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 节
作者:换裁判      更新:2024-03-18 14:45      字数:4746
  即是这保纳澹啃模匏《湫摹H绱说睦胂喽茫啃模獠拍堋模吭蚬粒俊H缛≈客炼荒埽啃模醋萑唤胱系模客粒且不故强嗤吹模故腔喽竦摹H缟虾#谖镏史矫妫冉嫌琶赖枚唷5坎慌涑莆澹浚炊蝗酥渥缥锒竦脑ㄞ础U饪杉瞎粒忧澹啃闹腥タ爻隼矗?br />
  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像这一类型的三句论法,本经是顶多的。或作三谛说;或约三性释;或约大乘拣别小乘说。今依中观者说:如庄严佛土,是讨论观察的对象。这是缘起的,空无自性的,所以说即非庄严。然而无自性空,?不破坏缘起施设,世出世法一切是宛然而有的,所以随俗说是名庄严。缘起,所以无性,无性所以待缘起,因此‘即非’的必然‘是名’,‘是名’的必然‘即非’,即二谛无碍的中道。所以说:‘诸佛依二谛,为众生说法’。
      壬三 成法性身
  【‘须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於意何?是身为大不’?须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说非身,是名大身’。】
    这一问题,在说明菩萨的法性身。未证诸法如实相的菩萨,他的身体,不过较我们强健、庄严,还是同样的肉身。体悟空相的菩萨身,从证得法性所引生,从大悲愿力与功德善业所集成,名为法性生身,非常的殊胜庄严。这不是凡夫能见的,凡夫所见的,是大菩萨的化身。佛问:如菩萨的法性生身,如须弥山王(即妙高山,在小世界的中央,出海四万二千由旬,七宝所成。)那样的高大又庄严,你以为大不大呢?须菩提说:这当然大得很!身,梵语伽耶,即和合积聚的意义。和合积聚,即缘起无自性的,所以即是非身。非身,所以名为大身。众生取相执著,不达法性空,如?大海而偏执一沤,拘碍局限而不能广大。菩萨以清?因缘,达诸法无性而依缘相成,所以能得此清?的大身。
  上面的得无生忍,庄严佛土,成法性身,都以明心菩提的通达诸相非相为本,所以引此以证明心菩提的离相圣境。
      辛二 校德
  【‘须菩提!如河中所有沙数,如是沙等河,於意何?是诸河沙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诸河尚多无数,何癋其沙’?‘须菩提!我今实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宝满尔所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用以布施,得福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佛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复次,须菩提!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当知此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如佛塔庙,何癋有人尽能受持、读诵!须菩提!当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则为有佛,若尊重弟子。】
    本经校德,一层深一层。如上用一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布施来校量,这保陀摸由呈拇笄澜绲钠弑Σ际├幢冉稀?br />
  佛为显示本经的殊胜,引人尊敬受持,特再问须菩提:如河中所有沙的数目,每一粒沙就是一条河,有这麽多的河中的沙数,算不算多呢?须菩提答道:河已经多得不可计数了,何癋是那些河中的沙?这当然多极了!佛又对须菩提说:你不要以为希奇!我老实告诉你:假使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宝充满尔所(这麽多)河沙数的大千世界,拿来布施,你说他的功德多不多?须菩提说:多极了!佛说:我再告诉你:有人对於这般若经,能全部,甚至受持一四句偈,或为人宣说一四句偈,这人所得的福德,胜过前七宝布施者的福德,何止百千万万倍?受持宣说本经的功德,是怎样的殊胜!
  自己受持,或为人说一四句偈,有这麽多的福德,那应该怎样的去尊重恭敬他!无论什麽时候,什麽地方,如有人为他宣说一四句偈,这个地方,就应为世间的众生,是天、是人或是阿修罗(译为非天,是有天的福报而没有天的德性者)所当恭敬尊重的。要用香、花、灯、乐等作供养,像供养佛的塔庙一样。受持演说一四句偈,尚且如此,何癋有人能完全受持读诵的,这当然要格外的尊敬了!
