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0 节
作者:      更新:2024-05-25 15:07      字数:4751
  为赌注进行一场危险的赌博,他们首先需要那么一点保险措施,要求预付200;000法郎(金币)。再没有什么比这更让国王感到吃惊的了,他同意了他们的要求。梅松立即着手将巴黎附近要塞的正规军集结起来,而德索勒则召集国民卫队,就连陆军大臣克拉克也向他的指挥官保证现在已稳操胜券,苏尔特对军队的破坏已得到修复。而《争鸣周报》比克拉克更有过之,向法国民众宣称:马尔尚将军和马塞纳元帅已合力夺回了里昂。马塞纳当然一步也没有离开过马赛而马尔尚已再次加入拿破仑一方了。在同一家报纸上,支持波旁王朝的自由党人邦雅曼·康斯坦这样形容拿破仑:“这个阿提拉(Attila),这个可汗……这个人身上沾满了我们的鲜血。”
  但在贝里、昂古莱姆、苏尔特和内伊背叛的事实面前,没人再愿意相信报纸上的报道了。因此,大批的上层阶级、贵族蜂拥至政府所在地要求通行证,载满财物的富豪们的马车一辆接一辆地出城向西北方驶去。
  在杜伊勒里宫,财政大臣路易正安排从首都调拨约2;500万法郎(银币)以填补由于个人从银行里过度提款所造成的空洞。3月18日,麦克唐纳元帅突然到达杜伊勒里,抱怨那些在维莱瑞夫和默伦以贝里公爵为首的所谓指挥官们的愚蠢。这就连向来温和的国王也动怒了,他撤换贝里并由麦克唐纳取代他的职务。国王的心腹顾问巴隆坦言道:“我们极其悲哀的丧钟已在全国敲响了!”已真正感到慌乱的国王,到目前为止仍不能做出任何有效的决定——“(他)发生了某种瘫痪。”
  次日,杜伊勒里宫里一片混乱,尽管没有人知道——因为国王对这一消息就连对法国最高级的贵族也守口如瓶——国王路易十八已决定逃离法国,并以视察马尔斯的军队为由于中午动身离开了。很具讽刺性的是,惟一知道他这一打算的两个人恰恰是拿破仑的人——贝尔蒂埃和麦克唐纳,除此之外就连他自己的亲信陆军大臣也不知道此事。
  国王以视察为名离开了,天又下起雨来。但是,由于反对国王的群众的拦截,路易十八又转回了杜伊勒里宫,甚至没能通知全身被雨湿透的马尔蒙——他此刻正带着数千人的军队在等着国王的视察。那天晚上晚些时候,大臣们终于知道了国王的逃亡计划,在每个人拿到了约10万法郎现金后,他们同意追随国王。午夜过后,向他的官员及首都道别后,国王路易十八离开了杜伊勒里宫。那天,3月20日,刚好是拿破仑的儿子的4岁生日。
  难得的是,自1814年9月起就在维也纳召开会议的联军,虽然还在不停地争吵,却似乎比波旁王室和更有组织、更有效率。根据1814年5月30日巴黎和约的规定,会议决定出兵挽救欧洲目前的危机并确立新的国界,以平定由于拿破仑对欧洲的征服而造成的混乱和破坏,这其中还包括废黜一些君主的王位,重划国际边界,任命新统治者。而他们的首要决定之一就是组织并帮助波旁王室再次统治法国并宣布废除前拿破仑帝国。同时他们也出面调解普鲁士和俄国之间对萨克森和波兰的矛盾。当然,还存在建立一个新的、独立的、由比利时及荷兰两国合并而组成的王国问题。
  第三十九章 动乱与倾覆(5)
  维也纳方面做出这一系列关键决定的主要人物:有英国外交秘书卡斯尔雷勋爵、奥地利国王弗朗西斯一世的代表梅特涅、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威廉三世、哈登堡的查理大公,以及沙皇亚历山大。尽管法国由于巴黎和约而被排除在这个会议之外,但路易十八的新任外交大臣塔列朗仍代表法国参加了会议。会议的另一个主要目的就是着手安排法国及欧洲的一系列事务,以避免法国发生内战,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联军做了让步,让法国也加入会议的讨论中来,因而破例允许塔列朗出席。
