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节
作者:绚烂冬季      更新:2021-02-16 22:33      字数:4832
  土默热红学,是一个完全不同于传统红学的全新的《红楼梦》研究学术体系,它从人物生活原犁、故事发生地、情节历史依据等角度对《红楼梦》的创作时空和历史背景提出了全新的观点:红楼梦的作者是洪舁而非曹雪芹,大观园的原型是在杭州的西溪,大荒山原是指京东的盘山,金陵十二钗的人物原型是杭州“蕉园吟社”的“五子和“七子”,《红楼梦》的主题是写国殇家难。循着作者的思路,读者会发现一个全新的境界:一个刚刚经历了改朝换代、天翻地覆巨痛的“末世”,一个正在亡国破家的忧伤、悲痛、困惑、愤懑中苦苦挣扎的“百年望族”,一群接受了“遗民思想”的天真烂漫的青少年男女,一个遭受了国殇家难百般折磨,背负着“无能”、“不肖” 之恶名的封建知识分子,一对相濡以沫,共同经历了二十多年颠沛流离痛苦生活的夫妻。洪昇及其家庭、夫妻、姐妹们的这一切,同《红楼梦》作品中展示的交织着痛苦与欢乐、清醒与迷茫、叛逆与依恋的全部生活,互相之间显得是那么入情入理,如呼如应,丝丝入扣,天衣无缝!在《土默热红楼史化丛书》中,作者通过强有力的逻辑性与实证,借助优美的语亩和文字,将这些思想精髓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阅读本丛书,读者不仅能感受到红学新体系的。。。
  土默热先生本非治红专家,但以其专攻明清史五十年之功力,一旦涉足红坛,便呈厚积薄发之态,一发而不可收,几年浸润的结果,竟得研红论文一百多篇。通读这些论文,不难发现,先生治红的成果决无拾人牙慧之嫌,既不同于传统的“索隐”旧红学,也不同于现在统治红坛的所谓“新红学”,探微发隐,自圆其说,言人所未言,可谓别树一帜,自成体系。由于不入流俗,很难归类于红学某流派,所以只好另题一名,姑称之为“土默热红学”。
  土默热红楼故事新勘
  土默热红学体系指要
  一、从历史分析和文学分析中产生了疑问二、突破口:《红楼梦》与《长生殿》比较研究
  三、《红楼梦》主题与洪昇“家难”关系推论四、《红楼梦》“闺阁昭传”创作目的与洪昇的“闺友闺情”
  五、“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考证六、“空空道人(情僧)”、“东鲁孔梅溪”、“吴玉峰”访真
  七、秦可卿的象征意义及“意淫”与“爱红毛病”诊断八、《红楼梦》与南明小朝廷关系之考证
  九、洪昇与曹寅的关系及《红楼梦》“问世”过程研究十、对新红学异化的检讨
  红楼梦?红楼梦!
  1。 红楼梦?红楼梦!2。 绛云轩?绛云楼!
  3。 蕉园诗?蕉园史!4。 芙蓉诔?芙蓉峡!
  5。 杨柳情?杨柳恨!6。 甄英莲?真影怜!
  7。 三生石?大荒石!
  第一章 《红楼梦》五个书名与五个题名者
  第一节 《情僧录》与空空道人原型第二节 《风月宝鉴》与东鲁孔梅溪原型
  第三节 《红楼梦》与吴玉峰原型
  第二章 《风月鉴》系统——秦可卿、贾瑞的故事
  第一节  秦可卿与杨贵妃第二节 《风月鉴》与《长生殿》
  第三节 贾天祥与康熙帝
  第三章 《石头记》系统——贾宝玉、凤姐的故事
  第一节 两个“二爷”和两个“二奶奶”第二节  故事背后的“天伦惨变”
  第三节  巧姐为什么进入十二钗行列
  第四章 《十二钗》系统——海棠社、桃花社的故事
  第一节  大观园诗社与蕉园诗社第二节  金陵十二钗与西陵十二钗
  第三节  四大家族与“万艳同悲”
  第五章 《情僧录》系统——木石盟、金玉缘的故事
  第一节  木石前盟与金玉良缘第二节 《葬花词》与《芙蓉诔》
  第三节  作者为什么激烈反对“混账话”
  第六章 《红楼梦》系统——甄士隐、贾雨村的故事
  第一节  甄士隐与洪昇第二节 《红楼梦》《长生殿》《长恨歌》
  第三节  作者为什么痛骂贾雨村还要使用“假语村言”
  第七章 《红楼梦》五个题名者及其文化渊源
