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8 节
作者:      更新:2024-05-22 14:00      字数:4935
  “哼,等着瞧。”
  小程七段,你把死穴亮出来了!
  远远的,程妈站在垂花门下摇头,对身边的婆子说:“这丫头,被吃得死死的。”
  “有心算无心,姑娘自然被吃得死死的,倘若姑娘有心了,自然不会。”
  程妈仰天长叹,说到底还是自家姑娘不开窍呗,还说什么李崇安和她一样都是万年榆木疙瘩脑袋,结果人家李崇安早明白过来了,正算计这丫头呢,偏这丫头还傻不愣噔的,看着就让人想叹气:“别人嫁女儿是替女儿操心,我要嫁女儿,只能替女婿操心了。”
  无情的丫头啊!
  程妈有武师侄他们送来的消息,李崇安为了能安安稳稳退婚,既不损赵家名节,又不损自家声誉,着实费了一番心思。最后虽然是赵言芳那里出了意外,但程妈看到了李崇安的诚意,也看到了这孩子的心性。虽为目标用尽手段,却依然能保有清明坚持原则,这样的人适合自家呆姑娘。
  “罢罢罢,儿女自有儿女的路,我这当娘的也管不了他们这么多。瞧这俩,且有得折腾。”程妈转身离去,跟何氏说了说小儿女的情形。
  何氏知道后,又回去禀了秦王,秦王也不由得扶案长叹:“这就是儿女债。”
  本来秦王还想过求他那皇帝兄长再赐一回婚,反正他都熟门熟路了,怕什么丢面子的。但李崇安坚持不许,他这爹做得实在没半点威严,连长子都劝他别再管,他还能说什么,自然是随他们去:“所以说,儿子一定要多生一个,一个靠不住,至少还有另一个。”
  李崇业侧目向秦王……
  其实,秦王真的是个很好的父亲,虽行伍出身,没怎么认真读过书,但糙爷们儿的父爱,往往来得隐密而深厚。因此,某日秦王特地找个时间避着李崇安见了小程七段。
  “静山心仪于你,本王无甚欣喜。”秦王也不为难人家小姑娘,开门见山,面目倒是很温和,但脸上那种淡漠就跟看街边的一块顽石一样。秦王主要是为了程帛尧居然这么铁石心肠而恼火,自家儿子哪里不好了,心仪她她居然还拒绝。
  小程七段满心槽点,好半晌才轻叹一声说:“原以为可相顾结局一世知音,到得头来,谁能料想崇安师兄却要红袖添香白头到老。若为前者刀山火海何所惧,若是后者非不愿实不能。”
  眼前的小姑娘说话很诚恳,这一点秦王倒是喜欢,而且秦王被“刀山火海何所惧”打动了。她说这几个字的时候,眼神语气神态都相当恳切,并不只是浮于表浅的言语,而使人相信她真的可以做到。说到底秦王出身军中,软绵绵的小姑娘他不喜欢,小程七段一点也不软,说话干脆利落、铿锵有力,就连叹气都半点儿不带小女儿家的幽怨之姿:“为甚不能?”
  挺不错的小姑娘,为什么就不能呢,秦王如果不是看着程帛尧小身子骨细细的,都想把人拎起来在半空中抖个几十上百下才好。
  这个……问题太高深,小程七段决定简单一点:“崇安师兄是很好很好的人,只是我一直当崇安师兄如嫡亲兄长一般,所以不能。”
  好人卡,哥哥遁,都齐全了。秦王咂半天嘴,觉得嘴里快要起泡了,这姑娘这理由按说挺光明正大的,可他看到了小姑娘眼角一闪而过的狡黠,秦王却也不挑明,只特淡漠客气地道:“若如此,离静山远一些,莫使他心生误会。”
  “是。”一点也不带迟疑的话,既让秦王有些不快,也彻底打破了某个人心底四处飘扬无处安放的七彩泡沫。
  李崇安不是秦王带来的,但秦王的行踪他一问就能知道,这未必不是他的父亲借着眼前这出告诉他“你可以死心了”。他以为,或许他只是嘴硬而已,或许只是还没来得及发现而已,又或者只是小姑娘家家害羞,万万没想到,她答得这么干脆坚定。
  她知道他心意,她与他相伴五年,却没在心上留下任何痕迹,李崇安低首静静而坐,忽地笑出声来:“尧尧,看来,我是真的不曾打动过你分毫。”
  李崇安其实也并不懂爱与心仪到底是什么样的滋味,但也不应该如同现在这般总觉微苦微涩,虽不多,但却足令人心神失守。这种折磨人的滋味,正是因为她不领受,便留给了他独自体会。
  怪她,不,只恨她不解风情。
  旁边又传来程帛尧一句话:“秦王殿下,您的意思是让我早些成婚,好绝了师兄的念想吗?”
