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3 节
作者:中国长城网      更新:2024-05-25 15:06      字数:5164
  公司里的几百人大部分都到场了,他们已经听说过我早间跑到新闻室的故事。他们的表情都很紧张,他们担心的一刻终于到来,他们的报纸已经卖掉了。现在是一位新老板站在眼前,对他们来说,那是相当戏剧化的一次人生经历。我自己有过几十次这样的经历,但几乎总是站在收购者一方。
  我谢谢小巴里,感谢他说的一些关于我的好话。我报告说,交易费用为3。05亿美元,这是喜欢新闻的人愿意听到的细节。我向他们保证说,支票不会被银行退回,有人大笑。
  之后我说:
  “接下来,我想还给帕特·豪文顿25美分,是他今天早晨借给我买咖啡的钱。” 他坐在办公桌后边,我把硬币扔给他。
  更大的笑声,掌声。之后,紧张气氛没有了。
  再后,讨论围绕着这么一个话题:我到底是一个好人,还是一个尽想着出风头的怪物?路易斯维尔市的许多报业人员到现在仍然弄不清楚这个问题。
  道琼斯公司戴的笨蛋纸帽
  我们收购路易斯维尔报纸的机会是由其家族成员引起的。在德梅因和底特律,外部的因素导致了戏剧上演,之后是家族成员推动前进。
  德梅因收购案是道琼斯推上戏台的,该公司是《华尔街日报》和巴伦系列报及其他行业出版物的值得尊敬的拥有者。
  道琼斯公司主要从事分析和批评别人的业务动向的活动,但该公司创造了收购史上最笨拙的一幕:让一个目标走上戏台,之后自己跟不上了。
  他们的举措是迈克尔·加特纳鼓动起来的,此人是《华尔街日报》头版编辑,当时是德梅因那家报纸的编辑。他说服道琼斯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沃伦·菲利普,让沃伦向德梅因的报业公司发出收购邀请,但这个邀请是不请自来、主动邀约的,而且很不礼貌。
  出价是1。12亿美元,低到荒唐的程度,但足以吸引其他主动出价的人,掠夺者一个接一个到来。
  这样的举措使《德梅因登记簿及论坛报》公司的主席和首席执行官大卫·克雷登尼尔深感震怒。他是柯尔斯家族的成员,自1903年起就拥有了这些资产。
  克雷登尼尔出钱让加特纳(现在是国家广播公司新闻部的总裁)“滚蛋”。他公开并着重宣布,本公司根本不出售。
  但是,其他一些出价者纷至沓来,数量很快增多。
  如我所料,当其他家族成员看到美元的迹象越来越明显的时候,宫墙就会裂缝。惟一的问题是这面墙什么时候倒塌,并且要花多少钱才能重新修好。
  我与克雷登尼尔并无特别关系。他是报业兄弟会里疏远众人的独行者,不喜欢社交活动,也不喜欢职业背景,不善闲谈。我开始寻找中间人了。
  因为极想占到便宜,结果我犯了一个大错,付出了昂贵的代价。
  我们找来了奥托·西尔哈,是柯尔斯公司在明尼阿波利斯市的媒体公司的总裁,当时已经退了休。西尔哈告诉我说,他与克雷登尼尔及其家族有很深的关系。我们与西尔哈达成了一项交易,如果我们在他的帮助下成功收购《德梅因登记簿及论坛报》,他会得到一大笔咨询费,是交易价格中的一个百分比。这笔费用最后竟然达到108万美元。
  我要西尔哈做的第一件事情是,将一份措辞严密的信件亲自递交克雷登尼尔,因为此举可以让我在他面前产生一种特别的人情味。
  我的根基是中西部,因此想通过这一点把自己与其他的人区别开来。我觉得,西尔哈在关键时刻带领我们接触了柯尔斯家族,这是相当重要的。
  我自己戴的一顶笨蛋纸帽
  结果,西尔哈与克雷登尼尔本人并无特别关系。事实上,西尔哈拿着信件飞到德梅因去见克雷登尼尔的时候,克雷登尼尔根本就不见他。因此,西尔哈把信件放在秘书的办公桌上。
  此后,我们再没有利用西尔哈了。结果是,我们花费100多万美元让他给克雷登尼尔的秘书送了一封信。如果当时只花25美分寄一封信去,结果可能是一样的。实际上效果可能更好,因为我以为克雷登尼尔不喜欢送信的人,就像他不喜欢西尔哈一样。
  这次我的确应该戴上一顶笨蛋帽!
