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2 节
作者:
冷如冰 更新:2024-04-18 10:47 字数:4682
髀叮缘率鞘裁矗磕阕孕岳锩嬲媸档闹腔邸?br />
真实的智慧起作用是什么?是大慈大悲,现在讲爱心。爱心从哪里来的?是从自性般若里面生出来。自性般若是体,它起的用就是慈悲,性德的作用。今天我们对人没有爱心,是迷了自性,为什么?自性里面爱心是一样的,我们跟阿弥陀佛、跟释迦牟尼佛的慈悲丝毫没有两样,是一不是二。生不起来就迷,佛一句话跟我们讲清楚,你迷失了自性。我们今天学佛目的在哪里?目的在回归自性,也就是把真正的自己再找回来。真正自己在哪里?就在现前,一觉悟,真正自己找回来了。自己忘记掉了是迷失,并不是另外再找一个自己,不是这样的。所以说是就在当下,迷悟不二。
「法性身,满十方虚空」,法性身才是真正的自己,经教里面常讲「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是法性身,满虚空法界。「无量无边,色像端正,相好庄严,无量光明,无量音声」。我们没有见到,可是偶尔有这个缘也见到了,跟经上讲确实是一样的。我在前年从庐江到北京,在北京病了四天,那个四天有人跟我讲,我自己没有觉察到,有人跟我讲:你死过一次。我听了这个,想想有,外国人讲的濒死经验,死过一次的经验。他说你回来了,还是回到你自己的身体上。我们找外国很多这些心理学家讲濒死经验,我去翻翻,有点类似。就是我在生病的第四天晚上,好像醒过来了,醒过来之后,这个境界是梦也非梦。醒过来之后就是自己躺在旷野,面对著是一重一重的青山,没有看到水;蓝天白云,一重一重的山,风景美极了,面对的是这么个境界,非常清楚。没有多久就看到,仔细一看,满山遍野都是人,怎么那么多人,密密麻麻,心里感觉得很奇怪,这么多人在这里干什么?这个念头才一起,再仔细一看,不是人,是畜生,许多的野兽,面孔都对著我。我在这个时候就合掌,念了一声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佛号一念,释迦牟尼佛出现了,这个境界没有了。释迦牟尼佛跟虚空一样大,那么大,可是清清楚楚,一丝毫模糊都没有,这很不可思议。我接著再念一声南无本师阿弥陀佛、南无本师毗卢遮那佛,最后念一句南无观世音菩萨,统统现前。所现的相,念后面一尊佛,前面佛像没有了,这一尊佛现,现的形相都跟虚空法界一样大,满十方虚空,让你看见。我听到我旁边还有人跟我讲话,问了我好多问题。醒过来之后,大概差不多三点钟,醒过来之后精神就很好,病就好了。
我还把这个境界跟我旁边这些同学们说明,会有这么一个境界出现。所以以后有人告诉我,你死过一次,我想应该是这个境界。可是醒过来之后病就好了,休息一天就回香港。这就是我相信像我这种经验的人,不止我一个。这就是在世偶尔机缘当中,你看到法身遍虚空法界,真的是无量无边,色像端正,相好庄严,无量光明,无量音声。我看到佛像是看到无量光明,没有听到音声,音声是旁边有人问我,问我好几个问题,那不是佛菩萨的声音。可是问我这个人,我是觉得他在我身边,我没有回头去看他,不知道是什么样的人,没有看过,我只注意看佛像、看菩萨像,这样就醒过来了。
底下说「听法众亦满虚空」。这使我想到满山遍野那些人是听法众,以后看到许多这些众生那也是听法众。这些听法众也是法性身,不过他现的身不是遍虚空法界,遍虚空法界是无量的身相。不像佛,佛是一个身相,一个相遍虚空法界;这些听法众是许多众生,他也遍虚空法界。「常出种种身」,这个身是千变万化,「种种名号,种种生死,种种方便度众生,常度一切,无须臾息时」。无须臾息时就是永远不间断,众生求佛菩萨教诲的意念不间断,你没有这个念头,他有;他没有这个念头,另外个人也有,所以总不间断。众生太多,十法界的众生太多了,所以诸佛菩萨的应化没有间断。应化的身,就像《普门品》里面所说的,应以什么身得度他就现什么身。所以常出种种身,种种名号,种种生死,种种方便。