  秦王应了一声说了几句后,程帛尧又道:“秦王殿下这话,却是在逼我只能选择师兄,师兄知道了,会不高兴的。”
  其实如果她能选择他,哪怕是一时被逼的,他依旧雀跃欢欣,只是她怎么会受胁迫呢。
  “尧尧,我该怎么办。”李崇安现在有点明白过来了,自己很难逮住那只时不时摇尾巴的火红狐狸。
  放下?还是继续披荆斩棘?
  卷一 屠龙手 第三十八章 从来烈女怕缠郎
  第三十八章从来烈女怕缠郎
  初夏的风穿街而过,朱子街上的酒旗在柳丝飞卷里飘扬,天气很好,程帛尧心情很不好。
  不是因为秦王,也不是因为李崇安,而是因为李景!更准确一点来说,因为李景家那位不省心的侧妃娘娘。
  杨玉绫如今是侧妃,可以自由出入襄王府,和秦王谈完话后,她就往家里走,走到襄王府门口顿了顿脚步,然后想加快脚步走过去。
  “尧妹妹?都到门口了,怎么不进来坐一坐。”杨玉绫牵着抱着李骁,看着程帛尧脸色发白,不管因为什么原因,杨玉绫都觉得很快意。
  “还有些事要去做,改日再登门拜访。”程帛尧脸色发白是因为秦王的话让她心绪起伏很大,虽然她在秦王面前端得好好的,但秦王最后那句“媒妁之言,只要令尊令堂应承了,你应不应有何干系”,让她意识到,自己的婚姻,决定权其实不在自己手上。
  老程和小程妈虽然很疼她,但是在她的婚事上,二老不曾让过分毫,李崇安那儿,只要秦王府去提亲,只怕她就是再不同意,小程妈也会答应下来。李崇安在小程妈那什么形象,程帛尧一清二楚,秦王府若是提亲,不管老程还是程妈都得欢欢喜喜应下,然后催着她上花轿。
  站在台阶上的杨玉绫轻挑眉头,模样儿如仙葩披玉露,再动人不过:“噢,尧妹妹并不急的样子,想来不是什么大事,喝杯茶的时间总该有,尧妹妹进来歇歇脚罢。”
  一面半请半拽地把人拉进去,杨玉绫还一边使眼色,她的丫头小乔心领神会,侧妃这是提醒她去查一查因由,看看程姑娘为什么脸色这么难看。
  不过盏茶工夫,杨玉绫就知道了程帛尧小脸儿煞白的原因:“尧妹妹,若是有什么事儿,不妨跟我说,我能帮的一定相帮。你我也是自小一块长大的姐妹,还有什么不能相托的。”
  真要请你帮忙才要糟糕好不好,程帛尧心绪不宁,不想跟杨玉绫耍嘴皮子功夫,只低着头喝茶。她这样却让杨玉绫更加肯定,假如程帛尧嫁给了李崇安,李崇安定然还是要走那条虐妻杀妻的老路子,不枉她费一番心思把赵言芳这拦路虎给解决了。
  “尧妹妹也十五了吧,可有心上人?”杨玉绫拉着程帛尧的手,面上的表情说不出的贴心温暖。
  要是不知道杨玉绫是重生来找她复仇的,程帛尧都要当杨玉绫是个纯粹的闺中好姐妹。“心上人”三个字,让程帛尧脸色一滞,更不愿开口说话了。
  她的沉默,在杨玉绫看来就是默认了有心上人,在杨玉绫的前世,程帛尧既无心张世永,对未来的皇帝陛下李景也并没有太多深情厚爱。在她认知里前世的程帛尧,心中一直藏着一个人,那个人自卑于出身贫寒,既不敢表达,更不敢上门提亲,那个人也不知道程帛尧是如何地心许于他。
  送走程帛尧,杨玉绫决定动动手,给李崇安和程帛尧的婚事加把柴,好把火烧得更旺一些。
  秦王跟程帛尧说过话后,把李崇安找来,语重心长地道:“静山啊,这丫头软硬不吃,水米不进,要不你还是算了吧。”
  秦王不介意李崇安慢慢等着程帛尧,他担忧的是不管李崇安等多少年,都等不到程帛尧这个没长齐全心肝儿的小丫头片子。原本十五六岁,正是少女怀春的时候,可这丫头谈起来大大方方,没有丝毫不好意思,眼神也清澈见底,可见这丫头是真没心。
  这一点,李崇安又怎么会不知道:“是啊,儿子也明白,只是倘若能轻易割舍,早已放下了。”
  他已经什么招儿都试过了,霸道不讲理地宣示占有,温柔深情地守候,抑或连冷淡疏离不搭理他都试过了,偏偏那只火红狐狸哪一招都不吃。喜欢上一个太聪明太理智的姑娘,其实真的不是什么好事,何况这丫头围棋下得好,满脑袋布局、大局、远见、策略之类的东西,除了看不明白他的心意,她什么都能堪破。
  见状,秦王也没辄了,只好拍拍儿子的肩说:“你想好了,父王是怕你等到头来,都不过是一场空欢喜。”
  “是,儿子会考虑的。”
  考虑个鬼,没隔几天,程帛尧找上门来,他就发现了,只怕自己能预期这只是一场空欢喜,他都没法就此割舍:“怎么满脑门汗,天儿还没热起来呢,止水,去取一盏凉汤来。”
  站到李崇安面前,程帛尧也很纠结啊!她本来想从善入流,按秦王说的,以后跟李崇安保持距离,可谁也没想到现在京城闺阁里最新最热的八卦对象是她和李崇安:“师兄,外边的……咳,外边传的事儿你听说了没有?”
