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4 节
作者:死磕      更新:2024-05-25 15:07      字数:4795
  “……敌人用两面派的手法把自己伪装起来,”保卫部长继续在说,“骗取群众的信任,混进群众组织担任重要角色。”
  “这又是说我。”赵大明想道。他偷偷往左右溜了一眼,发现有一些人在注意他的表情,怀疑的眼光从各个角落向他投过来。这时赵大明已很难控制,身上在微微发抖,思维已经混乱起来。再也无心注意范子愚了,准备全力对付即将临到自己头上的灾难。要是保卫部长突然点你的名怎么办?要是他当众问你一个问题怎么办?要是群众中间有人站起来揭发你怎么办?要是又来一个立即逮捕怎么办?许多的怎么办绞在一起,使他一筹莫展,感到很可能只有坐以待毙了。
  正当赵大明紧张、恐惧达到极点的时候,感到有人在他肩上拍了一下。这一拍非同小可,他立刻以为是拿手铐的来了,心想:“完了!”回头一看,见是那位自称大老粗的排长。
  “干什么?”他问。
  “你出来一下。”排长说。
  赵大明跟随那个排长出了会场来到走廊上。排长神秘地对他说:
  “江主任要你去一下。”
  赵大明愣了,木头一样站着,没有反应。
  “快去呀!”排长催他,“当兵的嘛!动作那么慢!”
  “到哪儿?”
  “当然是首长办公室嘛!这还要问?”
  赵大明无心计较这个自以为是的排长怎么怎么,他被这突如其来的召见弄糊涂了。又是什么意思呢?是好事还是坏事呢?他开头急走了一段,后来放慢脚步寻思起来,估计江醉章会问一些什么问题?会交代什么任务?要有准备才好,否则突然问来无以对答就会引起他怀疑。江醉章是个疑心很重的人,这在过去的接触中颇有了解了。只要他开始怀疑你了,你就接近完蛋了,跟这样的人打交道要特别小心。
  他来到主任办公室,见江醉章正在看文件,便小心地喊了声报告,行了礼,立正站稳,等着。
  “哦,你来了,”江主任抬起眼皮望一眼,仍看他的文件,随便说声,“到外间坐。”
  赵大明退到外间会客室来,坐在沙发上,仍旧心神不安,连坐的姿势都显得很拘谨。
  不久,江主任看完文件出来了,坐在赵大明的对面,未说话前先点了一支烟,态度淡然,叫人捉摸不住他的动机。
  “你知道我要跟你谈什么吗?”江醉章吹一口烟望着窗户外面说。
  “不知道。”赵大明声音略微发抖。
  江醉章忽然扭过头来注目盯着他,半分钟没有说话。赵大明心想:“坏了!多半是由于声音发抖引起了他的怀疑,要沉着,拿出上舞台独唱的经验来,台下尽管有一千人,一万人,只当目中无人。”
  “你告诉我,”江醉章注视着赵大明的眼睛说,“在整个造反过程中,你有没有干过什么坏事?”
  “我?”赵大明强令自己冷静下来,装着不明白的样子说,“我干什么坏事呢?”
  “你讲嘛!做了什么不应该做的事就讲给我听。”
  赵大明认真寻思了一阵,最后断然摇头说:
  “没有。”
  “不该讲的话讲过没有?”
  “这……”他想了想,“这就难说了,在什么地方说错一两句话是有可能的,可是……那怎么记得起来呢!”
  “我是讲,”江主任进一步说明,“该保守机密的,你泄露了没有?不该传播的谣言你传播了没有?”
  “没有。”赵大明肯定地回答,“主任您知道,我跟他们比较起来还算是稳重的,嘴也比较严,做事是知道考虑后果的。”
  “唔。”江主任点头,“那么,与地方群众组织的联系当中……”
  “我从造反以来没有跟任何地方群众组织发生过联系。一般与地方联系的事,都是范子愚亲自管的。”
  “文工团要整风了,抓阶级斗争,你害怕吗?”
  赵大明笑了笑。
  “笑什么?”
