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2 节
作者:冷如冰      更新:2024-04-18 10:47      字数:4687
  品」里面说,「应知此人」,此人就是刚刚证得初住的这个人,「即与三世诸佛同等」,这成佛了,这个人就是刚刚放下妄想分别执著。我们讲得比较清楚,大家明白,不会误会,我讲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我讲四句。不起心、不动念就是妄想没有了,起心动念是妄想,不分别、不执著,这是佛。佛在世间示现的时候,应付这个好像是起心动念,那不是的,他确实没有起心动念,没有分别执著,可是他表演的时候真有。那个有是什么?就我现在用江本胜博士的实验,水自然法尔如是的示现,没有分别执著、没有起心动念,性德起用。「恒顺众生,随喜功德」,这两句话讲得好,佛菩萨在世间恒顺众生,众生善,顺他的善;众生恶,顺他的恶,没有一样不随顺。随顺里头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那叫功德,那叫随喜功德。如果恒顺里面有起心动念、分别执著叫造业,那业就有善恶,出不了六道,恶业就是三恶道,善业就是三善道。如果恒顺众生,做一切事情像善财五十三参,他不起心、不动念、没有分别、没有执著,功德,功德怎么样?把他无始无明的习气就断掉。无始无明习气用这个方法断,除这个方法没有第二个方法。不能说我要用什么方法断、我要修什么功,那就错了,一起念头你就堕落了,所以叫无功用道。他与三世诸佛同等。
  「与三世诸佛功德平等」。佛法里有句话说,「初发心即成正觉」,初发心是发菩提心,「发心品」里面所说的。初发心是发什么心?不是真的有发,如果真的有发心,你这一个发心,里面起心动念、分别执著全具足,那不是发心。发心是什么?你自性里头本有的,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自然现出来。从前因为你有妄想分别执著把它盖住了,它是有,它现不出来,现在把这个障碍去掉,现出来了,这叫初发心。障碍没有去掉,永远不能现前。要知道,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这个心遍法界虚空界,人人都有,蚊虫蚂蚁也有,不但有情众生有,树木花草、山河大地没有一样没有,情与无情统统有,就是这个障碍障住了,只要把障碍拿掉,它就现前,这叫初发心。你可不能著名字相,马鸣菩萨说得好,不可以著言说相,文字是言说的符号,不著言说相就是不要著文字相;不著名字相,名字是名词术语;不著心缘相,心缘相是你看到这个心里想它什么意思,一想就错了。你一想,不是自性的智慧、德能,是你自己妄心变现出来的,所以它不能想。这跟世间法不一样,世间法要研究,要叫你去想;佛法不能想,一想就错了,它是直觉,它没有弯曲。
  所以佛法不讲研究,佛法讲参究,参究跟研究不同,参究里面不用心意识叫参,用心意识叫研究。心是什么?阿赖耶,阿赖耶是指什么?是过去的经验;第六意识是分别,第七识是执著。就是说你用阿赖耶过去那些经验,用现前的分别执著去看一样东西,去研究东西,绝对得不到真相,这是佛法跟世法的差别在此地。离心意识叫参,离心意识是什么?就是刚才讲的离分别、离执著,离思想、思惟,不要去想。不要去想,怎么懂?不要去想你真懂了,你要去想就不懂。那个懂是似是而非,是你自以为懂得,不是真正懂得;真正懂得是不要想的,那个时候你懂的,跟诸佛如来是平等的。为什么?诸佛如来都把这个放下,统统就是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他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你得要相信。你还会用这个东西,那是什么?你不信。你才晓得信多难,信多可贵!你知道这个标准,才晓得李老师指著我叫我信佛,那个意思你能够体会到几分,什么叫信。
