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1 节
作者:冷如冰      更新:2024-04-18 10:47      字数:4695
  淌Γ怀坪蜕校家话愠品ㄊΑU嬲涛铱蔚模沤泻蜕校院蜕懈墓叵凳欠浅G酌堋Q@鲜芏啵芏嗝挥猩瞎颐强蔚模俏颐且话愣汲评鲜ΑK浴妇咦阈扌蟹鸸Φ隆梗裁唇泄Γ渴裁唇械拢科┤缥颐墙裉煨扪ВΨ虿坏昧Γ荒艹删停蛟谀睦铮炕〉墓Φ旅挥小;〉墓Φ拢褪腔〉慕渎伞!兜茏庸妗贰ⅰ陡杏ζ贰ⅰ妒埔怠氛馐腔 U飧龌竟γ挥行藓茫憔兔挥械滦校阅闾岵簧先ィ趺刺嵘继岵簧先ァ?br />
  前几天悟闻法师到这里来,陪他的是印尼的一些居士们,跟我都很熟悉,他们想在印尼办佛学院。我曾经告诉他们,办佛学院非常不容易。民国以来,你想想看多少人办佛学院,有没有成就?连演培法师自己都讲,演培法师是厦门太虚大师所办的佛学院,在那边毕业的。说这个话,三十年前了,我第一次到香港来讲《楞严经》,正好他也到这边访问。有一天去玩,就邀我一起,大概有十几二十位出家人,租了个小巴士,在香港各处去游览。车上就告诉我们大家,他说你想想看,现前这些讲经的法师,哪一个是佛学院出身的?一个都没有,他指著我,包括你在内,你也不是佛学院出身的。怎么出身的?讲小座出身的。佛门里面培养法师,就是讲小座。头一个讲小座的是谁?诸位要晓得,阿难尊者。结集经藏,他复讲,下面同学听,同学都是阿罗汉,五百阿罗汉,阿难复讲。五百阿罗汉都同意,都认为你没讲错,是,佛是这么说的,则记录下来,成为经典;有一个不同意,觉得你讲这个话有问题,佛不是这么说的,那就得修改,改正过来,或者删除。集结经藏这样严谨,阿难复讲。所以世世代代传下来,就这个老办法,传了几千年,佛门里面讲经人才是这么训练出来的,这个我们要知道。
  李老师办经学班,培养讲经的人才,那时有二十多个同学,怎么讲法?完全复讲老师的。每个星期老师给我们上一堂课,就是讲经,他怎么样讲,你把它记下来,三天之后复讲。好在那个时候时间并不长,老师只讲四十五分钟,四十五分钟的讲稿,你在三天要把它完成。很不容易,非常辛苦,日夜都不能睡觉,全神专注。自己听有漏掉的,同学帮忙。我们二十多个同学都听,他两个,讲这部经的两个人跟老师坐在面对面,那张桌子是他们坐的。不是学讲这部经的同学旁听,旁听每个人都记,把我们所记的全交给他,他回去整理,非常辛苦。三天之后,他复讲,我们同学们听,听完之后,复讲的有讲稿,哪些不妥当的地方,帮他修正。最后老师批评,老师做讲评,再修正,再给他上台去讲,这样搞法,非常辛苦。不准你加任何材料进去,老师怎么讲,你就怎么讲。讲漏了没有关系,你可不能加一句,非常严格!这叫什么?叫科班出身,完全守这规矩。现在佛学院没有了,现在自由开放,每个人找一大堆参考资料,所以他不会成就。
  以前这个讲法,这里面你晓得有伦理、有道德、有因果、有科学方法,他不一样。现在佛学院这个东西没有。伦理是尊师重道,对老师尊敬,没有一丝毫疑惑,没有一丝毫轻慢,才能出得了人才。所以《印光大师文钞》里头讲得好,有人向他老人家请教,佛法要用什么方法才能够契入?他老人家讲两个字,「诚敬」,真诚、恭敬,你才能入得了门。没有真诚恭敬,你学的是皮毛,你入不了门。所以,现在办学难在哪里?你到哪里去找那个真诚恭敬的学生?找不到。
  我离开李老师之后,那时候多半的时间在美国跟加拿大弘法。每年美加十几个城市我都要去绕一圈,绕两圈,两次,很辛苦。每次回到台湾,我去看老师,我都劝请他老人家,能不能再多培养二、三个人?我们在国外有帮手。他听了我的启请也很感动,可是后面就没下文了。每次回来我都要求他,至少也有七、八次,到最后他跟我讲,不是我不教,你替我找学生。这句话之后,我再不提了,为什么?找不到这样学生。像我这样对老师的恭敬,对老师百分之百的服从,完全接受指导,我想我找不到。所以才晓得这个事情难,到哪里去找?想学的人很多,具足这个条件的人可不多,所以你们才晓得缘不容易。