  “为人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他泰然答道。
  江醉章不再板着脸死盯住赵大明的眼睛了,将身子往沙发靠背上一倒,提起左腿交叉搁在右腿上摇晃起来,脸部表情也恢复到平常那种得意和自负的状态,吸口烟,张开大嘴,让烟雾从嘴里慢慢飘出来,贴着鼻子、脸颊和太阳穴徐徐上升,在头顶扩散、消失。
  “我今天找你来是要给你一项重要任务。”江主任说,“所以,你如果做过什么错事的话,要坦白告诉我。你们文工团在搞运动,要发动群众检举坏人坏事,你是头头之一,是大家注意的目标,有什么错误先对我讲清楚,我这里心中有数了就好办,懂得吗?明白我的意思吗?”
  赵大明紧张了半天,到这时才松了一口气,原来这位江主任是为了用你才这样问你。而且看来,就是有点什么错误也不要紧,江主任会保护你的。
  “主任,”赵大明用亲切的口吻说,“我知道您是爱护我,如果真做了什么错事,我当然会毫无顾虑地向主任汇报。不过,我想来想去,的确是一贯比较谨慎的,没有做什么坏事。至于文工团发动群众以后,会不会有人贴两张大字报对我提出点怀疑呢?那是可能的,因为我当了头头。”
  “这不要紧,只要你的实际行动是真正忠于毛主席革命路线的,有没有人贴你的大字报你就不要管了。”
  “我感谢首长和组织的关怀。”
  “不,这是毛主席革命路线对你的关怀,是无产阶级司令部在爱护你,你要知道这中间的关系,要识轻重啊!”
  “我知道。”
  “上次在整理斗彭材料的工作中你立了功,无产阶级司令部己经把你的贡献记在账上了,对革命有贡献的人,革命不会把他忘记。”
  赵大明心里在想:“难道彭司令员对革命没有贡献吗?不仅把他忘了,而且还要把他整死。”但他口里说的是另一种话。
  “我相信无产阶级司令部。”他说。
  “不过,”江主任接着说,“你还年轻,在革命的道路上还刚刚走了第一步,以后能不能走到底,还要看意志坚定不坚定,遇上风浪动摇不动摇,考验来了经不经得起。”他滔滔说下去,“我初步感觉到,你还是有点才能的,能够动动脑筋,头脑比较敏感,接受新事物快,还有点写作基础。从你写的几个材料看得出,条理清楚,能抓住重点,文字比较简练,这是学习写作的基本条件。我有个想法可以向你透点风,我想在我们兵团建立一个写作班子,放在宣传部,由我亲自来抓。通过文化大革命,我总结了一点经验,舆论工作非常重要。掌握了舆论就掌握了群众,懂得吗?群众是跟舆论跑的。普通群众本来不懂得什么,我们用革命舆论向他一灌输,他就产生了革命的思想;有了革命的思想,就会有革命的行动。所以,舆论的延长线就是群众的革命行动。这是我研究出来的定义。我要建立一个写作班子,这个班子不光要能写文章,还要……怎么讲呢?可以这样来看吧,这个班子就是一个参谋部,政治参谋部。不光是我江主任的参谋部,还应该是无产阶级司令部下面的一个参谋分部。意义很大呀!任务也很光荣啊!这个参谋部跟我的关系是这样,我是组长,大家都是组员。从职务来看,我跟写作组的人相差很远,但在工作上,我们只是组长跟组员的关系。可以坐在一起研究问题,可以当面否定我的想法,提出更好的办法来。由于这个写作组的作用特殊,工作性质不同于一般的参谋干事,甚至不同于普通的科长、部长,所以,人员的选定需要慎重,每个人都要经过实际斗争的考验。我本想要你到这个写作组来,但是……讲实话给你听,考验还不够啊!你看怎么办呢?”
