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节
作者:匆匆      更新:2024-08-09 22:25      字数:5086
  渠道,一直是困扰厂商的问题。
  以手机业为例,当前渠道一个明显的特点是,诸侯并起,原有的层级分销体系被破坏得千疮百孔。渠道的扁平化发展使终端在产业链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曾经主导中国手机渠道的层级代理制已经不再是市场主流了。原有模式随着手机厂商库存的增加和产品毛利率的不断降低,日益不足以支撑国内手机厂商正常、快速的发展。对于手机厂商来说,谁能尽量地减少中间环节,谁就能将更大的销售利润握在手中,获取更大的话语权。
  渠道,谁处理好它谁就拥有了全世界。“得渠道者得天下”,似乎很多人并不明白,我们一起来看……
  1。渠道频变 各方经受考验;   2。痛心:别让渠道太受伤;
  3。原罪:渴望渠道原动力;   4。危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5。重视:渠道的力量是无穷的; 6。大器终成:得渠道者得天下。
  ***********************************************************************************************
  1。渠道频变 各方经受考验
  ***********************************************************************************************
  台商渠道之变
  就整体而言,台系厂商(来自我国台湾的企业)可谓是渠道扁平化的先知先觉者——五六年前,许多台系厂商就就开始压缩渠道环节,有的甚至实行了直接向末端经销商供货的策略。可最近两年,在渠道扁平化日渐成熟的市场环境下,一些台系厂商却逆流而动,开始重新设立总代理或区域代理。作为一个日益壮大的商家群体,台系厂商渠道的演变历程,颇值得玩味。
  先知先觉
  由于来祖国大陆开展业务的时间先后不同、产品类型不同,对台系厂商渠道的发展阶段,记者很难进行统一的概括,但这并不意味着完全没有规律可寻。
  就整体而言,比起IBM、惠普、三星、东芝等国际品牌来,台系厂商可谓是渠道扁平化的先知先觉者。宏、明基、伦飞都是渠道扁平化比较早的实践者。1998年,Acer就取消了台式电脑总代理,对渠道进行彻底地扁平化改造,即直接向经销商供货;随后明基、伦飞也相继完成了渠道扁平化工作,明基的力度尤大,成效也很显著;联宝的渠道则自一开始就是扁平化的。
  记者认为,台系厂商之所以在渠道扁平化方面走在前面有如下几个原因:
  其一,吃过总代理或分销商的亏。Acer是典型。1996年,联想发动“万元奔腾”战役,台式电脑市场格局风云突变,Acer台式电脑的销量出现了比较大的下滑。由于与台式电脑渠道的重合度比较大,Acer笔记本电脑业务也深受其累,最终酿成了“渠道叛乱”。到了1997年末、1998年初,4、5家Acer分销商相继绝尘而去,Acer渠道一度瘫痪,市场份额随之下滑。Acer总结经验,认为自己的“内伤”是对分销商过分依赖,将产品甩给分销商、放手由分销商发展经销商是当时Acer的主要渠道策略,市场推广和返点奖励等支持措施基本被截留在分销商手中。结果是经销商被牢牢地掌控在分销商手中,Acer与经销商的接触非常少。一旦分销商拂袖而去,经销商肯定跟着“亲人”走,Acer自然会“落单”。在哗变的分销商中,既有嫌“卖Acer产品不赚钱”、“Acer的各种市场支持不到位”的,亦有抱着钻政策空子“捞一票就跑”的投机心理的——像当时的大多数厂商一样,Acer向代理商提供3个月到半年不等的账期,个别分销商将Acer的货提走卖光后,非但不还钱,反而把到手的现金投入到其他生意中。由于那时整个市场的法制化程度不高,“倒账”之风颇为盛行,Acer为此至少损失了上百万美元。
