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 节
作者:这就是结局      更新:2024-05-25 15:11      字数:5046
  床斡胗槔殖∷姆趾臁D敲床斡敕趾斓木本突崂米约旱闹叭ǘ喾矫娴卣展擞槔殖∷木5暇故且环智怀觯环智怀觯羁瞥っ媪偾宀槭保蛄禾岢鲆淮涡蕴岢鏊接Φ玫牟糠郑夥置骶褪乔谜ィ栌弥叭ǖ那谜ァ;巴庵馊舨煌猓愕南唇懦蔷筒换嵊幸惶旌萌兆庸恕V劣谡媸登榭鍪遣皇侨绱耍褂写徊降牡鞑椋壳翱梢匀范ǖ氖牵姓酝蛎娣诺哪潜示蘅畈豢赡苁橇核那Ω檬茄羁瞥さ那偃绮簧婕暗谌鋈说幕啊?br />
  从另外一个角度考虑,确有其事,那么杨就是说了假话,对自己的敲榨做了隐瞒,可是若无其事,那梁霜就是诬陷,到底是隐瞒还是诬陷?
  文静比对着眼前两份述辞,不知该从何入手,不经意之间,文静看到赵万铭的字样,猛然醒悟,自己的思路迷失方向了。
  文静面对的不是杨与梁之间的谁是谁非,而是这笔钱与9。11案的关系。
  按照谋划者的思路推演,举报赵万铭后,赵万铭迫于压力,迟早会交待出钱的事,那么牵出杨科长也变成迟早的事,这一定早在谋划者的预料当中。问题是牵出杨科长的目的是什么?
  被谋划者推到警方面前的,十有八九不是凶手,甚至与案无关。推出赵万铭,是想让警方怀疑赵与凶手合谋,一旦警方否定这种可能,再推出杨科长,这次推出可以说是顺水推舟,不着痕迹。那么推出杨科长也是为了让警方怀疑杨与凶手合谋?
  若真是如此,那也太小看警方的判断力了。
  假如杨与凶手合谋,他会做得更巧妙。不管是隐瞒还是诬陷,杨清楚迟早会牵出自己来。即使他支使的举报,他绝不会让钱的事引火烧身。他完全可以自己不出面,让梁出面存放巨款,或者干脆把钱不放在赵万铭的保险柜。因为就算是洗脱合谋的嫌疑,他的非法收入的事实也足以让他身败名裂,身败名裂?会不会走到这一步,谋划者的目的仅仅就是使得杨科长身败名裂?
  杨科长个人的身败名裂,无论是对警方还是对谋划者,都没有什么明显的益处,也就是说,警方还是要继续,谋划者也还是要继续,警方要弄清谋划者的下一步会走哪一步棋,谋划者也要揣测警方会应哪一步棋,至于杨科长,看来与案关系不大。
  钱的来源是清楚了,可是盗钱和枪的方式,到底是怎样的呢?
  赵万铭不在办公室的时候,没有发现任何偷盗的痕迹,那会不会是在赵万铭在的时候进行的呢?文静也自己也不知道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但不管怎么样,这种可能还是有的。
  若有这种可能,那必须是在钱被送进保险柜之后才可能进行偷盗。
  文静再次找到赵万铭,请他把钱进柜后的过程再讲一遍。
  赵的叙述与先前大致相同。
  文静问:〃当时办公室里有没有其他人?〃
  〃没有,只有我和张洪明。〃
  〃你一直看着张洪明的一举一动?〃
  〃那没错,一直看着。〃
  〃那为什么钱送来后,你不清点一下呢?〃
  〃当时送来很晚, 快下班了,杨科长又在楼下等,再说箱子封得好好的,他怎么拿来又怎么拿走,里面是什么与我无关。〃
  怎么拿来又怎么拿走?有意思。赵万铭的意思是封好了拿来,只要拿走时封条完好无损,里面是什么应该与赵无关。里面是什么,赵没有看见,至于里面有二十万现金,赵同样没有清点,更没有看见,这也就是说,里面放有二十万现金,仅仅是杨科长的说法。而杨科长的说法又是源自对梁霜的信任,困为他自己也没有清点过。可是万一梁霜做了手脚,那箱子里面究竟是什么,也只有梁自己清楚了。
  会不会梁没有放入那么多现金,或者干脆就没有放入一分钱?
  可能吗?
