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 节
作者:津鸿一瞥      更新:2024-05-09 11:27      字数:4740
  却很懂事的没有哭闹。苏忆知道,小西瓜不喜欢去石秋家里,因为姨夫并不喜欢自己。
  “咦?天上什么东西一闪一闪的呀?”苏忆一手抱着小西瓜,一手指着满天珍珠似的星子问她。
  “是小星星!”小西瓜扑闪着大眼睛,开心地回答。
  “还有呢?”
  “还有大月亮!”
  “我们家西瓜真聪明!”苏忆亲亲她的额头,把手掌伸到她的面前。小西瓜被夸赞之后喜滋滋的,伸出自己的小手掌,和苏忆的碰到一起,“Yeah!”
  苏忆一路哄着女儿、有说有笑,很快就到“诚信车行”门口。石秋早就等在店外,看到苏忆和小西瓜高兴地一路小跑上前:“夕曦!”她叫着小西瓜的名字,迫不及待地从苏忆手上接过去“卟卟”亲了两口后才跟苏忆打招呼,“姐,你来了!”
  苏忆点点头走进店里去。石秋的老公李强抽着烟坐在用纸板箱搭起来的饭桌边,冷漠地瞥了小西瓜一眼。原来粘在石秋颈窝的小西瓜缩起脑袋,悄悄躲到石秋胸前。
  李强把烟丢到地上,然后伸脚一踩,简短地说:“吃饭!”
  “好!”苏忆给石秋使了个眼色,重新把小西瓜抱回自己怀里,带她在桌边坐下。
  石秋默默把滑下来的刘海别到耳后,黯然坐到矮凳上。李强皱眉,用手指扣桌不耐烦地催道:“哎!酒杯呢?”
  “哦!我这就去拿!”石秋回过神,立即跑进去内屋取酒杯、碗筷。
  李强冲着石秋的背影直摇头,一回头又看到小西瓜的衣服上脏兮兮的,眉头皱得更紧了:“身上衣服怎么这么脏?去哪里疯了?”
  李强年轻的时候是个小流氓,脸上被仇家挂过彩,留下一条狰狞的刀疤。这会儿他凶巴巴地盯着小西瓜,吓得小西瓜怯怯地望着他,不敢说话。苏忆把她抱到自己的腿上,贴着她的脸说:“小西瓜,姨夫问你今天去了哪里玩呢。”
  小西瓜的手下意识地捏住苏忆的手,一字一句地回答:“今天去了妈妈的超市,和小兔子一起玩儿。”卖场里有家月饼厂家促销,让人扮成月宫里的玉兔招揽生意,俞铁汉说小西瓜跟玉兔已经成了好朋友了。
  “小兔子可爱吗?”石秋端着碗筷和酒杯走出来,继续陪小西瓜讲话。小西瓜到底还是个孩子,转眼就把恐怖的李强抛在脑后,兴奋地在苏忆腿上动来动去,跟石秋讲比划起卖场里的“小兔子”来。
  苏忆顺势把小西瓜重新抱给石秋,然后拿过酒瓶给李强满上:“来,让石秋帮我带着孩子,我们俩喝一杯!”
  李强不好再说什么,端起酒跟苏忆碰杯:“干!”说完自己一仰脖子,先干为净。
  ******
  因为还要赶末班车,吃过饭、看了会儿中秋晚会之后,苏忆便站起来:“时间不早了,我和小西瓜也该回去了!”
  石秋搂着小西瓜,看看李强又看看苏忆,缓缓地站起来:“姐,还早呢!”
  可是,小西瓜一听到要回家,已经“蹬蹬蹬”地跑到苏忆身边,牵起她的手朝石秋跟李强道别:“小姨再见,姨夫再见!”
  苏忆摸摸小西瓜的脑袋,让石秋先把小孩子带出店外。然后拉开包,从里面拿出一个信封塞进李强手里:“也不知道你和阿秋缺什么,这里有点儿钱,不多,你们随便买些吧!”
  “姐,你怎么这么客气!”李强推了推,很快眉开眼笑地收进口袋里面,“我看夕曦那孩子面黄肌瘦的,又是短头发,跟个男孩子似的。姐,你也给她补补营养呗!”
  苏忆心酸地低头看看孩子,点头:“好的。那么我们回去了。阿秋身体不好,还麻烦你多担待、担待!”
  “好好好!”李强把苏忆送出店外,“大度”地吩咐石秋,“车站老远的,你送你姐去坐车吧。”
  石秋惊喜不已,急忙点头:“好!那我送送我姐和夕曦!”说完抱着小西瓜朝北门走去。
  小西瓜吃饱喝足,精神好得不得了,没走几步就从石秋怀里挣下来一蹦一跳地自己走路。石秋看着孩子的背影,幽幽地问:“夕曦,现在多高了呀?”