  赵大明暗自骂道:“这个狡猾的狐狸,又是唬,又是诈,又是引诱,绕了半天的弯子还没有把底交出来,跟这个家伙打交道要特别小心。”眼前怎样回答他呢?考验不够,意思就是还要你接受更大的考验,你接不接受?谁知他叫你干什么!连整理伪造录音材料的考验都还不够,要干什么才够?在他的肚子里究竟还有多少卑鄙伎俩?你盲目答应了,要是根本做不到怎么办?可是,看来不答应是不行的。这个人心肠歹毒,无情无义,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范子愚的遭遇就是活生生的例证。他既然看上你了,想拿你当马骑,你不让他骑他就会把你宰了,因为你是一匹马,总是可以驮人的,不驮他就可能去驮别人,甚至驮他的敌人,与其把你留给敌人,还不如把你宰掉。他会这样做的,他是完全可以做得到的,而且马上就能实现,只要在范子愚的名字下面再添上一个赵大明就行了。要想既不为他所用,又不为他所恨,就只有根本不在他面前表现任何能力,一开始就不露头角,混在芸芸众生的行列中,不声不响装糊涂。可是现在已经迟了,江醉章知道你有用,就看你听不听他调遣,事情就是这么明摆着。赵大明决定,先让他把那个考验说出来,再根据情况随机应变。目前只有这个办法最好了。
  “主任,”他假装受宠若惊的样子,“我原来是一个普通唱歌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把我推上了路线斗争的前线,凭着对毛主席的一颗忠心,不太自觉地做了一点工作。要不是有江主任的亲自关怀,连这点小小的工作可能还没有做。我当然知道自己很幼稚,觉悟还是不高的,无产阶级司令部要继续考验我,我怎么能说不接受考验呢?谁还不想把自己锻炼成坚强的无产阶级战士?这个心情,主任一定能理解。”
  “讲得很对。”江醉章颇为高兴,“呃……这么看来……,你是决心接受更严格的考验啰?”
  赵大明笑一笑,以表示回答。
  “唔,好。呃……彭其回来了,你知道吗?”
  “听说了。”
  “他回来以后的情况你知道吗?”
  “不知道。”
  “他的问题远没有结束,态度非常不好,决心顽抗到底。自杀未遂,还硬说不是自杀,至今仍不醒悟。我和陈政委要跟他谈话,他连面都不见。他对无产阶级司令部怀着刻骨仇恨,这已经很清楚了。一旦有机会让他重新得势,他会要疯狂报复的,比他垮台以前要凶残十倍,比我们对待他的态度要厉害得多。他的复辟就是我们的人头落地,也包括你。这个问题要心中有数,不能太天真,阶级斗争的历史从来就是这样。所以,彭其活着就是我们的隐患,他活下去,我就睡不下去,你赵大明也不要以为可以睡大觉。当然,毛主席的政策是一个也不杀,我们不能拿枪把他杀死。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一个也不杀的政策我们要深刻领会;同时又要懂得运用各种对我们有利的策略。你懂得我的意思吗?”
  赵大明竭力思考,表示尚未全懂地说:
  “请江主任再说下去,我慢慢儿理解。”
  “唔,”江主任评价说,“你这个态度也是对的,没有完全理解的时候就不要匆匆忙忙说已经理解。实际上,一些自认为很快就能理解某种复杂事物的人,他往往是根本没有理解。”
  赵大明点头。
  “现在,彭其要继续隔离监护反省。”江主任回到正题,“为了让他不受外界干扰,集中思想考虑他的问题,必须把他转移到郊外去,找一个安静的地方给他住。现在地方已经找好了,问题是要派专人去负责监护工作。这个人必须是忠于无产阶级司令部的好干部,必须积极参加过对彭其的斗争,表现坚定,有过突出的贡献。你看这个人谁合适?”
  赵大明很清楚,这个人正是自己。但是,怎能毛遂自荐去认领这样的差事呢?他装着不便怎样说的样子,忸怩了一阵,吞吞吐吐说了些含糊的话:
  “要从积极参加斗彭……还有突出贡献来看,邬主任最合适。不过……他的工作……要不,刘絮云同志也很好,只是……女同志不太方便……我们文工团……”说到这里他不说了,连摇了几下头。
  “邬中是肯定要管这个事的,他是党委办主任。地方的选择,监护工作的各种安排、部署都是他的分内工作,但他自己不能去。刘絮云是个女同志,你想得对,女同志不大合适。我想……你有没有考虑到你自己呢?”
  赵大明不好意思地笑笑,推托说:
  “我不够条件,各方面都不够,连党员都不是。”
  “那不要紧,就在实际斗争中接受组织的考验嘛!文化大革命还有一条经验,过去入党的一些党员,大多数路线觉悟不高,在运动中成为保守派。冲锋在前的多半是一些党外青年。根据形势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