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0 节
作者:
孤悟 更新:2024-03-05 17:17 字数:4700
罴耙蚰切┕勰疃闹粗扌腥圆凰阃耆K荒艿蔽侍狻袄础钡氖焙蛴靡惶追椒ㄈァ敖饩觥彼蚴刮侍狻肮ァ保薹ㄕ嬲绞且蛭约耗切┥畈卦谛闹械乃枷搿⒐勰睿拐飧鑫侍獾靡圆释奈侍饣嵋槐橛忠槐榈卦倮础P蕹趾玫娜四苁刮侍獠还钩商蟮挠跋炝Γ菜闶窍嗟钡刈栽诹恕5蛉圆荒芸闯鑫侍庹嬲脑颍什荒苁顾辉傥U庋荒芩闶谴锏搅朔鸱ㄕ嬲哪康摹嗄盏闹瓜ⅲ簿褪撬栽谑芩降纳篮@顺钡挠跋欤匀辉凇奥只亍薄?br />
真正达到目的——也就是佛法中所谓彼岸——的慧解脱阿罗汉们,是真正地能令烦恼永不复起的了。并不是他们的力量特别大,能压得住烦恼,打得破执著。他们从来不压什么,不打什么,只是凡夫才压压打打。他们只是彻底地了知了自己生命中的一切,而且对自己的“一切见解”都了知了的人。知道其“缘”而看得穿。能把这一切都彻底了知的人,才能使烦恼不复再起,也只有真能用智慧看出“无可欲”者的人,才能真正不再作欲望的奴隶。否则无论你如何说世欲是可厌的,诸行是无常的,把它想成“空”也好,想成“白骨”也好,所谓的世欲仍是会来找你的。因为你只是在和它搏斗,而未真正看清它的真面目。真的在自己生命中看到无常律的人,才能解脱生命中由“常见”所生的束缚。否则说无常,写无常,想无常,不过是在做一些“价值评判”罢了。是在把生命说成一个样子或想成一个样子,这和四念处中所谓的“如实观”是有很大差距的。
十一、不要轻易地作价值评判——法念处修行的诀要(3)
生命不是一样该去被评价的东西,而是该去被体会的。先别忙着去批评生命,硬要把它说成一个样子。可以参考别人的意见,但更重要的是要认清哪些是别人的意见,哪些是自己的意见。修行人若自己都搞不清哪些是别人的意见,哪些是自己的意见,所谓“修行”只不过是在“演戏”罢了!不够真!不真的修行是很难深刻而起作用的。
这一点是我对今天所谓修行心态最根本的批评,也就是大多数人的修行不够真。大多数的修行人都学了很多东西,知道了许多别人的意见。但大多都搞不清哪些是别人的意见,哪些是自己的。并没有真的在生命之中见到无常律,见到无我律,而只是听过、读过。许多人不但都以为自己知道这些,而且了解,但这些东西本来就不是复杂的东西,也不是很难了解的。只是大多人都只是了解而已,却并没有真正见到生命的现象是无常的、无我的。这样是不会有佛法真正由慧所生的法喜道乐的。故今天大家都知道很多,把佛法弄得很复杂,但奇怪的是有法喜道乐解脱体验的人却很少。这样奇特的现象,大家能不承认是因为佛教整体的发展忽略了四圣谛及四念处吗?
现代人的心思往往复杂得不得了,想什么问题都想得通。但要现代人去看看人生里一些最简单的真相,却往往是莫名其妙的困难,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人总是会死亡的事实。
我们存在的文化中是存有对死亡的“禁忌”的。大家都知道它,但都不去讲它,不去想它。一般人的人生观是:“如果有人问我,我当然知道自己有一天是会死亡的。但当那一天还没有来到之前,让我尽情地去享受人生,不要去想那些事情。让我们做一个生命中的勇者,不要去为一件尚未发生的事而使今天的我不愉快!”
