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4 节
作者:不言败      更新:2024-11-09 09:32      字数:4777
  三解:家中兄弟的排行。如大郎、二郎,有多至十一郎、十三郎,甚至更多。(那都是同一祖父或曾祖父的孙子或曾孙的大排行)。《水浒传》中有武大郎、武二郎等。日本有桥本龙太郎、小泉纯一郎等。这个风气是隋唐以后传入日本的。
  四解:妻妾对丈夫或女人对所爱男人称为郎或郎君。
  五解:对从事某种职业或具有某种身份的男人的称呼,如卖油郎、货郎、状元郎、读书郎等等,也有称乞丐为“花郎”的。
  六解:指青少年男子,如周郎、孙郎等,相当于东北人称为“小伙”,西北人称为“后生”。郎字是个中性词,本身并没有“漂亮”、“帅”的意思,即或生得很丑,也可以称之为郎。杜甫《少年行》:“马上谁家白面郎”,这是帅哥,因为已经指明坐在马上的是“白面郎”(小白脸儿)。史称周瑜“长壮有姿貌”(《三国志·周瑜传》;孙策“美姿颜”;《三国志·孙破虏讨逆传》);蒋干“有仪容”;(《三国志·周瑜传》裴注引《江表传》)所以可以称他们为帅哥;并不是仅凭郎字就可以称他们为帅哥的,你能说武大郎是帅哥吗?
  5 蜀汉有史官吗?
  “……刘备的那个蜀汉,还没有官修史书。《三国志》中的有关记载,竟是“耳闻目见”加“道听途说”。这样一来,我们又只能寄希望于历史学家的考证。然而历史学家的看法也不一致。比如蜀汉政权“国不置史,注记无官”一事,就被唐代史学家刘知几认为是诬蔑不实之词,谓之“厚诬诸葛”。这可真是越来越说不清。”(《品三国》5页)说蜀汉没有史官,是陈寿在《三国志·后主传》的卷末评语中提出来的,他说:“又国不置史,注记无官,是以行事多遗,灾异靡书。诸葛亮虽达于为政,凡此之类,犹有未周焉。”
  那么,蜀汉是不是有史官呢?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论证这个问题。
  第一,唐代史学家刘知几在《史通·曲笔篇》中说:《三国志》中记有蜀国灾异之事,如“黄气见于秭归(见《先主传》章武2年),群鸟堕于江水(见《后主传》裴注引《汉晋春秋》)之类,“若史官不置,此事从何而书?”刘知几又说:“《蜀志》(即《三国志·蜀书》)称王崇补东观(做东观郎,东观就是史馆),许慈掌礼仪。又卻正为秘书郎,广求益部(益州)书籍,斯则典校无缺(参考资料并不缺乏),属辞有所矣(写作有根据了)。而陈寿评云蜀不置史官者,得无厚诬诸葛乎!”(不是严重地污蔑了诸葛亮吗!)第二,据《三国志·后主传》记载:“景耀元年(公元258),史官言景星见,于是大赦,改年。”
  景星,古人又称为瑞星、德星,就是客星。认为景星的出现是吉祥之兆,所以要大赦,改年号。这是明确记载了蜀汉有史官。
  第三,至今见于著录的三国两晋人所著的有关蜀国历史的史书有谯周(三国蜀人)的《蜀本纪》,陈术(三国蜀人)的《益部耆旧传杂记》,王隐(晋人)的《蜀记》,陈寿(晋人)的《益部耆旧传》,王崇(晋人)的《蜀书》,孙盛(晋人)的《蜀世谱》、习凿齿(晋人)的《汉晋春秋》,常璩(晋人)的《华阳国志》等。说明有关蜀国的历史资料并不是一片荒芜的。
  因此,关于蜀汉是否有史官的问题,并不是像易中天所说的那样:“越来越不清”,而是大体上可以说清的。那就是:有。
  6 “空城计”的逻辑
