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5 节
作者:不言败      更新:2024-11-09 09:32      字数:4799
  第二, 对诸葛亮的军事才能提出异议,主要是来源于《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在《三国志·诸葛亮传》中的几句评语。一则曰:“然亮才,于治戎为长(治理军队是他长处),奇谋为短;理民之干(治理百姓的能力),优于将略。”一则曰:“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对此,很多学者认为:陈寿是晋国的大臣,晋国皇帝晋武帝司马炎的祖父司马懿是诸葛亮伐魏时在战场上遇到的主要对手。陈寿如果称赞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就是贬低司马懿,所以陈寿只能唱低调。
  第三, 吴人张俨说(以下是译文):“孔明起于巴,蜀之地,占有一州的土地,与魏国这个大国相比,他的战士和人民,仅仅有九分之一。却向我大吴进贡(这是站在吴人的立场说的大话,实为与吴国联合),对抗北方的敌人。至使农业与军事井然有序,刑法整齐,率领步卒数万,长驱直入祁山,慨然有饮马河,洛的志向。仲达(司马懿)据有天下十倍的土地,凭借他兼并而来的士卒,据守坚固的城池,拥有强盛的军事力量,却没有打败敌人的意向,仅仅想要保全自己而已,使得那诸葛亮来去自如。若是诸葛亮不死,用尽机谋,尅日进兵,则凉,雍二州(主要指今甘肃,陕西地区)就会兵不解甲,中原地区马不离鞍,胜败的局势,也就决定了。昔日子产(春秋时人)治理郑国,诸侯不敢加兵,蜀相诸葛亮和这是相似的。”(《三国志·诸葛亮传》裴注引《默记·述佐篇》)又:清代学者黄恩彤,对诸葛亮的军事才能有一个全面的论述,摘要译述如下:“陈寿说诸葛亮短于用兵,是因为他没有详细地阅读他的本传。(按:诸葛亮的本传就是陈寿写的,岂能说他没有详读?如上所述,陈寿是因为所站的立场不同,下笔有顾虑而已。)建兴六年(公元228),武侯进攻祁山(今甘肃西和东北),因为马谡违反节度而失败,但还是乘机迁移西县(今甘肃天水西南)百姓千余家于汉中。这年冬天,又出散关(今陕西宝鸡西南),因为粮尽而退兵,斩了魏将王双。九年(公元231),又出祁山,因为粮尽退兵,射杀了魏将张郃。可见自从出师以来,多因为军粮不继,以至挫伤了军队的锋芒。但每次退兵,往往能擒斩敌人的上将,全军振旅而还,不能说他短于用兵啊。”
  (引自《三国志旁证》22卷)这两位古代学者的评论,应该说是公允的。
  第四, 诸葛亮一生谨慎,治军也谨慎。不打没有准备的仗,不走险棋,不出险招,但根据具体情况,出奇制胜的情况也不少。这只能说诸葛亮用兵属于这种风格,而并非不善用兵。形成这种风格的原因有二:一是和他缜密审慎的性格分不开的。二是形势使然。蜀国国小势弱,和强大的魏国抗衡,不能出差错,也拼不起。
  通过以上的分析,能说诸葛亮没有军事才能吗?能说他不是个杰出的军事家吗?
