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5 节
作者:冷如冰      更新:2024-04-18 10:47      字数:4682
  孕缘牧髀叮挥型ü馐丁Mü馐毒筒皇恰痘稀吩步蹋ü馐毒褪欠鸱ǔ=驳娜耍细蟪恕⒅懈僦Х稹⑾赂虐⒙藓海馊巳耍裁矗坑行抻兄ぁT步涛扌尬拗ぁN裁闯票拘牡兀涡远ǎ空饨猩仙细耍獠皇瞧胀ㄈ恕?br />
  再看末后这段,「入佛智海,湛然不迁」,这个佛是自性,你自性里面本具的智慧,跟十方诸佛的智慧是一样的,没有两样。我们通常讲性,讲法性、讲佛性,法性跟佛性有什么差别?法性是宇宙的本体,佛性是本体里面的一分,哪一分?智慧。佛讲过,「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法性是如来智慧、德相全包了,那是法性。单单讲智慧,佛性,就是佛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有佛性当然可以作佛,不同在这个地方。所以智慧是你自性有的,你的心愈清净,透出来就愈多;你的心被染污,智慧就透不出来。自性智慧像阳光一样,要是有云彩遮住,它透不出来。云彩有厚薄,它透的光明大小不一样,云彩愈厚,亮光就逐渐减弱;云彩薄一点,它的光明就显得大;没有云彩,就全部透出来,三层云彩。现在我们坐飞机知道,飞到空中的时候确实云是一层一层的,我们往往在同云层飞行的时候,看底下有好几层。三层的云彩,这就好比佛所说的,妄想是一层,分别是一层,执著是一层。
  智慧不是学来的,你所学得来的是知识,不是智慧;智慧是自性里头本来具足的,你应该要学著放下,放下你就有智慧。你要不肯放下,你只能学到知识,一般人学到佛学常识,自性智慧你是一点都不能透露。学佛经学成佛学常识,那就现在变成佛学,这不是学佛,这不是佛的意思,佛不叫你学这个。《金刚经》上说得好,「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法是佛法,这佛讲的,佛讲的这一切经教,你听了要放下、要舍掉,连佛法都要舍掉,何况世间法!这个不能不懂。所以佛跟你讲真话,没欺骗你。如果你跟著佛学,处处都是依靠这些,对经教分别执著放不下就完了。你所学的是什么?佛学,现在的术语叫佛学,要用佛经上说的,世间法。为什么?执著没有放下,世间法。执著放下是阿罗汉,你超越六道轮回了,超越六道轮回可以说你出世了。
  但是你住在十法界四圣法界里头,你出了第一个牢笼,六道,第二个你没有出去,第二个叫十法界。为什么?你还有分别、你还有妄想,分别妄想放下你才出十法界。出十法界就是初住菩萨,那真的成佛,得大自在了,就是跟你说法性里面智慧、德能、相好统统显现出来,不要求的,全出来了。相好是什么?极乐世界、华藏世界,诸佛的实报庄严土相好,不要求,本来有,样样都具足。所以佛法称为内学,叫你从心性里头去求,不要从外面求,外面永远求不到,为什么?心外无法,你要向内去求,那就对了。「入佛智慧,湛然不迁」,不迁是不变,湛是比喻像水一样干干净净,像泉水,一丝毫染污都没有,一丝毫波浪没有。
  「是妙法乐」,你学习得受用,什么受用?法乐,不但是法乐,妙法乐!这个乐没有法子形容,给你讲你不能体会。所以祖师大德讲得好,「唯证乃知」,你自己入这个境界,你才晓得;不入这个境界,怎么跟你讲你都不会体会,体会不到。又有句成语说「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这杯水是怎么样?热不热?你要喝才晓得,你不喝,怎么给你说?热,你不晓得热到什么程度,温,也不知道温到什么程度,你要尝一口才知道。法喜充满,这是学佛真正的受用。方老师把佛经介绍给我,告诉我「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这个地方是最高的享受。孔子是世间法,为什么?分别执著没放下,但是他能够专,专一,所以他也能得到法喜、法乐。《论语》头一句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那个悦是从内心里面的欢喜,不是外面的。与外境不相干,内心里面的欢喜,佛法是妙法乐。
