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7 节
作者:
冷如冰 更新:2024-04-18 10:47 字数:4680
衬障捌娴亩喜坏簦獠皇羌俚摹W约憾宰约翰豢梢愿吖溃膊荒芄坏凸溃吖溃颐蔷头⒖窳耍裢拗窃熳镆担坏凸溃员靶奶兀鸱ǔ=驳牟桓页械保际拐习嵘K苑鸾痰嘉颐窃谌粘I畹敝校蘼鬯尘衬婢场⑸圃刀裨当3制匠P摹F绞鞘裁矗科降龋J呛愠#涝侗3制降惹寰唬悄憔筒欢舷蛏咸嵘姨嵘乃俣确浅?欤绞羌负渭妒恼飧鲅印7彩缕鹜纺眩鹜贩浅@眩裁矗恳锍捌泻艽蟮挠旅托摹⒕模夂芾选R嫡咸兀詈糜檬裁矗堪莘穑娓桑惶熘辽侔萑侔荨J翟诮玻砸嫡现氐娜巳侔莶还唬詈靡惶彀萑О荩忝挥惺奔浯蛲搿HО菪枰嗌偈奔洌啃枰父鲂∈薄C刻焓父鲂∈卑莘穑淮蛲肓恕?br />
倓虚法师跟我们讲的晒蜡烛的法师,叫什么名字我忘掉了,《影尘回忆录》有记载。这个法师也是没念过书,不认识字,在寺庙里面做香灯,人非常老实。老实人常常就有人欺负他,跟他开玩笑。夏天很热,大太阳,有人跟他开玩笑。都是同参道友出家人说:香灯师,你的那些蜡烛放在那里上霉了,你还不搬去外面晒一晒?他真听话,他把蜡烛全搬到外面去晒。上午搬到外面晒,下午全部融化了。晚上上晚殿的时候没蜡烛,只好把蜡烛心捡回来,用那个点燃,没有一个不笑话。维那师看到,实在太不像话。从前人心还是厚道,也不过分责备他,向老和尚报告。这是对的,这是有修养的,你不要去责备他。老和尚把他找来,问他:到底怎么回事?他就说:某人叫我蜡烛上霉了搬出去晒一晒,没有想到晒成这个样子。老和尚听了笑笑,好,很好。你的香灯就做到今天,明天不要你做香灯,换个香灯师。老和尚成就他,知道这个人是法器,老实,孺子可教。老和尚把他送到育王寺,育王寺里有释迦牟尼佛舍利塔,就叫他拜舍利,一天拜三千拜。他真老实,你教他干什么,他就干什么。他真的一天拜三千拜,什么念头也没有,天天拜佛,拜了三年,他开悟了。是不是到明心见性,我们不知道,但是他能作偈子,他能作诗,他能讲经说法,大众对他刮目相看。三年,心地清净,清净心生智慧。
所以消业障、消罪业最好的方法拜佛。有人修行一生就是拜佛。过去我在台湾看到的忏云法师,他身体不太好,每天拜三百拜,他大我一轮,今年九十三岁了,还在,这是想不到的。我们在年轻的时候看他,那个身体不好的寿命都不会很长,五、六十岁顶多,他能活到九十多岁,这不容易。另外有一个达宗法师,跟我们一起修行的,有菩妙法师,三个出家人。我们茅蓬住五个人,两个居士,我年龄最小,还有一个老居士,朱镜宙老居士,我们在一起的时候他七十岁,忏云法师、菩妙;菩妙大我五岁,忏云法师那时四十出头,我三十岁,他四十二岁。茅蓬里面主要的功课就是拜佛,忏云法师给我的功课是每天八百拜。有时候我也拜到一千二百拜,不多,但是八百拜是保持住,拜了半年。确实山居清静,没有闲杂人来访问。交通不方便,没路,上山没路,我们自己开一条很小的路。那是真正搭了一个茅蓬,屋顶是茅草盖的,墙是竹篱笆编的,竹篱笆做围墙。那篱笆还透风,我们用水泥,把它抹一层水泥,风吹不进来,很简陋。那真修行,真有一点道心,有古人的味道。
现在人富裕了,福报大了,古时候那个味道没有了。那个环境修行,心清净,心是定的。现在福报是大了,修行障碍也大,你那个心定不下来,天天名闻利养,天天五欲六尘,这样下去果报肯定在三途。这桩事情如果我们常常想著,警觉性就很高;如果常常想不到这个事情,很麻烦,这一生当中恐怕依旧脱不了轮回。要是真的脱不了轮回,可苦!我们会想到在六道里头一世不如一世。纵然你修得不错,你断恶修善、积功累德,生生世世都这么做,做个十几世,十世、二十世,累积成很大的福报,那个福报现前就是帝王。你做了帝王,你造不造业?我们在《华严经》上读到的,佛陀教导我们决定不要做国王,为什么?杀业太重。十世以上的善因果报,一世享完。享完之后,你的恶业现前,来生能得人身少数,很少很少。这个事情只有佛给我们提出警告。