  塔列朗尽管具有处理国际事务的头脑、高超的外交手腕,但他却集法国人处理外交事务的谨慎和保守特点于一身。他巧妙地置身于谈判桌上,在同盟国之间周旋,挑动他们之间的矛盾,并于1815年1月3日同英国和奥地利秘密签订了同盟条约,在卡斯尔雷的支持下,使法国的敌人之间发生了分歧。该条约从理论上讲只是简单的共同防御协定,但事实上是针对具有强烈扩张欲望的沙皇亚历山大的,因为他已吞并了比萨拉比亚和芬兰。英国也强烈反对普鲁士吞并萨克森。“我承认这样做对萨克森国王并不仁慈,”奥地利首相梅特涅对卡斯尔雷承认道,“但我却不希望看见这些古老的封建君主王国体系扩张得过头了。”但是至少在1815年2月,有关于北海沿岸低地国家的决定还是生效了,威廉王子当上了低地国家联合后组成的新王国的国王,成为威廉国王,其领地包括荷兰、比利时以及卢森堡3个小国。卡斯尔雷坚持认为法国将永远不能再拥有这些国家。
  塔列朗要求联军警惕拿破仑东山再起的可能:“拿破仑的体制必须从欧洲彻底根除掉……是的,我们在战场上已将他赶跑了,但他现在仍在我们鼻子底下。”他这样警告施瓦岑贝格亲王。“如果他们早听我的话,”卡斯尔雷补充道,“他早就被放逐到天涯海角了。”1814年2月,塔列朗还曾说过:“恶魔的本性是不会变的。”
  塔列朗的迂回外交政策将俄国不知不觉地孤立于其他盟国之外了,“联盟解散了,永远解散了!”1815年1月,塔列朗这样向路易十八报告道。但是,就连老谋深算的塔列朗对局势的估计也犯了个致命的错误。3月11日,风云突变,卡斯尔雷收到了在维也纳的威灵顿给他的急件:
  那晚我们接到伯格什的报告说:拿破仑逃走时正在库尔特,尽管我们试图安抚,但各处都已感到恐惧不安了──包括这儿的王室成员。目前的局势十分紧张,整个欧洲的前景不容乐观,和平也希望渺茫。
  维也纳会议迅速行动起来。3月13日,所有7个成员国(包括英国、普鲁士、奥地利、俄国、西班牙、葡萄牙和瑞典)联合签署了宣布拿破仑政权非法的“声明”:
  由于拿破仑破坏了要他待在厄尔巴的公约,他毁坏了自己可以存在的惟一合法地位。由于他再次给法国带来了动乱与倾覆的危机,他自己已放弃了守法的义务和责任,并且已失信于天下人。因此,会议宣布取消拿破仑·波拿巴法国公民的身份,作为世界和平的公敌和破坏者,他将受到大众的唾弃。
  联军虽和俄国有分歧,却迅速组成了第七次同盟──塔列朗瓦解反法同盟的计划破产了。在维也纳会议结束以前,英国、奥地利、普鲁士、俄国这“四个大国”于1815年3月25日签署了维也纳公约,同意联合各自的军队直到拿破仑“被完全镇压下去,没有任何再次制造麻烦的可能”为止。
  “如果我们想干成这件事的话,我们绝不能给他一丝机会。”卡斯尔雷给在维也纳的威灵顿写信道,“必须全面展开行动,你们必须全方位地如潮水般涌进法国。如果拿破仑试图挽回大局的话,我们必须保证他的计划无法实施。”至于英国,4月3日,这位外交大臣继续说道,“摄政王对于向拿破仑作战是毫不犹豫的、是全力以赴的。”俄国方面完全赞同这一决定,或者正如内塞尔罗德用半英文半法语说的那样——“他们为此愿花光最后一分钱、流完最后一滴血”。
  “我很荣幸地告诉阁下,”威灵顿的副手通知伦敦,“今天早上威灵顿公爵已从维也纳出发前去统领低地国家的军队。”
  然而,此刻拿破仑仍生活在幻想之中,而且对玛丽·路易丝已经给他戴上绿帽子一事也毫无所知,在从欧塞尔出发去巴黎前,即3月19日,他给妻子写了一封信:“我亲爱的路易丝,人民欢呼着向我奔来!整团整团的军人放下武器加入了我的队伍。当你接到这封信时我已到了巴黎,带着我的儿子回到我身边吧!我希望在本月底见到你。”
  “我期望此次行动看淡法国的统治权而看重她的人民。”拿破仑在里昂宣布道,“我是大革命的产物……我将把法国人民从神父及贵族们的残酷枷锁下解放出来……我要吊死他们!”拿破仑的这番政治鼓动激发了军队和市民的斗志。“如果我们一不小心就会重蹈1792年的血腥悲剧,”一个地方长官警告说。“我对于目前向我们逼近的危机感到恐惧。”不安的莫莱公爵向拿破仑坦言道。“一派胡说八道,愚蠢之至,”数周后,德斯塔尔夫人这样评论道,“从我们接受拿破仑的那一刻起,恢复独裁就是不可避免的事。”
