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 节
作者:      更新:2024-04-29 11:03      字数:4835
  带着这种期待,我和他的聊天,也时常会涉及他近期暗访的内容。
  距离我们约定见面的日子还有六个月……
  “其实,我现在就想见到你。”
  “那你来S市啊!”
  “现在可不行。”
  “你现在在哪?”
  “在D省,我正在调查一起动物园中的老虎攻击饲养员致死的事件。”
  “太可怕了!你去过现场了?”
  “是的!今天早晨刚从案发现场回来。老虎的个头可比我想象的要大得多,如果对人发起攻击,那可是不得了。”
  “惨剧是怎样发生的?”
  “饲养员早晨去给老虎送食物,却没有想到突然受到了猛虎的攻击。当其他的饲养员赶到的时候,虎笼中就只有一堆被啃噬剩下的白骨了。”
  “按说不应该啊!在动物园里的老虎早已丧失了兽性,况且是与它相熟的饲养员。怎么会发生这样的惨剧呢?”
  “这就是我要调查的重点!”
  “有什么发现?”
  “我怀疑是动物园克扣老虎的食物,老虎是因为太饿了才对人发起攻击的。”
  “这怎么可能?”
  “地方财政对动物园的补贴很少,动物园这种只靠低微的门票收入过活的单位,入不敷出是很正常的事,发生这样的事情在所难免。不信,你可以去动物园里观察一下老虎,我敢肯定没有一只老虎是有精神的,我想这和供给它们的食物数量不足有很大的关系。而且这家动物园之前还发生过其他的恶劣事件。”
  “什么?”
  “几个月前就有一只华北虎在这个动物园里不明不白地死了。”
  “有外伤吗?”
  “我当时以记者的身份去采访报道,近距离观察过那只死虎,没有发现任何外伤。后来,我通过关系,多方打听才知道,动物园为了解决自身的财政困难,把这只老虎当作动物园赚钱的工具,常常让它参加一些商务演出,演出后还总会让观众骑着照几张相片,这样动物园就可以收取高额的照相费了。一次商演之后,这只老虎就突然死了!”
  我仔细看了看他说出的细节,已经判断出了老虎的死因,“从法医学的角度上看,这只老虎八成是被压死的。”
  “压死的?怎么可能?”
  “其实,像老虎这种猛兽,最脆弱的地方就是它的脊椎骨,这和人是不一样的。因为人是经过进化的直立行走的动物,脊椎骨长期直立承担重量,承受的压强较大,并且有四个生理弯曲,让其可以减震并且缓冲外界的伤害。而老虎却不行,它们的脊椎骨都是在横向承担重量,所以脊椎骨上的每一个点其实承受的压力都不大,当有大的压力到来的时候,老虎反而会受不了。这只老虎八成是由于负担过重,脊椎骨劳损严重,并出现了脊椎骨骨折的现象,才最终死亡的。”
  “我想起来了,在内蒙古时,我邻居家有条很高大的牧羊犬,特别凶恶,但有一次邻家的孩子骑着它转了几圈,结果那只狗从此再也站不起来了,变成了彻头彻尾的癞皮狗。”
  “狗和老虎的脊椎受力原理是一样的。武松为什么能打死老虎?是因为他骑在老虎的身上,让它的脊椎骨承受了巨大的压力而痛苦异常。”
  “你的意思是说,老虎不是武松打死的,而是被武松压死的?”
  “差不多吧!”
  “唉!人们都以为在动物园里的动物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原来它们也没得到善待,还会受到人的压迫,成为人类赚钱的工具,最终死在人们的虐待下。”
  “你可不要把我说的老虎的死因写进你的书里啊。”
  “为什么?”
  “我是个法医,在没有看到尸体的情况下,任何臆断都是苍白的。”
  “我也从来不会把没有调查清楚的事情写进自己的书里,这是我作为一个记者的职业道德。”
  “让公众知道真相,你就是为了这个才写的《暗访》吗?”
  “我想这是我唯一能为这个社会做的事情。人活在当下,总是要给自己留下点儿什么的。还好,我留下了这套《暗访》,算是我为自己的人生留下了一条痕迹。当然,我还留下的另外一条痕迹,就是你!”