  再跟你讲这是人生,我们讲养生之道,这是人生养生之道里头最好的补品。我们谚语不是说吗?「人逢喜事精神爽」,你长年生活在欢乐之中,法喜里面,你人不会老、不会生病,到最后跟你说不死,不老、不病、不死,真有方法。秦始皇求,没求到,那个时候佛教没到中国来,所以他生不逢时,他没有遇到。遇到大乘教真是如此,所以学佛的人,他不是死,他最后是提升自己,这肉身不要了,臭皮囊丢掉,提升到另外一个境界上去。现在讲比较容易讲,不同维次空间,这就是佛家讲的十法界,十法界就是十个不同维次空间。你往上提升,你提升,下面一定放弃、放下,你提升了。也就是说,生从哪里来,清楚,死了到哪里去也清楚。真的跟你讲,有没有生死?没有,永远没有生死,一切法永远没有生灭,这是跟你讲事实真相。这是佛依真谛而说的,这不是俗谛。
  下面两句,「触境自在,合本性净」,触境是什么?六根对六尘境界,眼对色,耳对音声,鼻对香气,舌对味,身接触,意就是念头对法尘,六根对六尘境界得自在。什么叫自在?六根触六尘境界,里面要是生七情五欲就不自在,为什么生七情五欲?起心动念了,起心动念就不自在。你有欢喜,你讨厌,你要晓得喜怒哀乐爱恶欲,欲是欲望,统统是烦恼,你还起这些东西,你哪来的自在?所以触境自在,是触境五欲六尘不生,这就跟你自性清净心相应,所以合本性净。《坛经》上讲得很好,「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你跟这个相应,这是真正的享受。这是谁的享受?法身菩萨的享受,诸佛如来的享受。方先生所讲人生最高的享受,你要晓得,佛菩萨不是神、不是仙,他是人,这个一定要懂得。所以佛教,你真的明白了,它不是宗教,它跟宗教风马牛不相干。
  我们从经典上面看到,《释迦谱》、《释迦方志》里面看到,世尊当年在世一生求学,给我们示现的,十九岁离开家庭出去求学,三十岁把所学的放弃了,这讲你学的东西要放下。你要不放下变成所知障,贪瞋痴慢、七情五欲是烦恼障,是执著;你所学的这些东西,你不肯放下是所知障。都是障碍,障碍你自性里面的智慧德相。所以佛示现学了十二年放弃了,学跟不学没有关系。特别是现在这些学校,问题确实很多。佛教里面教学,跟中国传统儒家、道家的教学,都讲求师承,都讲求一门深入,长时薰修,那个能开智慧。智慧开了,如果分别执著没有放下,叫世间智慧;分别执著放下了,佛知佛见,那是佛家讲的智慧。差别在此地,所以要放下。
  释迦牟尼佛给我们做榜样,一生没有建道场,但是他很活泼,他并不固执,与当时他在家这些弟子,有国王大臣、长者居士、豪门贵族这学生很多,提供精舍、提供别墅花园,请佛去讲经说法,他答应,他也去住。竹林精舍他住的时间很长,只树给孤独园住的时间也很长,讲了不少经典,现在讲在那边开课。可是讲完之后还人家,不要,用现在的话来说,你的供养我接受,我接受使用权,我不要所有权,所有权是你的,我要使用权,这个好。为什么?他底下这些弟子们不会动恶念,想争财产,这个念头起不来,为什么?他没有财产,那是主人的。佛这个课程讲完之后,还人家,你说这个多好。
  佛教传到中国,是汉明帝派特使到西域,就是现在新疆这些地方,把法师请到中国来,皇帝请来的时候,皇帝以老师之礼对待他。中国跟印度的习俗不相同,佛到中国必须要随顺中国的风俗习惯,中国人尊师重道,绝对不可能让老师去托钵,让老师去住在野外,那人家不把这学生骂死了,那大不孝。所以帝王要给老师建宫殿,帝王住的是宫殿,供养老师也要宫殿。你看看摩腾、竺法兰这两位法师,学释迦牟尼佛接受,接受供养。可是这宫殿是十方常住,寺院就是十方常住,这不是自己的,是国家的财产,到中国来是国家财产,国家供养的。所以寺,这要晓得,寺是政府办事的机关,直接属於皇帝的,用我们现在话说,属於中央领导人他底下办事的一级单位,称寺。所以皇帝下面有九个寺,寺的主管称卿,从前三公九卿,九个寺的主管是九卿。三公地位高,他是皇上的顾问,就现在来说,三公是皇上的顾问,九卿是他底下办事的一级单位的主管。用寺,它不用部,寺是要永远继承下去的,不能改变的才称为寺。像宰相下面一级单位办事情,称部,部可以增、可以减,可以改变,寺不能改变。
