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 节
作者:嘟嘟      更新:2024-05-25 15:12      字数:4894
  靠我自己了。”
  为了把绫绷平,特地拿上好的杉木用矾胶泡过,做了一块同书案一般大小的贴板。现在,那裁好的水云绫就贴在上边。那么大的书案只有一个,已经放了画,贴板便委屈在地上。丹青半跪着检查,确定没有折痕,仔细到几乎每根丝都要端详一番。
  好在贴绫的时候承安已经预见到这一刻,早着人把厅堂里铺上了丝毛地毯。丹青刚说声垫了地毯恐受力不匀,承安一声令下,立刻把毯子照着贴板的尺寸挖掉一块。对于这种王侯之家的奢侈作风,丹青撇撇嘴,不予置评。
  取过大排笔,丹青对承安一点头:“浆来。”
  “哪个?”
  “甲。”
  几上一排四个广口白瓷罐子,依次编号为“甲乙丙丁”,装着不同粘稠度的浆糊。可别小看这些浆糊,当初费了一大缸面粉,用清水反反复复淘去面筋,剩下的粉浆数次沉淀换水,最后按照粘稠的程度分装,才得了这几罐。王府里四个厨娘足足干了三天,直嚷着要加工钱。丹青往里头加了点黄连水,既能防蛀,又掩去了新调浆子的颜色。
  承安把左手第一个罐子捧过去。丹青蘸了浆横着刷两遍,换个方向,开始直着刷。因为哪怕只是丝毫拖延,都可能导致先后硬度差异过大,出现厚薄不匀的状况,所以不敢稍有懈怠,一下紧接一下,手眼合一,稳如磐石。
  为了干活利落,丹青只穿了束口的长裤和贴身小袄,袖口挽得高高。感觉到汗珠下来了,也不敢擦,转过脸冲承安龇牙一笑,承安便乐颠颠的奔过去,拿了热毛巾替他拭干,然后坐回椅子上托着脑袋有滋有味的拿眼睛吃豆腐。
  ——裤脚的束口恰在踝关节上头,衬得一双脚腕更加纤秀;短短小棉袄底下露出一截白生生的细腰,那线条,那颜色——哎,别站起来啊……
  “啪!”丹青看承安那副色迷迷的模样,手里的排笔拍过去,糊了他一脸浆子,命令道:“洗笔!”
  某人甘之如饴,袖子在脸上呼噜一把,乖乖去洗笔。
  承安自幼以建立亲切和蔼形象为目标,王府诸人在他面前也不拘上下。但是,那种隐约的威势是无法抹杀的。他自己,也很满足于这种威严内敛的境界。只有丹青,对此完全无视。之前还肯敷衍敷衍,照顾一下王爷的面子,现在连敷衍都省了。偏偏承安愈发受用,直觉平生惬意时光,莫过于此。
  丹青看洗得差不多了,接过排笔,来回把毛顺齐,挤干余水,只用笔尖接触绫面,准备“光浆”。
  承安听得丹青气息微喘,知道他已经累极,心下十分不忍:“我替你干一会儿,好不好。”
  “我也想啊。可是没干过的至少也得练它十来天才能上手,等不及了,我的殿下。”
  丹青每次说“我的殿下”,里头都带一点点调侃,一点点亲密,一点点暧昧的味道,听得承安骨头酥了半边。
  “光浆”也是技术含量极高,全凭手法的环节。用洗净的排笔把上好浆的托绫从上至下,从左至右拖一遍,拖一下翻一次笔,要求笔笔相接,笔路纹丝不乱。丹青完成这个环节,叫承安帮忙把昨天糊好的三层重装托纸拍在绫上,用鬃刷刷实刷平,把贴板抬到厅堂通往平台的过道里,等着它阴干。
  十一月二十二。
  所有的工作都已接近尾声。明天把画芯装上,安上原画遗留的那些部件,再晾一天然后装匣……二十五,他就要出发了。
  虽然似乎什么迹象也看不见,丹青却能感觉出王府里隐隐的紧张忙碌,他知道,日程早已定下。
  然而“藏珠小筑”愈发清静,连照影都少来。承安面对丹青时那点狠绝之意竟日益淡薄,终至消弭于无形,仿佛他自来就是那么悠闲那么多情的安逸王爷,镇日陪着心上人在后花园里调朱弄粉,点额画眉。
  只是丹青心思体力透支得厉害。最后一部分每道工序都要亲力亲为,不敢稍有差池。当日进度一完成,几乎立即倒下,蜷在承安怀里补眠。
  第 39 章
  隆庆十三年十一月二十五,这一天恰是冬至。家家户户忙着熬粥煮馄饨,满城都飘散着暖洋洋香喷喷的味道。
  逸王府众人在益郡城北门外为进京贺寿的王爷送行。
  今年是皇帝陛下四十春秋大寿,凡三品以上地方官员一律进京庆贺,皇室宗亲弟子更应早到。逸王为了等最重要的那件贺礼,已经拖了些日子,只得婉拒蜀州刺史走水路同行的邀约,从陆路入京。
  大家毫不犹豫一致同意走陆路,其实还有一个原因:他们让《四时鸣玉山》上次落水的经历整怕了。尽管这回绝对万无一失,王府在丹青的指点下专门找能工巧匠为这幅画定做了一个里外三层的密封匣子,防震抗压,水火不侵,还是不敢冒险。这幅画,可来得太不容易了!
