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5 节
作者:
冷如冰 更新:2024-04-18 10:47 字数:4680
懔荒钕嗉獭埂6忌懔鞘裁匆馑迹扛钗凰担褪欠畔峦蛟怠Q鄯畔乱磺猩啵鄹由嗬锸栈乩矗右羯锩媸栈乩矗谴酉闫锸栈乩矗嗤反游独锩妫ㄋ崽鹂嗬毕涛逦独锩妫┦栈乩矗褪欠畔拢忌懔欠畔拢媚阕约夯氐角寰恍摹>荒钕嘈皇遣换骋伞⒉患性樱饩颓寰涣耍饨芯荒睿嘈钦飧龇鸷挪患涠稀7鸷挪患涠鲜切问剑钪匾蔷荒畈患涠希荒钕嘈饽挠胁怀删偷模恐灰阕龅骄荒钕嘈质澜缯飧鍪虑榫驮猜恕D阋惶熳龅骄荒钕嘈惶炀湍芡睹滞泳飞辖驳摹溉粢蝗眨舳眨羧眨羲娜眨粑迦眨袅眨羝呷铡梗呤鞘值脑猜竺婢筒凰盗耍闶裁词焙蜃龅骄荒钕嘈裁词焙蚓屯C挥性幽盍耍钔肪褪且痪浒⒚滞臃稹?br />
所以真正念佛人,心里面除阿弥陀佛之外,他什么都没有,这叫净念。那我们要问:他还能办事吗?我告诉你,能,他心地清净,清净心生智慧。《金刚经》上说得很好,「信心清净则生实相」,那个净念就是信心清净,他生智慧,他怎么不能办事?这种净念(清净心)跟阿弥陀佛就产生感应道交,你只要到这个境界,阿弥陀佛就现前了,就来接引你了,这是念佛的方法。品位高下在念佛功夫的浅深,不是念的时间长,不是念的数目多,功夫的浅深。功夫是什么?功夫就是你对於世出世间一切法你放下多少,那是功夫。你放下愈多,你往生极乐世界品位愈高,放下愈少,品位就愈低,四土三辈九品是这么回事情。但是你还要晓得一个事实,那就是极乐世界很特别,非常希有奇特,奇特在哪里?它是平等法界,虽然是有四土三辈九品,它在一起,没有空间维次,纵然是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你每天能见到阿弥陀佛,能见到观音、势至、文殊、普贤,都能见到他们。他们在实报庄严土,我们这个世界没办法,见不到,有不同空间维次,西方极乐世界没有空间维次,所以你统统都见到。蕅益大师讲得好,我求往生极乐世界,只要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我就很满意了。什么原因?下下品往生天天还跟弥陀、观音、势至、文殊、普贤都在一起,跟生实报庄严土没有差别。所以这个法门太希有!
我们虽然生在末法,根性不如古人,但是修净土,我们的成就可能超越古人,这也是希有。问题在哪里?问题是你信不信,你肯不肯真干。要真干,那就是二六时中心里只有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之外,绝不把一桩事情放在心上,心上再放一桩事情就是夹杂。所以,净念里面是不夹杂的。不怀疑、不夹杂,这才叫净念,没有一个不成功。而且成功非常快速,我们看古人修行,看《净土圣贤录》跟《往生传》,几乎都不超过三年。绝对不是说他寿命三年就到了,不可能,没有那么巧的事情。三年他净念相继,这个成就了,纵有寿命,不要了,到极乐世界去,现在讲移民,移民到极乐世界去,这个臭皮囊不要了,丢掉了,是这么回事情,我们不能不知道。
这一生当中得人身遇佛法,遇到大乘,还遇到净宗,多么幸运,多么希有!只要你能把握住,你这一生圆满成佛。所以遇到《华严》是希有,为什么?是佛顿说,其他的经都是佛渐渐来教的,顿说只有这么一次。这是定中说的,小乘人不承认,佛在定中讲的。时间,二七日中,二七十四天,在定中讲《华严》。听的人要没有这个定就没有资格去听,所以听经的这些大众,里面还有很多鬼神众、杂神众、也有人天众,我们知道那些都是法身菩萨的化身,不是真的鬼神,不是真的人天。真的人天没有资格,入不了法界,入法界是要破无明才行。一般经上讲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你才有资格进华严讲堂,你无明没有破,这不是你的境界。
