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 节
作者:
瞎说呗 更新:2024-04-18 10:50 字数:4938
萨特使用的麻醉剂只为他提供了某些幻觉,而不能造成神情沮丧。 他们推测,真正造成萨特神情沮丧的可能是他劳累过度了。 但萨特自己非常清楚他之所以沮丧的深层原因,是他意识到他正处于一种无法摆脱的困境,他正一年年地老去。在这段意气消沉的时间里,“三人家庭”
像麻醉剂一样给萨特提供了另一种刺激。 萨特对奥尔加越来越感兴趣,而西蒙。 波伏娃对此却不在意。她宁可萨特去博取奥尔加的欢心,也不愿他再次陷于消沉。奥尔加是一个从不知道掩饰自己的感情,成天只知尽情享乐的青年人,她对学校的那一套毫无兴趣。 在逃避了医学院的全部入学考试之后,她有一星期没有睡觉,整天四处闲逛,通宵达旦地跳舞,然后颜色憔悴地回到家里。在家里,她与父母处于紧张的矛盾冲突中,于是她找到西蒙。 波伏娃,向她原来的哲学老师请求帮助。 其实她只比她这位原先的哲学老师小九岁,西蒙。 波伏娃觉得她虽然有点好冲动,好走极端,但却活得很真实。 而奥尔加则由衷地敬佩西蒙。 波伏娃的成熟与才智,她承认,自己所有的憎恨和反抗情绪都被西蒙。 波伏娃征服了。 征得奥尔加父母的同意,西蒙。 波伏娃
81
67萨特:荒谬人格
正式成为奥尔加的保护人。 萨特和西蒙。 波伏娃想通过他们的悉心辅导,让奥尔加取得学位证书。 但奥尔加对学习毫无兴趣,害怕失败和年轻人的懒惰使她再一次成了失败者,她成天暮气沉沉,萎靡不振。他们不得不中止了她的学习计划。可是当她一停止学习,马上就变得生气勃勃起来,缠着萨特和西蒙。 波伏娃上咖啡馆,听音乐会,打扑克牌。 奥尔加是个典型的只要享受眼前生活的人。 朋友们都对萨特和西蒙。波伏娃迷上这么一个小姑娘迷惑不解,有的还为此感到生气。萨特和西蒙。 波伏娃对此有过一种解释,他们认为那是一种进入成年状态的人对青春的留恋。 据西蒙。 波伏娃的回忆,萨特常常流着热泪,在西蒙。 波伏娃面前自言自语地感叹自己已经衰老。 他说,变老就意味着衰败。 与奥尔加朝气勃勃的青春形象相比,萨特和西蒙。 波伏娃就更感到自己在一天天地成熟,他们都有一种青春崇拜倾向,他们羡慕奥尔加那种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生活方式,她有的是时间过这样的生活,而且她无法不这样生活。但不管怎样,萨特和西蒙。 波伏娃不得不考虑未来,他们必须为年少单纯的奥尔加以及他们自己考虑一个未来。 于是,西蒙。 波伏娃意识到,他们的生活从此将是“三重唱”
,而不是“二重奏”了。 尽管她也感到过嫉妒,尽管她也认为“嫉妒是一件完全正当和真实的事”
,但她还是坚信:“人的关系是件不断有新的发现的事,没有哪种东西天生就是特许的或者不可能的。”
(《心心相印》第80页)这种“三重奏”的生活后来分别为西蒙。 波伏娃第一部出版的小说《女客人》和萨特的著名剧本《禁闭》提供了主题。1939年1月,当萨特
82
生命的激情77
的短篇小说集《墙》问世的时候,人们看到,萨特也是把这本书题献给奥尔加的。
四、“爱情是一种事业”
萨特和西蒙。 波伏娃的爱情是他们存在主义的生活实践,是他们存在主义观念的现实化,所以我们绝不能把他们的“三人家庭”与中国式的纳妾混为一谈。在《存在与虚无》中,萨特写道:“爱情是一种事业,即向着我的固有可能性而谋划的有机总体。 但是,这种理想就是爱情的理想,是爱情的动机和目的,是爱情的价值。 爱情作为与他人的原始关系是我用以实现这个价值的谋划的总体。”