  佛教到中国不归宰相管,归皇上管,皇上把它称为寺,你就晓得对佛教是多么尊重,要懂得历史。所以它不是宗教,它是教育,直接归皇上管的教育部,教育的机构。归宰相管的教育称部,礼部,礼部尚书就是教育部长,这归宰相管的。他所教的,就是汉武帝在先秦诸子百家里面,选择的是孔孟,用孔孟学术做为国家的教育主流,这样定下来。在这之前,孔子的地位跟诸子百家是平等的,没有特殊;汉武帝这样一选择,孔孟地位就突出来。以后称为「大成至圣先师」,孔子在世作梦也没有想到,他有这么高的地位。所以这要感谢董仲舒的建议、推荐,汉武帝的决策。这个教育政策定下来之后,一直到满清没有改变,孔子在中国的地位,不因改朝换代的影响,为什么?任何一个政权都尊重他,都采取他。什么道理?我想了很久,也真的有了答案,孔孟跟释迦牟尼佛有相同的地方,同在哪里?诸子百家都有创新,都有发明,都有自己的主张;孔孟没有,孔孟讲仁义不是他说的,祖宗说的。
  这个说法,「孝悌忠信、仁义道德」,应当从伏羲氏的时候就传下来,所以孔子一生述而不作。为什么?他没有创造,他没有发明,没创新,他所学的、所修的、所教的、所传的是老祖宗的东西,世代相传他继承。所以我说孔孟是老实人,老实人有福,没有创新。释迦牟尼佛老实人,你看清凉大师在《华严经疏钞》,就是注解里面,解释经题的时候,他说释迦牟尼佛一生也是述而不作。佛在经典上讲得很好,他一生所讲的这些经典,都是过去古佛所讲的,我没有敢在上面改动一个字。这个启示的意思很深,社会要安定,人民要幸福,世界要和平,要靠什么?要靠老实,不能有新花样。像科学技术新的花样,你得到的利益是得到一些,时间是短暂的,你付出的代价太大了,得不偿失。现在科学日新月异,人过的是什么生活?佛在《无量寿经》上讲的「饮苦食毒」,人过这个生活,这个动物不能吃了。
  我有一次在方老师家里,方老师已经过世了,但是师母我照顾她,那时候我们有三个同学照顾师母。我曾经有一次问她,我说师母,你们现在吃的猪肉、鸡肉,这个味道跟五十年前,你想想看,那个时候味道一样不一样?她想了五分钟告诉我,不一样。什么原因?五十年前你们吃的猪,这些鸡、鸭都是在野外放的,这些家畜都是自己去觅食的,养猪也是都养在野外。现在养鸡场养在笼子里面,你就想想看,鸡一出生一直到被杀的时候都在小笼子里头,小笼子就跟监牢狱一样,这个鸡生下来就在监牢狱,一辈子关监牢狱,它那是什么心情?它那个肉能好吃吗?我是从这里想的,肯定不一样。我是五十六年没有吃肉食粥糜,所以我想决定不一样,从前有鲜味,现在不可能有。不但是动物,连植物都不一样,植物,你吃的稻米、蔬菜都农药、化肥,把它的基因都改变。那味道怎么会一样?怎么能吃?所以现在人这个病很多,奇奇怪怪病很多,病从口入,这是什么?科技带来的。你看东西很好看,中看不中吃,逼迫著我们,自己必须要做农耕。我们在澳洲虽然没有种稻米,我们种菜,蔬菜、果木都自己种,我们没有化肥、没有农药,那个味道跟市场买来的不一样,你这才吃得安心,所以市场不敢去买。
  现在人过的是什么日子?从前人过的是什么日子?从前人过的是人的日子,诗情画意,不分贫贱,他过得快乐;现代人生活得痛苦,所谓说压力很重。从前没有听说有什么压力的,哪来的压力?所以,还是老实人有福,孔子是老实人,释迦牟尼佛是老实人。不要有什么新奇花样,再好的花样,都比不上自性里面的智慧、德能、相好,比不上。我们也看到,街道上常常看到招牌,美容整容,我们看到的,美容整容是破坏自然生态,破坏自己的,你父母生下来的面孔,你要把它改变,你破坏。他是可以把你整容一下,你觉得很美,但是十年之后,你整容的毛病全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