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1 节
作者:
冷如冰 更新:2024-04-18 10:47 字数:4684
耍阋プ』嵝薷#阕约盒奁叻郑址肿约旱谩N椅幸桓龊门笥眩夜乐竽闾嫖易龊檬拢飧龈1ㄆ叻值敝兴昧郑阒坏靡环帧V豢梢运凳裁矗渴悄闱匪模慊顾U飧龅览硪?br />
你认识什么是福田这是智慧,你在福田里种福;如果你要认识什么是功德,那是大智慧,那是出世智慧。现在我们总算把这桩事情搞清楚了,很难!什么是世间智慧?什么是出世间智慧?没有放下分别执著那就是世间智慧,放下分别执著就叫出世间智慧,差别在此地。纵然像有些高僧大德,以四众的供养去修福、去行善,自己心地也很清净,付出之后心无罣碍,告诉别人「各人因果各人承当」,他再也不过问。我们要问一问他具有的是世间智慧,还是出世间智慧?很难说!分别执著没有放下还是世间智慧,还是福德边事,不是功德。你就晓得这放下多重要。
放下从哪里放起?从五欲放起,财色名食睡,自己保留只可以说保留现前需要的就够了,你尽量去布施。有人说:那我布施完了,我就没有了。这是一般世间人学佛之后,佛教给我们布施不敢,不但布施不敢,持戒也不敢,为什么?我持戒在这个社会上那处处要吃亏,不甘心、不情愿,所以他做不到。为什么做不到?对佛没有信心。从前李老师跟我讲,信佛好不容易!真正信佛,我现前所有的只有一钵饭,这从前出家人看到一个贫穷害饿的人,出家人自己不吃,把这碗饭布施给他。布施给他,饿一天,没想到自己,能做得到,而且常有之事,何况这些身外的财物。从因果上讲愈施愈多,我们学佛这五十六年的经验,是真的不是假的。可怎么样?愈多愈施。你不施麻烦就大!佛在经上讲「积财丧道」,你就害了道。道是要流通的,不能堵塞,像水一样流通的,你不能把它堵住。堵住怎么样?积蓄,钱愈积愈多积蓄,不如要真正发心去流通。
讲到布施,我们会看到现前这些现象、看到这桩事情是个好事,以后发现是别人设的圈套来骗你的。这个事情,我们以从前我亲眼所见到的道安法师的例子,确实是有些在家居士设了圈套,组公司来好好的经营,以这个得到的利润来做弘法利生、做好事。老和尚说好!老和尚,我们现在资金不够,请你老人家帮助。老和尚很慷慨,有许多公司请老和尚做董事长,我知道他有好多个董事长的头衔,每个董事长都要捐钱。是不是像他所说的去做?老和尚没有时间去调查。老和尚这点很难得,不怀疑人,纵然是发现这个人欺骗,他来要帮忙,还是给他。这难得,我从老和尚那里真正学到这点。从前章嘉大师教我修布施,我的顾虑还很多,看到道安法师之后一点顾虑都没有,这正确。相信因果里面所说的,你命里头有的丢不掉,命里面没有的,你保持不住,会丢掉。老和尚这样做,感动了很多人。骗他的,以为老和尚不知道,到后来一发现老和尚原来全知道,惭愧的心生出来了,这是用身教感化一个人。
我们看了《唐人传奇小说》,看到杜子春的故事,太上老君感化人,知道这人不务正业,吃喝嫖赌,败家子。老君怎样?他每次到困难的时候,家败完到外面讨饭,老君就现在他面前,又给他一个机会得到大量的黄金。他又挥霍一阵,三、四年又花光了,又变成乞丐。好像到第五次他回头了,他知道错误,第五次再变现的黄金,他不动心了,跟著老君去学道。跟老君学道要通过很多的考验,真的一关一关的通过了,到最后一次,看到他父母在地狱里面受残酷的刑罚,他看了不忍心,叫了一声爹娘,这境界马上就没有了。老君现身说你这关没通过,你成不了仙,你还是回到世间去。世间人总还是亲情没有舍掉,境界现前你还是起心动念,这都是教训。传给他就是《太上感应篇》。《太上感应篇》从哪来的?就从这里来的。太上老君给他这一本《感应篇》,叫他好好在世间劝人行善,相信因果。
这是苦本,谁知道?觉悟的人知道,觉悟的人才肯真正把这舍掉;没有觉悟的人,他是凡夫,他做不到。下面讲『一切圣人皆厌患』,这圣人知道五欲是苦,所以在物质生活上宁愿减少。像释迦牟尼佛他们这个大团体,一千二百五十五人,日中一食,三衣一钵,比颜回还要清苦。颜回是箪食瓢饮,还居陋巷,还有个地方住处;佛弟子没有地方住,晚上住在旷野树下。这是圣人,这是示现,现身说法告诉我们,这东西要舍弃,决定不能有一丝毫贪恋,舍得那么干净。我们后学看到佛菩萨的示现,他的标准我们做不到,但是你一定要记住,要减少到最低的标准,就是饮食起居够用,这样就好;处处要想到给社会大众做个好样子,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这样就好!