  伦飞也吃过总代理的亏。伦飞在上个世纪中叶是祖国大陆笔记本电脑市场上的悍将之一。可据伦飞内部人讲,伦飞在自有品牌业务上并没挣到太多的钱,“钱都让总代理挣了”。双方的合作并不愉快,伦飞不得不将其砍掉。
  其二,自我意识的影响。有一种理念台系厂商非常推崇。这种理念可以概括为:“与IBM比起来,我们有本土化的优势;与联想比起来,我们有国际化的优势。”这种理念直到现在在一些厂商身上仍然存在着。它让台系厂商觉得没有必要像IBM那样特别倚重当地的代理商,他们自己完全可以“玩转”渠道,联想能做到的,他们也能做到,甚至能做得更好,因为他们有国际化经验。于是,总代理便成了多余之人。
  其三,市场规模较小。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区域市场尚末完全启动,主战场仍是一、二级市场,厂商只要招些兵马,就可以“捂得过来”。
  其四,强势代理难觅。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IT市场仍处于产品导向的阶段,强势代理也刚刚完成资本积累,资源有限。好钢要用在刀刃上,全力做国际一线品牌对那时的强势代理是自然而然的事。神州数码原先的口号是“非前三不做”,即只做市场占有率前三名的品牌。除了配件外,台系厂商多为二线品牌,不是强势代理商的首选;而配件市场的秩序又没有保证,水货多,价格乱,且利润不如整机产品,强势代理大都不愿做。
  逆流而动
  值得注意的是,最近两年,在渠道扁平化日渐成熟的市场环境下,一些台系厂商却逆流而动,开始重新设立总代理或区域代理。
  华硕笔记本电脑是发轫者。2002年底、2003年初,华硕认识到其以往笔记本电脑城市代理制(基本上是从主板经销商转型过来的,华硕直接管理他们)的局限性,开始构建总代理加城市代理的笔记本电脑渠道体系,总代理是国内最大的分销商神州数码。为了支持神州数码,今年初,华硕还特意成立了一个叫产品中心渠道部的部门,该部门的全部职责就是协助神州数码把华硕笔记本电脑卖好。目前,神州数码的销量已经占华硕笔记本电脑的销量的3~4成。华硕与神州数码均希望到明年一季度,这一比例能被提升到五成以上。
  华硕与神州数码的合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去年,华硕笔记本电脑在祖国大陆市场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一举成为强势品牌。今年,华硕笔记本电脑仍旧保持了高速增长的态势,有望进入前5名。
  不知是不是受到华硕的影响,明基最近也采取得相似的行动。最近半年来,明基分别与佳杰科技和大恒签署了投影机总代理协议,与佳都电子签署了显示器、鼠键总代理协议。由于刚刚开始运作,明基与佳杰等的合作成效目前还看不出来。
  比起华硕、明基,Acer的变化现得有些突兀,成效却是“立竿见影”的。去年11月,Acer宣布在祖国大陆市场全面实行扁平化渠道策略——取消笔记本电脑总代理和分销商,由Acer在各地的18个分公司向末端经销商直接供货,Acer称其为“直接经销模式”。该举措主要针对的是笔记本电脑业务,因为早在1998年,Acer台式电脑渠道就已经实现了“直接经销模式”。Acer希望藉“直接经销模式”在2004年重新进入笔记本电脑市场三强之列。
  Acer此举让许多业内人士觉得不可思议。三四年前,Acer在祖国大陆的老对手伦飞也对渠道动过类似的手术,狂建分公司,由分公司直接向末端经销商供货。当时,伦飞的分公司数量一度达到过21家——甚至建到了乌鲁木齐、拉萨,乌鲁木齐的编制是6个人,拉萨是7个人。结果是销量萎缩、成本膨胀,伦飞笔记本电脑非但没有重振雄风,反而在泥沼中越陷越深,直至元老葛三民重返北京伦飞,才多少有些起色。号称“伦飞杀手”的Acer中国区总经理林显郎对此不可能毫不知晓。
  当然,Acer这么做也有其道理:一是Acer在欧州实行这种模式非常成功;二是Acer的实力比伦飞强得多。葛三民当初想加大对自有品牌业务的投入,冲入前五名,可伦飞总部拿不出那么多钱,只好不了了之。Acer已经连续多个季度盈利,有能力进行大规模的市场投入。在宣布推出“直接经销模式”的同时,Acer就表示,2004年将增加宣传广告费1倍,2005年再增加一倍;三是现在扁平化的市场条件确实比三四年前更成熟了。