  “放心吧,我一直有给小西瓜吃牛奶。上个月刚量过,有92公分了。”
  “小西瓜,小西瓜……”石秋默默地重复叫着夕曦的小名,眼睛里有水光浮起。
  小西瓜的户口本上叫做石夕曦,因为谐音“西”,所以苏忆和周围的人一直叫她“小西瓜”,而夕曦也喜欢叫自己“西瓜”;可是李强不知怎么的,总归叫不亲昵,叫声“夕曦”已经是极限了。连带的,石秋也不敢再在他面前叫夕曦小名。
  苏忆走上前握住石秋的手。当石秋转过头来的时候,牵着她走到路灯下面:“怎么样?眼睛好些了吗?”苏忆就着灯光仔细查看妹妹的右眼,石秋的眼睛里雾蒙蒙的,眼睛近三分之一的部分都灰白一片。
  石秋别过脸去,抚上姐姐的手说:“姐,我没事的。现在我只在店里帮帮忙,也用不上眼睛,一点儿也不影响!”
  “可是……”苏忆还要再说什么,但石秋已经跑到前面去了,然后和小西瓜一起笑眯眯地冲她摇手。苏忆看着那一高一矮两道影子柔和一笑,快步上前、和石秋一左一右地拉起小西瓜的手。
  石秋一直送苏忆跟小西瓜上了车才往回走,苏忆把头探出窗外喊她的名字:“阿秋,等我找到工作就带小西瓜回来看你!”石秋在不远处点点头,微笑着向她们挥手。苏忆鼻尖微酸,抓起小西瓜的手一起跟石秋道别,“阿秋,我们都爱你哦!”
  “姐姐,谢谢!”石秋有些哽咽。直到公交车开出老远,那道单薄的身影都一直站在路边挥手……
  第5章
  “苏小姐,谢谢你今天来参加我们的面试。那么,如果有需要我们会再联系你的,再见!”
  桌子对面的人已经开始整理手上的资料,于是苏忆礼貌地从座位上站起来:“谢谢!”
  对方是个慈眉善目的中年妇人,对苏忆微微一笑,还一直把她送到了电梯前。一楼的滑梯上传来孩子们嬉笑的声音,苏忆远远地望过去,自己也微笑起来。
  “苏小姐很喜欢孩子?”那面试苏忆的人问她。答案是肯定的,那人轻轻地点头,“的确看得出来!但是苏小姐,说实话您并不符合我们招人的要求。你的经历或许将来是种财富,但对现在刚毕业的你来说却是个致命的弱点,特别是在幼师这个行业。”
  “叮”,电梯到了。苏忆走进电梯,真诚地对那妇人鞠了一躬:“谢谢您,我都明白。”
  电梯门快要关上的时候,苏忆听那人最后对自己说:“苏小姐,条条大路通罗马!”苏忆有些脸上笑着,心里却有小小的失落:条条大路通罗马,可惜,此路不通。全国大学扩招以来,现在天上掉下一块石头来都能砸死一个大学生。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找工作是越来越难,更何况是苏忆这样休过学、还未婚带着一个孩子的。
  苏忆抬腕一看,已经10点多钟。因为下午要到超市兼职、晚上还有一个家教,所以苏忆得先回家一趟,把身上这套唯一的西装换下来。弄堂外面有家芭比馒头,苏忆照常过去买了一个肉包、两个萝卜丝包,递钱过去却被告知肉包涨价了:“小苏啊,现在通货膨胀,猪肉贵了我们也没办法!”包子铺的胡婶朝苏忆摇头苦笑,叹口气说,“活着真是越来越不容易了。”苏忆后退两步,看到店里的价目表上还真用同色的胶布粘了新价格上去,于是重新打开钱包。
  店铺里有个小小的隔间,胡婶的儿子在外地上学,夫妇两个就挤在里面生活。胡婶的老公从里间走出来挡住苏忆想补钱的手:“做什么呀!小苏收回去!”说着瞪了自家老婆一眼,“都几十年老街坊了,还在乎这点小钱!?”
  苏忆摇头,把钱再塞进胡婶手里:“胡婶,再给我一包豆浆吧。”胡婶急忙收下钱转身去拿豆浆,她老公皱眉,苏忆笑着安慰说,“大家都不容易,胡叔就不要客气了。您别看我瘦,为了小西瓜,我吃再多苦都是甜的。”世上总有那么一个人,让你变得无比强大,再苦再累都甘之如饴。
  “唉,都说投胎难,看来我们上辈子都没跟阎王爷打好关系呀!”胡叔也想到了自己儿子,自嘲着叹息,“不像这些人……”
  苏忆顺着胡叔的视线看过去,店铺的小彩电里正在播《蕉苍民生》的专题节目,是棠城集团在重阳节向老人院送礼物的新闻。屏幕虽然小,但苏忆还是认出来了,不同于上次那个灿烂的笑容,这一回他笑得很真诚。阎其皓由市里的领导陪着,把旁人递过来的补品、衣物送到老人的手上,摄影机的镜头一直追着他,好不容易才能拍到一个正面;相反,旁边的领导们装模作样地递着东西,可一个个都站得笔笔直,连腰都没弯一下,只是全心全意地在镜头前作秀。
  但胡叔看得可没那么仔细,只是酸溜溜地说:“看看这年轻人多会投胎!有个这么有钱的太公,八辈子都不用愁这包子钱了!”