  11 曹操未曾用过“锦囊妙计”
  “锦囊妙计”的故事是有的,可惜是发生在曹操身上。这事记载在《三国志·张辽传》里,时间则是在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 《品三国》7页)
  “锦囊妙计”的故事出自《三国演义》,说的是刘备过江招亲,他本来不想去,已经预料到周瑜会害自己,此去凶多吉少;而诸葛亮则坚决让刘备去,推荐赵云保驾,授与“锦囊妙计”。刘备和赵云到江东后,遇到疑难之事,就依次打开“锦囊妙计”,无不迎刃而解,化险为夷。当然,故事是虚构的,历史上并没有诸葛亮用“锦囊妙计”的事。
  易中天所谓曹操的“锦囊妙计”,说的是他的“密教”。事情发生在建安二十年(公元215)。据《三国志》的《武帝纪》和《张辽传》记载:孙权乘曹操赴汉中进攻张鲁的时机,亲率十万大军围攻合肥。当时张辽、李典、乐进等率七千人屯守合肥。曹操早在去汉中以前估计到孙权会来进攻合肥,便写了一道“密教”(密封的指示),交给护军薛悌,封皮上写着“贼至乃发”(等到敌军到来时,才可以拆开看)。等到兵临城下时,薛悌当着众将的面拆开了“密教”,只见那上面写着:“若孙权至者,张、李将军出战,乐将军守,护军勿得与战。”
  曹操这样安排的用意是:张辽、李典非常英勇,所以让他二人率军去作战。乐进为人持重,所以让他守城;薛悌是个文吏,所以不让他去率军作战,免得他瞎指挥,贻误军情。张辽等照此办理,终于经过一番拼搏,以少胜多,打退了孙权的进攻。
  曹操的这一做法为什么能够成功呢?晋代史学家孙盛对此有过评论。大意是:“合肥之守,魏军寡弱而无援。专任勇敢的将领,便会因为好战而失败;专任怯弱的将领,便会因为畏惧敌人难以守住城池。所以魏武在选择守城将领时,把具有不同特点的人搭配使用,使他们互相制约,事先写了一道“密教”,战争到来时,他的预测完全应验了,像符契一样相合,真是太妙了。”(《三国志·张辽传》裴注引)
  诸葛亮的“锦囊妙计”是虚构的,曹操的“密教”却实有其事。二者一假一真,本来不具备可比性。如果我们姑且比较一下,那就是二者都具有预测的性质,但它们却有很大的不同。
  所谓的诸葛亮的“锦囊妙计”,是把刘备过江以后的全部过程都作了预测和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办法。但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变化多端的,各个环节的变化不可能与预测完全相同,如果不管某一环节是否会发生变化,却硬要按照事先规定的办法去做,岂非要吃教条主义的大亏吗?
  曹操“密教”的内容仅仅是事先策划的一种人事安排,并没有事先规定作战的具体步骤。所以它并不是什么“锦囊妙计”,不具备全程的预测性。而所谓诸葛亮那样的“妙囊妙计”,除非是神仙,任何人都是做不到的。它只能属于传说和
  神话的范畴,并没有任何现实的可行性。我们不要把一假一真,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混淆在一起。
  12 曹操杀吕伯奢一家?
  “董卓入京后,表曹操为骁骑校尉。曹操拒绝董卓的任命,逃出洛阳,抄小路回家乡。路过朋友吕伯奢家时,把他们一家都杀了。……曹操杀了吕伯奢一家,是没有问题
  的。”(《品三国》14页)
  这事为《三国志》所不载,而是见于《魏书》、《世语》、孙盛《杂记》等书,裴松之都引入《三国志·武帝纪》的注中。
  《魏书》说:曹操带领数骑到成皋(县治在今河南荥阳市西北),拜访故人吕伯奢。伯奢不在,其子与宾客共同抢劫曹操,掠取马匹和财物,曹操手刃击杀数人。
  《世语》说:曹操拜访吕伯奢,伯奢出行,五子皆在,极尽宾主之礼。曹操自认为背弃董卓之命,怀疑他们要谋害自己,在夜里手提宝剑杀死八人而去。
  孙盛《杂记》说:曹操听到食器声,以为要谋害自己,便在夜里杀害了吕家人。
  三书所记,可以概括为两种说法。按照《魏书》所记,曹操在吕家杀人,是因为吕伯奢的儿子劫夺他马匹和财物,过错不在曹操。而按照后二书的说法,则是曹操因为疑心而杀人。吕家盛情款待曹操,好心没有得好报,实在是太冤枉了。
  我不想辨析究竟哪种说法符合实际,也不想对此事进行评论,因为我们在前面已经提过了。我只是想要纠正易书的两处瑕疵。
  第一,无论按照哪种说法,吕伯奢都没有被杀,因为吕伯奢不在家中。易书说曹操“杀了吕伯奢一家”,是不严谨的,起码还有吕伯奢一个幸存者。
  第二,易书说:曹操所听到的“食器声”,“应该不是洗锅碗的声音,是磨刀子的声音。曹操这才疑心,才杀人。杀了以后,才发现人家是准备杀猪宰羊款待自己,误杀了好人。”(15页)
  按:孙盛《杂记》只说是曹操“闻其食器声”(应是刷锅洗碗声)而生疑,至于“磨刀子”、“杀猪宰羊”等等,那是《三国演义》和京剧《捉放曹》中的情节,不应该和史书的记载混淆在一起。
  13 曹操对许攸说的全是假话
  “据《三国志·武帝纪》裴松之注引《曹瞒传》,公元200年,曹操和袁绍决战于官渡,许攸从袁绍营中来投奔他。刚一坐下,许攸开口便问:请问贵军还有多少粮食?曹操猝不及防,随口答道:起码还能支持一年。许攸毫不客气地说:不对!重讲!曹操又改口说:还可以支持半年。许攸冷笑一声:老朋友大概是存心不想打败袁绍吧?怎么一而再,再而三地不讲实话?曹操是聪明人,他知道许攸如果不是掌握了情报,便是看透了自己的心思,瞒是瞒不过去了。而且,如果再不讲真话,就难以取得许攸的信任和帮助,于是笑笑说:刚才不过是开个玩笑罢了!实打实地说:顶多只够一个月了。许攸见曹操实话实说,便将自己对战局的分析和解决的办法和盘托出,一仗就打得袁绍再也翻不过身来。”(《品三国》16页)
  以上这段话,易中天虽然标明是引自《曹瞒传》,但我们只要和《曹瞒传》的原文对照一下就会发现,他并没有客观地、如实地译述原文,而是加入了许多自己的想法和语言。如:在许攸和曹操第二轮问答之后,许攸就说曹操“一而再,再而三地不讲实话”,这时只有“一而再”,哪里来的“再而三”?又如:许攸第三次发问后,曹操回答说:粮食顶多只够一个月,许攸便认为曹操是“实话实说”。这都是易中天加上去的,原文并没有这些内容。
  我认为:关于粮食问题,曹操的三次回答,不仅一、二次是假话,就是最后说的“其实可一月”,也是假话。
  何以言之?
