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 节
作者:中国长城网      更新:2024-05-25 15:06      字数:5156
  “根据我们的看法,如果有了这些附加条件,那我们继续持有加内特公司的股票就根本没有意义了。你们是想剥夺我们的公民权。”他说,“因此,我们希望你们能够将我们的股票收购回去。”
  我早就准备好了他们会来这一手。我和道格已经讨论过他们的可能举动。
  “这件事情当然值得一谈。”我说,“我的算术不太好,手上也没有带计算器。但是,你们拥有约400万股。按照今天57美元的股价,那是差不多2。28 亿美元吧。我们愿意在今天下午就写一张支票给你们,回购你们手上的所有股票。”
  “嗯,我们并不是这么想的。”沃尔克话说得很尖锐。
  他的提议是,林得纳把他的股票卖给加内特公司,每股70美元,这比市场价格多出5;000万美元。
  我转身对林得纳微笑,之后是怪笑。
  “卡尔啊,”我说,“这是不是我们经常听说的所谓‘绿票讹诈’啊?”
  林得纳大怒:“听到你用这么一个词我真是难过。我们并不搞‘绿票讹诈’。”
  “无论你们把这称作什么,我都称它为‘绿票讹诈’,答案是不行。”我反击。
  “嗯,好吧,你让我们没有其他办法了,只好与你们干下去了。”林得纳边说边同跟随者离开。
  代表人之间的战斗就要开始了,任何公司的首席执行官都怕缠上这样的事情。
  我们预计,这场战斗会十分艰难。加内特公司的大部分股票都被大型机构投资人或大公司的养老基金控制着。有越来越多的有价证券管理人都反对防收购修正案。他们希望看到收购活动,这样就可以在股价攀升中获取利润。
  我和道格讨论了争讼活动的战略问题。到年度会议还有5个星期时间。我们猜想林得纳会悄悄地、私下地游说大机构的股东支持他的观点。
  我们也喜欢悄不出声的私下游说活动,除非事情发展到很难办的程度。如果看起来有可能在代理人请求活动中输掉,那我们就会把事情公开化,以求得更多人支持。如果发生这种情况,那么,林得纳的“绿票讹诈”企图就有可能玩到我们手上来,假如我们掌握得当的话。
  第四章 权力:要么利用,要么失去剥掉鲨鱼皮(2)
  化成正式案件的“绿票讹诈”
  但是,我不想让人觉得只是因为我和他的话不合而导致这样的事情,因此我准备了一份书面陈述,将这次“绿票讹诈”中的对话都记录下来。为了让它成为可供将来使用的正式文件,我把这份书面陈述拿去公证,并以密封件的形式递交证券交易委员会。
  我们准备好了一系列新闻稿和报纸广告供将来争诉之用。这些新闻稿和报纸广告分为“文争”和“武斗”两类。只需一声令下,这些东西就可以铺天盖地。
  一份列为“武斗”的稿件是这么说的:“1985年4月18日递交证券交易委员会的一份书面陈述列出了卡尔·林得纳针对加内特公司进行‘绿票讹诈’的大概内容,林得纳要求本公司以高出市场价格5000万美元的价格回购他持有的本公司股票。”
  因为代理人投票的结果有利于我方,因此我们最终没有拿出这一杀手锏。
  准备武斗期间,我一直与林得纳保持着友好的关系。他到访的次数不断增多,他们都在玩西西里的那一套把戏,尽量把对手拉到身边。
  我们的会见有很多搞笑的时候。因为林得纳并不喝酒,我和道格总是在约定见面时间之前赶到餐馆喝上一杯加冰的杜松子酒,等他来的时候,杜松子酒看上去就跟冰水一样。
