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 节
作者:瞎说呗      更新:2024-05-25 15:11      字数:4806
  “裕一君,谢谢你了!今后多跟小司郎君一块儿玩啊。”
  千佳说完,裕一开心地笑了。
  “这小子是个胆小鬼,在班里经常受欺负。以后我会照看他的。”
  看着裕一回家的背影,千佳长长地舒了口气。转身又对小司郎说:
  “你认识黑矶中学的晶山吗?”
  “不认识,名字倒是听说过。好像是个不良少年。是小裕吹牛时说的,他说认识黑矶中学的不良少年。”
  “也就是借钱给他的那件事吧。”正太笑道,小司郎也笑了起来。
  这时,小勇挠着头,自言自语道:
  “不过,还是觉得奇怪,难道说写恐吓信的是个中学生?”
  “现在的中学生,真不知道在搞些什么。兴许是从哪听说了有马先生的往事,弄些恶作剧也说不定。”
  “不过,那虽说是恐吓信,可什么要求都没提啊。中学的不良少年应该会要钱什么的吧。”
  这么一说,前面的三封信的确只写了威胁有马家族的话。
  “不管怎么说,我们的任务已经完成了,下面就是向军平他们报告了。”
  千佳说着揽着小司郎走向刚才出来的便门。
  刚绕过围墙,只见一辆黑色的摩托疾驶过来,差点撞上。驾车的男子按下了急刹车,跟他们搭腔道。
  “嗨,侦探们。小朋友的调查怎么样了?”卓哉戴着红色头盔吃吃地笑着。
  “还可以吧。”小勇颇有些得意地说。
  “还可以,就是说有进展?打听到送信的人了?”卓哉好像挺感兴趣。
  “这是调查秘密,不能随便说。”
  “我就是随便问问,再说我也是目标之一啊。”
  “委托人是有马先生,我们首先得报告他。”小勇扶了扶眼镜,坚决地说。卓哉恨恨地瞪了小勇一眼,咋了咋舌从他身边绕过去。伴随着一阵轰鸣声,卓哉的摩托一溜烟地冲了出去。
  (6)
  “这么说,发信的就是黑矶中学的那孩子啦。”军平抱着胳膊沉思着。
  关屋则对老人说道:“有马先生,您对这个叫晶山的中学生有什么印象吗?”
  “没有,这是第一次听说。你们了解到些什么?”老人询问身旁的町子和小司郎的母亲。
  晶子不肯定地说道:
  “黑矶中学,应该是本町的孩子。问问弥生去,她说不定会知道。”
  “弥生上的不是黑矶中学呀。”
  “但是,有些青梅竹马的朋友升到了那所学校。”
  晶子出去后,军平说道:
  “关于那个中学生还是由我们来调查吧。从信的样子来看,不像是中学生所为。那孩子后面一定还有操纵者。”
  “不会是黑社会吧?”
  “也不是没有这种可能性。不良少年的背后有些帮凶也是常有的事。不过,凭我的直觉,这条线好像不太牢靠。那些人发恐吓信往往不会搞这么多把戏,而是采取更有实效性的手段。”
  “原来如此。就是说晶山的身边可能有和一色五郎关系密切的人。”
  “这也不好说……”
  这时,刚才离开的晶子回来了。
  “问到了。晶山是初中三年级的。家里是海岸公路旁叫‘龙河洞’的中餐馆。小学上的是黑矶南小,弥生本来也不太清楚,后来问了同学才知道的。晶山在现在的中学好像很有势力。”
  “海岸公路的‘龙河洞’……对了,有了有了。是黑矶站旁边一个比较大的店。”
  安昭轻轻点了点头。
  “但是那和我们家没有关系啊。爸爸,您有什么印象吗?”
  “完全没有。我连有这么家店都不知道。”老人也摇摇头。
  “那边就交给我们吧。那么,我们也该告辞了。”军平向关屋示意道。
  归程也是分乘两辆出租车。晶子带着小司郎出来送他们。
  “这孩子今天特别高兴。欢迎你们再来玩。这是点小意思,请你们笑纳。”说着送给三人每人一箱甜瓜。
  好不容易坐进了车子,军平走过来说:
  “今天辛苦了。明天有空吗?”
  “应该有吧。”正太看看小勇和千佳,他们同时点了点头。
  “那中午到老人院来吧。想和你们商量接下来的事。”
  军平往回走,千佳朝他喊道:“跟若月先生说一声,我们可不是你们的助手。”
  “啊?”
