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8 节
作者:理性的思索      更新:2021-02-18 00:27      字数:4807
  他二人虽有书信往来,但到底好几年未见,互相嘘寒问暖。谢曜本以为柯镇恶也在此间,岂料一问,方知他那大师父又回嘉兴市井去了。
  “义兄,你甚么时候收武三通的儿子为徒的?”
  郭靖答道:“几年前嘉兴陆家庄遭李莫愁灭门,敦儒和修文二人也在其间,无父无母,我怜他二人孤苦,便收做徒弟,这些年一直跟在身侧。”
  谢曜和他聊到此事,不禁说道:“说来这几日我也收了两个徒弟,其中一个此前便是李莫愁座下。”
  郭靖闻言一愣,出声提醒:“曜弟,恕愚兄小人之心。李莫愁在江湖上是甚么名声也无须我饶舌,此人若为这魔头弟子,不是我辈中人,你留她在身边,怕是极为不妥。”
  谢曜叹了口气,将连日来的心里话吐露给自家兄弟:“我出入江湖这么多年,如何不有疑虑。她这几日行为古怪,必有甚么不可告人的打算。然我武功至厮,已不惧任何明枪暗箭,她想怎的都不放在心上。又想,那佛祖慈悲为怀,点化世人,所求不过一个‘弃恶从善’罢了,惟愿我谆谆教导,将其引入正途。”
  郭靖听罢,心下敬佩,抬手拍拍他肩膀,笑道:“我不懂甚么佛家偈语,但听你这番话,却是大大的认同。自古由善转恶的人多,由恶从善的人少,能教化一个恶人向善,到底比手刃一个恶人更难得!”
  他话音甫落,兄弟两人相视而笑,携手进入院中,登上环湖假山,在水榭亭中坐下。
  谢曜问:“义兄,你在襄阳可还住的习惯?”
  “我住哪儿都一样,襄阳……哎,襄阳。”郭靖不知想到甚么,叹了口气,遥遥一指院外,依稀可见汉水汤汤,“襄阳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上流门户,北通汝洛,西带秦蜀,南遮湖广,东瞰吴越。这些年你也瞧见了,蒙军南下,大军压境,天下当真是危如累卵。襄阳是大宋半壁江山的屏障,此城若失,只怕我大宋千万百姓便尽为蒙古人的奴隶。”
  谢曜顺着他手指方向,眺望江山,不由戚然:“你我皆在蒙古长大,亲眼见过蒙古人屠城惨状,虽说战争本无良善可言,但如此残杀老弱妇孺平头百姓,倒是不该。”
  郭靖闻言忍不住笑了一笑,谢曜不禁奇道:“你笑甚么?”
  “曜弟,你与我所想一样。”
  郭靖顿了顿,复而笑叹:“铁血才能成就传奇,是以我等心性,只能做一介江湖草莽。”
  谢曜一想也是,点了点头:“多年前少林寺的天鸣方丈曾对我言道,社稷为大,江湖为小,命定如此倒也无可更改。跃马关山,带兵征战,你我是一点也不懂,但想人生在世,不管天子朝臣、布衣草莽,只要胸怀为国为民之心,那便也担得起豪杰一名。”
  郭靖朝他投去赞赏一眼,总觉得每隔几年和谢曜相见,他总在改变。
  心思不由回到少年时,忍不住说:“曜弟,你和从前相比可变了很多,再不是那个半夜给我送铁锅的小孩子啦,而是堂堂一派侠义掌门。”
  谢曜低头笑叹:“偶尔我也回想当年在蒙古无忧无虑那段日子,但后来再细细一思,不免后怕。”
  “啊?你后怕甚么?”
  “我在想,若当初遇到的兄弟不是大侠郭靖,而是宵小恶辈;当初遇到的师父不是江南七怪,而是黄河四鬼,是否还有今日的侠门。”
  谢曜说到此处微微一顿,良久,复又继续说:“我的养母心地善良,我的师父嫉恶如仇,我的兄弟忠厚侠义,无形中便已潜移默化。而我的妻子……她所作所为与你们截然相反,但正因如此,却能让我明白何事可为,何事不可为,引以为鉴。”
  郭靖听他提起此事,长叹道:“是啊,我何尝与你不同。杨康跟随完颜洪烈,学成狡狯性子,下场惨烈……说到底,一个人好坏,天性是一方面,跟身边人学又是一方面。”
  说到杨康,谢曜便将几年前在嘉兴穆念慈的事情说给郭靖,郭靖听她病逝,不由凄然。又闻穆念慈的儿子已被谢曜收为徒弟,忙大呼着要见。
  谢曜告知他杨过正在终南古墓派习武,待艺成下山,第一个便来拜会他。
  他兄弟二人越聊越是投机,好半晌郭靖才记起另一件正事,他笑道:“对了,曜弟,你猜我叫你来还有甚么原因?”
