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 节
作者:
不言败 更新:2024-11-09 09:32 字数:4797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丞相主簿杨修以“漏泄言教,交关诸侯”的罪名被杀。杨修是个才子,曹操原来很赏识他。当时曹丕和曹植弟兄二人争做太子,杨修站在曹植一边为谋士。曹操指定曹丕为接班人后,怕杨修日后会怂恿曹植闹事,这是杀杨修的真正原因。
总之,重才、爱才、惜才的是曹操;轻才、毁才、灭才的也是曹操。实则曹操不是大海,士人也不是滔滔东去的江河,所谓“海纳百川”,不过是黄粱一梦而已。至于所谓“天下归心”,那更是谈不到的,曹操并不能和“握发吐哺”的周公相比,他的名声并不那么看好。
14 刘备鞭打督邮
易书在第十三集《青梅煮酒》中,讨论了刘备是不是英雄的问题。他的结论是:刘备是英雄,因为他有英雄之志、英雄之气、英雄之魂、英雄之义。在论证刘备的英雄之气时,他举出了刘备鞭打督邮的例子。但我认为这是不恰当的,鞭打督邮就是大兵撒野打人,不是什么英雄行为,而是无理取闹。
若了解鞭打督邮的事实真相,根据《三国演义》是不行的,因为《三国演义》不仅是移花接木,把打人的凶手换成张飞,而且事情的真相和性质也被歪曲了。
据《三国志·先主传》说:刘备讨黄巾有功,拜官安喜县尉。(安喜县在今河北定州市东)。督邮因公事到县,刘备去拜谒,门下不给通报,刘备直闯而入,捆绑了督邮,用棍棒打了二百下,解下了印绶,挂在督邮的脖子上,把他绑在拴马桩子上,弃官逃亡而去。
《典略》也有记载,在情节上与《三国志》略有出入,而且要详细一些。说是州郡接到朝廷的诏书,凡是因军功而作了地方长吏的,都要淘汰,刘备听说自己也在被淘汰之内,刘备听说督邮住在传舍(驿站),想要求见,督邮称疾不肯接见。刘备怀恨在心,回到了衙门,率领手下吏卒又到了传舍,突然闯了进去,诈称:“我奉府君(太守)密令,收扑督邮。”说着便从床上把督邮捆绑而去,押解到中山国的边界(安喜县隶属于中山国),解下印绶,挂在督邮的脖子上,把他绑在树上,鞭打一百余下。想要杀了他,督邮苦苦求饶,方才住手而去。
根据以上的史实,我们不禁要问:刘备鞭打督邮,有其合理性吗?就是说:是否打得有理?督邮到县,是奉了朝廷的诏命,来解除刘备的县尉之职的。同时被解职的,一定还有另外一些人,分散在各地。上命差遣,公事公办,督邮本人并没有决策权,仅仅是执行命令而已。何况当时军阀割据和混战的局面已经逐步形成,朝廷要淘汰武人出身的地方官员,自有其一定的道理。刘备恨督邮的原因,是本想见督邮,走走后门,打通关节,而督邮却称疾不肯见他。这从消极方面来说:督邮有官僚架子,盛气凌人;而从积极方面来说:也有堵住后门,不徇私情的意思。当然,从督邮的角度来看,见一见刘备,做一些解释工作,缓解一下矛盾,也未为不可;而从刘备的角度来看,只因为人家不接见你,便把人家打得死去活来,未免太过分了。这适足以表现他作为一介武夫的嚣张气焰,打得不算有理。
根据史书记载:刘备和他当代的一般统治者相比,确有仁厚宽宏的一面。但此人“喜怒不形于色”,很内向,有时也流于狡猾。在处境不利时,深明韬晦之道;而在机会到来时,出手又很毒辣,并不是一个婆婆妈妈的老好人。在当时群雄角逐的环境中,如果他仅仅是一个老好人,恐怕早就被逐出政治舞台了。作为一个“不甚乐读书”的武人,在他还没有发迹的时候,有过动手打人的“前科”,并没有什么值得奇怪的。但若说这是英雄之气,那就不沾边了。就算刘备是个英雄,总不能说他所作的任何事情都是英雄行为吧?