  第一节 《红楼梦》五个主题与五个书名第二节  五个来源与晚明文化气脉
  第三节 正确解读《红楼梦》的前提与基础
  书评及自述
  真正意义上的颠覆性著作土默热还原《红楼梦》
  末世朝阳映红楼——洪昇逝世三百周年祭土默热红学研究自述
  土默热红楼历史十讲
  落红沁芳 天堂挽歌
  两块石头灵河岸边三生石畔
  天然图画西溪留下五常探源
  茫茫大地“花王”临凡花笺彩纸
  “四大家族”“冤孽”降世青梅竹马
  “蕉园”诗社绛洞花王天伦之变
  燕市悲歌苦中作乐旧巢倾覆
  梦断“国丧”大荒奇峰万艳同悲
  对妻理典山庄接驾千古绝唱
  余韵绕梁
  《红楼梦》历史事件
  第一节    元妃省亲第二节  可卿出殡第三节  三春四艳
  第四节  木石前盟第五节  金玉良缘
  《红楼梦》历史本事
  第一节  棠棣之戚第二节  蕉园诗社第三节  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第四节  天香楼第五节  元妃第六节  真假宝玉
  《红楼梦》历史地理
  第一节    敕建荣国府第二节  大观园第三节  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
  第四节  两淮盐政第五节  太虚幻境
  《红楼梦》历史公案
  第一节  四王八公第二节  四大家族第三节  真真国女孩子
  第四节  林四娘第五节   曹雪芹书箱
  《红楼梦》历史人物
  第一节  林黛玉第二节   王熙凤第三节   薛宝钗
  第四节    史湘云第五节   妙玉
  《红楼梦》历史假托
  第一节 “石头”第二节  情僧第三节  东鲁孔梅溪、吴玉峰
  第四节  甄士隐第五节  贾雨村
  《红楼梦》历史掌故
  第一节  三生石第二节  皇商与红楼二尤第三节  双悬日月
  第四节  虎兕相逢第五节  风月宝鉴
  《红楼梦》历史辨证
  第一节  脂砚斋第二节  畸笏叟第三节  松斋
  第四节  山子野第五节  黄叶村
  《红楼梦》历史情结
  第一节 “情本”情结第二节 “末世”情结第三节 “庄禅”情结
  第四节 “离愁”情结第五节 “悲秋”情结
  《红楼梦》历史思想
  第一节 “男泥女水”思想第二节 “意淫”思想第三节 “除明明德外无书”思想
  第四节 “仕途经济浑话”思想第五节 “文死谏武死战浊气”思想
  土默热红学体系指要
  土默热先生本非治红专家,但以其专攻明清史五十年之功力,一旦涉足红坛,便呈厚积薄发之态,一发而不可收,几年浸润的结果,竟得研红论文一百多篇。通读这些论文,不难发现,先生治红的成果决无拾人牙慧之嫌,既不同于传统的“索隐”旧红学,也不同于现在统治红坛的所谓“新红学”,探微发隐,自圆其说,言人所未言,可谓别树一帜,自成体系。由于不入流俗,很难归类于红学某流派,所以只好另题一名,姑称之为“土默热红学”。
  土默热先生的学术活动很繁忙,治红本属业余爱好,所以他的论文,是随着研究思路的跳跃,信手拈来,时断时续,并未形成一篇总其全部研究成果的文章。如果仅凭对其中一篇或几篇文章的阅读,似乎很难得窥全豹;即使全部阅读一遍,倘若不加归纳分析,也不易从总体上把握精髓。笔者不揣冒昧,将土默热先生的系列文章加以归纳综合,形成了这篇“指要”文章,希望对红界同仁能有所启发。文中倘有错解误解之处,敬企土默热先生指正。
  一、从历史分析和文学分析中产生了疑问
  土默热先生是对明清史研究有成的学者,所以,他读《红楼梦》,自然要用历史的深邃眼光,来分析书中描写的事件和人物。通过对《红楼梦》历史背景和文学背景的深刻剖析,土默热先生发现,《红楼梦》的背景同曹雪芹生活的乾隆中期,无论如何对不上号。因此,不可避免地对胡适先生当年的考证结论发生了怀疑。这一时期,土默热先生先后撰写了《〈红楼梦〉创作背景分析》、《〈红楼梦〉文学考证》、《满纸自怜题素愿,片言谁解诉秋心》等论文,对《红楼梦》的历史和文学背景,进行了详细而又深刻的探讨。