  谢曜思忖片刻,不确定的问:“莫非和我有关?”
  “这是自然。”郭靖微微一笑,“待蓉儿晚上回来,我让她亲口告诉你。”
  谢曜瞧他表情,估摸着是个大好消息,当下也不着急,颔首道:“届时一定洗耳恭听。”
  ※※※
  两人用罢午饭,谢曜便提议去襄阳城中走走。
  时下天气灰蒙,转眼便降下毛毛丝雨,杨柳寒风吹面,霁光浮瓦,碧色参差。
  因为下雨,地面湿漉漉的,街上行人或头戴箬笠、或手持纸伞,皆是行色匆匆。这些年因为战乱,襄阳城不复往昔游人如织的景象,但到底还算繁华。
  谢曜距上次来襄阳已有十多年,那会儿正值元宵佳节,花灯如昼……思及此,他心中钝痛,忙低头不再作想,然而看着脚下沾雨青石,一景一物皆无变化,触景生情,总不由自主想起那夜火树银花,与天书执手走过大街小巷。
  似乎还记得彼时握住她手时的温暖和悸动,谢曜不由摊开手掌,却只有几缕斜风细雨落在手心。
  他不知不觉快要将长街走到尽头,远远看得前方正楼的城门,准备转身返还,忽然瞧见街边一株樟树,高约数尺,足有碗口粗,笔直笔直的,树叶茂密,郁郁葱葱。
  若是一棵普通大树谢曜决计不会盯这般久,原来这横斜逸出的枝桠上挂着无数红绸,他心下生奇,走上前随手翻了一根丝带,但见上面沾着墨渍,仔细一看,上书“家国平安”,谢曜一连看了七八根,姻缘、驱邪、保佑家人,皆是祈愿的吉祥话。
  春风拂过,树枝上无数的飘带轻轻摇曳,煞是美丽。
  “兄弟,你要买一根带子系在相思树上么?”旁边有名干瘦汉子拍了拍谢曜肩头,亮出篮子里红艳艳的丝绸。
  谢曜闻言一怔,反问道:“相思树?”他蓦然记起自己和天书一起栽在护城河畔的那株,也是香樟。算算时间,十多年过去,那株樟树也该长这么大了。
  那干瘦汉子拍拍胸口,道:“可不是么,当年一位天仙似的美人儿和她郎君从我这里亲手买的,原本这相思树种在河边,这几年战火连天,便将此树移植到城里来啦,天下仅此一株,别无二家!”
  谢曜不禁讶然,伸手流连的摸摸树干,这还真是自己当初栽下的那棵,而今已亭亭如盖了。
  “兄弟,你可以给父母祈愿保佑身体健康,也可以给老婆儿女祈愿恩爱美满,还可以给亲戚朋友祈愿平安如意……要不祈愿赶走鞑虏,大宋太平!”汉子说了这么多,无非是想让谢曜掏银子,“买几根罢?”
  谢曜伸手给了他几枚铜板,那汉子面色一喜,正要给他丝带,谢曜却摆了摆手,转身离去。
  他这一生祈愿的太多了,可惜从未有一件事情灵过,是以何必再寄予这些虚无缥缈的东西。
  傍晚归途,街道两旁的小摊撑起油纸雨棚,一家面馆里隐隐传来胡琴之音,弓沉沉,弦沉沉,调子呜呜咽咽,但听拉胡人老迈喑哑的嗓音和道:“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谢曜听在耳中不禁心头一热,顿住脚步,眼中升起雾气,到底心中难以控制伤情别绪,落拓江湖数十载,百结愁肠。他想到天书临死前交代的话,忙仰头眨了眨眼,将泪忍下,待风一吹,脸上又是一派沉静。
  谢曜走向那家面馆,想要再细细倾听几句,忽然弦音一颤,曲调破音,面馆里传来一阵砰砰当当的嘈杂大响,只听有一娇脆的嗓音怒斥道:“唱甚么唱!这般难听的调子,吵死人啦!”
  但见面馆中桌椅翻倒,拉胡琴的老者正扶着柱子踉踉跄跄的站起来,他对面立着一名红衣少女,颈脖间挂着一串明珠,肤白胜雪,颜若春花,一双眼睛眼波涟涟,明艳娇俏。
  那红衣少女想要伸手去扶老者,却被老者挥臂挡开,挟着胡琴不悦道:“我拉我的琴,你无缘无故推我干么?”
  红衣少女双颊一红,撅嘴抱臂,甚是不乐意:“我又不是故意撞的你,谁还知道你下盘不稳,这般容易摔倒!”
