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2 节
作者:冷如冰      更新:2024-04-18 10:47      字数:4677
  媸抵腔郏档氖撬克档氖且磺兄谏磺兄谏鞲鋈吮纠炊加校飧龅览砦颐且C允Я俗孕裕遣皇钦婷裕坎皇钦婷浴D恼婷裕皇歉鲂橥某橄蟾拍钅悴豢戏畔拢鹆俗饔茫涯愕恼嬷腔壅习耍庖徽习阕孕园闳糁腔劬捅涑煞衬铡4蟪司铣K怠阜衬占雌刑帷埂F刑峋褪侵腔郏蛄私兄腔郏粤私蟹衬眨且蛔虑椋晕虿煌礁雒疲痪跷颍衬粘善刑幔莱赡蹋ń绯梢徽娣ń纭W衬粘善刑崾亲孕员揪叩闹腔巯智埃牢淌亲孕员揪叩牡履埽ń缥徽娣ń缡亲孕员揪叩南嗪茫痪跷蛲惩匙耍幻匀淞恕U飧鍪虑橐闱宄⒏忝靼住N颐嵌造墩庾虑橄嘈牛坏慊骋啥济挥小N颐敲挥谐善腥颐钦馊鱿钅慷济蛔馐鞘裁矗看笮姆卜颍庠诜鸱ń薪馕颍皇侵の颉Vの虻檬苡茫馕蚧共坏檬苡茫闳粘I畹敝谢故欠衬盏奔遥皇侵腔鄣奔摇V腔鄣奔遥窕菽艽笫σ谎傅茏有闹谐I腔邸埂?br />
  我们一天到晚常生烦恼,这就是没转过来。希望你现在了解、明白了,慢慢转。怎么转法?要放下,不放下转不过来。放下是菩萨,烦恼、菩提不二,那真了不起。菩提就是智慧,菩提真的当了家,烦恼怎么样?烦恼是你的下属,帮你办事。现在我们很麻烦,我们现在的生活当中是烦恼当家,我们自性智慧没有了,不见了,不晓得到哪去了,所以你不得受用。我说这个话恐怕还有人不懂,怎么觉悟之后智慧当家,烦恼当下手?真智慧开了。《华严经》五十三参里面就有,该骂人的时候照骂人,该发脾气就发脾气,该笑就笑,那不叫烦恼吗?不是的,那是什么?那是教化众生,里面怎么样?如如不动。不是说一发脾气,气得二、三天都消不掉,不是的,他发了,没有了,根本就没有,所以那变成办事的手段。所有烦恼变成办事的手段,它不当家,它不做主,它对你毫不影响,这得受用,这叫学佛。我们前面讲菩萨游戏神通,跟一切众生和光同尘,外表是一样,里面完全不一样,这是真本事。这个道理我们要懂,要学。不是学了佛什么事都不能干,学了佛什么都能干,但是它绝不障碍你的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一丝毫不妨碍。这就是真的,这得受用,才能真的解决问题。
  《仁王经》上这个疏,注解里头,「明此经者,题云般若」,这经题叫《仁王般若波罗蜜经》,题里头有般若。「即以为宗」,宗是什么?宗是宗旨,就是这部经里面讲的什么最重要。宗它的意思就是重要的、尊崇的、主要的,它有这个意思。这部经里面主要讲的是般若智慧,尊重智慧、崇尚智慧,宗是有这个意思。「观如来品别明三种」。这是《仁王经》里面的一品,「观如来品」里面讲到实相、讲到观照、讲到文字,这三种般若。「慈恩三藏,更加二种」。慈恩三藏就是玄奘法师,玄奘法师在慈恩寺住了很久,后来对他尊重,尊重他,不称他的名,也不称他的字,称他什么?称这个寺庙,称慈恩寺。如果称慈恩大师,那就不是玄奘大师,那是窥基。称慈恩三藏是玄奘,玄奘法师是三藏法师。这个地方我们要注意,他称慈恩大师,那就是窥基大师,就是法相宗的祖师。法相宗虽然是玄奘大师传给他学生的,窥基是他的徒弟,传给他的,但是法相成立一个宗派是在窥基大师手上建立的,玄奘那时候还没有法相宗。所以慈恩要注意底下是「大师」还是「三藏」,这两个人不同,三藏是玄奘大师。他又加两种,三般若又加两个,加一个境界般若,加一个眷属般若。「通前五法」,前面讲三个,再加上这两个,变成五种,就变成通前五法。