  当时,我看到他说的话,也同样诱发了我的思考。我一遍遍地问自己,活在当下,我留下的又是什么呢?
  5
  “火灾发生在两个月前,而殷寻一个多月前曾经去过消防研究所调查过此事,他到底发现了什么呢?”刘静生一边转动着方向盘,一边对车子后座上的石秀美和我说道。
  “我想他发现的应该不会是那具猫尸!”石秀美斩钉截铁地说。说完,她转过头看到我一言不发,便继续说道:“小敏,说说你对案件的看法吧!”
  我不是没听见他们俩的对话,一直不发言纯粹是在掩饰我和殷寻的关系,但现在石秀美一再要求,我只能硬着头皮说了。
  “死者是一名记者,他很有可能通过自己的调查,产生了对火灾原因的怀疑,才会去消防研究所求证的。”我尽可能地不让自己说话时的语气变得急促,但这句话说得像是句废话。
  “我已经派人到《时代传媒》杂志去求证了,看看他们有没有让死者去调查火灾的原因。但那家杂志社的总部在W市,可能要花些时间。”刘静生说着把车挡推上了三挡。
  “还应该到内蒙古去一趟,到他家里去看看。”我此时正在担心他的父母,白发人送黑发人一定不会好受。
  “已经联系了,但是他的父母在多年前就已经去世了,死者只有一个妹妹,但现在一直没有联系上,除此之外,就没有其他的亲戚了。”刘静生说道。
  他还有个妹妹?从没听他提过,而且他也从来没对我说过他的父母已经去世了,果然他对我还是有所隐瞒的。想到这,我心里有些不快,但转念一想,我们是网恋,又不是相亲,没介绍彼此家里的具体情况也是情有可原的,我不是也没把父母和哥哥的具体情况跟他说得很清楚吗?
  “你说有没有可能是死者调查出了什么来,而遭人灭口的?”石秀美推测道。
  “死者是一名记者,记者的工作就是挖掘公众不知道的事情,这种挖掘很有可能伤害到一些人的利益,所以杀人灭口的动机是完全有可能成立的。不过我敢肯定,事情没有这么简单,只从现场发现的那五张电子照片就能知道,这恐怕只是个开始。”刘静生开车的速度跟他的语速一样不紧不慢。
  “我现在一直在想,死者是怎么知道火灾的起因有问题的呢?要不是张敏再去现场进行勘察,发现了重要的疑点,我想我们谁也不会怀疑消防研究所作出的结论是有问题的。况且,这样的结论是通过法医的科学鉴定才得出的,可一个记者是怎样做到的呢?”石秀美摸了摸自己的下巴,若有所思。
  我突然想到了一个人,觉得有必要把这个信息告诉他们两个,“其实,怀疑火灾起因有问题的,不只是死者,我还见过一个人也说过质疑的话。”
  “哦?谁呀?你怎么不早说?”石秀美用埋怨的眼神看着我。
  我并没有理会石秀美的怪罪,而是继续说我想说的事情:“我去火场现场调查的那天,遇到了一个老大爷。他当时对我说了两句很奇怪的话,现在想起来,很值得注意。”
  “说的什么?”刘静生也开始关注这个线索,虽然眼睛不往后瞅,耳朵却竖了起来。
  “他说挣卖白菜钱的人,却犯了卖白粉的罪!还说,一个商场着了大火,死了这么多的人,最后却只抓了几个电工顶罪!”
  “他真的这么说?”刘静生突然将车缓缓地驶到了街边。
  我点了点头,又回忆了一下当时的情况,“那个老大爷还告诉了我一件事,他的女儿是商场二楼超市的理货员,也被烧死在了大楼里。”说这话时,我突然想到了在商场前摆放的那些枯萎的花朵。
  刘静生回过头狠狠地瞪了我一眼,感觉他此时的气势远远超过了石秀美对我的震慑,“这个线索为什么不早告诉我?真是耽误事!”
  我本想反击两句,却也找不出好的理由,况且自己确实对警方隐瞒了太多的事情,我心知肚明这对破案会有很大的负面影响。我此时在想,要不要把我所知道的事情,统统告诉警方,也许那样会更好。
  但不知道是理智还是怯懦,让我把到嘴边的话硬生生地咽了下去。我这样做真的妥当吗?深埋在心底的秘密,总有一天会像种子一般冒芽,到那时我该如何收场呢?