  老者瞧她态度跋扈,将胡琴往桌上一放,怒道:“小丫头学过武功了不起么?来人啊,把她抓起来好好教训一顿!”他一声令下,面馆后堂立时钻出三名九尺大汉,朝红衣少女虎视眈眈。
  这少女却也不怕,鼻下冷哼,右手一挥,金光闪过,已亮出一件兵器,金线极细,顶端缀着吴钩,另一头藏在袖中,甚是古怪。
  谢曜一瞧这武器,立时了然红衣少女的身份,他细细打量少女面容,果真和嫂子极为神似。便在这个间隙,三名大汉已然手持木棍,朝红衣少女攻去,谢曜一惊,忙闪身而上,抬袖一缴,三根长棍纷纷飞上半空。
  “住手!”谢曜挡在两方之间,三名大汉手腕犹自疼痛,皆是敢怒不敢言。
  那拉胡琴的老者走上前,正欲发作,谢曜便朝他拱了拱手,道:“这位老伯,小姑娘不懂事,你大人有大量,便不要同她计较了。”
  老者瞧他面上刀疤纵横,方才露那一手乃是武学大家,而态度却十分谦逊有礼,当下好感倍增,看向红衣少女,两眼一翻:“看在这位兄弟的份儿上,老夫便不与你计较,但你这小丫头,以后休想进我面馆!”
  红衣少女瞧这架打不起来,心中郁郁,抬眼狠狠一瞪谢曜:“要你狗拿耗子多管闲事!”说罢气冲冲的挥了挥衣袖,仿佛一团火焰似的奔了出去。
  谢曜被她一吼,哑然怔立,这还是他当年抱过的小女孩儿么?他想到上午郭靖大动肝火的模样,摇了摇头,转身追上前去。
  红衣少女正要转去巷子牵马,忽然身后一阵衣袂声响,再抬眼时,先前那男子又挡在她面前。
  “你阴魂不散跟着本小姐,想干甚么?”
  谢曜微一皱眉,但他面上粘着刀疤,牵动表情,极为丑恶:“你叫郭芙,是也不是?”
  红衣少女闻言一怔,随即便朗声道:“我是郭芙,行不更名坐不改姓,你待怎地?”她疑惑为何对方知道自己名字,抬眼又仔细看他面容,但着实太过难看,心底一阵轻视鄙夷,“你既然知道我的名字,便也该知道我爹爹妈妈是谁。天色晚了,你快些让开,我要回家!”
  她说罢,见谢曜还是站在原地没有动作,不禁恼怒,心想:爹爹妈妈常教她惩恶除奸,此人长相丑陋,鬼鬼祟祟拦住去路,定然不是甚么好人!心思甫定,倏然抬手挥出青钩索,便直取谢曜胸口。
  此时天色已暗,谢曜正感叹她怎和小时候差别这般大,猛的琅琅声响,他心下一寒,急忙往左一侧,锋利的金光便直直贴着胸口寸许处落下。若不是谢曜临敌经验丰富,这青钩索又本是他的武器,否则早就被这暗器割伤。
  便是这一愣神,又是唰唰唰三声,郭芙将青钩索前后挥舞,金光闪烁,玉泉飞虹。谢曜心知青钩索威力,不敢硬接,他抬头一望,足下一点,跃身而起两尺,伸手扯下客栈挂在窗户上的酒旗抡圆,恍若一道盾牌。
  郭芙心下大惊,哪想到此人武功竟这般高强,她朝谢曜肋下一抛青钩索,只见酒旗仿佛狮子张开大口,将青钩索一头咬住。谢曜运劲一拉,郭芙吃不消,右手一松,这青钩索便被对方轻松夺去。
  “你……你好大的胆子!”
  郭芙不禁又怒又窘,这么多年,还从未有人能将青钩索从她手里夺走。
  谢曜捏住青钩索两端,伸手一拉,金光灿烂,也夜色中格外惹眼,他低低一笑,问说:“你道青钩索还有甚么作用?”
  此时夜幕降临,郭芙黑暗中看不清他的表情,只觉此人嗓音低沉清朗,端得好听,她好奇心思作祟,忍不住道:“那你说来听听!若是你说得好,我便不同你计较;反之,我就告诉爹爹妈妈!”
  “嗯,只是这个不是用来听,而是用来看。”谢曜说罢,转身在先前的面馆借来一截蜡烛,从树上折下枝条,左编右绾,做成一个灯笼架子。他做这些时,心中便想到天书,手上动作不由得慢了几分,待将青钩索缠绕在灯笼骨架上,点燃蜡烛,登时这简陋的灯笼便散出耀眼明亮的光芒,在夜色中幻丽无比。
  郭芙见得这般新奇的把戏,一时便也忘了方才针锋相对的场景,她伸手从谢曜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