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 节
作者:
换裁判 更新:2024-03-18 14:45 字数:4725
实信,在声闻法中,即证须陀洹,得四不坏信〓〓四证?;大乘在见道?心地。这是般若相应的证信,非泛泛的信仰可比。由信顺而信忍,由信忍而达到信智一如的证信。论到证信,佛世即难能可贵了!何癋末世众生的福薄根钝呢?须菩提举此一问,不但说明了能有信者,且说明了证信者的资格;而相似的信解,也知道应该如何了!
庚二 答
辛一 戒慧具足
【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如来灭後後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
般若法门虽极难信解,但自有利根障薄而智慧成就的众生,能信以为实。佛说:在如来灭後,後五百年岁时,多有大心众生出世,能发心学菩萨行,严持戒行,广习布施的利他福德,智慧深彻,於佛说的般若章句,能生起深切的信心,确信唯此般若法门,为不二的解脱门,能如实悟入深义。从历史上看:佛灭五百年後,迦腻色迦王治世的时代,大乘教法,广大流行。般若经也说:‘五百年後,般若经於北方作大佛事’。所以,深信此难信法门,确乎是有的。不过,要有‘戒足’、‘慧目’;如不持戒、不修福、不习禅慧,即不能於这甚深法门,得如实信了!
辛二 久集善根
【‘当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於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
此人所以能信解悟入甚深法门,因为在过去生中,已於无量千万佛所,积集深厚的善根了!过去生中,多见佛,多听法,常持戒,常修福,种得广大的善根,这才今生能一闻大法,就?信无疑,或一闻即悟得不坏?信。在同一法会听法,有的听了即深尝法味,有的听了是无动於中;有的钻研教义,触处贯通,有的苦下功夫,还是一无所得;这无非由於过去生中多闻熏习,或不曾闻熏,也即是善根的厚薄。要知道:佛法以因果为本,凡能戒正、见正、具福、具慧,能信解此甚深法门,决非偶然,而实由於‘夙习三多’。所以,佛法不可不学,不学,将终久无分了!
辛三 诸佛摄持
【‘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信者,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
过去久种善根,今生能戒慧双修,听此深法能生清?信的,即为十方如来所知所见。如来知见,即上文的护念摄受。佛是大菩提的圆证者;菩提即智慧,菩萨即是具智慧分的,能与如来的大觉相契,所以能常在诸佛悲智的知见摄受之中。知而又见,即明是现量的真知灼见。众生能?信甚深法门,能为诸佛所护持,这是怎样大的福德呀!
辛四 三相?寂
【‘何以故?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何以故?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则为著我、人、众生、寿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以是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何癋非法”!】
戒慧成就,久集善根者,为什麽能得如来的护念,得无量福德呢?这因为此类众生,已能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了;而且还没有法相及非法相。我、人等四相,合为一我相:无此我相,即离我相的执著而得我空。无法相,即离诸法的自性执而得法空。无非法相,即离我法二空的空相执而得空空。执我是我见,执法非法是我所(法)见;执有我有法是有见,执非法相是无见。般若离我我所、有无等一切戏论妄执,所以说‘毕竟空中有无戏论皆灭’。能三相?寂,即能於般若无相生一念清?心。经上说:‘一切法不信则信般若,一切法不生则般若生’。能契入离相,自能得如来的知见护念了。在‘无非法相’句下,诸译本有‘无想,无非想’二句。
悟解三空,方能於般若无相法门得清?信,此义极为重要。有以为我相可空而法相不空的;有以为我相空却,法相可以不必空,即是说:执著法有是不妨得(编者盰:‘得’疑为‘碍’)我空的;或者以为我法虽空而此空性〓〓诸法的究竟真实是真常妙有的。现在说:如觉有真实的自性相,有所取著,那不论所著的是法相或空相,不但不悟法空与空空,也不得无我慧,必也是取著我等四相的。所以,我我所见,实为戏论的根源,生死的根源。如真能无我无我所,离一切我执,那也必能离法见、空见的妄执,而能‘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这因为我空、法空、空空,仅是所遣执取的对象不同,‘而自性空故’的所以空,?无差别。如烧草的火与焚香的火,草火香火虽不同,而火性是同一的。了解草火的性质,就能明白香火的性质。众生妄执自性相,即确实存在的〓〓甚至是不变的,不待他的妄执。依众生的自体转,执有主宰的存在自体,即我执;於所取的法相上转,执有存在的实性,是法执;这是於有为法起执;如於无为空寂不生不灭上转,执有存在自性,即非法执。所以,执取法相而不悟法空,执非法相而不悟空空,终究是不能廓清妄执的根源,不知此等於不知彼,所以也不得我空了。
佛为弟子说法,多说众生由五众和合成;此五众,一切是无常生灭不安隐法,所以色非我非我所,受、想、行、识也非我非我所。无常故无我的教授,利根者当下能依无我无我所,彻见涅?寂灭。既离我执,也不会再取法相及非法相。佛灭後,有的不能从无常无我中得毕竟空,转而执我无法有。对此执法众生,不得不广显法空。而或者又拨无我法的缘起,或取执空性为实有离言自性。这都是守指忘月,辜负佛恩!所以,本经又如实开示:不应取相,如执著法相非法相,即执著我相,是不能得无我慧而解脱的。