  一个星期天的晚上,在纽约和平象征餐馆,林得纳和沃尔克到来约30分钟后,侍者注意到我的杯子是空的。
  “您想再要一杯马爹利酒吗,纽哈斯先生?”他大声问道。
  林得纳假装没有听见。但是,他从股东那里听到了一些消息:他的代理人争斗活动进行得不顺利。因此那天晚上,他试了另一种方法。
  “艾尔啊,你知道,我和龙恩很欣赏你和道格管理公司的方式,其实我们并不想跟你们产生什么矛盾。如果你们把我们两个也放进董事会,那我们也许可以放弃代理人诉讼。”他如此提议。
  我告诉他说,我会把他的请求转达到董事会。
  “你会支持这个建议吗?”他问。
  “我很高兴让董事会就此进行表决。”我保证,“你并不是十分了解那些董事。我们星期二早晨就要在纽约这边开会了。你和龙恩到时可以列席参加嘛。我会把你介绍给所有人,你还可以发表讲话。之后,他们才会知道应该怎么投票。”
  鲨鱼咬钩了。我早前就已经告诉了各位董事,说大家只有认识了林得纳,才会明白为什么很多人都不喜欢他。我知道,如果他出面,一定会把自己给卖掉的。林得纳的动机是自私的,十分贪婪,这是任何一个聪明人都看得出来的。我知道董事会成员很快便会像我一样看出他的愚蠢。
  我还猜想,如果他看出有希望进入董事会,那他就会把代理人争诉的事情搁置几天。
  林得纳并没有让我失望。他不仅与沃尔克一起参加了董事会,而且还带上了他25岁的儿子基斯。我向所有成员介绍他们,之后邀请林得纳讲话。他为自己和沃尔克当董事做了10分钟的宣传讲演,他还邀请人们提问,但没有一个人提问。
  他们离开之后,一位董事问我的第一个问题是:“他为什么把儿子也带来?”
  真是完美的问题,这里也有一个完美的回答。“如此一来,如果你们选他做董事,下次他会请求将他的儿子也选进来。”我说,“也许是下一个首席执行官。”
  给他儿子的玩具
  我还加上了这么一句实在话:“有一次我们在一起吃晚饭,席间他对我说,如果有朝一日能够给他的哪个儿子弄一个媒体公司来管理一下,那一定是很不错的一件事情。”
  反对林得纳进入董事会的情绪十分强烈,我们根本就没有就此进行投票。
  在那3天里,林得纳整天都在考虑董事会的事情,而麦克柯金戴尔和他的代理争诉小组却在加快脚步。他们得到了超过50%的票数。代理人争诉已经赢了。而我们最终也没有让那几个王八蛋进入董事会。
  赢得胜利后,我决定将事情公开。我们在《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芝加哥论坛报》、《洛杉矶时报》,当然还有《今日美国》上登出了多篇整版广告。
  广告感谢加内特公司各位股东对公司的支持,反击了“可笑的货币金融家”们展开的“媒体兼并狂潮”,给垃圾债券收购伎俩重重一击。
  广告里面并没有提到人名。但是,很快就因此接到两通电话。一个是林得纳打来的,另一个是弗莱德·约瑟夫打来的。约瑟夫是垃圾债券公司德雷塞尔伯恩哈姆公司的头领。两个人很是反感,因为我们的广告引起人们广泛注意他们这一类型的人。
  约瑟夫邀请我和麦克柯金戴尔去他在德累塞尔的私人餐厅里共进午餐。
  “你们如何能够对我们的公司说那样的话?”约瑟夫想知道我们什么时候与他会面。
  我笑着说:“我并没有提到任何人的名字啊?”