  苏忆又望了一眼电视里的阎其皓,问:“他是谁?”
  胡婶把包子和豆浆装好递过去:“咦,小苏你不认识这个棠城大少爷?纪从棠的外曾孙阎其皓,钻石王老五呢!啧啧,笑得可真好看!可惜我们家生了个儿子啊……”胡婶眯起眼来,双手握在胸前,一脸艳羡。
  “嗯,笑得真好看……”苏忆仰着头也喃喃了一句。
  “小苏你怎么也变得跟你胡婶一样浅薄了?不就有个了不起的太公嘛!”胡叔擦着玻璃柜台,笑着“骂”两人。
  苏忆低下头,手指绕着装包子塑料袋的两只耳朵,声音有些飘:“只是单纯觉得他笑得很美好而已……”她抬头,扭着望向外边的天空:今天的阳光很好,不冷不热,还有清风拂面,正是秋高气爽的好时节。她缓缓抿开唇角,跟胡婶夫妇告别。
  天气渐凉,弄堂里的人们开始趁天晴把过冬的衣服拿出来晒,毛衣、线裤和羽绒衫在半空中飘荡。苏忆从错落的竹竿下面走过去,很快看到楼下卖袜子的秦阿婆正带着小西瓜和人聊天。秦阿婆年纪虽然大了,眼神却很好,指着苏忆跟小西瓜说:“喏,妈妈回来了!”小西瓜见了张着手臂跑过来。
  苏忆把小西瓜搂进怀里,亲亲她的脸颊:“有没有听阿婆的话啊?”
  小西瓜勾勾脑袋,小脸扬了起来:“我还帮阿婆敲背呢!”
  苏忆抱着小西瓜走过去跟秦阿婆道谢:“阿婆,老是麻烦你,真是太不好意思了!”
  秦阿婆是石家的老邻居,石家两老去世之后更是对这一家关照有加。每次苏忆出去上学或者打工的时候,小西瓜都是由秦阿婆帮忙带着,阿婆把小西瓜当自己孙女儿一样疼:“怎么样?工作找得还顺利吗?”苏忆出门前跟阿婆说过自己是去面试。
  苏忆笑着摇摇头,打过招呼准备上楼去:“阿婆,我过会儿还得去打工,又得麻烦您带着小西瓜了。”
  阿婆眼尖,看到苏忆手上的馒头立即拦下她们母女:“苏忆啊,你等一下!”她转身回袜子铺,出来的时候把两个月饼塞进苏忆手里,“阿婆牙不好,你们吃,啊!”苏忆带着小西瓜一起谢过阿婆才走进屋里。
  秦阿婆坐回竹椅上,望着两人的背影有些感慨。刚刚围着聊天的人推了推秦阿婆,为老人不平:“哎哟我说秦家阿婆,苏忆那孩子是自作自受!你这么帮着她们家,有什么好处?”石家在这弄堂住了几十年,家里有几粒米恐怕邻里们都是一清二楚的。
  “老石两口子这么辛苦才把两个孩子拉扯大,现在他们都去了,我能不帮衬着点儿吗?”秦阿婆想起老石夫妻又叹了口气,然后想一件事来,“小陈哪,之前你们家问老石借的五百块钱,还给人家女儿没有?你可不能欺负苏忆啊。”
  “还了还了!”那姓陈的中年女人被秦阿婆说得面子上挂不太住,心虚地别过脸过急急撇清,“可是,您要帮着石秋那孩子我们都还能理解,但苏忆不过是领养来的,她跟她那个来路不明的女儿都不是苏家人,不是吗?”说着她还拼命朝另外几个人抬下巴,寻求赞同。
  不一会儿,话题又变成了苏忆未婚生子的事情。秦阿婆搬起竹椅,一个人回店里去了。
  苏忆并不迷信,可石家人都信佛,屋子的门一开就可以看到墙上贴着一张观世音菩萨的画像。画像的纸张都已经有些发黄了,但神奇的是莲花台下一排梵文的六字大明咒却字迹清晰,上头的金粉一点都没掉——听说这六字真言“藏于家,书于门,可逢凶化吉,遇难呈祥”,看来还真有那么点儿意思。
  小西瓜并起手掌对着观音拜过之后钻进家里打开电视,趴到床上津津有味地看起来。石家两老留下的房子不过十几平方,连厨房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