  底下一句「得如来一身无量身」,一身是什么?是自性,是没有身;无量身是什么?众生有感,他就现身。跟诸位说,这不是分身,这不是化身,你说什么都是错误。为什么?一身是法身,法身没有相,法身遍法界虚空界,所以什么地方有感他立刻就现相,不是说他从那里过来一下,不是的,就在现前。连虚空,我们今天讲时间、空间都是法身现的,《楞严经》上佛说得清楚,我们都以为虚空很大。《楞严经》做比喻说,我们的自性好比是虚空,我们现在的虚空好比是天上一片云彩,你说云彩大,是虚空大?虚空太小了,虚空是自性变现出来的。法身是无穷大的,虚空是法身里面的一点。所以不是什么从那里来、到这里去,没有。你证得法身之后,没有距离、没有先后,没有先后是没有时间,没有距离是没有空间。十法界里面众生当然有感,不但有情众生有感,无情众生也有感,你说他哪里不现身?处处现身。现的身不是一定的,千变万化,这个道理你想想江本胜的水实验,你就有一点体会到。绝对没有妄想分别执著,也就是说绝对没有起心动念、分别执著,叫得大自在、真解脱。所以一身就是无量身,无量身就是一身,这个无量身包括依正庄严。
  「才发心时,即为十方一切诸佛共所称叹」,才发心就是什么?就是明心见性的时候,也就是说你把起心动念、分别执著放下的时候。这个一放下,你的菩提心,就是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就现前了,这叫才发。不是我要发个心,发不出来,为什么?我要发个心,这里面起心动念、分别执著统统有,把它盖住了,你发什么?只要把这个拿掉,它自然就现前,那叫才发。惠能大师在五祖忍和尚方丈室里面,半夜三更听五祖讲《金刚经》,讲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他放下,全放下了,起心动念、分别执著全放下,那叫才发心时。豁然大悟,对於宇宙,佛经里面讲的诸法实相,彻底通达明白了,这个时候十方三世所有一切诸佛如来讲的经教全通了。为什么?诸佛所说一切经教,都是自性里面流露出来的。你见了性,好像长江大河你看到源头,你还有什么不知道?全明白了。
  你看六祖给我们的示现,不认识字,无论遇到什么人,他学的是什么经教,你念给他听,他讲给你听,要不要学?不要。这是说他给我们示现的不学,放下就是!释迦牟尼佛给我们示现的,他学了十二年,学十二年放下,功贵放下;如果十二年所修学的不放下,就变成所知障。贪瞋痴慢、自私自利这是烦恼障,除烦恼障之外还有个所知障,你学的那些东西不肯放下,这里头夹杂著妄想分别执著,你学的佛法也是所知障。所以佛说「法尚应舍,何况非法」,这个话说得好。学再多的佛法,能不能学?可以学,没关系,事事无碍,就是要放下。放下什么?不是放下不学,放下分别执著,我们现在不谈妄想,放下分别执著。我们的目标定在什么?定在正等正觉,不是无上,定在正等正觉就超过阿罗汉,我们希望能达到这目标,那距离佛就不远!一下讲无上正等正觉,真的我们做不到。
  我三个老师,三个老师没见过面,讲的话是一句话,完全相同,「像惠能大师这个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学不得!」都是这样教我,不能跟他学,学不到的。所以一定要晓得自己的根性,循序渐进。他是顿超,就好像十层高楼,他一步跳上去,他有这个本事;我们不行,跳不上去。跳不上去,能不能上得去?能,爬楼梯。三个老师都是这么教我,我们只有爬楼梯,一阶一阶慢慢爬上去,这就对了。这就是顿超跟渐修,我们走渐修的路。实在说我学了到今年五十六年,五十六年不是证悟,解悟,确实五十六年天天在学习,锲而不舍,终於把这个事情搞清楚、搞明白。功夫,功夫就是不断的放,可以分别执著同时放,放得不究竟,放得不彻底,没有关系,慢慢放。记住天天要放,月月要放,年年要放,别人要的给他,欢欢喜喜给他。给他是不是没有?给他一定自己层次就往上升,这个现在许多同学见到了,你见到的是果,我每个大的舍,后面所得到的一定比前面提升,绝不止一倍。