以人类文化一般的观点看来,这种人生观是很健康的。当局者至少有一种多做“正面思考”的积极心态,去想一些愉快的事,而使自己的人生比较快乐。但以佛法的观点看来,这一种心态却必然隐藏着潜在的忧苦。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当局者没有能和谐地和生命中一个明显的事实——死亡——相处,而接受它,故会故意地不去谈它,想它。以佛法来看,这种心态里有一种生命中的“紧张”,也有一个恐惧,就好像一个受过某种感情创伤的人,会对某件事很敏感,别人稍稍提到那件事,他就受不了一样。真正勇敢的人,哪里会有什么禁忌?只要一提到死亡就避开来的人,以佛法来看不但不是乐观鄠的表现,反而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才会有忧悲苦恼。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人才会一天到晚如此疯狂地做那么多事而闲不下来,不在当下。许多人最怕的就是和自己单独相处,而事实上只是怕和念处今论相处罢了。而不能和生命中最基本的真相和谐相处的人,当然不可能有佛教中所谓“如实观”的生活态度。此种人的生命中始终会有一股胸中的“闷气”,郁郁而无以纾解,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十一、不要轻易地作价值评判——法念处修行的诀要(4)
故佛教中有时会有一些教法,就是要用当头棒喝的一种方式,去故意突破这些人的禁忌。越是不爱看、不爱讲的事情,就偏偏拿到面前来看、来讲。四念处中的“白骨观”就属于这一类的教法。《念处经》中也有一段文字是专门讲白骨观的,其主要目的就是让修行人看出自己有哪些执著及禁忌。真能看出来了,就会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老是不在当下,而知道什么是“接受人生”的如实观了。修行人能在这一念之间看出了自己生命中的事实,能接受死亡,接受生命,就是开悟了。从此再也不会把自己弄得如此之累,而只是在逃离一个事实罢了。
人往往绞尽脑汁,费尽心血,想要使一样东西“不朽”。中国的万里长城、埃及的金字塔,哪一样不是“想逃离生命中之事实”的产物?而哪一样又不是夹杂着几十万人的鲜血与眼泪?
事实上仔细想想,这只是两个突出的例子罢了。几千年来的人类文明,其中又有多少是出于真正理性而利他的慈悲心,而又有多少只是疯狂的人类想向自己证明自己的“不朽”的产物呢?而毕竟这一个想要逃离的事实的努力,只是一个妄想。它本身不是一种不安,蕴藏着苦。而人类却不断地从劫至劫想要逃离这一个事实,逃离当下,创造了更多的苦与更多的不安,也感受到更多的不安与更多的苦。故佛在彻底洞见了人类行为的本质后,会悲悯地说世间是“纯大苦聚”,实在是良有以也!
故“白骨观”(也就是不净观)的修法,其原则就是要唤醒人类去正视生命中的事实——即人的生命是和世间其它东西的生命中的事实——即人的生命是和世间其它东西的生命一样,均是短暂的。修行人能有了这样一个如实的觉知,他的生命才算是苏醒了。能彻底地接受了这一个事实,才不会有那许多妄想,老是要逃离舍弃什么。而奇怪的是当一个人能真的和谐地和这些生命中简单的事实相处时,他不但一点都不是个悲观灰色的人,反而会在生命中升起一种“觉醒”,格局和眼界反而更开阔,也更能真地享受世间的美景。这一种结果,是世间一般有逃离事实与当下倾向的人们所想象不到的。
修白骨观时,心中不当有任何神秘的想法,或以为这是一种“秘法”,有不可思议的功力。修行人当本着一种平常心,去观察人生中每一秒都在发生的事实——死亡。《念处经》中有要比丘去仔细观察人死亡后身体逐渐分化消散的情形,不外就是要修行人较深刻地有这一个“人及万物总是有分散的时候”的觉知,并不是要佛教要悲观地去扩大人生的负面,事实上佛只是要人做个更改的人罢了。我们往往有一千一万的理由会心情不愉快,总觉得世界对不起我们。以佛法的哲学看来,这是不够更改的表现。事实上生命是无常的,人只要还能有健康的身体,就已是非常幸福了,哪里还有那么多理由及时间去不愉快呢?人之所以会不愉快,只是因为没有生命中的事实——“无常”——的觉知,故把一切都视为当然而不知感激。对真正的修行人而言,人的生命往往就在旦夕与呼吸之间。故前一口气呼出去,后一口气还能再吸进来,就已是很值得喜悦的事了。生命中一切的事情都是许多因缘聚在一起才能发生的,是一个非常奥妙而难得的组合,也是很不容易的。故真的见到无常律的人不但不会悲观,反而是个特别懂得珍惜生命,把握现在,而有“惜缘”个性的人。一个真正懂得惜缘的人,是不会有那么多不满足与不愉快的。而白骨观的专利法,不外就是能使修行人有这一个生命中事实的觉知,而能有更合理的人生观罢了。