  从历史背景看,土默热先生发现,《红楼梦》作品所展示的社会形态,并非乾隆年间的“盛世”光景,而是清初顺治和康熙前期的“末世”光景。土默热先生指出:《红楼梦》书中的所谓“末世”,并不是一家一族的“末世”,而是一个朝代、整个社会的“末世”。在清初江南文人的笔下,把顺康年间称为“末世”决不是个别现象。土默热先生经过认真考证,发现《红楼梦》书中记载的“林四娘”故事,是发生在顺治二年的事情,居然被作者当作“新题目”。书中通过“真真国女孩子”诗隐写台湾,是康熙初期收复台湾历史事件的折射。书中用民谣形式表现的“护官符”,是康熙朝南北党争时流传的真实民谣的改编。
  从文学背景看,土默热先生认为,任何文学作品都不会是作者凭空杜撰,必有其文学传承。明末清初,在中国文学史上涌动着一股言情狂潮,《红楼梦》同《金瓶梅》、《牡丹亭》、《聊斋志异》、《长生殿》、《桃花扇》等言情文学名著一样,都是这股狂潮中的美丽浪花。《红楼梦》书中提及的戏曲名称和唱词念白,都来源于康熙朝中期以前的作品。书中主人公的异端思想,也是清初“疑经编伪”学术思潮的反映。经过雍正、乾隆两朝的文化整肃,特别是经过类似“文化大革命”的修《四库全书》事件,朝野中表现异端思想的书籍几乎被一网打尽,文坛风气一扫醉心“言情”的绮靡风气,变得正统、严肃而道学气十足。《野叟曝言》、《儒林外史》等小说,正是这一时期的作品。这一时期,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出现《红楼梦》这样俗艳的文学作品,就像建国后到“文革”结束期间,不可能产生上世纪30年代“鸳鸯蝴蝶派”作品一样。
  基于以上分析,土默热先生认为,《红楼梦》虽然是通过曹雪芹之手,在乾隆中期传抄开来的,但初创者不可能是曹雪芹。曹雪芹只能是书中明文交代的“披阅增删者”。红学界普遍接受的曹雪芹为避“文网”而“故弄狡狯”的说法,是自欺欺人,曹雪芹的大名就在书中明晃晃写着,在中国古典小说普遍不露作者姓名的惯例下,有如此笨拙而莫名其妙的“故弄狡狯”者么?
  二、突破口:《红楼梦》与《长生殿》比较研究
  比较文学是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土默热先生对《红楼梦》的研究,就是从比较文学入手的。由于对明末清初的文学史比较熟悉,故此土默热先生内心中隐隐感到,《长生殿》传奇同《红楼梦》小说的关系,决非影响和模仿所能解释。先生对两部作品,重新进行了细致的对比研究,获得了重大突破,为此创作的《怀金悼玉诉情种,寂寥伤怀话石头》一文,是一篇考证《红楼梦》的力作,值得认真一读。
  首先,两部作品的言情主题一致。两部作品都宣扬纯情理想而不涉于淫乱。《长生殿》创作中基于歌颂“情种”的理念而“尽删太真秽事”;《红楼梦》创作中针对“皮肤滥淫”而独创了“意淫”理念。两部作品都是“三角恋爱”架构,男主人公都是“见了姐姐就忘了妹妹”的性格,经过女主人公的不懈努力,都是在“盟誓”之后,爱情方转为专一。
  其次,两部作品的故事结构一致。《红楼梦》的男女主人公是“神瑛侍者”和“绛珠仙子”历劫造凡,《长生殿》的男女主人公是“孔升真人”和“蓬莱仙子”降临人世。《红楼梦》故事发端在“太虚幻境”,《长生殿》故事发端在“月宫仙境”。《红楼梦》有“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拨弄男女主人公命运,《长生殿》是“天孙织女”和“牛郎真人”操控主人公遭际。
  再次,两部作品的悲剧结局一致。存世的《红楼梦》后四十回虽然作者有争议,但黛玉殉情、宝玉出走的悲剧下场应该没有疑问;而《长生殿》中太真缢死,明皇在无尽思念中凄惶以终的悲剧结局也是感人肺腑的。有人说《长生殿》月宫“重圆”冲淡了悲剧结局,其实这种天上地下、死生不渝的爱情描写,更加深了悲剧效果。《红楼梦》后四十回要如何描写宝黛爱情,不得而知。但不论在人间用湘云代黛玉重圆,还是在太虚幻境灵魂重圆,都有端倪可寻,也都与《长生殿》一致。
  除此之外,《红楼梦》中多数新颖的独创概念,都来源于《长生殿》:“情根”的提法,是《长生殿》所创;“双星”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