  当《德梅因登记簿及论坛报》公司董事会投票寻找投标人的时候,通常的阅兵活动就开始了,差不多所有大买家都在旁边观察。但是,难以置信的是,最早谈及此事的道琼斯公司很快就退出了,根本就没有拿出第一标。
  我们这一次又想办法安排到最后才去。我们了解别人都干了些什么事情,但我们的焦点落在人员而不是建筑或印刷设备上。
  我们喜欢见到的那些人。因此,我们决定要拿出相当有竞争性的出价,一共1。65亿美元。赫斯特公司处在第二位,是1。3亿美元。《华盛顿邮报》落在第三位,是1。15亿美元。
  我多出了很多钱,因为没有意识到东部的机构对农业区存有很大的戒心。
  《华盛顿邮报》不断派出名牌大学毕业的记者到爱荷华州报道那里的农业经济。因为东部人并不了解中西部地区,他们就批评那个地区。凯伊相信她在自己的报纸里看到的内容,这在《华盛顿邮报》总是有很大风险的。她出了低价,结果没有买到德梅因的报纸。
  我们的投资很快收回,在接下来的4年拥有期内,我们的利润翻了4倍。
  查尔斯·爱德华兹是柯尔斯家族的一名成员,他留在了公司内,而且现在是我们的出版人。他说:
  “如果我祖父知道这些报纸能够赚这么多的钱,他可能根本就不会去世。”
  第六章 把金钱、肌肉与魅力结合起来钱浓于血(4)
  再也不是全在家族内了
  媒体收购世界已经快要发疯了。此时,电视制片人诺曼·利尔和杰罗尔德·佩伦奇奥针对一个由家族控制的底特律晚间新闻协会发动了不友好的兼并活动,这两个人因为拍摄电视系列片《全在家族内》而闻名。
  晚间新闻协会拥有《底特律新闻报》,还有其他4家日报、5家电视台和2家无线电台。我以前认识晚间新闻协会的主席彼德·克拉克,当时我在《底特律自由新闻报》工作,他是《晚间新闻报》创办人詹姆斯·施桂伯的曾孙。
  克拉克极聪明,也懂礼貌,十分珍惜晚间新闻协会的家族传统,该协会是一家控制严密的公司,一共有350名股东。
  那两个加利福尼亚的电视制片人每股出价1;000美元,以便获取晚间新闻协会的多数股。同样是这些股票,一年以前的价格才只有不到250美元。
  这次是我再次转到“救世主”战略的时候了。
  我给克拉克打电话,问有没有我们可以帮忙的事情。我向他保证,没有他的同意,我们决不会有任何行动。
  彼德说,他希望能够把事情控制住,但是,他不知道到底能够控制多长时间。有些家族成员看到股价火箭一样上升,就开始重新考虑把晚间新闻协会的事务保留在家族之内的决定了。
  我按习惯写了一封跟进信,类似我发给德梅因的信息。但是,这次我用25美分的邮票寄去,而不是请一位要100多万花费的信使了。
  几个星期后,利尔和佩伦奇奥的价格出到了每股1;350美元,克拉克意识到,这是不祥之兆。
  他给我打电话。我向他保证,我们不会很快出手,也不会大举进军。
  10天之后,他召集一次特别董事会,考虑所有的出价。这一次,我又安排自己的手下最后到场。
  我们猜测,可能需要出到7亿美元以上才能达成交易。我们的董事会授权给我,最高可以出到7。5亿美元。
  我们与晚间新闻协会公司见面的时候,提出每股1;583美元,也就是7。17亿美元。利尔和佩伦奇奥最早开始这笔交易的活动,结果却落到第3位。这一次,杰克·肯特·库克又成为爆冷门者,他的出价是7亿美元。
  为什么对底特律的这家公司参加投标的人很少呢?