  第一, 据《三国志·武帝纪》说:
  “公(曹操)与绍相拒连月,虽比战斩将(虽然常常在交战中斩杀对方的将领),然众少粮尽,士卒疲乏。”
  这是许攸来降前不久的情况,可见曹操军中的粮食已经用尽,怎么还能维持一个月?曹操不是说谎是什么?
  第二, 根据上引之《曹瞒传》,许攸听曹操回答粮食可用一个月之后,马上
  说:
  “公孤军独守,外无救援,而粮谷已尽,此危急之日也。”
  可见许攸并没有相信曹操粮食可用一个月的谎话,而是立刻说他“粮谷已尽”,揭了他的老底。
  许攸不愧是曹操的老朋友,很了解曹操的为人,没有上当受骗。
  14 闹洞房事件
  “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说:有一次,一家人家结婚,曹操和袁绍去看热闹,居然动念要偷人家的新娘。他俩先是躲在人家的园子里,等到天黑透了,突然放声大叫:有贼!参加婚礼的人纷纷从屋里跑出来,曹操则趁乱钻进洞房抢走新娘。匆忙间路没走好,袁绍掉进带刺的灌木丛中,动弹不得。曹操急中生智,又大喊一声:贼在这里!袁绍一急,一下子就蹦了出来。”(《品三国》23页)这是曹操少年时所干的一件调皮捣蛋的事,见《世说新语·假谲类》。但易书的理解,与原文有出入,因而就讲不通了。易书说:曹操和袁绍把新婚家的人(包括亲友在内)骗出来之后,钻进了洞房,抢走了新娘子。两个年龄不大的少年,就算是手里有刀,也不容易抢走一个青年女子的。是背着走还是拉着走?当时新婚之家的人很多,正在四处抓贼,两个孩子拖着一个新娘子能跑得了吗?再说了,他俩准备把新娘子抢到哪里去?回家吗?肯定不行。找个地方占山为王吗?也不是小孩子干的事情,那太离谱了。这一系列问题都是解释不通的。
  《世说新语》的原文说:曹操与袁绍把新婚之家的人们骗出来之后,“魏武乃入,抽刃劫新妇,与绍还出。失道,坠枳棘中。”(枳,音纸,也称枸(音勾)橘,有刺的小灌木。)看来这个“劫”字,不是抢劫,抢走的意思,而是劫持,威胁的意思。用刀相威胁,使新娘失去自由,然后戏弄一番,也不排除做些动手动脚的恶作剧。然后“与袁绍还出”,就是和袁绍共同跑了出来。袁绍迷失了道路,掉进带刺的灌木丛中,曹操大叫一声才把他吓了出来。这时他们手里有新娘子吗?肯定没有。只有这样解释,才能说得通。因而此事并不是“抢新娘事件”,而是“闹洞房事件”。
  15 许劭是鉴赏家吗?
  “许劭,字子将,汝南平舆(今河南平舆)人。是当时最有名的鉴赏家和
  评论家。他常在每个月的初一,发表对当时人物的品评,叫“月旦评”,又叫“汝南月旦评”。无论是谁,一经品题,身价百倍,从此进入上层社会。曹操自然也希望得到许劭的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