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0 节
作者:
不言败 更新:2024-11-09 09:32 字数:4739
惨谎翰话镏醣福酵龀莺话镏醣福⒁呕肌!保ā镀啡?90页)其实,当时让孙权两难的,不是帮不帮刘备的问题,而是战与降的问题,只能从中选择其一。如果要降,则拒绝与刘备联合;如果要战,就要联合刘备。尽管刘备兵力不强,总还能出两万兵马,比没有帮手要强得多了。所以,并不是没有孙权的事,却要拉孙权下水的问题。孙权并非超然物外的旁观者,而是当事者。不是要不要帮刘备,而是要不要和刘备联合。不仅要帮助别人,还要请别人帮助自己。和刘备联合,不是抱打不平,而首先是为了自救。
在这个问题上,易中天又来了一个“革命阶段论”,说在曹操给孙权送来恐吓信之前,只是曹刘之间的战争,没有孙权的事,孙权管也行,不管也行,不必非下水不可。接到信以后,就变成孙权自己的事,就只有降与战的选择了。而如果要战,就要联合刘备了。(《品三国》199页)其实,从一开始,曹操只要占据了荆州,接下来是必然要打孙权的,所以孙权君臣吓得要命,惶惶不可终日,还分什么阶段?只是他们看到恐吓信以后,怕得更厉害而已。
上面我们说过,易中天讲史写书有一个特点:他自己花很大力气树立起来的一个观点,不定在什么地方,又由他自己来否定与修正了。这不,在201页,我们惊奇地发现了这么一段话:“其实,就算曹操不写这封信,东吴方面也十分紧张。因为单是曹操在荆州的凌厉攻势,就已经使他们‘望风畏惧’了。而且,不管怎么说,曹操”顺江东下“,矛头所指,不是孙权也是孙权。也就是说:不管曹操写没写这封信,江东诸臣的感受都是大祸临头。这才会有投降曹操的主张。如果曹操只是要灭刘备,他们投什么降?”
这才是明白话,再明白不过了。但如果易中天一开始就这么明白,他也不会翻来覆去地说了那么多话,读者(或观众)也就不会感到困惑,我也不会费这么多笔墨了。
26 孙权决策,谁是头功?(1)
易中天提出了一个问题:孙权为什么最后决定联刘抗曹?究竟谁使他作出了这个决定?易中天说:“在一般人看来,扭转了乾坤的当然是诸葛亮。这显然是受了《资治通鉴》和《三国演义》的影响。……《三国演义》是小说,且不去管它。《资治通鉴》是正史,就不能不讨论了。”(《品三国》190页)其实,关于孙权决策的过程,《资治通鉴》并没有利用什么新资料,都是照抄《三国志》的吴主、鲁肃、周瑜、诸葛亮等传及裴注引《江表传》等。只是《三国志》是纪传体,时间顺序有时不够清楚;《资治通鉴》是编年体,按时间先后把事件串了起来,这就出现了编排是否合适的问题。易中天不满意《资治通鉴》的编排,讽之为“春秋笔法”。在这个问题上,《资治通鉴》把诸葛亮劝说孙权放在最前,其次是鲁肃,再其次是周瑜。他认为:“如果诸葛亮在前,那头功就是诸葛亮的;如果鲁肃在前,那头功就是鲁肃的。”但由于《三国志》记载模糊,《资治通鉴》的排列难免有主观成分,这几个人发言的前后,我们已经难以搞清了。但如果我们能仔细地琢磨,还是有蛛丝马迹可寻的。《三国志·鲁肃传》说:“备遂到夏口,遣亮使权,肃亦反命。会权得曹公欲东之问,与诸将议,皆劝权迎之,而肃独不言。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下面是鲁肃劝说孙权抵抗曹操的话。)这段记载先说诸葛亮随鲁肃出使柴桑。“肃亦反命“是说鲁肃回来后,拜见孙权,向孙权交差。那么,他是自己去见孙权呢?还是带诸葛亮共同去见呢?按理说应该是带诸葛亮共同去见,既把带来的客人介绍给孙权,自己也同时交了差。那么,诸葛亮既然见了孙权,就应该和孙权谈话,既有重要的使命在身,就应该涉及实质性的问题。《诸葛亮传》上“智激孙权”的那一番谈话,应该是在这个场合提出的。后来,“会权得曹公欲东之问”(恰值孙权得到曹操要顺江东下的消息),便开会与诸将商议对策。大家都劝孙权投降曹操,只有鲁肃乘孙权更衣(上厕所)的机会,向他提出了抗曹之议,又建议孙权把周瑜召回共议大事,周瑜回来后,又在军事层面上进行了分析,更加坚定了孙权抗曹的信心。