  「般若性故」,实相般若,般若性,「般若相故,般若因故,般若境故,般若伴故」,伴是作伴。前面三个我们已经讲了,实相、观照、文字已经说过了,现在我们看第四个境界般若,这是玄奘大师加的。什么叫境界?「为般若之所缘,一切诸法是也。般若之真智,以一切诸法为境界,故名之为境界般若」。玄奘大师讲得不错,也讲得很好。般若是智慧,真实智慧,智慧的对象是什么?对象是一切万法。智慧是明了,你明了什么?明了一切万法,过去未来、此界他方。惠能大师讲的「何期自性能生万法」,这个万法就是此地讲的一切诸法。一切诸法是自性所现的,唯心所现,唯识所变,是自性所现的,是性识所变的,自性本有的般若智慧,他哪有不明了的道理?哪里会产生障碍?如果没有境界,般若智慧显不出来,所以他一定要有境界,智慧才能显出来、才能通达明了,这称之为境界般若。这是般若之所遇缘,缘就是对象,一切诸法是也。般若的真智,以一切诸法为境界,叫做境界般若。这个意思说得好,境界般若是什么?所有一切万法跟般若融成一体,它不是对立的,不是有个什么。我们凡夫总是有分别,能知,对面有个所知,能知是般若,所知的是境界,所知的是一切诸法。现在告诉你,能知跟所知是一不是二,当中没有界限,能知叫实相般若,所知的叫境界般若,这叫真智,没有对立。这个意思说得很清楚、很明白,能所不二。
  契入这个境界,大乘教里面讲自性里面有我,有常乐我净。常乐我净在六道里面是完全被否认的,佛跟六道众生讲无常、无我、无净、无乐。没有乐,哪来的乐?苦停了,你觉得有乐。譬如你现在这个人身,你一天要吃三餐饭,一餐饭不吃,你饿得有苦了,你哪有乐?到时候等於说要吃药,药吃下去了,保持几个小时,你没有苦的感觉,你觉得有乐;如果你要不吃,不吃的时候苦就马上现前。真是这么回事情。如果是真的有乐,我不吃不喝也快乐,那才是真的。所以常乐我净在六道凡夫里没有,妄想,哪来的常乐我净?还有个妄想,「真善美慧」,都是妄想,绝对没有事实。可是这在哪里有?四圣法界里面有,有相似的,不是真实的。到一真法界就是真实的,确实有常乐我净。我是什么?遍法界虚空界是我,「我」是法性,遍法界虚空界是法相,那怎么不是我?一切诸佛是我,一切菩萨是我,一切众生是我,没有一法不是我,这叫你真正开悟了,你真正见到自性了。你要说这是我、那个不是我,你怎么会懂得什么是我?这桩事情不好懂,世尊在讲经的时候常常用梦幻泡影做比喻,虽然说四个,最重要的是梦。我们每个人都有作梦的经验,梦从哪里来的?梦怎么来的?有没有去想想看?梦中境界是阿赖耶里面的种子起现行,你意志力不能控制它的时候就冒出来,它就现相了。你想想看梦中那个相,是自己阿赖耶种子起现行变现的,里面一定有我,总不会做一个梦里头没有我,那不可能,一定有我。你梦到很多人,梦到山河大地,梦到虚空,你想想看,都是你自己意识心里变现出来的,梦中决定没有一样东西是心外之物,都是你自心变。你几时在梦中一下觉悟到统统是我变的,没有一样不是我变的,那就对了,完全正确,算是你觉悟了。
  梦中境界跟我们现实的这个法界没有两样,是一回事情。我们这个世界怎么会发现?一念不觉变现出来的。怎么会变现?自性里头这些所有一切境界它本来具足。六祖开悟的时候第三句话说「何期自性本自具足」,这个本自具足就是具足无量无边诸佛刹土,十法界依正庄严它本来具足,但是没有缘它不起现行。那什么是缘?一念不觉就是缘。一念不觉,一真法界变成十法界,就像作梦。我们现在晚上睡觉作梦呢?也是一念不觉,阿赖耶识里起现行,梦中之梦,是这么回事情。真正了解遍法界虚空界是自己,你就能起观照,常常想到遍法界虚空界是自己,你对於法界虚空界,你爱不爱护?这个爱心起来,这叫大慈大悲,没条件。像我们照顾自己身体,这五官,眼睛、鼻子、耳朵,眼睛有点不舒服了,手赶紧去帮助它,眼睛也没有请求,它自动就来帮助,为什么?一体。所以佛菩萨跟遍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感应道交,是什么道理?就是一体。众生有感,立刻就应,这里头没有时间、没有空间。马上就应,就是就在现前,没有空间是没有距离,没有时间是没有先后,感就有应,感消失了,应就没有了,有感就有应。感应的道理、事相很复杂,佛为我们说明,把它归纳讲出四种,显感显应、显感冥应、冥感显应、冥感冥应,感应再多,不超出这四大类。所以境界般若是讲一体,能所不二。