所以这个经讲完之后,大龙菩萨收藏在龙宫,人间没有流通。一直到释迦牟尼佛灭度六百年后,有个龙树菩萨,初地菩萨,出现在这个世间。他也是示现的绝顶聪明,释迦佛四十九年所讲的一切经,他只用三个月的时间就全通达了,印度所有学术宗教没有一样他不通。他自己感觉到这个世间没有一个人能超过他,贡高我慢的味道起来了,小菩萨。大菩萨就来接引他,大龙菩萨把他带到龙宫,参观龙宫里面所收藏的经典,一下看到《华严经》,他傲慢心马上没有了。佛二七十四天所讲的分量多少?十个三千大千世界微尘偈,一四天下微尘品。只一看这个,真的,不但没有傲慢心,惭愧心生起来了,自己知道才这么一点点,不能比。於是看到这样大的经,阎浮提众生,我们这个世间没有人能接受,分量太大。它有中本,中本分量也不是世间人能接受得了的。再看下本,下本是什么?就好像《四库全书》目录提要一样,《华严经》的略说,目录提要。看过《四库全书》的,我说这个话他就有印象。现在印刷术发达,把《四库全书》浓缩,照相浓缩,精装本大概还有这么厚一本,一千五百册,要跟《大藏经》比,十五部《大藏经》。《大藏经》一百册,一部《四库全书》这么大的分量。目录提要五册。那个全书我以前买了一套,在澳洲。商务印书馆的总经理告诉我:法师,假设一个人从一出生就会看书,每天看十个小时,他活一百岁,这个书还没看完。就是这么大的分量。目录提要五册。
所以龙树菩萨在龙宫里面看到的就是《华严经》的目录提要。分量多大?有十万颂,四十品。这个他看了很欢喜,这个分量我们这个世间人可以学习。颂就是四句,不管是长行、是偈颂,印度人计算是四句就叫一颂,或者叫一个偈子,四句。换句话说,全部《华严经》,龙树菩萨从龙宫带回来的,十万颂,就是四十万句,这个经的分量四十万句,四十品,这是完整的。传到中国来的时候不完整,经太大!第一次传到中国来是晋朝,一共是三万六千颂。你看十万颂,只有三万六千颂。把它翻译出来,叫《晋经》,就是晋朝时候翻译的,第一次翻译的。杜顺和尚、云华大师他们所看的是这部经。第二次翻译的是唐朝武则天做皇帝的时候,实叉难陀到中国来,带的有《华严经》,我们中国人非常欢喜。还是不全,他带来的是四万五千颂,比上次多了九千颂,武则天那时候翻出来的,翻成《八十华严》。前面晋朝是六十卷,叫《六十华严》,第二次翻的叫《八十华严》,不到一半,五万颂才是一半,四万五千颂,但是《华严经》大意能看得出来。我们现在用的本子都是《八十华严》,虽然有残缺,丢掉不少,大致上的意思能看得出来。
到唐朝德宗贞元年间,在中国南方有个小国,乌荼国的国王进贡,就是对皇帝送的礼物,里面有一品《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很难得,完整的。这品经过去也传到中国来,但是只有一半,《华严经》里面的「入法界品」,二十一卷。这品经翻译出来就是四十卷,我们叫《四十华严》。所以《四十华严》是《华严经》最后的一品,但是这品是完整的,没有缺,非常希有,这是中国现在的译本。现在梵文本都没有了,失传了,学《华严》就要学中国的本子。怎么学法?弘一大师教给我们,他说学《华严》,八十卷学到五十九卷,因为六十卷以后就是「入法界品」,你就不必学这个,接著学《四十华严》,《四十华严》是圆满的,这样合起来总共是九十九卷。也就是《八十华严》我们学到「离世间品」,最后「入法界品」换成《四十华严》。这样子合起来,中文的译本九十九卷,大概有原本的一半。这是大乘佛法留在这个世间,现在最圆满的一部经是中文的译本。希有难逢!
《华严经》里面讲什么?我也学了五十年,第一次讲这部《华严经》没有讲完,讲了一半停下来,那时候也没有录音,当然更没有录相。这是第二次讲,第二次讲得很详细,统统留的有录相。你们看到我们现在讲的次数,已经是一千八百多次,一次是两小时,三千多个小时,接近四千个小时,三十九品才讲到第十二品。而且前面十几品分量都不大,往后面像「十地品」,分量就大!「离世间品」就五卷,最后一品分量最大,四十卷。所以这里面内容我把它分成五个科目,《华严》里面讲伦理、讲道德、讲因果、讲哲学、讲科学,这五个科目都讲到登峰造极,都讲到究竟圆满。这部经实在太难得,方东美先生教我的时候特别介绍这部经。他老人家晚年在辅仁大学博士班开课,开华严哲学。所以我们有幸能遇到,真的是希有!