(第473页)在萨特看来,人是一种虚无,一种否定中建立起自己的存在的,所以人是一种“自为”的存在,他必须通过自己的谋划来实现自己的可能性。 抽象地讲,人什么也不是,而只是可能性,人生的责任就在于去开发、去实现自己的诸种可能性。 人的本质并无预先的规定,你究竟是什么,要看你最后选择了什么。 因此,爱情作为生命的一项重要内容,也就必然是“向着我可能性而谋划”的一种人生事业了。 与其它的谋划不同的在于,爱情是与“他人”相关的,是对“他人”的一种态度。 这样,当萨特在《存在与虚无》中探讨“为他”存在,探讨对他人的基本态度的时候,我们首先就遇到了“爱”。
自我的存在离不开他人的存在,因为自我与自我之间是一种共在的关系。 我们只能共同存在。 因此,我的自由必然
83
87萨特:荒谬人格
要作用于他人的自由,于是他人的自由就成了我的自由的基础,而同时又是自由与自由之间的冲突。 这种人与人的基本关系在爱中体现得较为充分。 萨特说,由于爱的谋划使我与他人的自由直接相关,所以“爱情是冲突”。为什么他人的自由既是我的自由的基础,而同时又与我的自由相冲突呢?这“恰恰是因为我通过他人的自由而存在,我没有任何安全感,我处在这种自由的威胁之中;这自由把我的存在和‘使我存在’糅合在一起,它给予我价值又取消我的价值,我存在于自由得以永远被动地逃离自我。 我介入其中,但又不负责任并不要这种变化多端的自由,它反过来能使我介入成千种不同的存在方式。”所以,这样的谋划实际上会使人失去谋划,这样的自由会使人失去自由。 那么我又怎样才能恢复我的谋划呢?萨特的回答是,必须控制这个自由,只有在我把这自由还原为顺从的自由时,我的存在的谋划才能得以恢复。 在别人眼中,我也是一个“别人”
,这种视别人为别人的眼光本身就包含着一种否定。 所以人与人之间首先是一种相互的否定,人与人的爱也必须从这否定开始,走向同一。 广义地说,爱首先是对被爱者的征服,然后才是与被爱者融合为一。但是,爱的征服并不是纯粹肉体的占有。 萨特说,在很多情况下,情欲是很容易得到满足的。“例如,普鲁斯特的主人公把他的情妇安置在他家里,他能整天地看见她并占有她,并且已经能够把她完全置于物质性的附属地位,他想必似乎应该是无忧无虑。 然而人们知道,他相反,却忧心如焚。 阿尔伯第娜从马塞尔手中逃脱,正是由于他的意识,甚至是当他在她身边的时候,而这就是为什么只有在她睡着的时候凝
84
生命的激情97
视着她,他才可暂松一口气。“
(《存在与虚无》第473—474页)
既然爱与纯粹的情欲有如此的区别,那么爱当然就不能像占有一件物那样去占有被爱者,爱是一种意识行为,即一般所说的精神追求,因而在爱中所要“占有”的是别人的自由,不是取消别人的自由,而是把被爱者的自由作为自由,是“占有一个作自由的自由”
(同上第475页)
,用泰戈尔的诗歌的表达方式,就是:让我的爱像阳光一样拥着你,又给你充分的自由。如果我们现在回过头来思考萨特与西蒙。 波伏娃的爱情模式,重新打量他们的“三人家庭”
,也许我们就不会像刚开始那样诧异和惊讶了;而如果我们了解了萨特的爱情生活之后,再来看他在《存在与虚无》中所表达的这段思想,也许你会觉得不那么玄奥难解了。作为一个东方人,一个由儒家文化浸透千年的文明古国的国民,你可以不同意萨特的爱情观念,不接受萨特式的爱情模式,但你却不得不承认,萨特是一个透明的人,一本打开的书,他是里表如一的。 他的生活就是他的信念,他的信念直接构成了他的生活。 在中国,他的爱情可能会被视作荒诞不经,行为放纵,然而考虑到不同的国情,你会清楚萨特的爱情真正成为了他生活的一种事业,而他一向是忠于事业的,不论是爱情的事业,写作的事业,还是为社会正义而抗争的事业。萨特、西蒙。 波伏娃与奥尔加的三人家庭解体了,原因是奥尔加又有了一位年轻的追求者。 他叫博斯特,她和他相
85
08萨特:荒谬人格
爱了。 博斯特和马克是奥尔加除萨特和西蒙。 波伏娃外仅有的两个朋友。 马克是一个职业歌手,他在事业上的失败,以及博斯特对他的同性恋要求的拒绝,使他处于精神崩溃的边缘。 当他发现博斯特在与奥尔加恋爱的时候,他几乎失去了理智。为了安慰马克,萨特和西蒙。 波伏娃一起陪他度假,这种努力反过来又促成了博斯特的爱情和三人家庭的解体。 西蒙。 波伏娃后来说,“萨特表明他是个有教养的输家。”