  或许有人会怀疑:佛有大慈悲,大智慧,所以佛弟子为他建塔,供养舍利,表示尊敬与不忘佛恩。般若法门所在的地方,与受持读诵的人,为什麽要像塔庙一样的供养?要知道;佛在世时,三宝以佛为主:‘佛为法本’,‘法从佛出’;有佛而後有法,而後有依法修行的僧伽。佛灭後,声闻佛教时代,三宝以僧伽为中心:有僧即有法,即法身慧命常在,有僧而後有各处塔庙的建立。但到大乘佛教时代,三宝已转移为正法中心:有法宝存在,即等於过去的有佛有僧。般若为法本论的,所以要像供养佛塔庙一样的恭敬供养他。
  佛又接著说:能受持读诵般若经典的,已成就第一殊胜希有的功德了!此般若经典(不必定作经卷看)所在的地方,就等於佛世有佛,及佛灭不久有尊重弟子在那。有此般若,即等於具足三宝,佛法住世。如此希有的般若大法,学者应怎样的恭敬尊重他!
      丙二 劝发奉持
    丁一 示奉持行相
    戊一 问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我等何奉持’?】
    菩萨的般若道体,已说毕。此下,约般若功德的尊胜,硈睵以劝人受持。如来校德完毕,须菩提起来问道:这部经应当叫什麽名称?我们应怎样去受持奉行?全经的内容,广大甚深,而一经的名称,却能含摄全经的大意,或直示一经的精要。这在大乘经,十九是如此的。所以,学者如能於经名有相当的理解,对於全经的要义,也就容易忆持不忘!此一思想,影响於後代的佛教很大。如我国即有专门礼诵‘大方广佛华严经’为修行的。西藏把各种经名,书在转动的轮子上。轮子一转,即一切经名从眼前转过一次,即以为转法轮一次了。日本的日莲宗,专念南无妙法莲华经。其实,大乘本义,那要我们这样的受持!要从经义的多多理解中,由博返约依经名而忆持全经的心要才是!
      戊二 答
    己一 正说
    庚一 化法离言
  【佛告须菩提:‘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以是名字,汝当奉持!所以者何?须菩提!佛说般若波罗蜜,则非般若波罗蜜。须菩提!於意何?如来有所说法不’?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来无所说’。】
    从法门名义和受持的方法,进而论到说法者与说法处。这些,唯有从如幻毕竟空中,才能如实悟解,知道应该怎样的受持。
  佛对须菩提说:这部经,能洗破一切如金刚的戏论妄执,而安住於法法本?的金刚妙慧,所以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应以此经名而摄持经义,如法的受持!然而佛说的金刚般若波罗蜜,即非有般若波罗蜜可得的。常人听佛说法,听到什麽就执著什麽,觉得此言说是能直诠法体的,确有此法如名言所表示的。不知世俗心行与言说的法,必有名义二者。名是能诠,义是所诠。但名能诠义,而名?不能亲得义的自性,不过世俗共许的符号。义是随名而转的,似乎可指可说,而义实不一定由某名诠表的。名不离义而不即是义,义不离名而非即是名;有名有义的法,法实不在名中,不在义中,不在名义之间,也不离名义,世俗幻有而没有自性可得。佛说金刚般若,如取相为如何如何,早就不是了!这是随顺世俗,以名句文身为表示而已!法门名称如此,全经的文句也如此,应这样去受持奉行!说到这,佛问须菩提:我说金刚般若法门,到底有法可说吗?须菩提随顺如来的意思说,依我所理解的,如来是无法可说的;什麽也不是语言可说的,何癋离相的金刚般若?