  至于丹青……出发的前几天,已经变成了府里的禁忌话题。在贺焱和照影的严格约束下,任何人都不再提他,仿佛这个人从来未曾存在过。只有承安,朝夕相对,形影不离。直到昨晚,画装进了匣子,丹青叮嘱一番开启悬挂的窍门,昏昏欲睡,承安像往常一样,把他抱进暖阁,盖好被子,点上安息香,哄着他睡熟,却没有像往常一样留下来,而是提着匣子回到前院。
  幕僚侍卫随从们在大厅里站了半屋子,各色进贡的贺礼,进京往来应酬的礼品,堆满了另外半间屋子,都在等待王爷临行前最后的检阅。
  一夜无声忙碌。
  当然,即使嘈杂喧嚣,也不可能惊动“藏珠小筑”里熟睡的那个人。因为这一次的安息香比较特别,足以让人十二个时辰醒不过来。
  没有人敢向承安提议:不如我们往香里再加点料,叫他永远也醒不过来,多省事。何况,人死在王府里,终究不够完美,赵温那里,江家那里,都不太好交代。这些不必要的麻烦,应当尽量避免。
  冯止送走逸王,在回府的路上,暗暗发愁。他身后跟着赵恭和几个随从。当王爷宣布让他和赵恭留守的时候,所有人心中一块石头都落了地,知道主子终于下定了决心。因为这两个人和丹青几乎没有什么交往,而且,和其他人比起来,一个狠心,一个辣手,向来是王府的“无情二人组”。
  临走,殿下对自己说:“府里的事情,请先生全权决断。”——唉,全权决断……冯止想起昨天贺焱私下同自己谈的一番话。
  本来照他的想法,这件事最完美的处理方式,莫过于代表王爷说几句体恤的话,然后赐金放还,等人出了门,找个僻静地方结果了,或者沉尸河底,或者抛尸野外,只当是遇上匪徒猛兽,一了百了。
  可是昨天殿下还没从“藏珠小筑”回来,贺焱却拉着自己到一旁,问起这件事。听了这个打算,半天没说话。最后慢悠悠的道:“正一老弟,眼下王爷以大业为重,慧剑斩情丝,当断即断,确是你我的福气。可是,那毕竟是曾经搁在心尖子上的人哪,难保将来不会难受后悔……殿下聪明仁厚,当然不会迁怒于人……这个……事情做是要做的,可也别太难看了。万一回头殿下问起,你叫他情何以堪?”
  当即惊出一身冷汗,对着贺焱一躬到底:“多谢三才兄提醒。”
  “区区小事,何足挂齿?在府里同甘共苦这么多年,又赶上这样深明大义的主子,眼见得展平生抱负,咱们今后,互相扶持的地方还多的是啊……”
  贺焱这番点醒可以说给自己去了一个大大的隐患,不过眼下,却让事情的难度增加了不少,颇为棘手啊……不得不杀,非杀不可,还要杀得漂亮,杀得柔情万种……头痛!无论如何,先回去看看再说。
  承安一马当先,领着王府的队伍往北而去。
  五十里。
  包裹在心灵外边的硬壳终于无法抵挡内在的狂风暴雨,一丝丝开裂——剥啄有声,噼啪作响。
  一百里。
  硬壳炸得粉碎。短暂的迷茫之后,一颗血淋淋的心猛地落下,赤裸裸的泡在胸腔苦水中,颤抖抽搐。
  “他死了。”
  “我杀了他。”
  “他死了他死了……”
  “我杀了他我杀了他……”
  啊——痛断肝肠。
  承安觉得心上被穿透了无数个孔,冷风挟着苦水钻进去,打一个旋儿,又从另一个孔钻出来,把力量和生机一点点带走。几个回合之后,“哗啦”一声,千疮百孔的心变成一堆碎片。
  原来,为了消除城墙上的一道缝,自己竟然拆了整座城市。
  那样造化钟神秀的人啊。
  如果十年前——哪怕五年前呢,知道有这样一个人在命运的前方等待着自己,我还会不会……也许及早诈死埋名,跳出红尘,也许练就一身绝世武功,逍遥方外。凭自己的能力,又怎么会做不到?可是那样的话,还有没有可能相遇?