佛劝我们,决定在这一生永脱轮回,那你是真正聪明人,真正有智慧的人。决定求生净土,亲近弥陀,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学习、求证三昧自在,这就对了。出定、入定隐现同时自在,像这个经上所说的。到极乐世界之后就安稳,问题全解决了。你的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心现前,永远不会失去,这是寂。用是什么?用就是慈悲,真诚清净平等正觉都在那个寂里面,起作用就是慈悲,慈悲就是无条件的爱一切众生。一切众生一定要记住,包括的是动物、植物、矿物、自然现象,因为他都是众缘和合而生起的现象,叫做众生。你对这个宇宙万事万物没有不爱,真诚之爱,无条件的爱,叫大慈大悲,这个爱心发出来之后,这是法身菩萨,无条件的。十法界,四圣法界里面的声闻、缘觉、菩萨、佛,还是有条件的,什么条件?法缘慈悲。他不是无缘,他是法缘慈悲。六道里面的爱是众生缘慈悲,就是《弟子规》里面讲「凡是人,皆须爱」,仁民及物。我爱一切人,我也爱一切人他所喜欢的物品,这是众生缘慈悲。最圆满的,就是没有条件的,那是法身菩萨、诸佛如来。这个境界,要到极乐世界才真正能够证得,不到极乐世界,我们在这里听说,听释迦牟尼佛、祖师大德们在华严会上所说的,听来的。
我们要从知解变成契入,我们要行,我们要证。行是什么?行就是放下。知解,就是章嘉大师给我们讲的看破。知解很重要,你不知不解,你不肯放下;真知真解,不要人劝自然放下,会放得很彻底,会放得很干净。放下多少,你就提升多少,正比例。如果妄想分别执著一下放下,那你跟释迦牟尼佛,你跟惠能大师平等,同一个境界,丝毫差别都没有。所以说放下多少,跟你契入境界是成正比例的。你放下执著,於世出世间一切法不执著,你跟阿罗汉平等,你证阿罗汉。再放下分别,於世出世间一切法不分别,你跟菩萨平等。阿罗汉有八个阶级,菩萨有五十一个阶级,这就是你放下分别执著有多少,你跟哪个级别相同,这是事实真相。所以修行修什么行?就是要修正、修理你那个放不下,就修这个。这个东西不能勉强,勉强叫你放下,还是没有放下。为什么?形式上放下,心里还是没有放下,这没有用处的。真正放下,说老实话不在形式,是在心地。事没有障碍,事事无碍。障碍在哪里?障碍在妄想分别执著,这个东西产生大障碍。释迦牟尼佛给我们做样子,放得很彻底,他为什么要把事放下,心里没有妄想分别执著就可以了,何必在事上要放下?心里面没有妄想分别执著,你看不到,不能影响人,事上你看得很清楚。心里没有,事上也没有,大家这才明白。如果释迦牟尼佛事上样样都不放下,教化众生就有相当难度,尤其是娑婆世界这个地方众生刚强难化,《地藏经》上讲得很清楚。所以必须是内外一如,表里不二,里面放下了,外面也放下。这是成就自己,就帮助了别人。
随众生业异,所见差别。众生无量无边,起心动念言语造作不一样,业不相同。业不相同,果报不相同。这就是常说的,万法皆空,因果不空。这个道理在此地。因果这门学问大!这是六道里面的事实真相,你没有出六道,你决定离不开因果,佛法在世间也离不开因果。什么时候才离开因果?妄想放下,就没有了。可是你要记住,入定的时候没有,出定的时候就有。出定时,众生有感是因,菩萨有应那是果,这就是佛法不离因果。众生没有感,佛没有应,法性没有应。由此可知,一念不觉,这个第一念没有因,不觉,第一个因从哪里?第一个因是不觉,不觉就把法性变成阿赖耶,就产生变化。第一念是没有因的。所以是妄,阿赖耶不是真的,有为法,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阿赖耶在刹那之间三细相生起来了,业相,业是动,这一动,转相就生起来,转相是什么?精神现象,跟著色相就生起来,物质。就这么来的!以后这妄想分别执著愈来愈严重,所以就变成十法界依正庄严。这愈来愈严重,给诸位说,时间速度非常快,都很短暂,短暂到你没有办法想像,虚空法界依正庄严一时顿现。从相上看差别,无量差别,从性上看一味。