  大多数大玩家远离这次竞标活动,是因为他们觉得《底特律新闻》是一件肯定赔钱的货。
  他们完全低估了晚间新闻协会公司其他的资产,尤其是WDVM电视台,那是华盛顿特区头号电视台,我们后来将该电视台更名为WUSA台,光是这个电视台本身就价值4亿美元。
  家族的珠宝仍然在闪光
  对晚间新闻协会公司进行估价的时候,我们只给《底特律新闻》分配了7;500万美元。华尔街上的一些分析师觉得,其他所有资产的价值已经达到很高程度,《底特律新闻》几乎是“白送”。
  虽然该报只是略有盈利,但是,作为抗衡奈特…里德家族的《自由新闻报》的对手来说,它占据着第一的位置。我知道奈特…里德会扔出白毛巾,希望最好能够达成联合运营协会,以挽救其损失。
  晚间新闻协会公司的交易3个月后,我们宣布了与奈特…里德氏长达百年的联合运营协会,如果得到司法部的批准,就可以保障这两份报纸保持较高的盈利水平。
  司法部的听证会裁定的建议是不批准这项协议。奈特…里德家族宣布,如果司法部不批准,他们就关闭《自由新闻报》。
  到本书付梓时,该联合运营协会仍然没有最后解决。如果得到批准,我们就得到长达百年的高利润报纸合伙关系;如果被否决,那我们就会成为美国第6大市场上惟一的竞争者。《底特律新闻》的价值被严重低估,没有人欣赏它,但现在,它已经处在为加内特公司在未来几年里挣得巨额收益的边缘上。
  家族成员的贪婪迫使底特律晚间新闻协会公司出售兑现,他们可能会购买加内特公司的股票,以期再次重现家族的珠宝。那些没有这么做的成员,可能早就把钱花得差不多了。
  有话直说:软推销和硬银子能化解亲族血仇。
  第七章 艺高人胆大,成败皆人心再见,CBS(1)
  自大狂:对自己的成就和潜能过分的欣赏。
  ──理查德·斯彼尔斯
  《俚语及委婉语》
  回首往事,我也许应该承认,20世纪80年代中期,自己可能真有轻微的自大狂症状。
  没有一些批评我的人所说的那么严重,但也许比我当时意识到的情况更糟糕。
  我当时自命不凡,而且,我觉得还很有理由。
  ►;加内特公司已经成为美国最大的报业公司。
  ►;《今日美国》成为全国阅读最广泛的报纸。
  ►;我已经承诺在65岁的时候退下公司董事会主席一职。接下来的一代领导
  人也已经安排就绪。
  我当然想在把桂冠挂到壁炉上之前再往上面增加几粒珍珠。这就是我的自我意识超出常轨的原因。
  自我意识对于大交易是重要的。它经常会使人们聚拢,或者让人们四分五裂。
  在业务交易中,很多人的自我意识都会发生作用,公司拥有者、管理人、算计者、银行家、律师。
  有节制的自我意识能够达成交易。自我意识失控就会使交易砸锅。
  我的职业生涯处在模棱两可的界线内,达成交易和使交易砸锅这两种事情我都干过。
  每个人都得做好吃一回大亏的准备。
  ──重量级冠军乔·路易斯
  一、再见,CBS
  纽哈斯的特立独行使得一些循规蹈矩的英国媒体大王看上去像一朵快要凋谢的百合。
  ──《伦敦时报》
  1987年10月7日
  1985年年初,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处在敌人的围攻之中,该公司老板汤姆·惠曼明显抵挡乏力。我觉得,我可以作为一个友好的追求者获得该公司。
  惠曼接任这份吸引人但又十分费力的工作才刚刚5年时间,就在两条战线上遇到大麻烦:
  ►; 在公司外面:亚特兰大的媒体大王泰德·特纳已经向该公司发出邀约,从而使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收购事务提上日程。很多人低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