故四念处中所有的这些观法,包括“白骨观”在内,全部都只是要提升修行人对生命现象如实观察的能力,而不是在作一种否定式的价值评判,硬要把人生想成另一种样子。
十一、不要轻易地作价值评判——法念处修行的诀要(5)
今天一般的学佛人是有很强的价值评判倾向的。动不动就说“四大皆空”,一副万事皆休的心态,还以为自己是正道。事实上这是不符合四念处中“如实观”的态度的。你就算讲的话和佛经中讲的一模一样,如果不是你修行生命中自己的体验,有什么用?修行人该做的是透过四念处去做自我生命的观察,自己去看看生命到底是不是无常的、无我的。如自己也看出来了,当下就能有佛法的法喜道乐,再小的体会也是真的修行。否则修行总是“假”的,不过是把别人的话再整理或提出罢了。也许就是因为太多的人尝试用一套自己的体系去说明佛法,才把佛法搞成今天的样子。但佛法真的有那么复杂吗?有那么神秘吗?依我看,佛法的复杂化及体系的庞大化,并不是好现象。太复杂、太玄妙的东西往往使人抓不到重点,花了许多精神与力气,却仍觉得在五里雾中。佛法固然有其深刻及不可思议的一面,但却并不代表它在一切层次皆是如此的。一个正常的学习过程该是层次分明,有次第可循 ,而不应是要不就是什么都不知道,而一旦知道了就是“一通百通”。这样的现象不是科学的学习过程,也不应是佛法的学习过程,而是有浓厚的神秘主义色彩的。佛教本身不应鼓励这样的一种学习的过程与心态,而该鼓励一种更如实,更层次分明的学习方法。要学习者一生都觉得自己是什么都未证,什么都不懂的“缚地凡夫”,依我看不但是对谦退的德行过度膨胀的结果,也是一种“泛道德主义”。而最主要的缺点是它不“如实”。不如实的东西是禁不住考验的,也是很难有生命力的。也难怪控许多佛法学习者最后会有“不忍于法”的表现,动辄宣称自己又是证了这个“果”,得了那个“通”了的。这固然是那么人不忍于法,不安于生命的表现,但一般来说佛教没有实际地提供一个修行的次第,让修行人明确地知道自己修行进步的情形,却是造成这种现象的最主要原因。这也就是为何我会反复强调一点——佛教真正的问题,不在外道的兴盛,而在佛教自己本身。教内所提倡的修行如果是如实的、次第分明的,的确让学习者有法喜道乐的,就不会有那么多的外道声势如此之盛。而目前之所以会有外道兴盛的现象,正说明了所谓传统佛教本身是有缺点的,不够有力的。
而欲使佛教恢复生命力,我以为就一定要使学习者有明确的次第可循,真的有法喜道乐才行。而依四念处的修行理趣来讲,要产生法喜道乐,修行最重要的原则是必须要如实。
“如实”讲起来容易,做起来往往就有障碍。最主要的是修行人当如实地“见”到自己生命中的种种,然后再调整自己身、口、意的行为。而所谓“见”到,却不一定指的就是佛法中颇为深奥的空、无我、无自性等法则。修行人在见到这些较高层次的理则之前,他一定会先见到自己身、口、意上的缺点及偏执的。就好像一个视力正常的人,在见到“远山含笑”之前,一定会先见到较近的“小桥流水人家”。若只能看到远的东西,却看不见近的,则此人的视力一定有偏差。同样的道理,修行人若能见到空及无我等道理,却对自己的毛病见不到,你能说他的“智慧”没有偏差吗?我以为不但有偏差,甚至可以说他根本就没有智慧。因为智慧的功用是见到事实。能讲“空”理的人如见不到自己生命中的缺点,他的了解只能说是一种心中的“投影作用”,而不是真的在生命中观察到空理。最多只能说这人的脑筋较好,想象力强,但不能说他有智慧。
十一、不要轻易地作价值评判——法念处修行的诀要(6)
真有智慧的人并不一定能想出许多道理,在心中作种种复杂的,“投影作用”或“系统分析”。他只是如实地知道了自己在做什么。复杂的人往往建立了庞大的功业,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