不要以为这是大乘不共妙门!这是如来的一道解脱门,所以提醒须菩提说:还记得吗?我在筏喻经中说‘法尚应,何癋非法’,即早已开示过了!筏是竹筏,交通不便或水浅的地方,竹筏可用作交通工具。利用竹筏,即能由此岸到彼岸。到了彼岸,竹筏当然去了,谁还把他带著走!众生在生死海中,受种种苦迫,佛为了济度他们,说种种法门,以法有除我执,以空相破法执,使众生得脱生死而到达无馀涅?。当横渡生死苦海时,需要种种法门,但度过中流,必须不执法非法相,才能出离生死,诞登彼岸。
筏喻经,出杂阿含中。法与非法,有二义:一、法指合理的八正道,非法即不合理的八邪。法与非法,即善的与恶的。如来教人止恶行善;但善行也不可取著,取著即转生戏论〓〓‘法爱生’,而不能悟入无生。约‘以福’说,善法尚且不可取著,何癋恶邪的非法?二、法指有为相,在修行中即八正道等;非法指平等空性。意思说:缘起的禅慧等功德,尚且空无自性,不可取执,那保箍梢匀≈欠ǖ目障嗄兀勘揪坚嵋逅怠4诱庖⒑痰姆欠ǚ欠欠ɡ此担杉拔囊灿σ浴蝗》ㄏ唷⒉蝗》欠ㄏ唷V钜朐鋈搿尴胛薹窍搿洌蛔闳。?br />
己三 贤圣无为同证
庚一 举如来为证
辛一 正说
【‘须菩提!於意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离一切相的般若,难信难解。上已明未来有人能信能证,以下再以已经能?信实证的圣贤,来证明此难信难解的可信可证。先举究竟圆证的如来为证。
佛问须菩提:今有两个问题问你:一、如来在菩提树下成摪q融情A实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可证得吗?二、如来成道後,大转法轮,确有法可说吗?佛举此二问,因菩萨得明心菩提,即分证无上菩提,而佛却说:‘诸相非相’;又说:‘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恐有人怀疑: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是可得吗?不又大转法轮吗?既可证可说,为什麽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呢?须菩提虽没有圆证如来境界,但他是无诤行大阿罗汉,凭自己证觉无为空性的体验,及佛说无相,比知如来圣境而回答说:如佛所说,如我所解,是没有定性〓〓自性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佛所证,也没有定性的法为如来所说。须菩提的回答,真是恰到好处!佛陀的现觉,没有能证所证的差别可得,所谓‘无智亦无得’。如觉有什麽为智慧所得,这那还是正觉!论到说法,更没有定法可说,一切名言不得实义。佛法虽多,不外证法与教法。无证无说,即明如来的自证化他,无不性空离相;因为性空离相,这才成佛说法呢!但无有定法可说,决非随便乱说。语言不得实相,但在世俗心境的习惯中,也有他的彼此、同?、是非。如东南西北,虽没有定性,但世俗仍有一定的方向可指;假使指东话西,即是违反世间。世间的一般语言,尚不可乱说,何癋佛法!所以,随顺世俗而安立佛法,如来师子吼,常作决定说。
何以证无可证,说无可说?因佛所说的及所证的法,是没有定性可以取著的或可说的。取著,约心境的能证所证说;言说,约语言的能诠所诠说。凡是心有所取,口有所说,一切都是自性空的,所以名为非法;一切法非法的无为空寂,也还是不可取不可说,所以又说非非法。佛的自证化他如此,明心菩提也如此。为了显明这点,所以说: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大圣佛陀,二乘圣者,大乘菩萨,或还在修证的进程中,或已达究竟极果,这都因体悟无为法而成。无为,即离一切戏论而都无所取的平等空性。无为离一切言说,平等一味,怎麽会有圣贤的差别?这如广大的虚空〓〓空间,虽可依事物而说身内的空,屋中的空,方空、圆空,但虚空性那有此彼差别!虚空虽没差别,而方圆等空,还是要因虚空而後可说。这样,无为法离一切戏论,在证觉中都无可取可说,而三乘圣者的差别,却依无为法而施设。
辛二 校德
【‘须菩提!於意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多’。‘若复有人於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何以故?须菩提!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须菩提!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校量功德,在般若经中是随处可见的。信解般若,必然能得大功德。这在悟解空性的圣贤,本是用不著广说的;但为摄引初学,而怕他们误解空义而拨无因果,所以特为层层的校量。功德的殊胜,在比较中最容易表显出来。所以,佛问须菩提说:假使有人以充满三千大千世界那麽多的七宝,布施贫穷困苦的众生,或供养自己的父母,受教的师长,信奉的三宝,你说这人所得的功德多不多?七宝,是金、银、琉璃、玻璃、车渠、赤珠、玛瑙,这是形容质的贵重。三千大千世界,是一千小千为中千,一千中千为大千的一佛所化世界,这是形容量的众多。以这样贵重而又那样多的七宝作布施,是真有其事吗?有的说:这是假设的,世间七宝虽多,但总没有这麽多;经中所说,只是假设校量罢了!有的说:可能是真实的。法身菩萨确能以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上供十方诸佛,下施六道众生。
须菩提回答说:多极了!因所得福德,胜义谛中是没有真实福德性可得的。然而,因为法性空无自性,所以如幻缘起,能有一切的众多福德可起可说。不然,实有的即不从缘起,也就没有布施福德可说了。须菩提这样的解说,还是为了听众。一面说有缘起,一面又即此缘起而显空性。恐人听说大福德,就以为福德有自性,所以必须‘随说随泯’,摄一切法以趣空。
佛又对须菩提说,你所说固然不错,但不要以为那人的福德就算大了!告诉你!假使另有人对於本经,不要说受持全部所得的功德,就是受持一四句偈,或为他人说一四句偈,所得的功德,也是超过那人的布施功德,千倍万倍而不可计算的。受是领受,持是忆念明记不忘。四句偈,有人说是我等四相,有人说是末了一颂。其实,这是形容极少的意思。偈,有名为首卢迦偈的,是印度人对於经典文字的计算法。不问是长行,是偈颂,数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