从这里我们就体会到,这世间所有的神圣,像各个宗教里面他们崇拜的神圣。学术界里面像中国,中国没有宗教有学派,圣人,道家的老庄,儒家的孔孟,孔孟之前,尧舜禹汤、文武周公都是圣人。大圣大贤都是佛菩萨应化。在佛门里面有菩萨、罗汉、祖师大德,有示现出家的、有示现在家的。佛陀在世,维摩居士他们那帮人示现在家的;在中国,传说里面傅大士,这是在家人,是弥勒菩萨的化身,示现的在家人;布袋和尚也是弥勒菩萨化身,那示现的是出家人,应以什么身得度现什么身。从这个地方我们能领会到,全世界所有宗教是一家人。从佛法这观点来看,佛是主,其余所有宗教是伴,主伴圆融。佛菩萨化种种不同的身,教化种种不同根性的众生,这叫种种方便普度众生。
这个理念,我们这些年来跟许多宗教接触,把这个理念说出来,看看大家的反应,一般的反应都非常好,都能够接受,都能够同意。我在上个月参加马来西亚弘法的活动,我跟马哈迪长老举行一个访问座谈,我送他一张「三教九流图赞」,又送他一张千手观音,千手观音的头上有三十二个面孔,三十二应。我当时跟马哈迪长老说,这三十二是表法的,不是数字,代表圆满。我说我曾经跟画家建议,三十二个面孔不要画一样的,要画我们世界各个不同民族的面孔,说明什么?说明真神应化在各个不同的民族,是一个真神。千手代表大慈大悲,代表圆满的智慧、圆满的能力,手里头都有个眼睛代表什么?眼到手到,看到众生有苦难的时候他就伸出援手,这个像代表这个意思。他接受了,很欢喜。什么时候我们承认法性身是自己,努力把法性身的障碍除掉,我们的功德就圆满了。
「如是法性佛,能度十方众生受诸罪报者,是生身佛。生身佛次第说法如人法」。这就像释迦牟尼佛示现在人间,像基督教里面的摩西、耶稣示现在当时当地教化众生,救苦救难,我们在《新旧约》里面看到。又像穆罕默德,伊斯兰教里面的先知,基督教里面称为天使,中国人称为圣贤。他们那个时代,穆斯林在那个时代也是受尽折磨,也是遭遇到苦难,穆罕默德创教来帮助这些苦难众生,跟佛教的宗旨所讲的破迷开悟、离苦得乐没有两样。所以这世界上许多宗教的典籍,你要细心去看一看、去读读,我发现大部分完全相同,不一样地方很少,那是什么?那是各个族群文化背景不相同,历史环境不相同,生活方式不相同。神、法性佛总是恒顺众生,随喜功德,所以一切众生都乐意接受。
《法华经》上说,「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这两句话的意思很深。法是指一切法,这世间相常住很不好理解,我们见不到,我们所见到的是世间相无常,佛菩萨见到了。佛菩萨见世间相是什么?跟我们不一样,人家离相见性。我们这个相,像前面讲的生身,生身无常。另外你就想到法身常住,法身遍虚空法界,它没有相,世间相常住,是真的不是假的。也就是说真相常住,妄相无常,我们明白这个道理。「是故三惑清净」,这三种迷惑就是《华严经》上所说的妄想分别执著。这三样你统统放下,你的清净心现前;有这三样东西,你的清净心就被染污。这一定要搞清楚,不是真的染污,是好像染污,不是真的。真的染污你什么时候能够恢复清净?那不可能,不是真的。
「本性常住之色心显现」,这就是应化,「依正二法究竟清净」。就像释迦牟尼佛当年住世一样,这我们在经典上看到了。譬如释迦牟尼佛跟他的这些学生,一般都是在野外活动,树下一宿,日中一食,教学都在树下,山林树下。大树底下用杂草铺个座垫,佛坐上面,这是凡人看到的。禅定功深的人,他们看到释迦牟尼佛在大树底下坐的那个座子不是草铺的,是金刚宝座,无量的庄严,凡夫看不到。这是怎么回事情?是不是释迦牟尼佛故意变金刚宝座,他坐到那上面?没有,要晓得佛从来没有起心动念,从来没有分别执著,那这是什么?自然性德,性德自然现前。金刚宝座是什么人心里变现的?是看的人他的清净心里面现出来的。他有这个念头,性德要应,那个人有感,菩萨有感,佛性它就有应,应出来的就跟他想的是一样的,佛是坐在非常庄严的宝座之上。那怎么看菩提树?菩提树也是七宝琉璃,七宝树,不是我们普通草本的,就像西方极乐世界的树一样,无比庄严。它统统是境随心转,看你是用什么心!
