他下了马车,道:“既然李大人相邀,若尘敢不从命?”
李白道了声“爽快!”,就拉着纪若尘在桌边坐下,随手提起一个酒坛,满满地斟了两大碗酒。纪若尘此时头痛耳鸣仍未消去,又被酒气一冲,当即面色一白,差点就呕出来。但既然李白相邀,也无不喝之理,当下硬着头皮,端起酒碗一饮而尽。
护送马车的几名禁卫见纪若尘如此,也就只能在旁侍立等待。
当!两只海碗重重地碰在一起,不光酒液四溢,而且碎瓷乱飞,打在众禁卫黑铁甲上,敲击声细碎如急雨。一众禁卫迫不得已,只得不住向远处退去。
以二人酒量,又是如此豪饮,别说只是几坛酒,就是几十坛也早该喝干了,只是那李白每喝一碗,必然慷慨激昂,指点江山一番,又或是豪兴大发,吟诗数句。纪若尘此来长安前早听济天下讲解过多日天下时局,故而对李白点评的时事颇为不以为然,然而对他随口而出的诗句却均惊为天人,越是细细品味,就越是钦佩不已。
如是,二人会劳叨叨,直喝了一个多时辰,也不过才下了三四坛酒,倒把那几名重甲禁卫等得腿脚酸麻。
长安城外,茫茫夜色中总有一点火光亮起,旋又灭去。
云舞华闭目静坐,整个人都已浮上半空,双颊如火,全身颤抖不已,方圆数十丈内青草尽数桔黄,偶有枯草窜起一道火光,瞬间就化灰而去。
苏苏已立了起来,怔怔地看着空中苦苦支撑的云舞华,又回首望了一眼长安。
长安城内,灯如昼,人若潮,正是盛世繁华。
云舞华忽然叹一口气,身体舒展开来,若一片没有重量的凋零花瓣,飘荡而落。苏苏咬死下唇,抢上一步,接住了她。
云舞华双目紧闭,宛如睡去。
苏苏再次回首,最后望了一眼长安,泪眼朦胧中,惟见长安灯影迷离,繁华如梦。她终一声清啸,宛如龙吟,转身远去!
当!两只破烂不堪的海碰在一起,还未饮时,碗中酒就去了一半。
这已是最后两碗。
李白早已醉态可掬,抱着最后一个酒坛例来倒去,也不过倒出数滴酒来。他随手一抛,咣当一声,将酒坛掷得粉碎。纪若尘也有了几分酒意,当下长身而起,摇摇晃晃地向李白作了一礼,道了声‘前路方长,就此别过。”,就向南城门行去,连马车都不坐了。
纪若尘刚行至南城门门洞中,顶心处又是一阵针刺般的剧痛!这一记突如其来的剧痛刹那间驱散了他所有酒意,也如一道闪电,驱散了他心中的迷雾。
纪若尘明白为何会对这从未经历过的疼痛有如此熟悉的感觉了,那是极乐针的剧痛!他望了望长安城外茫茫的夜色,终于断定云舞华就在前方的黑暗中,等着他,而他更是知道,不管她是以什么方式压制住的极乐针,这极乐针及已接近了发作的边缘。
纪若尘土在城门正中央,回首长安宫城灯火映天,丝竹隐隐,显然夜宴方酣,只不知那以乐艺舞技冠绝天下的杨玉环此刻是在抚着琵琶,还是舞着一曲羽衣霓裳。而前方,惟有一片夜色茫茫,不知凶险几许。
他有些犹豫。
倒不是他畏惧凶险,只是他有些不知当不当这样做。就在他举棋不定时,耳中忽然嗡的一声,眼前幻境又起,环顾着四周血一般红的火焰,一缕杀意悄然自他心底泛起。
一阵夜风拂过,城门洞中已是空荡荡的一片,纪若尘的身影早已消失在夜色之中。
李白正踉跄着走向自己府第,忽然站住,回首望向南门的方向,良久方才摇头叹道:“斩尽杀绝,这又是何苦?……或许,他这样做才可成得大事吧……唉!”
他摇了摇头,复又摇晃着向前走去。
夜幕之下,玉轮高悬,清淡月辉下,青墟宫中泛起淡淡雾霭,望之有如仙境。只是这人间仙山,不知为何总让人感觉到一阵浸骨寒意。
吱呀一声,青墟宫西北角一座偏殿木门打开,吟风从殿中步出。殿前庭院中,虚玄坐在松下石上,借着天上月辉,正自读着道书。见吟风出殿,虚玄当即起身迎上,微笑问道:“怎样?”
吟风紧皱双眉,道:“诸事不顺,心绪不宁。”
虚玄捻须道:“这也急不得,且随缘吧。此次下山际遇如何?”
吟风罕见地苦笑了一下,道:“当见的例是见到了,只是当杀的却杀不了。”
虚玄点了点头,道:“想必是机缘使然,也不必过于强求了。”
吟风行到殿前的荷池旁,凝望着一池的睡莲,沉吟良久,终于摇了摇头,道:“机缘并非如此。此次之所以会诸事不顺,该是因为我忘记了许多本不该忘记东西的缘故。可是究竟忘记了什么,我却无论如何也想不起来。但那件事非常重要,我一定要想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