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2 节
作者:
辩论 更新:2024-01-16 22:40 字数:4851
宗筋纵则不能束筋骨以流利机关,此不能步履,痿弱筋缩之证作矣。”
第四节 颤证
颤证是以头部或肢体摇动颤抖,不能自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轻者表现为头摇动或手足微颤,重者可见头部振摇,肢体颤动不止,甚则肢节拘急,失去生活自理能力。本病又称“振掉”,“颤振”,“震颤”。
《内经》对本病已有认识。 《素问?至真要大论》曰: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其“掉”字,即含震颤之义。《素问?脉要精微论》有“骨者,髓之府,不能久立,行则振掉,骨将惫矣”之论,《素间?五常政大论》又有“其病摇动”、“掉眩巅疾”、“掉振鼓栗”等描述,阐述了本病以肢体摇动为其主要症状,属风象,与肝、肾有关,为后世对颤证的认识奠定了基础。明代楼英《医学纲目?颤振》说:“颤,摇也;振,动也。风火相乘,动摇之象,比之瘛疯,其势为缓。”还指出:“风颤者,以风人于肝脏经络,上气不守正位,故使头招面摇,手足颤掉也”,“此证多由风热相合,亦有风寒所中者,亦有风夹湿痰者,治各不同也。”肯定了《内经》肝风内动的观点,扩充了病因病机内容,阐明了风寒、热邪、湿痰均可作为病因而生风致颤,并指出本病与瘛疯有别。王肯堂《证治准绳?颤振》进而指出: “此病壮年鲜有,中年以后乃有之,老年尤多。夫老年阴血不足,少水不能制盛火,极为难治”,“病之轻者,或可用补金平木,清痰凋气之法,在人自斟酌之。中风手足弹拽,星附散,独活散,金牙酒,无热者宜之;摧肝丸,镇火平肝,消痰定颤,有热者宜之;气虚而振,参术汤补之;心虚而振,补心丸养之;夹痰,导痰汤加竹沥;老人战振,宜定振丸。”中肯地论述了本病的发病特点、预后和治疗。孙一奎《赤水玄珠?颤振门》又提出气虚,血虚均可引起颤证,治法为“气虚颤振,用参术汤”,“血虚而振,用秘方定心丸”。此外又指出:“木火上盛,肾阴不充,下虚上实,实为痰火,虚则肾亏。”治法宜“清上补下”。至今上述治法仍有临床价值。迨至清代,张璐《张氏医通?颤振》在系统总结了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临床实践,
对颤证的病因病机,辨证治疗及其预后有了较全面的阐述,认为本病多因风、火,痰、虚所致,并载列相应的治疗方药十余首,使本病的理法方药认识日趋充实。
根据本病的临床表现,西医学中震颤麻痹,肝豆状核变性,小脑病变的姿位性震颤、发性震颤,甲状腺机能亢进等,凡具有颤证临床特征的锥体外系疾病和某些代谢性疾病,
可参照奉节辨证沦治。
'病因病机'
一、病因
下篇 各论 第七章 肢体经络病证
1.年老体虚
中年之后,脾胃渐损,肝肾亏虚,精气暗衰,筋脉失养;或禀赋不足,肾精虚损,脏气失凋;或罹患沉疴,久病体弱,脏腑功能紊乱,气血阴阳不足,筋脉失养,虚风内动。
2.情志过极
情志失调,郁怒忧思太过,脏腑气机失于凋畅。郁怒伤肝,肝气郁结不畅,气滞而血筋脉失养;或肝郁化火生风,风阳暴张,窜经人络,扰动筋脉;若思虑太过,则损伤心气血化源不足,筋脉失养;或因脾虚不运,津液失于输布,而聚湿生痰,痰浊流窜经扰动筋脉。3.饮食不节恣食膏粱厚味或嗜酒成癖,损伤脾胃,聚湿生痰,痰浊阻滞经络而动风;或滋生内热,
痰热互结,壅阻经脉而动风;或因饥饱无常,过食生冷,损伤脾胃,气血生化乏源,致使筋
脉失养而发为颤证。
4.劳逸失当
行役劳苦,动作不休,使肌肉筋膜损伤疲极;虚风内动;或贪逸少动,使气缓脾滞而气血日减
或房事劳欲太过,肝肾亏虚,阴血暗损,筋脉失于调畅而不得任持自主,发为颤
二、病机
颤证病在筋脉,与肝、肾,脾等脏关系密切。上述各种原因,导致气血阴精亏虚,不能濡养筋脉;或痰浊,瘀血壅阻经脉,气血运行不畅,筋脉失养;或热甚动风,扰动筋脉,而致肢体拘急颤动。