15 刘备是英雄吗?(1)
易中天说刘备有“英雄之义”,这提法不够严谨。在他的当代人中,袁绍说他“弘雅有信义”(《三国志·先主传》裴注引《献帝春秋》)而吕布的部下却说他“反复难养”(同上书·裴注引《魏书》),前者说他有信义,后者说他没有信义,是互相矛盾的。其实,无论是古人或今人,每个人都具有两面性。而作为群雄角逐中的一“雄”(不管说他是英雄也好,枭雄也罢),就更为复杂一些了。他究竟有没有信义,还得从他的行动中来考察。脚上的泡,是自己走的。
在前期,他没有地盘,或者有地盘也未能保住,主要是寄人篱下,借地生财。易中天说刘备“五易其主”,是指其荦荦大者,其实要更多一些。我们算算:1。 最初跟随校尉邹靖讨黄巾。(《三国志·先主传》)2。 在平原人刘子平的推荐下,跟随了史失其名的青州从事。(《三国志·先生传》裴注引《典略》)3。 投靠大将军何进的都尉毌(音贯)丘毅。(《三国志·先主传》)4。 投奔幽州公孙瓒。(同上)5。 与公孙瓒的青州刺史田楷屯兵齐国(今山东淄博市),受田楷节制。(同上)6。 离开齐国投归徐州牧陶谦。(同上)7。 陶谦死后,刘备领徐州牧,旋被吕布击败,投降吕布,屯兵小沛(今江苏沛县东)。(同上)8。 被吕布打败,投归曹操。(同上)9。 在徐州被曹操打败,投归袁绍。(同上)10。 离开袁绍,投归刘表。(同上)真是不数不知道,一数吓一跳。在赤壁之战前,刘备竟十易其主,比易中天所说翻了一番。这么频繁地改换门庭,今天是许大马棒的人,明天又是座山雕的人,反复无常,算是“英雄之义”吗?当然,有几次易主,是形势所迫,但最重要的几次,如离开田楷、离开曹操、离开袁绍,都是主动跳槽的。离开曹操时,还拐走了人家的兵,杀了人家的徐州刺史车胄,可把曹操坑苦了。想当年,人家曹操待你不薄,“出则同舆,坐则同席”,好吃好喝的供着,还给你评了个高级职称—“天下英雄”,这名额只有两个,比现在的院士档次还高呢。谁想你这大耳朵哥们儿竟翻脸不认人:这算是义气,信义吗?当然,正如易中天所说:刘备对于自己的下属(如关羽、张飞等)是“弘雅有信义”的。但那只是内部问题,范围很小,秦桧还有三个好朋友呢。从当时的社会现实来看,可谓“春秋无义战”。在群雄角逐中,讲的是勾心斗角,尔虞我诈,谁还讲什么信义、义气?刘备坑了曹操一把,还算是轻的。后来进入了益州,名义是帮助刘璋讨张鲁,刘璋对这个本家弟兄,别提有多么重视了,出成都360里去欢迎,相见后“欢饮百余日”(《三国志·刘二牧传》)麻辣烫不知吃了多少。结果怎么样?刘备竟夺了人家的益州,把引狼入室的刘璋赶到荆州去过窝囊日子,那才叫惨呢!
那么,刘备是不是英雄呢?易中天说是,我也说是,其实古往今来的人都说是。我只是不同意“英雄之义”的提法,那不正确;“英雄之气”和“英雄之魂”也不提为好,那概念模糊,不好界定;只有“英雄之志”的提法,还比较平实和明确一些。
刘备为什么是英雄呢?很简单,因为刘备成功了,跨有荆益,三分天下,你能说他不是英雄吗?大凡我们后人看待古代历史上的事,往往用的是逆推法,某个人成功了,称王称霸了,在历史上有了地位和名声了,于是我们审视他一生的所作所为,甚至包括一些不起眼的小事,就都有了历史意义了,就都是英雄本色了。你失败了呢?就是把天捅了个窟窿,史官不记,也不会有人知道。即或有一些记载,尽管是很露脸的事,人们也解释成是失败的征兆或前提。
成功了的刘备,为什么是英雄呢?这个题目好作,资料不少,俯拾即是:第一, 时人称他为英雄。
曹操说:“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三国志·先主传》)”
他还说过:“刘备,吾俦也。”(《三国志·武帝纪》裴注引《山阳公载记》)俦、同类,不相上下。
程昱说:“观刘备有雄才而甚得众心,终不为人下。”(《三国志·武帝纪》)他又说:“刘备有英名。”(《三国志·程昱传》)或谓太祖曰(不知是什么人说的):“备有英雄志。”(《三国志·郭嘉传》裴注引《傅子》)刘晔说:“刘备,人杰也。”(《三国志·刘晔传》)鲁肃说:“刘备,天下枭雄。” (《三国志·鲁肃传》)周瑜说:“刘备以枭雄之姿……” (《三国志·周瑜传》)上面所说的英雄、英名、雄才、人杰,意思都差不多。东吴的鲁肃和周瑜说是枭雄,那也一样,在那个时代里,英而不枭,也英不起来。