菩萨从相见性,所以他永远是如如不动。境界现前,这个境界就是惠能大师所说的,他说得好,说得简单,说得清楚,真相是什么?清净,本来清净、本不生灭、本自具足、本无动摇,能生万法。说时五句是有先后,实际上感受、观察没有先后,同时的,同时具足,同时遍满。我们前面读过,遍满,遍满虚空法界。而且清凉大师在注解里面讲,这个遍是圆遍不是分遍。分是一分一分的,科学家现在所发现是一分一分的,佛所讲的是圆满的,究竟圆满,不是一分一分的,面面俱到。科学家看到的,好像我们穿的袈裟,他看到是一格,这是一部分;佛菩萨所看到的是圆满的,整个的,那怎么会一样?这差别在哪里?科学家、哲学家依旧还有妄想分别执著,所以就没有办法看到圆满。但是他们现在也看到的是,这一小部分里面包括圆满,这个他发现了。虽然发现,还不能证得,没有办法起这个作用。
这是现在科学里面所讲的全息照片。这是最新的科学。一张全息的照片,它是用两组雷射光来拍摄的,照片出来之后,譬如照的是一个人像,你把它撕成两半,每一半看的还是完整的相。不是这个相分成两半,不是的,每张里头还是完整的相;撕成四片,四个完整的相;再分成最小的,每张里头还是完整的相,这是一般人不思议的境界。佛在经上给我们说,一微尘里有整个宇宙完整的相,不但是它就是完整的宇宙,一丝毫不欠缺,就在一微尘里头。然后我们想想,我们这个形相有多少?无量无边,每粒微尘里都有。就是每粒微尘都有娑婆世界,每粒微尘里都有太阳系,都有地球。这是真的不是假的。可是我们这个身形起变化,所有一切里头统统都起变化,无量无边。所以你要记住,一切法从心想生,你看佛是这么简单、这么明白的告诉我们,我们念念要清净,念念要善,人性本善。
惠能大师明心见性,头一个就说,自性是本自清净。这就是佛说,自性本净。中国老祖宗说自性本善,所以我们常讲自爱。什么叫自爱?爱自己的本善,爱自己的本净。真正爱自己的清净就不受一切染污,爱自己的本善,不受一切邪恶。内心里头没有邪恶,内心里头没有染污,这个人叫自爱。自爱而后才能爱他,现在人难在不知道自爱。一切时一切处,他都在被染污,起心动念言语造作,他跟邪恶挂勾。他扭曲了自己的性德,无中生有,变现出三途六道,所以那是梦中境界。
下面说「诸佛得道自在故,随众生业自在故」。如果不得道自在,你就不能随众生业自在。所以要帮助众生,一定先成就自己。这佛在经上常说「自己未度而能度人,无有是处」。这个意思是说,你自己没有得度,你要去度别人,没这个道理。我们从最浅显的地方来说,我自己没有做到,要求别人也是无有是处。所以别人做不到,那是应该的,我自己没做到,怎么可以怪别人?我们在汤池办班教学收这么一点效果。靠什么?靠老师。我们要求老师自己要百分之百的落实《弟子规》,你才能教人。真正是难得,他们做到了。只有自己做到,然后下乡到农村里教,到农民家里面去教,产生效果。如果自己没做到,那怎么行,那不能成功。所以我们常常想,佛陀他的教学为什么产生这么大的影响?孔子的教学也产生这么大的影响,什么原因?自己做到了,而后说到,而后教人,人家相信,从内心里面佩服你,服你。自己没有做到,强迫别人去做,人家纵然做了,心里不服,总觉得这不是味道。所以要恒顺众生,先要成就自己,自己不能成就,没有办法恒顺众生。恒顺众生,菩萨的事情,不是凡夫。
底下说「然如来心无作性故,智随影应,无去来性而可取舍」。无去来性。如来心无作性故,如来心有没有什么创作?没有。要有创作,他就起心动念,他就有分别、有执著,所以有作是凡夫,无作是佛菩萨。无作而无所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