(《心心相印》第86页)
其实对萨特来说,是无所谓输赢的。 正如西蒙。 波伏娃自己所观察到的那样,萨特根本上就是个不知嫉妒的人。 西蒙。 波伏娃一度热恋的美国情人阿尔格伦到巴黎时,萨特的表现就很能说明这一点,而萨特和西蒙。 波伏娃、朗芒组成的第二个三人家庭又说明了这一点。1947年1月,西蒙。 波伏娃开始了对美国为期四个月的访问讲学。在此期间,她结识了美国作家纳尔逊。 阿尔格伦,在她的访问接近尾声的时候,他们堕入了情网。 九月,她又从法国飞到美国芝加哥去看望过一次阿尔格伦,但拒绝了阿尔格伦要她永远留在他身边的要求,只同意与他经常保持往来,并商定第二年春天一同去墨西哥作一次旅行。 而在这期间,萨特也和一个叫陶乐赫丝的美国女人陷入了情意绵绵之中,但他也拒绝了陶乐赫丝关于长住巴黎,与他长相厮守的想法。 萨特和西蒙。 波伏娃互相在对方的特殊地位,是谁也取代不了的。1948年夏天,阿尔格伦到巴黎来看望西蒙。 波伏娃。 在这年春天的时候,西蒙。 波伏娃曾经与阿尔格伦如期作过一
86
生命的激情18
次国际旅行。 阿尔格伦到巴黎的那天,西蒙。 波伏娃的朋友们都来欢迎阿尔格伦,这中间自然也少不了萨特和奥尔加。西蒙。 波伏娃特别注意到,萨特和阿尔格伦彼此喜欢,关系甚为融洽。西蒙。 波伏娃发现,萨特似乎从未有过性的嫉妒。 阿尔格伦在巴黎期间,萨特还专门租了一辆汽车,与博斯特等人一起,陪同阿尔格伦和西蒙。 波伏娃去郊游。4年以后,阿尔格伦与西蒙。 波伏娃断绝了关系,因为他不能忍受“爱一个不属于自己的女人,这个女人把别的事,别的人看得比你重要,你永远不可能占据首位”的这样一种事实。克洛德。 朗芒是一个颇有才气的法国记者,萨特在《现代》杂志编辑部的同事。1952年12月他与西蒙。 波伏娃开始同居时,他才27岁,而西蒙。 波伏娃再有两周就要过44岁的生日了。 那时她正处于必须遗忘阿尔格伦的痛苦和人到中年的苦闷时期,而此时萨特又有了新的情人,名叫米雪尔。就是在这种时候,朗芒向她表达自己对她的爱情。 他们一起到荷兰旅游,一起挤在西蒙。 波伏娃那间堆满了书藉的破旧的小房间里写作。 不过,让人惊奇的是,这一切从未使萨特和西蒙。 波伏娃的友谊中断。 萨特和西蒙。 波伏娃是相互无法离开的,他们在精神上、在事业上彼此需要。 萨特曾经对采访者说:“我的一切都应归功于她。另一方面,即使她不存在,我显然也会写作,因为我有写作的愿望,可是,我对她的完全信任始终给我以十足的安全感,这为什么?如果我是单身一人,我就不会有这种安全感,除非我孤芳自赏、悠然自得。许多作家都这样,可我不行,尽管在其他方面或许也一样。我
87
28萨特:荒谬人格
总是把手稿给她看。 每当在她对手稿提出批评时,起先我会气恼异常,对她大肆谩骂,然后我总是接受她的意见。 这不是修养问题,而因为我看到,她的批评总是中肯的。 这些意见不是根据表面现象作出的,而绝对理解我想做的事,同时又带有我完全不可能具有的客观性。“
(《心心相印》第219页)
尽管这样,萨特和西蒙。 波伏娃的关系,他们在私生活方面的透明度,即使是在生性浪漫的法国朋友们看来也一直是令人惊异的。西蒙。 波伏娃和朗芒在一起生活后,她见到萨特的时间一点也不比以前少,而且她也不愿放弃每年和萨特一起作几次长途旅行的习惯。为了既能像往常一样和萨特一起旅行,又不和朗芒分开,他们三人商定,在外出旅行的时候,他们仍然按三人家庭的模式生活。 他们这次的三人家庭生活看来比第一次要成功得多,美国传记作家马德森在精心研究了萨特和西蒙。 波伏娃的全部材料后说:“与奥尔加一起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