  假如没有人举报,一时间就没有人知道保险柜被盗,那么存放的现金,迟早会被杨科长取走,一当打开纸箱确认没有那么多钱,甚至根本就没有钱,那梁霜的苦难就会开始了。
  从这个意义上说,梁霜不敢这样做。
  不对,梁霜不敢这样做,是建立在没有人举报的假设上的。而假如梁事先知道,或她支使举报,她不就敢这样做了吗?
  这样做她可以一箭双雕,既应付了杨科长的敲榨,又使杨身败名裂,再没有机会报复自己了。除此之外,会不会还有另外的目的?
  文静又问赵万铭:〃记得上次你说过,杨科长在楼下给你打过电话,对吧?〃
  〃是,打过,不过没讲几句。〃
  〃你接电话时,是面对保险柜还是背对?〃
  赵万铭比划了几下说:〃是背对。〃
  〃这就是说,你接电话的时候,张洪明在干什么你看不见?〃
  〃看不见,可是他会做什么呢?他放好箱子后,就一直站在保险柜前等着。〃
  〃打完电话呢?〃
  〃打完电话, 我回到保险柜跟前,张洪明指的箱子说,放在这行吗?我点了点头说,能锁上门就行了。后来我就锁上了保险柜,下楼找杨科长去了。〃
  〃你锁保险柜门时,看见箱子,那看见枪了吗?〃
  〃保险柜里有一个小抽屉,枪是放在那里的。〃
  〃你没有拉开看?〃
  〃没有。谁会想到枪会丢呀?〃
  〃肯定地说,当时你只看见了箱子,没有看见枪?〃
  〃可以肯定吧。难道你怀疑是张洪明?〃
  〃随便说说。〃
  张洪明有可能是偷枪的人。
  张洪明趁赵万铭背着身接电话的当口,用自己的背掩护,从保险柜里偷出枪。可怎么解释随枪一同丢失的钱呢?假如有钱,张洪明偷得走枪,却在这极短的时间里偷不走钱。这是假设箱子里有钱。假如箱子是空的,那张洪明所需要做的,就是拿出随身带的小刀,在箱子上的开口处划一条缝,划一条赵万铭匆匆几眼不易发现的缝,正是这条缝,案发后,多半人都会认定这就是取走钱的方式,至少赵万铭会认定钱被偷了,可实际上箱子里根本就没有钱。
  假如枪是在赵万铭在办公室时被偷的,除去赵自身的嫌疑,那只能是发生在这一段时间内,而在这一段时间内,也只有张洪明具备偷盗的条件。
  文静立即向周书记汇报。
  周书记想了想,找出一张纸,把文静叫到跟前说:〃我给你画一幅图。〃
  周书记先画出朝东路储蓄所,然后是隔壁的芙美洗脚城。再在周围画了许多圆,在圆内依次填上名字,赵万铭,张洪明,杨科长,然后再在洗脚城标上梁霜的名字。
  文静似乎看出一些意思,但还是不确定。
  周书记这时找来一枝红铅笔,把所有标有名字的圆都连接到梁霜的名字上面。连完后把铅笔往桌子上一扔,背着手注视文静的反应。
  文静想,赵万铭代存放梁给杨科长的钱,张洪明到梁那儿取的钱,杨科长管梁霜要的钱,怎么都跟梁霜有联系?
  会不会是巧合?