  易书在《开场白·大江东去》中,说诸葛亮的“空城计”不是事实,不合逻辑。为什么“不合逻辑”呢?他说:“第一,司马懿不敢进攻,无非是害怕城中有埋伏。那么,派一队侦察兵进去看看,行不行?第二,司马懿“果见孔明坐于城楼之上,笑容可掬”,距离应该不算太远,那么,派一个神箭手把诸葛亮射下城楼,来他个‘擒贼先擒王’,行不行?第三,按照郭冲的说法,当时司马懿的军队有二十万人,诸葛亮只有一万人;按照《三国演义》的说法,当时司马懿的军队有十五万人,诸葛亮只有二千五百人。总之是敌众我寡。那么,围他三天,围而不打,行不行?何至于掉头就走呢?所以裴松之说:‘就如冲言,宣帝(司马懿)既举二十万众,已知亮兵少力弱,若疑其有伏兵,正可设防持重,何至便走乎?’”(《品三国》6页)我认为:除了裴松之已经言之在先的第三条以外,就一、二两条而言,易中天也是“不合逻辑”的。
  第一,派侦察兵进去看看行不行?不行!城中兵多也罢,兵少也罢,司马懿派去的那一队侦察兵,都是“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的,怎能安然回来向他报告?当时又没有手机,怎么和外面联系?就是带着手机,不等你呼叫成功,早被人家缴获了。诸葛亮城中的兵虽然少(郭冲说有一万人,《三国演义》说有两千五百人),但对于一小队侦察兵来说,还是占绝对优势的。
  第二,你就是有神箭手,也不能把诸葛亮射下城楼。因为城楼的空间很大,诸葛亮不会一头从城楼上栽下来,达不到“擒贼先擒王”的目的。就是你把诸葛亮射死或射伤,你既然怀疑城内有埋伏,也不敢贸然进城啊。何况诸葛亮及其左右发现有人在城下射箭,就会启动当时的“导弹拦截系统”—盾牌以避之,或者干脆就躲起来,你也奈何他不得。
  当然,由郭冲首倡,又被《演义》和戏曲改编了的所谓诸葛亮的“空城计”,根本就是不存在的,已经没有讨论的必要;我所要辨析的不过是一个逻辑上的因果关系而已。说的不是事实上的合理不合理,而是逻辑上的合理不合理。
  7 “火烧博望”史无其事
  “火烧博望是有的,但那把火是刘备所放(先主设伏兵,一旦自烧屯伪遁,惇等追之,为伏兵所破),没听说有诸葛亮什么事。”(《品三国》6页)根据《三国演义》的说法,火烧博望坡发生在诸葛亮出山以后,说诸葛亮利用火攻之计,打败了曹兵,是诸葛亮的“初出茅庐第一功”。但这与史实不符。据史书记载:此役发生在诸葛亮出山之前,《三国志》上没有绝对的年代,根据《先主传》,相对年代在建安五年(公元200)至建安十二年(公元207)之间。《资治通鉴》把此役编排在建安七年(公元202),就是刘备投靠刘表的第二年,诸葛亮出山的前五年。这个战役的经过,《三国志·先主传》和《李典传》都有记载,详略有所不同。《先主传》说:“(刘表)使(刘备)拒夏侯惇、李典等于博望。久之,先主设伏兵,一旦自烧屯伪遁,惇等追之,为伏兵所破。”
  《李典传》说:“刘表使刘备北侵,至叶。太祖遣典从夏侯惇拒之。备一旦烧屯去,惇率诸军追击之。典曰:‘贼无故退,疑必有伏。南道狭窄,草本深,不可追也。’ 惇不听,与于禁追之,典留守。惇等果入贼伏里,战不利,典往救,备望见救至,乃散退。”
  那么,根据史书所记,有没有“火烧博望”这件事呢?答曰:没有。刘备确实是放了一把火,但那是“烧屯伪遁”,是说刘备烧了自己的营盘,假装向南退走,把曹兵引入道路狭窄、草木繁茂的地方,伏兵大出,打败了敌人。烧毁自己的营盘,是古代退兵时常用的办法,免得营盘被敌人利用。至于“烧屯”的地点《先主传》说是在博望(县名,县治在今河南方城县南),《李典传》却说是在叶县(今河南叶县西南),刘备在叶县境内烧了自己的营盘以后,向南退到博望境内的草木丛深之处,出动伏兵打败了曹兵,此说较为合理。
  总之,从这个战役看,第一,放火之处不在博望,而在叶县。第二,烧的是自己的营盘。第三,这不是一场火攻,而是一场伏击战。别说是烧屯的地点在叶县,就是在博望,也和《三国演义》所说的“火烧博望坡”不是一个概念。可见,此役是不能称为“火烧博望”的。
  8 火烧赤壁怎能与诸葛亮无干?