  下面讲眷属般若,什么叫眷属?我们看底下的注解,「暖、顶、忍、世第一法」,这四种在佛法叫四加行。在什么时候出现?登地的时候。你修行,菩萨修到十住,十行,十回向,四加行,才能登地。这都是功夫比喻,暖,好像我们接触火,你还没有接触到的时候,你靠近了就有暖气,就感到暖;顶是达到巅峰;忍是认可、是证实这个意思;世第一,世间没有更超越的,这四加行,这叫般若眷属。「诸智及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等,是皆观照般若,即慧性之眷属」。前面讲的暖、顶、忍、世第一,还是属於境界,你怎么会知道?那就是观照,你知道你现在接近登地,你现在知道你自己在三贤位的最高峰,上面就是初地菩萨,你能够明了、能够体会这是智慧。自己到什么境界、到什么程度,不用问人,自己很清楚。向别人请教那是证明,证实一下我这个境界、我所体会的是不是,有没有错误。给你证明的人就是你的传法师父,谁给你作证明谁就是你的传法师父,就是你的亲教师,是你的和尚,你从他而得法,他给你证明的。
  所以证明的人不是普通人,他必须要到达那个境界,他不到达那个境界他不能给你证明。像惠能大师这种人,那可不是普通人,他没有四加行,他超越了,这叫特殊天才,没有次第的。这都是有次第的,你看他修行十住、十行、十回向、四加行、十地,这叫渐修,渐悟。他那叫圆顿,圆满顿超,弘忍大师(五祖)给他印证。是不是五祖教他的?不是,五祖没教他。跟他略说《金刚经》大意,说了还不到三分之一,他就完全契入,说出「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弘忍大师一听之后,不说了,后头不要讲了,那讲的都是废话,他全通了,衣钵马上就给他,那是上上上根。所以他教学生教上上根人,上上根比他还低一级。众生根性不一样。能大师根性从哪来的,他就能放下,我们想放下就是放不下?在这里不能不相信,他过去生生世世在修行,差不多都放下了,就差那么一点点。在这一生当中,他给我们所示现的,不是一点一滴的放下,是一下放下。他在卖柴的时候听别人念经,可以说妄想分别执著统统就放下了,没人给他证明。你看他彻底放下之后,他做人多么谦虚,他对任何一个人都真诚恭敬,对人恭敬、对事恭敬、对万物恭敬。万物恭敬从哪里看?《坛经》上没有讲,在黄梅,但是在猎人队里面有记载。在猎人队里头他替猎人烧饭,做厨师,看到猎人带回来的这些野物,还有受伤的,伤势轻的,他偷偷的把它放掉;伤势重的,他给它养,养好了才去放;已经死的这才吃,而自己吃肉边菜。那么他对这个动物晓得,为什么你会遇到猎人?还不是报应,过去生中你杀他,今天你要来还命,要还给他。在猎人队十五年,他天天在度众生。从这里我们就体会到,他对这些小动物,蜎飞蠕动,他对於树木花草真诚的爱心。等了十五年,缘成熟了,这才传法广度众生。什么时候缘成熟自己知道。成熟、不成熟都天天在干,没有一天不干。没有成熟的时候,度畜生道、度树木花草,花神、树神、山神、河神,《华严经》上讲的众生,他跟他们打交道。说缘成熟是人间的缘,人道的缘,什么时候成熟再到人道来,绝没有一天空过。这是他的诸智。
  及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这通常讲小乘的五分法身,这些都是属於观照般若。观照般若是什么?观照般若是慧性的眷属,这个慧性就是实相,性是体,实相般若之体它所附带的。眷属是附带的,也就是它起作用,所起的这些作用都是属於附带的。从这个地方你就晓得,持戒是智慧,没有智慧的人他不愿意持戒,为什么?他有烦恼,他没有智慧,有智慧的人他一定照做。不但是提升自己,他在这里积无量功德,为什么?他做样子给别人看。所以这个持戒,说实在话,你从这个地方才了解无量无边的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