第二个「奇」,『此法希有甚奇特』。奇是什么?清凉大师讲「谓初能具后」,这个奇怪,奇怪什么?释迦牟尼佛是二七日中十四天里面提到一些事情,居然是他晚年的事情,好像他有预言,这很奇怪。所以说时间没有了,这句话就是说时间没有了。最初讲的,讲的里面很多问题都是以后所说的。《华严》实在讲就是佛一开头把他所证的境界全说出来,没人懂。然后讲小乘,慢慢的诱惑,就像办班教学一样。那学生不是这个根器?好,办小学,小学办完再办中学,中学再办大学,大学再办研究所。而这么多层次都在《华严经》上讲到。你看小乘,小乘里面讲到分量最重的就是伦理、道德、因果,大乘里面,像华严宗判小始终顿圆,始教里面这个分量还很重,但到终教里面,哲学的分量就多了,哲学、科学佛都说出来了,到别教、圆教,哲学、科学就非常之多。《华严》它统统有,五个科目都有,非常之难得。
「特」是特别,「谓迥出诸乘」。这个诸乘就是三乘佛法,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超出,跟他们完全不同。「此句赞也」,这句是对这部经的赞叹,「此法希有甚奇特」,这是称赞。『若人闻已能忍可』,向下这三句都是劝,劝我们学。假如你有这个缘分,你遇到了,听就是遇到,你听到、遇到的时候你能够忍可。忍可是什么意思?清凉在这边注解讲「谓信因,信则心净」。忍一般在大乘教里面当作同意、承认、认可。这个忍字加个言字边,认可,有这么多意思在里头。你遇到这部经你承认,这里面所说的你都能同意,你都不怀疑,你能够相信,这叫认可。所以你能信,信就清净,心净了,信心清净则生实相,实相是果。这个地方讲的是因,你有这个信心,你有因了,到信心清净的时候,智慧一生,果就出来了。智慧生的时候,《华严经》你全部证得,你才知道这真是自己。
这部经要是把它浓缩起来讲,实在讲就是惠能大师开悟讲的二十个字,你们想想看,他这二十个字是「本自清净,本不生灭,本自具足(具足万法),本不动摇,能生万法」,二十个字,这二十个字就是全部的《华严经》。佛开悟的时候讲得详细,全说完了,惠能大师开悟之后没说,但是他说这二十个字,也说完了。他说四句,四句就是一偈,你看佛说多少偈?十个三千大千世界微尘偈,释迦牟尼佛说的,惠能大师说一偈,一多不二,一即是多,多即是一,这是真正不可思议。我们看这个,这是两尊佛的示现,示现的形象不一样,你从这里去观察,你才能够真正体会到。那你要真正懂得惠能大师开悟讲的这四句话,那你就通达全部《华严经》。
我们再看下面这两句,『能信』,这讲三桩事情,『能受,能赞说』。忍可之后你能信,信就不疑,一点怀疑都没有了,清净心现前了。「能受」,受是什么?受是依教奉行,这里头的义理明白了,把义理跟自己的性德相应,从解悟逐渐的证悟。《华严》如果我们真的随著经文提升自己,那现在你是贤首菩萨,你现在念的是「贤首品」,你就是贤首菩萨。贤首菩萨是十信位的菩萨,到下面一品,下面一品就是初住,超越十法界,贤首是十法界最高的,十法界里面的佛法界,再往上去是真佛,不是假的。现在这里是相似即佛,很像佛,还不是真的,为什么不是真的?无明没断,分别执著完全没有了,连习气都没有了,可是无明没断。无明一断,无明就是起心动念,於一切诸法不起心、不动念,十法界就没有了,他就是初住了。初住以上,实在讲真的是平等,虽有阶级,清凉大师说得很好,那个阶级从哪来的?根本无明习气不同,习气没断完,有厚薄之差,所以才说四十一个阶级,是这么回事情;除这个之外没有两样。就是智慧德能相好完全相同,这个要知道,所以那叫一真法界,四十一位菩萨住一真法界。所以能受,你能接受,受的里面包括修行,真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