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8 节
作者:
冷如冰 更新:2024-04-18 10:47 字数:4695
淅矗驮谀抢镄扌校蕹晒α怂统鋈ィ统搅溃ぐ⒙藓汗K运挥没乩矗谀抢锞统晒α耍形宀换固欤辉倩乩础?br />
这五天的天人统统称为净居,也叫净居天,净居天就是五不还天,净居天人。我们也要很感恩他,感他什么恩?释迦牟尼佛成佛,能留在这个世间讲经说法四十九年,要感恩他。佛示现成佛的时候,如果没有人启请,没有人认识,没有人启请,佛就灭度,示现成佛之后就走了。在这时候净居天人看到了,赶快下来,变化成一个凡人,向释迦牟尼佛请法。请转法轮,请佛住世,是他们干的。释迦牟尼佛看到有人请法,就住世,要为大众说法,这是净居天人做的好事,凡夫谁知道?
所以佛法是师道。作师,真正求学的人一定懂得尊师重道。重道是因为你尊师,尊师是为了重道;重道是里面,尊师是表现在外面。所以只闻来学,未闻往教,没有说老师到你家里来教你,没有这个道理。所以学要求学,这是道,你要去求。你有真诚心、有恭敬心,有学、有道的人遇到了,他一定教你。为什么?有学问的人他一生唯一的一个希望,他的学问能传下去,有道的人亦复如是,希望能得一个传人,世代相传。这就是中国五伦里面所说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个后,不是说你有儿孙就是后,不是的,你要有人能够传你的道。家也是如此,家在过去有家道、有家学、有家业,你的儿女能不能承传,如果不能承传,儿女再多也没用处。真正有能力承传的,不是自己儿女没有关系,那跟自己儿女没有两样,为什么?师徒如父子。在古礼里面,老师过世,学生也服三年孝,儿女三年有孝服,学生没有孝服,心丧三年。所以老师的地位跟父母没有两样,从称名你就晓得了。
古时候男子二十岁成年,就称大人,行冠礼,戴帽子;十九岁不戴帽子,扎一个头巾,不戴帽子。童子,别人可以称你名,你没有成年,行冠礼之后,不可以称名,为什么?你对他要尊重。这时候怎么称呼?同辈分的人送你一个字,所以名字,从此之后大家称字,不称名。可是自己对别人要称名,这是谦虚,别人对你不可以称名,一定称字。所以古人有名、有字。纵然你将来做了官,你见了皇上,皇上也称你字,不称你名,对你尊重。一生称你名不称字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父母,一个是老师。所以把父母跟老师等量齐观,看平等,这个要懂得,古人非常讲求。如果你有学问、有道德、有善行,一般人对你格外尊敬,连字都不称你,称什么?称号,你就有个别号。最尊重的连号都不称,称什么?称你的地名,你出生的地名。像清朝末年李鸿章,一般人名、字、号都不称,称他「李合肥」,他是合肥人。这是最尊敬的,合肥的荣耀,出了这样一个大人物,称他地名。在佛门里面也是如此,所以佛门,你一剃度的时候你就有名、有字,但是名跟字都是师父给你的。实际上师父是给名,字是你的同辈分的同学,我们现在讲师兄弟,师兄弟给你的。如果有大德大能,也称号。名号最多的,近代大概是弘一法师,弘一法师的字号应该有一百多个,可能他自己都搞不清楚。他是随手拈来,给人家写字的时候,他就随手写个名字。他用得最多的是弘一,弘一是他的别号。所以这个都要晓得。
在佛门里面,对大师级的不称名号,别号都不称,也称地名。像智者大师,已经很尊重了,人家称什么?天台大师,他一生住天台山,称天台大师。窥基大师,他一生住在他的寺庙,都用寺庙的名称,所以称道场。我们称蕅益大师称灵峰,北天目灵峰。这是最尊敬的称呼,世法佛法里面都是这样称法。所以,我们晓得师徒如父子,从前师生的情分太重,老师的子女比自己亲兄弟还要亲,一生都要照顾到,感念老师的恩德。这是讲菩萨们,菩萨是『无量亿劫勤修学』,修成的,『得是无上菩提智』,修戒、修定、修慧,成就无上菩提。无上菩提是大彻大悟,明心见性。
【云何不於一念中。普知一切众生心。】