异口同声,舆论所归,可见刘备是英雄的说法,已经形成为那时的“时代意见”了。
第二, 有人对刘备特别看好。
曹操,除了自己外,只承认刘备是英雄。
中山大商张世平和苏双,以金钱资助刘备,使他拉起了一支队伍。
在曹操屠戮徐州的危难关头,徐州官员根据陶谦死前的遗言,把徐州让给刘备。
在刘备被吕布击溃的关键时刻,麜竺以家资助军,带来奴客二千,还把妹妹嫁给刘备。刘备的军队得以复振。
第三, 刘备有英雄之志。
刘备从小就做过皇帝梦。他家房子的东南角有一颗大桑树,高五丈余,远远看去那树冠就像一个小车盖。刘备儿时与同宗的小伙伴们在树下玩耍,发话说:“我定要坐这样的羽葆盖车。”(车盖以翠鸟羽毛为装饰的车,这样的车只有皇帝才能坐。)他的叔父急忙制止说:“不要胡说,这是要灭门的。”(《三国志·先主传》)曹操的谋士董昭说过:“备勇而志大。”(《三国志·董昭传》)刘备在荆州,从刘表的坐上起身上厕所,回来时流着眼泪。刘表怪问之,他回答说:“过去常常身不离鞍,大腿里侧的肉都消瘦了。时光如同奔马,不觉老之将至,而功业无成,所以感到悲哀。”(《三国志·先主传》裴注引《九州春秋》)在三顾茅庐时,刘备对诸葛亮说:“汉室倾颓,奸臣窃命(奸臣窃夺了皇权),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伸大义于天下,而智术短浅,遂用猖蹶(使我遭受挫折),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三国志·诸葛亮传》)“欲伸大义于天下”和“志犹未已”这些话,正好给刘备的“英雄之志”作个注脚。
总之,刘备的意志是坚强的,虽然屡遭挫折,到赤壁之战时,已经48岁,出道已经二十多年,仍然没有寸土,但英雄之志犹存。真是“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啊!
以上不厌烦琐,拉杂写来,只是为了一个目的:订正和丰富一下易中天的有关论断,共同完成一个命题:刘备是英雄。当然,正如上面所说:主要是刘备成功了,否则刘备便要在历史上靠边站,我们也用不着浪费笔墨了。
16 诸葛亮与郭嘉比较(1)
易书第十四集《天生奇才》,用了很大的篇幅,对诸葛亮与郭嘉作了比较。说他俩都是同一量级的人物,对刘备、曹操同样重要,两个人有惊人的相似之处。怎样相似呢?易中天认为:第一, 他们都是少年天才,出山时都只有二十六七岁。
第二, 他们都“审于量主”(谨慎地选择主公)。
第三, 他们都“谋功为高”。
第四, 他们都忠心耿耿、竞竞业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己。
第五, 他们和曹操、刘备的关系,也都至少在表面上做到了“如鱼得水”,甚至确有一些情意。
但我觉得:二人虽有若干相似之处,如上述之一、二、四项,但不同之处也不少。严格说来,在某些重要的层面上,二人是不能相比的。
首先,说郭嘉“谋功为高”是可以的,对诸葛亮却不能这样说。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几乎刘备所有的政治、军事活动,都有诸葛亮的出谋画策,所有的战役都离不开诸葛亮的参谋。他智计多端,料事如神,刘备无不言听计从。关、张之辈开始是嫉妒、吃醋,后来就变成服服帖帖地接受领导了。但我们查阅史书,在刘备的有生之年,诸葛亮在军事上多是靠边站的,对刘备并没有起到郭嘉对曹操那样的作用。赤壁之战前,诸葛亮“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到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西南)去见孙权,促成了孙刘联盟的形成,取得了外交上的胜利。以后就跟随在周瑜水军的后面,回到了刘备的驻地樊口(今湖北鄂州西北)。《三国演义》上所写的那些舌战群儒、草船借箭、借东风等情节,都是小说家之言,并不是史实。火烧战船是周瑜和黄盖谋划的,并没有诸葛亮参与谋划。当然,刘备方面作为联军组成部分,也配合作战了,但我们在史书上并没有见到诸葛亮提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