  真正想学,没有机会遇到善知识,这不要紧,可以学孟子,可以学蕅益大师,这是一个僧,一个俗,都是私淑古人。孟子好学,非常仰慕孔子,孔子已经过世,孔子的书在,这个书大家知道,《论语》,孔子的学生在。读孔子书,学孔子,有不明了的地方,向孔子的学生请教,他所学的超过孔子的学生。你看今天儒家提起孔孟,不提孔颜,颜回不提,不提曾参,其他都不提,单单要提孟子,就是说他学的比孔夫子当年在世的学生,都学得好,学得很像。所以后人尊孔子为至圣,尊孟子为亚圣,有道理。所以私淑弟子在中国是孟子带头,就是以古人为老师,跟古人学习。眼前找不到老师,没有缘,跟古人学。在中国以后,你看韩愈,这唐朝的时候八大家的首领。他的学问从哪里学来?他学司马迁,司马迁是汉朝人,做《史记》的,中国历史第一部他写的,司马迁。司马迁跟谁学的?司马迁跟左丘明,左丘明是孔子同时代的。老师都不在眼前,都是古人。司马迁学《左传》,真学到家了,他写的文章确实很像《左传》。韩愈学司马迁,都学古人。蕅益大师学莲池,莲池大师是往生了,他学莲池,学成功了。莲池是净土宗第八代祖师,蕅益大师是第九代祖师。
  我跟李老师,李老师非常谦虚非常客气,跟我讲,我的能力只能教你五年。那个时候就是遵守他老人家的指导。可是五年之后,我又继续延长五年,我遵守他的指导十年。最后他老人家告诉我,介绍一个老师,他说我们是同学,介绍个老师给你,印光大师。印光大师不在了,李老师送一套《文钞》给我,那个时候只有正续两篇。他是学印光大师,跟印光大师学的,介绍给我学印光大师,这总得有个老师,不能离开老师。所以,根本教育比什么都重要,如果没有这四个根,不能成就,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办佛学院,我建议他,可以挂佛学院的牌子,你分初级班、中级班、高级班、研究班,每个班三年。初级班不要学别的,就学这四门功课,《弟子规》、《感应篇》、《十善业道经》、《沙弥律仪》。三年专门学这个,要求学生统统做到,不做到,不能升级,你只办这个班。将来他们毕业,有几个真正做到,你再办中级班,培养他们。中级班不招生,他们升到高级,就高级班,升到研究班,就是研究班,当中都不招生。你每年招生,就招初级班一年级,这才能成就人。你办班当中招很多学生,学生没有基础,就把你佛学院变成什么?变成佛学,不是学佛,出不了人才。
  所以,必须要非常注重基本德行的修养,你才能修行佛功德,否则的话,这一句没有。有前面这个,不能成就,还是脱离不了六道轮回,还是没有办法避免造业。『此等众生绕菩萨,悉共合掌观无厌』,这就是前面讲的「复有十刹微尘数,妙好莲华所围绕,诸佛子众於中坐」,你看这学生多少!菩萨是主,其他的佛菩萨都是伴,主伴庄严,严丽。这是都是法说,后面一首偈这是比喻,喻说。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八二八卷)  2007/9/10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1828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用无方第九段,「主伴严丽三昧门」。六首偈,我们前面学到第四首,现在从第五首看起:
  【譬如明月在星中。菩萨处众亦复然。大士所行法如是。入此三昧威神力。】
  前面三首,从「有妙莲华」,第二首到第四首都是说一方业用,前三首是法说,末后这一首是比喻。这一大段经文不长,只有六首偈,可是它含义很深,尤其是在我们现代这个时代,让我们读了之后感触更深。为什么说现在读起来感触更深?现在我们住的这个世界,随著科学技术的进步,交通便捷了。不像从前交通不便,没有资讯,人生长在一个地区,活动的范围非常狭小,确实有老死不相往来。我们生长在农村,真的有人一生没有进过城,他的活动空间大概都没有超过一百里,他一生就活动在这个范围之内,所以造成文化跟语言种种不相同。