你看看摩醯首罗天,他能於一念中知道龙王降雨多少滴,他能知道,难道一个法身菩萨对於一切众生的起心动念,那就像雨滴一样,他怎么会不知道?关键在哪里?关键在一念。一念是什么?一念是无念,诸位要晓得,有一念已经是二念。一念是真心,一念是本性。一念这个名词,你看它在什么地方,怎么个讲法,这个一念是自性,有念皆妄。一念就是自性的本来面目,在没有起心动念的时候叫一念,起心动念就叫二念;换句话说,一念不生,这时候叫一念,不生就是一念,生就是二念。生一个念头就落二三,二是什么?妄想、分别,三是什么?加上执著。这是修行功夫。六根在六尘境界里头,最高级的就是一念,就是不起心不动念。不起心不动念,心像一面镜子一样,我们看到外面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没有起心动念,这是一念。才一起心动念就是二三,这速度太快了。起心动念是什么?是无明,无明起来;不起心不动念没有无明。起心动念就是无明,就不明,你就糊涂了。这一糊涂怎么样?连著就起分别,一有分别,连著就起执著。所以起心动念、分别、执著,一刹那。古大德跟我们讲,「迷唯一念」,这个一念是起心动念,就迷了,「悟止一心」,一心就觉悟,一心,念没有了,有念是二心,无念是一心。所以一心、一念意思很难懂,千万不能搞错,很不好讲。给你讲无念,你执著个无念,那还是有念;给你说一念,你执著一念,你就起心动念。所以这很难,这是迷悟的根源。
我们现在情形是什么?是念念不觉。一念迷了,第二念,第二念还是迷的,第三念还是迷,念念都是迷。念念里面都是起心、动念、分别、执著,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多少时间完成的?亿万分之一秒,你怎么能知道?所以佛给我们说,八地菩萨才真正明白这桩事情,七地还不行。八地是不动地,定功深,就是不起心不动念,他知道。七地还会有念头,还会起心动念,妄想分别执著没有,但是他起心动念。所以这个经里头最重要的就是一念,这个一念是不起心不动念。只要不起心不动念,你的自性现前,就见性了。你见性了,『一切众生心』是自性所变的,唯心所现,唯识所变,你怎么会不清楚?见性就清楚了,不见性不行,不知道,见性就是遍知。
这个地方也有个很深的意思,那就是我们的起心动念骗不了人,可以骗凡人,骗不了圣人。要知道不起心不动念的法身菩萨有多少?无量无边,他们知道,一丝毫都瞒不住。中国圣人教我们慎独,「十目所视,十手所指」。佛法讲不止,无量无边的这些得一心的人全知道,这我们要晓得。懂得这个,常生惭愧心,就生起来了;不知道这个事实真相,惭愧心生不起来,以为没人知道,不晓得诸佛菩萨全都知道。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八六一卷) 2007/11/1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1861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贤首品第十二」,第五大段喻况玄旨分,大喻第十七看起,十七有三首颂,「大风成事喻,喻大愿宿成德」。我们把经文念一遍:
【众生业报不思议。以大风力起世间。巨海诸山天宫殿。众宝光明万物种。亦能兴云降大雨。亦能散灭诸云气。亦能成熟一切谷。亦能安乐诸群生。风不能学波罗蜜。亦不学佛诸功德。犹成不可思议事。何况具足诸愿者。】
这三首颂意义深广无尽。首先我们讲「风」这个字,大风,佛法里面讲四大,四大是地水火风,称之为四大,实际上这是讲基本粒子有这四种特性。基本粒子是最小的物质,地是指它是个物体,能看得见,我们的肉眼看不见,科学家在高倍的显微镜下面发现,用显微镜。佛在经上说,阿罗汉的天眼可以看到微尘,天人的天眼都看不到,前面讲的欲界天、色界天、无色界天,他们都看不到。修行人,小乘初果、二果、三果也看不到,四果罗汉才看到。在我们《华严经》里面,四果罗汉相当於七信位的菩萨;换句话说,从初信到六信,他们都有天眼,也看不到。