  而比起隐瞒那个秘密,我当下更想寻找的是那段已经失落了的感情。而现今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尽快破案。我确信,此时我正在循着他的足迹,寻访或许他还没有暗访到的真相。
  第七章
  1
  刘静生再次找到我是在一天后,他在电话中说去W市调查的人回来了,问我要不要听听调查结果。我欣然答应了。
  先前,刘静生大有把我拒之门外的感觉,但这次却主动联系我,这让我颇感意外。我觉得这名经验丰富的刑警肯定已经察觉到我和殷寻之间非同寻常的关系,但他对我又无可奈何,因为无论怎么调查,他也不可能这么容易就发现我和殷寻之间的交叉点。
  我对案件有所保留,刘静生心知肚明,他主动向我“献殷勤”,恐怕是想用他的真诚打动我,让我把心中所有的秘密一股脑地告诉他。但是,即便是这样,我现在还是不准备向他吐露我与殷寻的任何事情,因为我觉得现在说,只会把事情搞得越来越复杂,还会让我完全丧失参与案件调查的机会。
  当我赶到公安局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五点多钟了。刑警队里除了值班的警官,办公室里冷冷清清的。
  我们的谈话还是在上次那间小屋中进行的。负责到W市调查的是刑警田建立,他不到三十岁的年纪,有活力,有热情,而且也具备了一定的侦查经验,正是刑警的“当打之年”。之前,他和我也曾经合作过,虽然并无深交,见面却也没有任何的隔阂感,这样就少了很多令我生厌的寒暄,谈话可以直奔主题。
  “小田是下午刚下的火车,都没来得及喝口水,就回队里了。”不知道刘静生是在向我继续表达着他的诚意,还是在肯定田建立的工作。
  “张法医,刘队,这次收获不小。”田建立大口喝着水,嘴角却含着笑容。
  “行了,快说说看吧!”刘静生似乎非常关心田建立的调查。
  “死者殷寻,一九八三年出生,二十八岁,是内蒙古一所普通大学的新闻系毕业生,四年前大学毕业后便到《时代传媒》当了一名记者。”
  “W市和S市这么远,他难道有什么采访任务才被派到S市的吗?”刘静生皱起了眉头。
  “是这样的,死者其实并不是杂志社的在编人员。”
  我听到这里,心头一震。这话是什么意思,难道又是我不曾知道的情况?他对我到底还有多少隐瞒呢?我的心情此时有些矛盾。
  “与其说死者在为这家杂志社工作,不如说他们彼此间是合作关系。死者一直把一些有价值的信息贩卖给杂志社,获得高昂的收益。”
  “《时代传媒》主要是刊登什么内容?”刘静生问道。
  “刘队你可能不太喜欢看杂志之类的刊物,《时代传媒》可是近几年很火的一本杂志,它是一本综合类杂志,主要刊登社会的热点,里面还有很多新颖的观点和评论,很受青年读者的欢迎。他们发行做得也很好,杂志几乎在各地级市都有销售。”田建立说着便从包里掏出了一本《时代传媒》,“这是我回来时,在S市火车站买到的,是最新的一期。”
  刘静生接过了那本杂志,看了又看。杂志十六开大小,封面上印着一座小桥,桥上是一些农民背着厚重的柴薪,农民们的脸看上去很沧桑,表情也很无奈。刘静生翻了两页就把杂志放到了我的跟前,然后转头对田建立说道:“这杂志社也够抠门的,也不说送你一本。”
  田建立刚想回话,却被我接过了话头,“死者都给杂志社提供过什么信息?”因为我从来没听他说过他和杂志社还有这样的交易,他的事情我还有多少不知道呢?
  田建立拿出了一个小本,一边看一边说道:“四年间,死者给杂志社提供了大量的照片。”
  “照片?只是照片吗?”我有些奇怪,便向田建立大声问道。
  田建立又看了看小本,“还有少量的文字信息,但是大多数都是用来描述或解释照片的。”
  “都是些什么内容的照片?”刘静生问道。
  “很杂,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