所以境界不是佛在那里变现的,是你们众生变现的,与他不相干。就如同有一次,好像是提婆达多要害释迦牟尼佛,用什么?用狂象。大象大概是喂它东西里面有酒,让这个象醉了,醉了之后它就发狂,用这个象来攻击释迦牟尼佛。佛伸出手指这样挡住它,手指前面就出了五个狮子,这化五个狮子。象一看到五个狮子在面前,自然就跪下来了。以后佛告诉大家,他说我伸出五个手指,我没有变五个狮子,五个狮子怎么来的?是从象的心想生的。所以一切法是一切众生心想生的。这也是给我们一个启示,转境界不是什么神通变化,是你的意念,你正念它现的是正法,邪念它现的是魔法,你就起了魔障。佛心纯净纯正,所以他这一示现,我们就晓得,在我们一般人想的,护法神变现的,护法神变现五个狮子,我们一定是这么想。这么想也没有错,为什么?从心想生,都不算是错误,确实一切法是心想生。所以依报、正报都究竟清净,只要你把妄想分别执著放下,放下就行了,那你就入佛的境界。
我们纵然做不到这个境界,要学最低的,最低的是菩萨法,我们学《华严》,放下世出世间一切执著。在《华严经》里面,我们现在念的是十信这个单元,十信,我们现在在贤首是第十信位的菩萨。世出世法所有一切的执著,对人、对事、对物执著统统放下了,是七信位菩萨。七信位的菩萨在断烦恼这个层次上跟小乘阿罗汉相等,就是放下是相等,但是智慧不等,智慧比小乘大得太多。这不一样,大小乘完全不相同,没有法子去比的。为什么?大乘执著放下了,执著的习气很淡;小乘执著放下了,执著的习气很重,道理在此地。事容易放下,习气很难断。有证得阿罗汉果的,这是世尊当年在世弟子贵族出身,贵族的那些骄慢习气他真的放下了,可是平常对人的态度还是很明显,叫人家看到,这个人还有傲慢。佛说他确实没有傲慢,习气。习气可不是那么容易断的,习气断了,在小乘那就提升一级,辟支佛;四圣法界里面声闻,见思烦恼断了,执著没有了,有习气,习气断了他就升一级,缘觉,缘觉没有习气。缘觉再提升就是菩萨,他要断什么?他断分别,菩萨断分别,但是还有习气。习气断掉之后再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这真的成佛了。所以非常难得,我们在大乘教里面把这些根本的道理搞清楚了,只要掌握到根本就好修,根本就是一心。
后面有句话说,「非真实无相之法性也」,这个跟有些宗派里面讲的法性无相、法性无不相,无不相就是有相。这个有相是他的应化身。应化身要记住,应化身跟法身、报身一而三,三而一,这疑惑就没有了。他示现这个身,我们前面说过菩萨,纵然是法身菩萨,无始无明习气没断,他还是不断的在提升自己,这叫自受用。自性清净心里面确实有无尽的慈悲,所以与一切苦难众生相应,真的是哪里有苦他哪里就去。他的去来我们没有法子想像,绝对不是我们想像的,为什么?法身遍十方法界,他只可以说现身,身的隐现,没有去来。我们凡夫是有去有来,他没有去来。这是有缘显现,没有缘就不现,不现不是不存在,这个理就很深了。
「法性有见闻觉知之德」,所以叫法身。法身跟法性实际上是一个意思。在矿物,江本博士做水实验做出来了,知道水有见闻觉知。我告诉他,不但是水,所有物质现象都有见闻觉知。为什么?所有一切现象都是心现识变的,它怎么会没有见闻觉知?再跟诸位说,虚空,我们问虚空有没有见闻觉知?虚空也是法性变现的,虚空之体就是法性,虚空有没有见闻觉知?虚空没有见闻觉知,那我们的见闻觉知就不能够传递。现在我们可以从无线电的播送你能够体会,虚空实在讲虚空不空,它不是无,不是空无。我们现在虚空,所谓称虚空,你看不见,你听不到,六根都没有办法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