这最微小的物体,这是物质。这个物质还能分,经上跟我们说的微尘,把它分成七分,七分之一叫色聚极微;还能分,再把它分成七分之一,叫极微之微。佛说这个不能分,极微之微不能分。极微之微阿罗汉看不到,色聚极微阿罗汉也看不到,极微之微谁能看到?一般经教里面讲八地菩萨,八地菩萨不动地,他才能看到。这是基本的物质。这个基本物质它有四个现象,它是物质叫地大;用现在的话说它带电,所有物质它都带电,电有阴电、阳电,阳电在佛法里叫火大,就是说它有温度,再小的物质它有温度,温度是阳电;它有湿度,湿度就是阴电,阴电就是水大;它是动的,它不是静止的,它决定是个动的,动就是风,所以风是动的。这佛给我们说明所有物质现象,没有一个是静止的,统统都是在动。所以动在修行人里面来讲起心动念,这念一动能生万法。宇宙从哪来的?就是你的心性动了,一动现象就出来,不动没有现象。
由此可知,我们现在真心是在动。不但我们的心在动,现在讲到这品经贤首菩萨,贤首是十信位菩萨,我们要问,他的心有没有动?有。为什么?他在十法界,心要不动,没有十法界,就是觉后空空无大千。贤首菩萨他有起心动念,他没有分别执著,所以他没有六道轮回。七信位就是阿罗汉,八信是辟支佛,九信是菩萨,十信就是贤首,十法界里面的佛。在十信位上你就看得很清楚,十信心满,如果他不动,他觉悟了,所谓「觉止一心,迷唯一念」。他一念觉了,十法界就没有了,十法界尚且没有,哪来的六道!到那个时候,好像你睡觉一下醒过来,醒过来梦没有了。《证道歌》上讲得好,「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作梦确实是一念不觉,这梦中境界现前;一醒过来,梦的境界没有了。
什么时候我们在六道十法界的大梦一下醒过来,恭喜你你成佛了。这个佛不是十法界的佛,一真法界。一真法界里面的佛叫真佛,十法界里面的佛叫相似即佛,天台大师讲的,相似不是真的。为什么不是真的?他心还在动,还没醒过来,醒过来之后才是真佛。真佛我们也称为法身菩萨,他是佛。为什么称菩萨?诸位要晓得,称佛不起作用,称菩萨起作用。譬如法身菩萨,他证得法身,遍法界虚空界所有一切众生有感,他就应,他应那就是菩萨,起作用了。应以佛身而得度者,那个佛我们也是称菩萨,像释迦牟尼佛三千年前,以八相成道示现在印度,许多经里面都称菩萨。从体起用叫菩萨,回归到自性这就是佛,所以这个菩萨我们加两个字叫法身菩萨,法身菩萨就是诸佛。江味农居士在《金刚经讲义》里面讲得很清楚。
所以动才有物质的现象,如果不动,不动没有物质,不但没有物质,精神也没有。一念迷了,迷就是动,这一念才动,分别执著就跟著起来,速度非常之快。起来的时候你自己还不知道,为什么?这个波动非常的微细。现代科学家讲宇宙是波动的现象,这说得好,跟佛讲的意思很接近。佛用现在的话来说,佛法就是讲所有现象是波动;除了波动之外,什么都没有。现在科学家他不承认有物质的存在,他知道物质是假的,跟《金刚经》上讲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他知道了,虽然知道,他没有证得。就像我们一样,我们现在读了许多大乘经典知道,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可是我们还是执著,我们还是分别,还是在造业,为什么?我们跟科学家一样,知道,这叫解悟。经教里头说得好,祖师大德教我们也教得好,解悟不能解决问题,要证悟才解决问题,要亲证。
解悟跟证悟差别在哪里?解悟是你读经,你听教,你悟到了、明白了。虽明白,你的妄想分别执著没放下,所以不管用,从前李老师常讲,你该怎么生死还是怎么生死。只要妄想分别执著没有放下,你就受业力支配。受业力支配的人,就是六道众生,你出不了六道。你学《华严经》,执著;你念阿弥陀佛,执著;你参禅执著,你持咒也执著,这不行,不管用。有执著就有六道轮回,执著没有了,六道就没有了;你还有起心动念,你还有分别,那就是还有四圣法界。六道没有了,有声闻、有缘觉、有菩萨、有佛,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