  既便有上述种种有利条件,且为此做了充足的准备——在这之前,Acer已将分公司的数量从当初的7家增加到18家——可仍事与愿违。“直接经销模式”的确在短短几个月内为Acer吸引来450多家经销商,但大都是一些实力不济的小经销商。“他们没有资金进货,每家只能进两三台的货,做不了标案,零售能力也一般。”Acer笔记本电脑产品经理陈琮说。一位中关村的经销商说得更加“血乎”:“当时,情况糟得不能再糟了!销量直线下滑!如果不是紧急从欧洲市场引入一款畅销机型,以低于成本2000元的价格‘托盘’,崩盘随时可能发生。”显然,这话里有一些添油加醋的成份,但其基本信息“Acer笔记本电脑业务今年初曾经历过一次危机”却是“真真的”。
  面对危局,Acer不得不改弦更张,再次对祖国大陆渠道进行全面改造,实行区域代理制,即在一个地区(基本上是以省为单位)只设两三家分销商,全国共46家。这些分销商都是当地最大的经销商。
  陈琮对Acer笔记本电脑几近崩盘之说不以为然,他说一季度销量同比还是增加了,不过他承认改为区域代理制后,Acer笔记本电脑的销量增长得更快了,“8月销量是三、四月的2倍”。
  虽然不像去年底进行的那次变革那么高调,但今年三四月进行的这次渠道变革的力度却一点也不逊色:不光是把笔记本电脑渠道改为了区域代理制,连台式电脑渠道也被“重铸”,一起变为了区域代理制。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Acer一反常态,开始与大分销商合作。这意味着Acer将放弃多年来一直坚持的“无为而治”、对所有同级代理商一视同仁、不给倾斜政策的做法。
  据陈琮介绍,目前,Acer已与紫光达成了合作协议,紫光成为Acer台式机上海总代理;与神州数码的合作则正在洽谈中。虽然陈琮说设立全国性总代理的可能性不大,可同时他又说:“我们会采用差异化的渠道政策和多元化的渠道管理手段来发展渠道,比如包销制。只要对方有销售能力,且把Acer的产品放在一个比较重要的位置上,我们就重点支持它。”
  相互需要
  台系厂商逆扁平化之流而动、设立总代理或区域总代理是国内IT市场最近变化的反映。
  其一,大分销商从产品导向转变为客户导向。
  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与自身实力的增强,大分销商正在从产品导向转变为客户导向,希望代理更多的产品,而台系厂商的产品是比较好的选择。显然,设立总代理不是厂商有意愿就能行的,大分销商愿意“接盘”也是不可缺少的前提。国内的大分销商一般都是做美日知名厂商起家的,因为当时美日知名厂商的产品大都是高端产品,利润空间大,品牌知名度高,好卖,台系厂商产品大都是中端产品,在各方面都不如人家,大分销商与厂商之间有个门当户对的问题,在产品导向情况下,自然不会拿台系厂商当回事。现在,台系厂商与美日系厂商的上述差距已经越来越小了。就利润空间而言,美日系厂商已无明显优势。比如,据笔记本电脑渠道反映,今年最能挣到钱的产品是华硕笔记本电脑,美系品牌在DELL的拉动下,反到没什么利润空间了,其中某知名品牌由于死磕DELL,虽然市场占有率增长很快,但大多数渠道都没挣到钱。另外,随着单机利润空间的下降,大分销商也必须走规模化之路,靠规模优势才能维系增长。在这种情况下,加之用户的日益成熟,大分销商也不得不改变经营理念,变产品导向为客户导向,不再讲门当户对了,因为他们已经没有多少国际一线品牌留下了——比如,英迈国际代理的产品多达27万种,有许多小品牌产品。而不同客户需要不同产品,高中低端都有市场,台系厂商的产品自有其价值。
  其二,市场环境越来越规范,大分销优势越来越突出。
  佳都电子副总经理李劲松对此有细致的分析:“台系厂商开始与大分销商合作的原因是:近几年,市场环境发生了变化,区域色彩在销售中的作用在减弱,区域分销商(城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