『五欲功德灭坏性』。五欲对功德是灭坏性,有五欲,功德就没有了。这个道理要懂,福德有,功德没有了。你有贪瞋痴,哪里有功德?末后这句是劝我们,这天鼓劝人,『汝应爱乐真实法』,五欲,要知道它不真实,它是无常的。你看前面讲如水泡沫,如梦幻泡影,一定要认识清楚,你才真正肯放下,这一放下就能入佛门;这个放不下,无论怎么样修,始终你入不了佛门。入佛门,《金刚经》上有标准,「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你才能入门。入门是什么地位?在《华严经》上初信位的菩萨,这入门;小乘须沱洹初果,才入门。我们现在有没有入门?没入门。虽没有入门,我们向著这个门去接近,一步一步的去靠近它,这在小乘叫初果向。你的方向目标正确,我真的在干,我天天在放,一点一点的放,能有个三年五载、十年二十年,真的放下了。
我初学佛的时候,实在讲那个时候什么都没有,章嘉大师教我放下,还给我限定时间六年。头一天教我「看得破、放得下」,教我六个字,你好好去做六年。到第六年放得什么样?只有一床铺盖、两套换洗衣服,其他的一无所有。出家的缘成熟了,身上真是一文不名,从台中到临济寺出家,临济寺常住给我买一张车票,从台中到临济寺的圆山车站,那个车站就在庙门口。真的有感应。出家之后,刚出家供养不多,很少,别人要供养我,我跟他说,我不要钱。你要什么?我要经书。他就给我买书,所以我的书就很多,都是同修他们替我买,买来送给我。我在香港买了不少,智开法师帮我的忙,我给他写信我需要什么,他就替我搜集寄到台湾。很难得,我什么时候有钱,什么时候寄给他,他对我很放心。那个时候没有见过面,不认识,他能相信我,我也相信他。所以书寄给我了,通知我这部书多少钱,有人供养我,就告诉他:我这书收到了,缺多少钱,你们替我寄过去。
求学的那些年,这种生活大概过了将近十年,十年之后真的讲经福报现前了,供养多了。多了怎么样?都印经,学印光法师。印光法师所收四众弟子的供养,他在苏州报国寺搞了个弘化社,就是佛经流通处,他自己买了机器印刷,开了个小印刷厂,来流通法宝。这经论、善书可以说是近代善本书,就是它校对得很精确,很少有错字,版排得好,字也很大,让你看到的时候,一般不需要戴眼镜都能看。印祖一生专门做这桩事情。社会上常常也有灾难,水灾、旱灾,老和尚知道之后也都伸出援手,钱从哪里来?钱从印经的款项拨出一部分来救灾。他给我们的示现,学习专,一门深入;修行专,一句佛号念到底;事业也专,十方供养统统印经。
我们细心去想想,所有一切善事,印经最善,为什么?没有弊病。纵然这个书人家拿去卖了,卖也好,买的人他就看。印书的目的就是希望别人要看,那个看的人他会得利益,所以这是好事情。那些经济上有困难的人,他在这里请了几本书拿出去卖,等於说我们在金钱上帮助他,都是好事。他替我们把这个书就销出去,我们是赠送,没有一样不是好事。我们的书有地方有卖,有很多人告诉我:法师,你们这个书赠送的,怎么外面有人卖?我说好事情,他替我赠送,人家给他一点报酬,有什么不好?所以我们的心量要拓开,不要斤斤计较这些。