  “我们虽然年龄不同,但永远只是平等的合作伙伴关系。请不要忘了这一点。”听千佳这么一说,正太也被提醒了。
  “没错,我们可不是什么贝克街游击队。别忘了转达院长先生。”
  军平一副不知所措的样子,不过马上回答道:“知道了。你们不是我们的助手。咱们是平等的。”
  军平苦笑着回到停在前面的出租车。不久,车就驶出紫宅来到海岸边。
  “你们看,那儿就是那个叫晶山的初中生的家吧。”
  千佳突然指着黑矶站附近的一栋两层建筑说道。以车站为中心,沿道路并排有一溜商店。中餐馆就是其中一家。门口挂着“龙河洞”的牌子。
  正太是下午三点到家的。
  “饭菜好吃吗?”妹妹直美冲出来问道。
  “是的,好大一块牛排,饭后甜点也很不错。”
  “真幸福。啊,这是礼物吗?”直美目不转睛地盯着装甜瓜的箱子,不一会儿打开箱盖看着里面。
  “哇,太厉害了!有两个大个儿的呢。听说底圆的最好吃。”
  正太脱掉衬衫倒进客厅里。尽管没做什么运动,还是感觉浑身无力。想必在不知不觉间,自己已经相当紧张了。
  正迷糊着,听见直美的声音。
  “哥,千佳来了。”
  正太一骨碌爬起来,千佳已经在眼前了。
  “大新闻!我找到一色五郎家了。”
  “一色五郎的……”
  “不是说三十年前一色五郎家在松崎町吗,有马先生说的。我回家问过我爸了。他帮我在旧报纸上找到了当年因火灾全家死亡事件的历史纪录。没想到竟然记载得很详细。一色五郎家就在二丁目。就是邮局后面。”
  (7)
  “是吗,在那种地方?”
  “咱们现在就去看看吧。说不定附近有记得那次火灾的人。”
  三十年可不是段短时间。虽说不能肯定找得到记得那次事件的人,至少去确认一下一色五郎住过的地方也没什么坏处。
  “好吧,也叫上小勇吧。”
  他们马上给小勇打了电话,骑车到二丁目的邮局前集合,然后一块儿朝现场骑去。二丁目邮局的背后已经变成了一片住宅区。在一条只能勉强通过自行车的小道旁有一排住房。在一排低矮的篱笆旁,有一位老妇人正在打理庭院。于是他们决定从她下手。
  “打扰您一下。我们听说这附近三十年前曾经发生过火灾。”
  听到千佳的声音,老人站了起来。
  “三十年前吗?那是一色家的火灾吧。”
  “对,就是那次。挺严重的火灾,全家都被烧死了。幸亏那天晚上没有风,要是一刮风恐怕这一带就全毁了。”
  “您指的哪些地方呢?”
  “就是这。”老人用下巴示意了一下三人的身旁。他们回头一看,有一座两层住宅。
  “就是这家?这是火灾后新盖的吧。”
  “没错。一色太太的妹妹继承了这片地,之后盖了这栋房子。因为是亲戚,所以也不怕鬼神之类的事。但是,总归有点不吉利。毕竟那里烧死了一家五口,而且还是被人放的火。”
  “是放火的吗?”
  “就是,警察虽说做了很多调查,最后还是没能找到罪犯。那时这种事很多,有个什么放火魔到处放火害人。不过,打那之后这就再也没有发生过火灾,可能罪犯已经改过自新了吧。”
  老妇人讲到这里,过来一个五十岁上下、推着购物车的女人。
  “哟,夫人去买东西了?”老妇人一本正经地说。
  “是啊,买了点东西。因为奶奶说想吃甜的东西。”
  “夫人可真孝顺。但是,可不能太顺着老人了。我都这把年纪了,还在干家务,这样才能保持活力。”
  “您要常来我们家玩儿。”
  那位夫人说到这儿,向正太他们打了个招呼,走进了对面的屋子里。
  “刚才的夫人就是去世的一色太太的妹妹吗?”