这样看来,劝说孙权的次序,应该是诸葛亮第一,鲁肃第二,周瑜第三。《资质通鉴》的编排,应该是合乎实际情况的。但以诸葛亮为首功,不仅易中天不同意,连一千多年前的裴松之也有意见。他在《三国志·鲁肃传》注中说:“刘备与权并力,共拒中国,皆肃之本谋。……而《蜀书亮传》曰:亮以连横之略说权,权乃大喜。如似此计始出于亮。若两国史官,各记所闻,竞欲称扬本国容美(争着宣传本国光荣的事),各取其功。”
但所谓谁是首功的问题,也不能简单地以发言次序为准,而要看实际的作用。裴松之说:孙权联刘抗曹的决策,是鲁肃的本谋,这是对的。我们仔细研究《三国志》吴主、鲁肃等各传的记载,发现鲁肃和孙权早就有联合荆州,共抗曹操的策略。《鲁肃传》说:刘表的死讯一传到东吴,鲁肃就对孙权说:听说刘表已死,我请求以吊丧的名义到荆州去看看,“慰劳其军中用事者(慰劳荆州军中当权的人物)及说备使抚表众(并且劝说刘备安抚刘表手下的人们),同心一意,共治曹操。备必喜而从命。如其克谐(如果能够成功),天下可定也。”
这是鲁肃的主意,孙权并没有提出什么异议,看来君臣二人早就统一了思想。鲁肃前来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联合荆州“军中用事者”和刘备,“同心一意,共治曹操”,说得多么明确啊。但鲁肃到荆州后,形势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曹操的大军猛扑过来,有如泰山压顶,刘琮望风而降,荆州的“军中用事者”已经趴下,联合的对象就只有刘备了。
《鲁肃传》又说:鲁肃到了当阳长坂,和刘备相会。“宣腾权旨(传达了孙权的意见),及陈江东强固(又陈述了江东的强盛和稳固),劝备与权并力,备甚欢悦。”《江表传》有一条记载,基本与此相同。说鲁肃在当阳遇见刘备时,问他要到哪里去?刘备说要去投靠苍梧太守吴巨。鲁肃便劝他“自结于东,崇连合之好。”可见在诸葛亮到柴桑见孙权之前,鲁肃已经代表孙权,主动地来劝说刘备和东吴结盟了。因此诸葛亮到柴桑去,并不像易中天所说的那么困难,而是孙权和鲁肃早已有了结盟的愿望了。
但有了愿望,还不等于马上可以拍板定案。因为当时主张投降的人太多,对孙权的压力太大,孙权一时产生了犹豫。但经过鲁肃、诸葛亮的劝说,孙权终于最后打消了顾虑,砍案发誓,决计联刘抗曹。至于说动孙权谁先谁后呢?从整个过程来看,应以鲁肃为先,因为在诸葛亮入吴之前,鲁肃就帮助孙权确定了这个政策。饭基本上做熟了,以后诸葛亮、周瑜等人又加了一把火。谁先谁后已经没有太大的意义,就算是众人捧柴吧!而归根结底,还是由于孙权自己的内在原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如果是一个死木头疙瘩,别说是鲁肃、诸葛亮和周瑜,就是苏秦、张仪、郦叟复生,再把天下名嘴都找来,也不会起什么作用吧!正如易中天所说:
“诸葛亮这次行动的成功与否,并不完全取决于他的外交才能,而在于江东集团的政治利益。”(《品三国》196页)
这才是最明白的明白话!