  无法可说,前在举如来为证中说过。但那讲的,是约佛证离言以明无所说,这是约法的离言以说明的。
      庚二 化处非实
  【‘须菩提!於意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是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须菩提!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  说法,必有说法的地点,如笆鞲露涝啊R郎欧鸾趟担悍鹨匀Т笄澜缥粒挫洞舜笄澜缢捣ǘ戎谏4蟪朔鸾蹋环鹚那颍屠┐蟮枚嗔耍”揪芑牛砸来笮」残淼拇笄澜缢怠?净Φ男钥眨恿椒矫嫠担阂弧⑹澜纾⑽⒊尽N颐撬〉氖澜纾怯晌奘奈⑾肝镏始傻模澜缥蛔楹咸濉<纱耸澜绲奈⑾肝镏剩⒌奈⒊尽R话闳∠嗟纳叛д撸允澜缥楹系募儆小灿兴凳翟诘模欢芗墒澜绲募ⅲ妓凳鞘涤械摹H缦执目蒲Ы纾惨晕耸澜缡怯晌⑾傅奈镏首槌傻模徊悴愕姆治觯宦凼欠肿印⒃樱蛘呤堑缱印⒘孔樱苤既衔心持质翟谖铮耸澜缱楹系脑亍J浪椎募猓伸蹲孕约奈奘济曰螅比皇钦庋档摹5鸱ǎ幼孕苑怯械谋拘钥罩校鄄煺馕⒊居胧澜纭?br />
  佛问须菩提:一佛所化的三千大千世界内所有的微尘,算起来多不多?这是多得几乎不可计算的。但佛说:这一切微尘,我说即非微尘,是名微尘。如古代印度的胜论师等,佛教的一分声闻学者,都主张色法〓〓物质有极微细的尘粒,即是不可再分析的个体;无论如何分析,终究有这最後的质素。大乘佛教,不但中观师说微尘即非微尘,就是唯识学者也说没有实在微尘可得的。世间的微尘,依唯识者说:是心识变现的,是由内心的色种子,变现这似乎外在的色法,而实不是离心有自相的。中观者说:一切法是因缘和合生的,缘生的诸法中,虽有显现为色法的形态,而且是有?有细的。不论为?的细的,都是无常、无我而自性空寂的。如执有究极实体的极微,或不可分析、不可变?、不待他缘的极微,那是根本不可得的。自性虽不可得,而缘起假名的色法,不但是有的,有?的细的,而且还有相对的缘起外在性。所以,不但不是心的产物,而且心识的现起,还不能离色法而存在!当然,也不会说心是色法产生的。所以,如听说微尘非微尘,即以为是缘起色法的否定,这才误会了!微尘也是缘起的‘是名微尘’呢!
  同样的理由,由於极微的缘起色等,为缘而和合为世界的形态,组成世界的微尘,还没有自性可得,依之而集成的世界,当然也不会实有自性了!所以又说:如来说世界,即非世界。而幻化的世界宛然,所以又是名世界。如执极微为实而世界为假,这不但不知极微,也不会明白世界的性空与假名!
      庚三 化主无相
  【‘须菩提!於意何?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何以故?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
    有所说的法,说法的处所,即有能说法者,这即是具诸相好的如来。所以佛又问:可以三十二相而见说法的如来麽?在明心菩提文中,曾论过可否以身相见如来。但那是约见法即见如来说,现在约为众说法者说。须菩提答:不能。因为如来说的三十二相,没有自相可得,不过如幻如化的庄严身相,名为三十二相罢了。
  所说法,所化处,能化主,一切是无性离相,如幻如化;那末金刚般若波罗蜜法门,即应当如法的受持奉行了!
      己二 校德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复有人,於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甚多’!】
    上面校德,第一以充满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布施,第二以充满河沙数的世界七宝布施,现在以河沙数的身命布施,比校受持本经及为人说法的功德。
  布施的精义,在牺牲自己所有的去利益他人。自己所有的,最贵重的莫过生命。财还容易,身可难了。财物,是生存所必需的;世人贪恋财物,本出於生存的要求。但这毕竟是身外物,施了,不一定影响自己的生存。身命即生命的当体,以此布施,生存立刻有问题,这大非容易。但不是不可能的,如从前有孝敬父母的,二老病了,割股疗养。又有兄弟间互争,愿意牺牲自己,以救全兄弟的性命。这都是以家族为对象的,或进而以国家民族为先,愿为国家而死的。如儒者所说‘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也即是身命布施的一端。佛法以一切众生,全体人类为悲济的对象,所以本於慈悲的利他行〓〓布施,不分人我,救济一切,扩大到一切众生界,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