  周书记说,根本就不是什么巧合。没有了梁霜,好几步棋走不出来。
  的确如此,能让赵万铭对失枪隐瞒不报的是那笔钱,没有那笔钱,举报就会是无用之棋,没有那笔钱,谋划者就无法将警方的注意力引导到赵、杨的身上,这时候谋划者刻意为之的痕迹越来越重了。
  文静说: 〃假如真是这样,那我们就必须把所有的事情从头到尾重新过一遍,也许还有谋划的痕迹我们没有找出来?要是再找出几条出来,就好办了。〃
  周书记说,那你就尽快找吧,我要召集开会,要快,否则对方就要开始清除痕迹了。
  周书记说这番话的时候,他和文静都还不知道,张洪明出事了。
  六
  得知张洪明出事,文静感觉到有生以来从未有过的沮丧。
  要是再给她一天的时间,她就可能推断到张洪明的身上,其实她已经开始怀疑到张洪明了,可惜慢了半拍,在对张洪明实施控制之前,对方先动手要了张洪明的命。这时文静才醒悟过来,谋划者将杨科长推出之后,下一步就轮到张洪明了,而且文静还意识到,谋划者的这一步棋实际上是最后一步棋,一步让警方进退两难的死棋。
  张洪明一死,除非抓到凶手,否则很难再搜集到有价值的证据。谋划者嚣张至极,仿佛在向文静示威说:虽然你知道是我,但你就是拿不出证据出来。从张洪明的死也让人感觉得出来谋划者的猖狂。
  张洪明是在班回家的途中被人用枪射杀的。
  张洪明家住虎头岩的半山腰上,房子是妻子单位的房子。张洪明前年刚从部队转业,到银行时,没有赶上集资分房,只好先住在妻子单位的一间不足十平米的平房里。一般张洪明下午下班后,乘车到化隆桥,再沿着梯坎步行回家。
  昨天下班后, 张洪明象往常一样,路上遇见堵车,到临近7点时才踏上回家的梯坎。这条梯坎不宽,陡峭,平日里走动的人不多。
  发现张洪明的尸体是一个过路人,报警后从张洪明的身上找到了工作证,证实了张洪明的身份。死因是枪击,枪抵得很近,抵着左太阳穴开了一枪,致命的一枪。身上其它物件完好,基本上可以排除抢劫杀人的可能。
  保卫处的人闻讯后,想到近来银行老出事,张洪明的死会不会与9。11案有关呢?保卫处的人把猜测告诉了现场的警员, 警员立即向110指挥中心报告,等周书记和文静知道后,周书记果断决定并案侦查,并专门派了一个小组负责张洪明案的调查。文静提出也去,周书记说,张洪明死了,但至少证明凶手还在重庆,马上开会研究,你也参加,对方走完了最后一步,就该我们走了。
  在等候指挥部其他领导的空隙时间里,文静把自己关在一间办公室里,她想从头到尾把案情重新梳理一遍。
  射杀张洪明的凶手可能与9。11案中的凶手是同一个人,如果真是同一个人,这就证明先前对案情的分析大体上是准确的。
  射杀张洪明是为了灭口,这一点不用再想了,连凶手都不想掩饰,看来凶手认定张洪明一死,警方也就穷途末路了。
  但凶手忘记了一点,那就是张洪明的死,证实了警方的分析,既然分析没有错,警方无论如何是要走到底的。关键是下一步如何走?身为总指挥的助理,文静必须在开会前拿方案出来。
  谋划者的几步棋到张洪明的死,已经构勒出一个清晰,谋划的目的很明确,无一不是针对警方的。
  文静是想知道除了已经知道的诱导警方的措施以外,还有没有目前尚未揭示出来的?
  文静一遍又一遍地翻阅着卷宗,一遍又一遍地设想着,最后终于又发再了几处疑点。
  谋划最不容易遮掩的就是人为的痕迹。
  两处痕迹过去看不明显,现在看却挥之不去。
  一个是目击者描述凶手的特征。
  警方展开严密搜索的主要凭据,就是凶手那个醒目,外在的特征:左眼睑下一指长的刀疤,由于在脸上不容易遮盖的位置,搜索时警员大都首先查验这一特征。
  在这一点上谋划者是怎么想的呢?
  让一个带有明显脸部特征的人充当凶手,仅其一点,足见谋划的不完善之处,可是再从整个谋划实施过程看,这一错误不应该出现。
  从询问笔录上查看,指认这一特征的有两个人,其中就有一个是梁霜,又是梁霜,另一个是合川来进货的商贩,名叫李明。
  假如梁霜是谋划者其一,那她向警方的特征指证,就明显带有人为痕迹了,目的很简单,把一个没有任何脸部醒目特征的凶手,指认成有明显特证,这就是诱导,试想一下,当警方搜索到凶手时,也许就因为脸上没有刀疤,警方才不敢轻易确认。也许这一成功的诱导,使得凶手在警方严密搜索的同时,可以大摇大摆地走来走去,就因为他脸上没有刀疤。
  当然警方搜索时也不全以是否有刀疤为准,但这毕竟是不可多得的依据。
  下一步,必须尽快找到李明,查实他的指证的真实性。
  另一个就是枪杀出租车司机。
  据目击者证实,凶手在抢劫出租车得手后,又转身向对他没有构成任何妨碍的出租车司机连开二枪,先时文静这解释这凶手没有人性,但现在看来,也有人为痕迹。
  一个疑点是,这辆出租车恰好停在芙美洗脚城的门口,那么这个恰好是事先谋划好的呢,还是偶然性的?
  重庆的出租车,早上七点的时候,一般都是早晚班交班交车的时候,从时间上判断,这辆出租车应该是刚刚接车不久,这也从死者家属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