  现在交通方便,早年,我记事的时候,十几岁,从香港到我们家乡,走路差不多要走半个月。如果利用现代的交通工具,在那个时候有轮船、有火车,从我家乡到香港也要一个星期。哪里像现在这么方便?现代的火车速度比从前快,我没有坐过,家乡有人来看我,说晚上坐火车,第二天早晨九点钟就到香港,你看多方便!飞机只一个多小时,不需要两个小时。於是我们的生活空间大了,观光旅游,特别是国际的观光旅游,已经变成现在一般人生活当中的一部分,假期稍微长一点的,都到外面去走走、去看看。这是不能不讲求多元文化了。我们到别的地方去参观旅游,预先是不是要了解当地的人文、历史、地理、文化背景,你才知道去看什么,观光旅游有个目的。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愈来愈密切,我们看到这一章的经文,告诉我们这范围更大。佛菩萨活动的空间是遍法界虚空界,今天科学带给我们的才只有一个地球。虽然人也能登陆月球,月球毕竟不是那么方便,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去,不是太空船天天都有航班,所以现在还局限在这个地球上。但是我们的眼光已经展望到太空,太空太大了,现在的目标只希望在太阳系这里面的几个星球,希望去探险,太阳系以外的,现代的科技还达不到,还不可能。於是这个世界一家,《华严经》是法界一家,遍法界虚空界是一家。要讲一家人,我们不说法界,也不讲太空,我们就说我们这个地球。现在在地球上生活的居民将近七十亿人,七十亿人的大家庭,怎样和睦相处,这是大学问。可是人类确实是向这个方向在进展。
  七0年代,英国汤恩比博士就多次提出,他说,要想这个世界,这个地球上的居民能够和睦相处,必须要走向统一,这就是所谓现在讲的全球化,那个时候已经提出全球化了。可是全球化里面,其他的人没有提出来,汤恩比提出来,政治全球化,也就是成立一个世界政府,全球统一。每个国家依然存在,就像联邦一样。这个样子全球变成一国,这一国里面,国与国的战争就能避免,这是个很好的主意,很好的理想。他说了,谁能够来统一世界?说最有资格的是中国人。他为什么说这个话?他一生是搞历史的,历史哲学家,他研究历史跟东西方这些史学家研究的方法不一样。你看我们中国历代的史学家,是很详实的把这一代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诚实的写下来,留给后人做参考。而汤恩比博士他不是研究这些,他专门研究文化,那文化超越国与国的界线,超越地区的界线,他研究全世界的文化史。这是别树一帜,他才会有这种观念产生。所以,他对於中国、对於印度文化的渊源,他有很深刻的认识。这些他才真正发现,化解冲突,促进社会的安定和平,中国从秦始皇统一中国一直到今天两千多年,中国始终维持著大一统,这就是说,治国平天下的智慧、经验、方法,中国人比其他国家民族多多了。所以他才有这种想法。
  如其说是中国人,不如说是中国文化。中国的文化实在讲也非常的奇特,因为在上古时代,中国人就讲求自爱爱人,中国人真正懂得大自然的原理原则,称之为道;随顺大自然,这是德,中国人讲道德。所以古人,人如何能够效法大自然,於是很容易的看出,人与人的关系跟大自然的法则是一不是二。中国人发现人与人的关系,五伦:父子的关系、夫妇的关系、兄弟的关系、君臣的关系、朋友的关系。这是道!这不是哪个人发明,不是哪个人能支配、能控制的,不是的,他是自然而然发生的。德,德就是他相处的原理原则,完全与大自然的运作相应,不违背。父子之亲,这个亲爱是天性的,不是人教的;君臣之义、夫妇之别,都不是人教的,本来就是这样子。我们的老祖宗看出来,这个看出来,就叫发现,因为它不是创造的,中国人也称之为发明,就是发现、明白了,发现是你看到了,明白是从这里产生了智慧。
  中国圣人也发现,人有善的一面,还有不善的一面。不善的一面,自私自利,贪瞋痴慢,在佛法里面讲,与生俱来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