  为什么?偏要在这个时候……
  刀已出鞘,箭已在弦。
  只得逢佛杀佛,逢祖杀祖。
  如果……
  生平第一次,承安恨透了命运。
  好。他终于死了。
  再也不必为难,再也不必犹豫。今生今世,只承受痛苦孤独即可。
  当夜,逸王府一行人在距离益郡二百里地的丈亭镇住下。
  承安自进了客栈,就关在房里没有出来过。大家都知道他心情不好,不敢打扰。只有照影送了饭菜进去,又原封不动的端了出来。
  和丹青有过交往的几人同样黯然。
  那样的人,叫你无法不被他吸引,佩服他,喜欢他,爱惜他。
  仿佛合伙毁去了天地间的至宝,虽然无关对错,几个人却无一例外感到深深的遗憾和难过。
  于是整个王府队伍都弥漫着消沉悲哀的气氛,全然没有一点进京贺寿应有的昂扬姿态。
  夜深了,其他人都已经歇下,贺焱与照月、照影坐在店堂角落的桌子旁。三个人一言不发,酒到杯干,以谋共醉。
  “哒哒,哒哒。”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由远而近,终于在客栈门口停住,有人一把推开门冲进来。喝酒的三人不约而同转脸看去,惊呼出声:“赵恭!”
  “三才先生,我要马上见王爷!”
  “出了什么事?”
  “人不见了!”
  来不及反应其余,三人同赵恭一起求见承安。
  “你是说……不见了?”承安对赵恭的话有片刻茫然,不见了?那么……他还活着?……他没有死!……旋即惊惶起来:他没有死,我怎么办?
  “是。我们去‘藏珠小筑’没看到人,以为去了花园,结果找遍了王府也没有。这才想起问守门的侍卫,居然是从西侧门跑了。”
  承安心头狂跳,强作镇定:“什么叫跑了?他怎么跑得出去?”
  “守门的小柏和阿楠不怎么认得他,可是……”赵恭飞快的溜承安一眼,“他拿着王爷的手谕,还有……腰牌。”
  “什么?!”承安霍的站起来。
  赵恭见王爷这副震惊的样子,终于放下心来。下午正一先生和自己得知丹青竟是拿着王爷手谕腰牌大摇大摆出去的,犹如当头一棒。天威难测啊,如果殿下真是这样的心思,搞不好两人要上演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戏码。犹豫半天,又发现了伪造腰牌的线索,这才决定由他快马加鞭赶上来汇报,看来是做对了,谢天谢地!
  “据小柏和阿楠说,他们仔细核对了手谕上的字迹,也验了腰牌,确认无误才让他出府的。我们又回过头去检查,发现……”
  “发现什么?”
  “暖阁里的白玉香炉底下一块被挖走了,临时垫了块木板。要不是不小心碰倒了,还真不容易发现。”
  承安两只拳头握住,又松开:“……他出府,是什么时候的事?”
  “大概巳时末。”
  巳时末,自己一行人离府不过半个时辰。
  拳头松开,又握住。
  即使赵恭低着头,完全看不见承安的脸,也觉得屋里的温度骤降,禁不住要打颤。可是,总得讨个回话,下一步怎么办。硬起头皮:“正一先生问,追还是不追……怎么个追法,还请殿下明示。”
  “为什么不追?伪造的手谕腰牌,无论如何要有下落。注意悄悄的做,不要惊动府衙。”承安停一停,接着道:“另外,好好查一下江家和……这个丹青……的底细。”
  “要不要问问小温?”
  “问吧,到了这个时候,也不容他再掖着藏着了。”
  都出去了。
  “啪!”拳头砸在桌子上,牙齿咬得“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