  小勇问道,老妇人赶忙拂了一下手。
  “不是。那是她长子的媳妇。死去的一色夫人的妹妹比我还大两岁,七十三岁了。前段时间因为在马路上摔了一跤,走不了路了,一直躺在床上。她丈夫在十年前去世了。没准那也是因为房子不吉利的缘故。”
  老妇人叹了口气。这时千佳戳了一下正太的手。
  “咱们去那家看看吧,向一色五郎的小姨子打听点详细情况。”
  说完朝着推购物车的夫人进去的方向走去。
  “等等。千万别说是我告诉你们火灾的事。”老妇人从篱笆那头慌慌张张地喊道。
  门牌上写着“河口”二字。这应该是一色五郎小姨子的姓吧。
  虽说找到了目标人物,但是以什么为切入口呢?总不能单刀直入地问人家是不是给有马家寄过恐吓信吧。在正太犹豫的当儿,千佳已经爽快地拉开了格子门,冲着屋里喊道:
  “有人在吗?请问是河口家吗?”
  屋内传出一个女人的声音,不一会刚才的那位妇人就走了出来。
  “我是河口,有什么事吗?”
  “我们是松崎小学的学生。我们正在调查这座城市的历史,走访了很多老人家。”
  千佳居然轻易地编了一个谎话!
  “那你们是想见家母吗?”
  “正是。”
  “但家母并不是出生在这里的。我想她可能帮不了你们什么。”
  “没关系。我们是想集思广益。”
  “我去问问她吧。”
  没多久妇人就回到了门口。
  “家里很乱,请跟我来。”
  穿过一条走廊,面向庭院有一间八张榻榻米大小的日式房间,靠边放着张带靠背的床,一位穿着浴衣的老妇人就靠在上面。左脚好像打着石膏,还用厚厚的绷带裹着。
  (8)
  “你们别介意,我这副模样。我在路上摔了一跤,把腿给折了。”老人家满脸笑意地迎接着三人的到来。
  “打扰了。我是松崎小学的高见千佳。他们是我的同班同学猪木正太和立川勇。”
  千佳作为代表进行了自我介绍。趁这会儿,老人家的媳妇已经在床跟前摆好了三个坐垫。
  “听说你们在调查松崎町的历史?”
  “是的,与其说是历史,更确切地说是从旧报纸上找出这里过去曾发生过的事件,然后找些当年的知情者询问详情。”
  千佳真是口才了得。接下来便能名正言顺地问关于火灾的事了。老人家还是一副笑脸听着千佳的说辞。
  “事件啊。就是像水灾、大的交通事故之类的吧。”
  “对。首先您能告诉我们您的姓名和年龄吗?”
  “好的,我叫河口九米子。我给你们把汉字写出来吧。”
  老人在千佳的笔记本上写出了自己的姓名和出生日期。
  “您到这儿来多久了?”
  “我出生在本市的牛田町。结婚后不久搬到了若叶町。三十年前在这里盖了房全家搬了过来。我们搬过来三年左右,这里发生过强台风,那是昭和四十几年。流经学校的朝日川河还涨了水,冲走了河边的几户人家。”老人回忆着。
  这时,小勇扶了扶眼镜,说:
  “三十年前这不是发生过一起火灾吗?”一听到这儿,老人的脸色马上阴了下来。
  “你们听谁说的?”
  “我们查了旧报纸。上面说这户人家发生过火灾,全家人都被烧死了,而且还怀疑是纵火。”
  “那是我们搬到这儿来之前的事了。我们家是火灾后建的,所以对那件事一无所知。”
  “但是,我们听说您是去世了的一色先生的小姨子。”
  小勇一动不动地盯着九米子老人的眼睛。
  老人则放眼望着窗外。
  “我不想再回忆那段历史了。这块地本来是一色的。他们家人去世之后,这块地就归到了我姐姐美千代的名下,于是我就成了继承人。因为发生过那种事,一般人会觉得不太吉利,但先夫对此却完全不介意,把烧毁的房子收拾干净,建了现在的房子。”
  “关于那次火灾,您了解些什么情况吗?我们听说好像是纵火。”这次千佳终于发问了。
  “都是过去的事了。当时特别想帮姐姐查出害他们一家的凶手。姐姐有三个孩子,大女儿刚读小学,小的才三岁,那种人居然连他们都不放过,我是不会原谅他的。”
  “您知道犯人是谁吗?”
  老人看着千佳的脸说:“一色五郎,也就是我姐夫,他是有马产业的合伙人。你们应该知道那个叫‘有马’的购物中心吧。还有‘有马’加油站。那是我姐夫一手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