  第三十九章 动乱与倾覆(6)
  这就是当拿破仑的铁骑势不可挡地穿过郊区,并于一个寒夜到达巴黎、渡过塞纳河将三色旗插在桥头时,人们的一些心理反应。到达杜伊勒里宫前,拿破仑的马车被欢迎的人群围住。“在看到自己无法继续前进后,皇帝陛下走入人群并且迅速被人群围住了。”圣德尼亲眼目睹了这一盛况。但在进入宫中后,拿破仑四处看了看周围欢迎的官员,他注意到那些原本忠心耿耿的人并没有在场,例如:贝尔蒂埃、克拉克、若古和塔列朗,这些人都追随路易十八去了根特;他尤其没能见到他的元帅们:布律纳、圣西尔、儒尔当、麦克唐纳、马尔蒙、苏尔特、奥热罗、莫蒂埃、乌迪诺和絮歇──其他因体弱多病已告老还乡;接着他又想起那些永远不会回来的已逝去的人:迪洛克、贝西埃尔、波尼亚托夫斯基,当然还有拉纳。
  然而,拿破仑也见到了一些熟悉的面孔,包括前国务大臣马雷、海军上将德克里斯、前财务大臣戈丹、财政大臣莫利昂、无人可取代却已年迈的康巴塞雷斯。另外还有他最优秀的指挥官达武元帅,当然还有科兰古和拉瓦莱特等人。而大多数人不是待在自己的田庄上默默地表示抗议,就是已经远离了法国,只希望拿破仑能放他们一马。
  贝特朗仍在拿破仑身旁充当大元帅,稍后拿破仑开始组建新政府。除了马雷、德克里斯、戈丹、莫利昂、康巴塞雷斯和极度不悦的达武等人外,拿破仑恢复了拉瓦莱特邮政大臣一职,再次任命科兰古为外交大臣,虽然科兰古本人宁愿当军队指挥官。对内政大臣这个敏感的职务,大家敬而远之。至于恢复大革命时期一系列重要规定一事,拿破仑需要的是一个有头脑和决断力的帮手、一个熟知政府运作情况并颇具威望的人。次日,他打算召见最具威望的卡尔诺。而这个卡尔诺曾斥责过拿破仑,并且宁愿隐居也不想参政掌权。事后,在离开杜伊勒里宫时,固执的卡尔诺长叹一声道:“在目前这种情况下,我实在无法拒绝他。”如果卡尔诺的入选令每个人都大为震惊的话,那么拿破仑政府人选的最后一个提名则更令众人目瞪口呆,他不是别人而正是声名狼藉、已在野数年的富歇,他被恢复了警务大臣一职。政府总算组建完毕,不愿参政而且很快遭到拿破仑属下警察骚扰的前大臣帕基埃总结道:“但是,并不是没有大费周折。”
  “我是大革命的产物。”拿破仑重复道,他命令所有的保王党人离开法国首都巴黎,而富歇签署了通缉塔列朗、孟德斯鸠、拉罗什富科、林奇、贝利亚尔、若古、当然还有马尔蒙和高度危险的布列纳等人的逮捕令,并宣布没收他们的房产、财物——尽管布列纳早已是一无所有。接着,拿破仑又再次恢复了农奴制度,并废除了他自己建立的新闻审查制度。于是,保王党人抓住机会即刻印发了大量反拿破仑政权的文章和宣传品。拿破仑又为此忧心忡忡了。在埃及远征中被拿破仑革职的忠诚的雨果将军反对道:“怎能如此伤害这样一位伟人呢?”即便在拿破仑的军队里,确切地说就在他的大臣中,对新政府欠缺热情甚至公开持怀疑态度的也大有人在。“他要是同全欧洲对抗的话他就完了。”外交大臣科兰古对帕基埃说。”皇帝陛下现在的处境并不令人羡慕。”米歇尔·德昂热利附和道。
  尽管存在这些怀疑和批评,拿破仑决定打出最后一张王牌:宣布他希望建立一个“自由的帝国”。这位过去的独裁者摇身一变,宣布将成立有代表性的政府并将实现和平。“我宁愿去死也不愿落入他的手中。”邦雅曼·康斯坦在《巴黎邮报》上撰文公开攻击拿破仑后,这样对他的情妇朱丽叶·雷卡米埃说。“我是不会改变的,不会成为一个懦弱的变色龙来左右讨好的;同马尔蒙、夏托布里昂以及莱内一样,我现在已是全法国最折中的人物之一了。”但是,当拿破仑在杜伊勒里宫召见他时,他又笑眯眯地去了。“他是个多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