  “什么事,我这几天在宫里和国师推演星盘,外边在传什么?”李崇安本来是想冷静冷静,这会儿才回秦王府,哪里知道正在盛传着什么风言风语。
  “我……”程帛尧怎么好意思说出口,如果不是八卦中的另一个主角,她绝对说得出口。
  见她难得露出不好意思的模样来,李崇安又莫明地好笑,本来有些郁郁然的心情,刹时又好了许多:“我问问八妹吧,你先坐会儿。”
  李崇安说的八妹是秦王庶出的女儿,如今仅剩下的一个秦王府待家姑娘,李崇安一问,李姑娘就竹筒倒豆子一样,把关于李崇安和程帛尧的八卦给说得精彩无比:“二哥,我从没想过您竟是这般深情不悔的呢,相伴五年,千山万水,如此情深,真让人好生羡慕呀。程师姐真是幸福,能得二哥这般用心以待。”
  怪不得程帛尧不好意思说呢,李崇安听完第一个想到的是去安抚一下程帛尧,第二个想到的就是有人在背后推动这件事。不会是李景,李景的心思李崇安看得出来,要是李景,绝对不会传这样的谣言。说来说去,有利害关系的就那么几个人,李崇安都能琢磨出是谁了:“杨侧妃,你这算是在帮我吗?”
  只传深情,不毁清白,只赞情深,不损闺誉,杨玉绫如今手段倒高妙起来了。
  “尧尧想怎么办?若是尧尧觉得这事有碍,我澄清了便是,必不会再令尧尧烦忧。”李崇安真的会去澄清才怪,他巴不得这传闻再热闹一点。
  于是这厢才安慰程帛尧谣言不去管自会不攻自破,转个身又去给这八卦添薪加油去了。
  到最后,只要程帛尧一出现在某个聚会上,一定会有小姑娘围着她:“程姐姐,小郡王这般情深不已,你为何不回应呢。你们都未定亲呢,光明正大的往来又不是不可以,程姐姐为何连一句话都吝惜呢。”
  “是啊,若不是小郡王深情难移,我都恨不得能替代程姐姐才好。倒不曾想到,老是冷着一张脸的小郡王竟是个痴心好儿郎呢。”
  “程姐姐,你就应了吧。”
  “应了吧应了吧。”
  ……
  程帛尧想死的心都有,更让她想死的是,秦王侧妃何氏真的带着官媒来了,小程妈忽略了她要死要活的抗拒,初步和何氏通了气儿,只待选个好日子来交换正式的庚帖。程妈相信一句老话,那句话就是:“从来烈女怕缠郎,尧尧,相信娘,这世上除了爹娘和兄长,静山会是对你最好的人。静山宗室子弟里难得的好人品心性,嫁了他必能让我的好尧尧一世安稳,便是嫁了也如在家中一般自如自在。”
  这么说倒是没错,可是……她私心底居然还期待那一点怦然。
  可叹的是,她也明白也许自己等一世都等不到,而且,她是真的不愿意有一天和李崇安的交情随着婚姻起伏不平:“娘,他是宗室子弟,郡王之尊,虽我平时不拿这些当回事,可心里明白,总有一天他是要有三妻四妾的。我不愿一世磋砣在后院里,那样的日子我一天也过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