愈施愈多。最初我们印经,我第一次印的经是《安士全书》,那时候印了一千册精装本,印得很庄严,非常欢喜。第二次印经就是《华严经》,那个时候我在台北讲《华严》,讲《华严》的时候,我们的经本是用台中李老师讲堂里用的经本。他的经本十二册,大字,十六开的,字很大,我把它缩小,缩成袖珍本,口袋可以装的,那成本就低很多。照相影印,一本那个时候台湾钱两块钱,《华严经》一套十二本,十二本二十四块钱一套。我们最初是印一千套小本袖珍,字也很好看,大概就是一般我们现在讲的三号字,所以看得也很清楚,携带也很方便。在那个时候我们自己用钱很节省,用两块钱,想一想这两块钱可不可以不用?要不用就印一本经书。没想到现在居然我们可以印《大藏经》来跟人结缘,愈施愈多,愈多愈施。不要有丝毫疑虑,怀疑顾虑用不著,那是烦恼、那是习气,统统把它断掉,普遍跟大家结缘。现在我们的《大藏经》、《华严经》,不但在佛门里面普遍结缘,其他宗教我们也送,有很多宗教他们有图书馆,他们愿意收藏,我们统统都送。像我们送给印度尼西亚,第一次是送佛教道场,送了六十套《大藏经》。第二次他们宗教部问我要两百套,那他送所有宗教跟学校图书馆,我们送了两百套。
我们要「爱乐真实法」,真实法在《华严经》里面,什么是真实?我想同学们都应该很清楚,放下妄想分别执著就叫真实法。因为你放下执著,你就证阿罗汉果;放下分别,你是菩萨;放下妄想,你就成佛。你本来是佛,这是真实法。所以我非常感激章嘉大师,第一天见面,他就把真实法告诉我,但那个时候不晓得是真实法。他教我看破、放下、布施,五十六年前,五十六年在《华严经》看这真实法。我们学《华严经》,如果这三样没有放下,《华严经》是世间法,我们讲人天佛法,不是出世间法。如果执著放下了,《华严经》是出世间法,但是怎么样?没出十法界,出了六道,必须是把妄想分别也放下了,那就是出了十法界,这要懂得。
放下执著,对人、对事、对物不再执著,真的没有执著,这个执著是从心里面放下。如果你办事,你身上有职务、有执事,你执事要不要做?要做。很认真负责去做,但是心里面干干净净,这是功夫。外面做事情有执著、有分别,心里没有,你这样子做事,就是我们一般人讲大公无私,你办事只生智慧,不生烦恼。烦恼从哪来?烦恼从执著来的。你有执著生烦恼,不生智慧;没有执著,生智慧不生烦恼。所以你办事的时候样样圆满,你办事没有一个不尊敬的,别人比不上的,你有定慧。凡夫哪来的定慧?这不相同。
像观世音菩萨讲的三十二应,应以什么身得度他就现什么身,他能现国王身。世尊在世,我们知道经上讲的十六大国王,释迦牟尼佛的在家弟子,都是菩萨化身,来护法的,不是凡夫,但是他示现是凡夫,还有居士长者。这就是让我们看到,外表有执著,里面没有执著;外面有分别,跟人往来有分别,自己实在没有分别。释迦牟尼佛一生就是这种示现,所以天天讲经说法,说而无说,无说而说,天天表演,做样子给大家看。做样子不也分别执著吗?是的,内里头没有。作而无作,无作而作,他多清净!所以他没有障碍,理事无碍、事事无碍,这才是世间人所讲的究竟圆满幸福的人生。只有菩萨才能做到,最低限度阿罗汉,幸福美满的人生,所以学佛要从这上学。这部《华严经》说的什么?全是说的自己的事情,没说别人事情,全是自己。我们自己真的明白,省悟过来,你自然是爱乐真实法,这个爱乐里头不是贪爱,没有贪心,是自性里面的性德自然流露。再看下面一首偈:
【三十三天闻此音。悉共来升善法堂。帝释为说微妙法。咸令顺寂除贪爱。】
前面是天鼓所说的,『三十三天』就是忉利天里面的大众,释提桓因是三十三天的天主,我们中国人称他为玉皇大帝。天上这些人民听到天鼓说法,统统都到『善法堂』,善法堂是释提桓因教化大众的讲堂。这给我们很大的启示,忉利天的社会,跟我们人间的社会、跟饿鬼道的社会,大致都相同。忉利天底下也有很多部门,也有很多官员,所谓天兵天将,有他的部属、有人民。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