  欢欢喜喜的放,没有一丝毫怨恨才会提升,你才得到真正的法喜充满,不会有缺乏的,什么都不要,什么都现前。现前,记住,现前绝对不能有丝毫分别执著,一有丝毫分别执著立刻堕落。名现前了,利现前了,声望现前了,地位现前了,全是假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我们求的不是这个。我们所求的是无上正等正觉,这是学佛终极的目标,你得到无上正等正觉就成佛,本来是佛,你现在成佛了。无上得不到,得到正等正觉是菩萨;正等正觉得不到,得到个正觉那你是阿罗汉、是权教菩萨,小乘是阿罗汉,大乘是权教菩萨。所谓权教就是没见性,地位在哪里?地位在四圣法界,不在六道,这叫成就。不能离开六道轮回,你没有成就,你还要在六道轮回里面去打滚,这很可怜。虽然阿赖耶识里面,你种了大乘的种子,种到《华严》是一乘的种子,难得,希有难得。如果你不肯放下的话,你在六道里头还是要受罪,还是要受苦,李老师讲:长劫轮回。到哪一生、哪一世你再得人身,再遇到大乘教,你会又提升一级。
  我们明白这个道理,想想我们自己过去生中必定修学大乘,修学《华严》,没成就!阿赖耶里头有这个善根、有这个种子,这一生当中又碰到了。碰到现在就想,如果现在还不能够把分别执著放下,那来生还是这样的,那这一生提升,提升得很有限,解悟,搞这么多年搞明白了。如果这一生真干,真放下,那就证悟。证悟我们不说别的,往生极乐世界是决定有分,生到极乐世界叫大幅度提升。所以从《华严》结合到净土,圆满的成就,这是十方一切诸佛共所称叹,称赞你,赞叹你希有,难得你这一生成就了,你这一生回头了,你这一生回家了,这落叶归根了,这个根是一真法界,这个根是真如自性。
  「不可同於方便教说」,什么是方便教?三乘都是方便教,大乘,中乘是缘觉,小乘是阿罗汉声闻。三乘,不是这个说法。三乘,就是大乘里面也没有讲得这么究竟,也没有讲得这么圆满。不能像此地斩钉截铁,叫你一丝毫疑惑都没有,遇到真不容易。不肯放下执著,这就是佛门讲的业障太重!无量劫来你得人身,你今天遇到圆教法门,遇到净宗法门,你这一生就可以成佛,你把这个机会舍掉,还要在这个世间名闻利养里头斤斤计较,大错了。这一错,又要搞轮回,不晓得搞到哪一劫,不是给你用年月日计算的,你还要受多少苦。你不说别的,你想想自己跟一切众生冤冤相报,怎么得了?一往生极乐世界,这个怨结都解掉,所有跟你有怨结的人,你统统看到,你成佛了你会度他们。
  这个机缘遇到了不能错过,佛才赞叹你。遇到之后你还不相信,还相信眼前的名闻利养,佛摇头,不会赞叹你,佛看了摇头叹气:你这一生又错了。所以遇佛法谈何容易,遇到小乘、遇到权教、遇到缘觉,都不能有这样圆满的成就。遇到那些,真正用功学,生天有分,证果很难,但是生天要断恶修善,你才能生天。你不能断一切恶、修一切善,你想想你自己的烦恼习气、贪瞋痴慢摆在面前,饿鬼、畜生、地狱、修罗、罗刹,你到那里去了。大福德的做鬼王,阿修罗王、罗刹王,小福德的是他们统治之下的小干部,不能不知道。统统了解之后,方向、目标就很清楚,我们要走哪条路子。到这个地方刚好也是一段。现在时间到了,我们就学到此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八七九卷)  2007/12/8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1879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升须弥山顶品第十三」,第二大段「释名」,解释这个题目品题「升须弥山」。看清凉大师《疏钞》最后一段,「若观心妙高者,谓三昧须弥,寂然不动,无思无心,不收不摄,任性而定,称本心地」,这是一小段。前面把须弥山给我们介绍出来。学佛必须要知道,佛说法就是上课,就是教学,佛说法他是依二谛,就是他凭什么说法?他凭藉的是两个原则,第一个原则是真谛,那是什么?就是事实真相,讲真理,讲真的事实真相。这是很多我们常识都接触不到的,就是如来他自己亲证的境界。我们用现在的话说,那就是非常高深的哲学跟科学,不是一般人能懂的事实真相、宇宙真相。第二个原则是依俗谛,俗谛是依一般大众的常识,这就好懂;换句话说,是依我们世间的科学、哲学,这就好懂。
  须弥山是古印度宗教、学术里面,大家都肯定的一种宇宙观,这讲宇宙,一个小世界,就是单位世界。一个小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