  “火烧赤壁也是有的,但那是周瑜部将黄盖的主意与功劳,也没诸葛亮什么事。”(《品三国》6页)根据《三国演义》的描写,诸葛亮是赤壁之战的男一号主演,诸葛亮不但帮助周瑜完善了火攻之计,而且还给他借来了东风;否则你周瑜再有本事,黄盖再热血沸腾,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不刮东风谁也没辙。当然,这不是史实,诸葛亮不可能有呼风唤雨的本领。火烧战船是周瑜及其部将黄盖所策划与实施的,这没错;但若说“没有诸葛亮什么事”,也未免失之偏颇与片面。
  从史书记载的蛛丝马迹来看,诸葛亮到柴桑取得了孙刘结盟、共抗曹操的外交胜利后,便跟随在周瑜水军的后面,回到刘备营中(当时在樊口),以后刘备与周瑜一同进军,与东吴的水军相配合,取得了赤壁之战的胜利。那么,火烧战船是否也有刘备的一部分功劳呢?答案是肯定的,刘备也配合着烧了曹操的一部分战船,这个问题我们在前面已有论述,这里就不再重复了。问题是:诸葛亮是否也起了作用?答案也是肯定的,他作为刘备的谋士,不可能是白吃饱,整天摇着羽毛扇,什么事也不干,是应该帮助参谋与指挥的,能说火烧赤壁没有他的什么事吗?尽管《三国志·诸葛亮传》行文简略,在这方面没有明确的记载;我们至今也没有发现诸葛亮的“从军日记”之类的文件,但从道理上讲,他不可能是毫无贡献的。
  9 错批唐诗话东风
  “就算有“借东风”这事,也该是周瑜去借(民间传说便有说周瑜借东风的),若不然杜牧怎么会说:‘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品三国》7页)从史学的角度看,民间传说往往是离谱的,所以有关周瑜借东风的民间故事,我们就没有必要讨论了。问题是:杜牧的《赤壁》诗,怎么竟和周瑜借东风之事联系起来了?这可是易中天的惊人发现,我还从来没有听说过,杜牧的《赤壁》诗还能这样诠释!
  诸葛亮借东风的传说由来已久,宋元以来就广为流传。成书早于《三国演义》的《三国志平话》中就有这个内容。元曲有王仲文所撰的《七星坛诸葛祭风》,《三国演义》又在这个基础上进行了改编,内容便更加丰富了。
  但借东风的故事,究竟还有没有更远的源头呢?比如说:在宋元以前的唐朝时,是否已经产生了借东风的故事,或者有了一些雏形?由于文献资料的湮灭,我们至今还不能论定。至于杜牧的《赤壁》诗中的两句:“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我们只能看作是诗人的艺术联想,由东风联想到火烧赤壁的战事和二乔的命运。这给与周郎以方便的东风是自然发生的,还是什么人借来的,从诗句的本身并找不出什么明确的答案。在没有确凿的证据之前,我们还不能认为这里边就有什么“借东风”的信息。假定唐朝已经出现了借东风的故事或者有某些雏形,那也应该是诸葛亮借东风,而不应该是周瑜借东风。为什么呢?传说故事往往有一个漫长的形成过程,前后有一个一脉相承的关系。既然宋元已经有了诸葛亮借东风的故事,它的源头就应该在唐朝甚至更早。如果在唐朝流传着周瑜借东风的故事,到了宋元以后,主角怎么会变成诸葛亮呢?当然,我们只是根据易中天的奇思异想作一些逻辑上的推论,杜牧的诗句丝毫也不能证实有所谓周瑜借东风的事。
  10 诸葛亮不是杰出的军事家?
  “实际上诸葛亮是杰出的政治家和外交家,未必是杰出的军事家。他的军事成就是有争议的,他的军事才能也不像后世传说的那么玄乎。……诸葛亮也不像文学作品和民间传说中说的那样迭出险招。爱出险招的是郭嘉。而诸葛亮的特点,无论是史家的评论,还是他的自我评论,都是‘谨慎’。陈寿说他“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应该说是实事求是的评价。也就是说:诸葛亮是萧何,不是张良和韩信。”(《品三国》7页)关于诸葛亮的军事才能,确实是有争议的。但至今为止,大多数人已经基本上形成了一个共识,争议并不是太大的。这个问题非常复杂,因为篇幅的关系,不能详论。我仅仅从四个层面,引证成说,兼及己意,简单地亮出一些基本观点。第一, 在演义小说和民间传说中,诸葛亮被神化了。易书说:“他的军事才能不像后世传说的那么玄乎”,这说法当然是对的。但是诸葛亮并非没有军事才能,并不能否定他是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
  第二, 对诸葛亮的军事才能提出异议,主要是来源于《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在《三国志·诸葛亮传》中的几句评语。一则曰:“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