27 且莫冷落了刘郎(1)
赤壁之战是三国时期,也是我国古代史上著名的战役之一,但也是一个疑云密布,迷雾重重的战役,有不少问题至今仍然弄不太清楚,从而史家的争论至今也没有平息过。易书在第二十四集《赤壁疑云》中,对各种不同意见进行了梳理,参照各家之说并结合他个人的意见,对赤壁之战的过程作了一番描绘。因为与我所见略同,所以我就不再罗嗦了。我只是再强调一点,在赞颂周郎的盖世奇功的同时,且莫冷落了刘郎。
赤壁之战是孙刘联军齐心协力打败曹操的。后人描述赤壁之战时,往往过于强调周瑜的作用(《三国演义》则过分强调诸葛亮的作用,因为多是没有史实根据的,姑置而不论),而淡化了刘备方面的作用。这种倾向至少在唐代就出现了。脍炙人口的杜牧的《赤壁》一诗说: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另一唐代诗人胡曾诗云:
烈火西焚魏帝旗,周瑜开国虎争时。交兵不假挥长剑,已挫英雄百万师。
至于宋代大文豪苏东坡的《赤壁怀古》,更尽情地赞颂了周瑜的旷世奇功: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后世的史书,从宋代的《资治通鉴》直至近现代的各种历史著作,写赤壁之战都按照周黄定计、黄盖诈降、东南风起、火烧战船、曹操败走华容道这一框架来写,主要取材于《三国志·周瑜传》及裴注引《江表传》。我们知道:纪传体史书通常有一个特点:一般极力宣扬传主的事迹及功勋,有时甚至与其他纪传相抵牾。这种“各说各话”的现象,有时难免不太客观,常常使读史的人困惑。但这也没有什么,我们既然知道有这种特点,就应该不偏信某一种说法,特别是当本传与其他纪传有重要分歧时,应该审慎地加以考订,要博采各纪传以及其他史书和古典资料,进行对比研究。就以赤壁之战而论,《三国志·周瑜传》和《吴主传》的说法就不尽相同。《周瑜传》描绘了周瑜与黄盖定计,黄盖诈降、火烧战船的经过。然后说,曹军败退,“备与瑜等复共追。”
《吴主传》说:
“瑜,普为左右督,各领万人,与备俱进,遇于赤壁,大破曹公军,公(曹操)烧其余船而退,士卒饥疫,死者大半。”
这里与《周瑜传》不同的是:1。“与备俱进,遇于赤壁,大破曹公军”,正视了刘备的作用。2。说曹操自己烧了余船。3。强调了饥疫的严重性。按:“饥疫”似应为“疾疫”,原书有误。
《先主传》说:
“权遣周瑜、程普等水军数万,与先主并力,与曹公战于赤壁,大破之,焚其舟船。”
《武帝纪》说:
“公至赤壁,与备战,不利。于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兵还。备遂有荆州江南数郡。”
如果我们把《周瑜传》放在一边,光看其他纪传,也包括东吴方面的《吴主传》,我们就发现,似乎刘备的地位与作用,比周瑜还要大,至少是不比周瑜差。《吴主传》的“与备俱进”,没有忘记了刘备的存在。《先主传》说周瑜、程普等“与先主并力”,起码也是平分秋色。最值得注意的,《武帝纪》说在赤壁“与备战,不利”竟丝毫也没提到周瑜。《山阳公载记》说:
“公(曹操)船舰为备所烧,引军从华容道步归。遇泥泞,道不通,天又大风。……军既得出,公大喜,诸将问之,公曰‘刘备,吾俦也。(和我不相上下)但得计少晚(只是计谋慢一些),向使早放火,吾徒无类矣。’(我们便没有剩余了。)备寻亦放火而无所及。(不久刘备前来放火,但已经来不及了。)”
这条记载,也是说刘备是曹操的主要对手。
若是按照这些说法,赤壁之战就是曹刘两家的战争,根本就没有周瑜什么事。这当然也是不对的,与其它的记载是相抵牾的。但曹魏方面的史官为什么这么说呢?恐怕是出于一种对周瑜的蔑视。54岁的曹操竟被34岁的周瑜打败,死要面子的曹操是不肯正视这件事的。据《三国志·周瑜传》裴注引《江表传》,事后曹操甚至给孙权写信说:
“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烧船自退,横使周瑜虚获此名。”
《江表传》的作者虞溥解释说:这是因为周瑜“威名远著”,曹操想要“疑谮之”(离间周瑜与孙权的关系)。
当然,贬低周瑜的作用是不对的,但贬低刘备的作用也不对。我总是觉得:长期以来,刘备在赤壁之战中的作用,是被边缘化了。而这是与史籍的记载不符的,当然也与事实不符。当时孙刘结盟共拒曹操,周瑜、程普率兵三万人,刘备方面共有兵两万人(包括刘琦的江夏兵一万人)可见孙刘两家的兵力相差并不悬殊,能说刘备方面毫无贡献吗?曹操方面把刘备说成是与他们交战的主要对手,也是有根据的。我们今天来描绘赤壁之战,仅仅根据《三国志·周瑜传》是不行的,还应该广泛的参考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