  “但人人都知道我们是垃圾债券王。我想让你们知道的是,我们从来都没有想到,也没有准备在将来利用垃圾债券交易资助恶意的媒体收购。
  “有人请我们这么干,但我们否决了。泰德·特纳要吃掉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时候,想要我们跟他联手,但我们没有同意。你们弄媒体的人根本没有必要攻击我们,也没有必要害怕我们。”约瑟夫说。
  “这在你那边听起来很不错,但是,迈克·米尔肯呢?你能控制他吗?”我问。
  “当然,我是首席执行官嘛。”约瑟夫回答。
  4年之后,约瑟夫同意让德雷塞尔公司支付6。5亿美元的罚款,并开除了那个迈克·米尔肯,因为他明显失控了。
  林得纳的电话采取的是同样过敏的方法。
  “艾尔啊,你如何能够对我说那样难听的话?”他问。
  “我说,卡尔啊,我甚至都没有提到你的名字。”我答道。之后,我以并不是十分友好的口气补充说:“如果你再提这些牛屎话题,或者再谈什么大宗回购的奖金事宜,那我就只好指名道姓了。”我把向证券交易委员会递交绿票讹诈书面陈述的事情对他说了。他一句话不说就挂上了电话。
  再没有什么理由可以让我做老好人了。我只是想让自己的公司摆脱一个贪婪的婊子养的。已经到了从文争到武斗的时候了。
  林得纳抽出加内特公司的股份。在接下来的几个星期,他把加内特公司的全部股份都以市场价处理掉了。
  这条鲨鱼急于从我身边游走。
  有话直说:警惕披着羊皮的鲨鱼。
  第五章 人们告诉你说某件事情办不到时,你已经有了胜算的机会再创报纸:实现梦想(1)
  成者为王,赢了什么都是对的。
  ──乔·纳玛斯
  人生是一场游戏。这可不是无往而不胜的季节。有时候你赢,有时候却会输。要充分地享受人生,人就必须玩各种各样的游戏,重在求胜。
  求胜是人生最重要的事情,也是最有回报的事情。跟品尝胜利的滋味比较起来,别的一切都淡而无味。道理都是一样的,无论赢的是:
  ►;女童子军饼干销售比赛
  ►;小棒球联盟赛
  ►;一生的所爱
  ►;办公室里凑的基金
  ►;教堂的“宾果”游戏
  ►;梦想中的工作
  ►;你计划中的商业交易
  目标应该是百发百中,每赌必赢。但是,别做这样的指望。即使没有赢,也应该高兴才是。如果什么都赢,那意味着你没有冒足够大的风险,这就使生活中的乐趣少了很多。
  在如何渡过人生的成绩单上,成败纪录是最重要的内容。百分之百是太高了。百分之九十九很不错,但不太可能实现。百分之九十五相当不错,低于90%就不好了。
  虽然成功是世界上最好的感觉,但是,失败也不一定会造成很大伤害。失败应该成为一次教训,使人以后谋取更多成功。我从失败中学到了很多,越是失败,就越是让我更想成功。
  最让人满意的胜利,就是胜算机会不太大的时候获得的胜利。但是,长期的不利并不一定会让你想完成的事情更加困难。
  事实上,人们越是告诉你某件事情难得办成,那你得到胜算把握的机会就越是大。这通常意味着你明白他们并不知道的一些事情。或者意味着你的思想与众不同,你的胆识大过别人,因而使人无法理解。
  如果看准了确定的目标,别人说这些目标无法实现并不应该成为让你放慢速度的理由,反而应该成为你加速前进的动力。
  没有任何东西能够代替胜利。
  ──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将军
  一、再创报纸:实现梦想
  多年以后,纽哈斯做出了这样的结论,有百万潜在的读者既没有时间,也没有心情去看已经存在着的很多种报纸。
  ──《人民》杂志
  1987年9月28日
  我们为什么要这么干?
  这样的问题已经问过好多次了。加内特公司到底为什么要进行像《今日美国》这么一项成本高昂、风险也高的新事业?
  1981年,当我们宣布此事的时候,大部分评论人都说我们疯了。我们还没有出生,讣告就已经写好了。
  1982年,我们在9月15号出版了第一期第一版,许多人说,我们在发射台上就已经失败了。
  对于报业俱乐部和新闻评论人来说,这个想法太大胆,规模太庞大,使他们无法接受。
  对于我们所做的事情,他们已经有了现成的答案:纽哈斯庞大的野心,这一该公司的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