本病的基本病机为肝风内动,筋脉失养。“肝壬身之筋膜”,为风木之脏,肝风内动,筋脉不能任持自主,随风而动,牵动肢体及头颈颤抖摇动。其中又有肝阳化风,血虚生风,阴虚风动,瘀血生风、痰热动风等不同病机。
肝肾乙癸同源,若水不涵木,肝肾交亏,肾虚髓减,脑髓不充,下虚则高摇。若脾胃受损,痰湿内生,土不栽木,亦可致风木内动。
本病的病理性质总属本虚标实。本为气血阴阳亏虚,其中以阴津精血亏虚为主;标为
风、火,痰,瘀为患。标本之间密切联系,风、火、痰,瘀可因虚而生,诸邪又进一步耗伤阴津气血。风、火、痰、瘀之间也相互联系,甚至也可以互相转化,如阴虚、气虚可转为阳虚,气滞,痰湿也可化热等。颤证日久可导致气血不足,络脉瘀阻,出现肢体僵硬,动作迟滞乏力现象。
颤证的病理因素为风、火、痰、瘀。风以阴虚生风为主,也有阳亢风动或痰热化风者。
中医内科学
痰或因脾虚不能运化水湿而成,或热邪煎熬津液所致。痰邪多与肝风或热邪兼夹为患,闭阻
气机,致使肌肉筋脉失养,或化热生风致颤。火有实火、虚火之分。虚火为阴虚生热化火,
实火为五志过极化火,火热耗灼阴津,扰动筋脉不宁。久病多瘀,瘀血常与痰浊并病,阻滞经脉,影响气血运行,致筋脉肌肉失养而病颤。
'诊查要点'
一、诊断依据
1.头部及肢体颤抖、摇动,不能自制,甚者颤动不止,四肢强急。
2.常伴动作笨拙,活动减少,多汗流涎,语言缓慢不清,烦躁不寐,神识呆滞等症状。
3.多发生于中老年人,一般呈隐袭起病,逐渐加重,不能自行缓解。部分病人发病与情志有关,或继发于脑部病变。
二、病证鉴别
颤证与瘛疯的鉴别:瘛疯即抽搐,多见于急性热病或某些慢性疾病急性发作,抽搐多呈
持续性,有时伴短阵性间歇,手足屈伸牵引,弛纵交替,部分病人可有发热,两目上视,神昏等症状;颤证是一种慢性疾病过程,以头颈,手足不自主颤动、振摇为主要症状,手足颤抖动作幅度小,频率较快,而无肢体抽搐牵引和发热、神昏等症状,再结合病史分析,二者不难鉴别。
三、相关检查
颅脑cT、MRI等影像学检查,有助于因脑部疾病引起颤证的诊断。眼底角膜色素环(K—F环)检查,血铜、尿铜的测定和肝功能的检查,有助于因铜代谢异常性疾病引起颤证的诊断;检测T3、T4及甲状腺机能,有助于内分泌疾病的诊断。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颤证首先要辨清标本虚实。肝肾阴虚,气血不足为病之本,属虚;风,火、痰、瘀等病理因素多为病之标,属实。
一般震颤较剧,肢体僵硬,烦躁不宁,胸闷体胖,遇郁怒而发者,多为实证;颤抖无力,缠绵难愈,腰膝酸软,体瘦眩晕,遇烦劳而加重者,多为虚证。但病久常标本虚实夹杂,临证需仔细辨别其主次偏重。
二、治疗原则
本病的初期,本虚之象并不明显,常见风火相煽、痰热壅阻之标实证,治疗当以清热、化痰,熄风为主;病程较长,年老体弱,其肝肾亏虚、气血不足等本虚之象逐渐突出,治疗
下篇 各论 第七章 肢体经络病证
当滋补肝肾,益气养血,调补阴阳为主,兼以熄风通络。由于本病多发于中老年人,多在本虚的基础上导致标实,因此治疗更应重视补益肝肾,治病求本。
三、证治分类
1.风阳内动证
肢体颤动粗大,程度较重,不能自制,眩晕耳鸣,面赤烦躁,易激动,心情紧张时颤动加重,伴有肢体麻木,口苦而干,语言迟缓不清,流涎,尿赤,大便干。舌质红,苔黄,脉
证机概要:郁怒伤肝,肝郁化火生风,风阳侵扰筋脉。
治法:镇肝熄风,舒筋止颤。
代表方:天麻钩藤饮合镇肝熄风汤加减。前方具有平肝熄风,清热安神作用,适用于肝阳上亢,震颤,烦躁,眩晕者;后方具有镇肝熄风,育阴潜阳,舒筋止颤作用,适用于水不
涵木,阳亢化风,风阳扰动筋脉之颤证。
常用药:天麻、钩藤,石决明,代赭石、生龙骨、生牡蛎镇肝熄风止颤;生地黄,芍、玄参、龟板、天门冬育阴清热,潜阳熄风;怀牛膝、杜仲、桑寄生滋补肝肾;黄芩、栀清热泻火;夜交藤,茯神宁心安神。
肝火偏盛,焦虑心烦,加龙胆草、夏枯草;痰多者加竹沥、天竺黄以清热化痰;肾阴不足,虚火上扰,眩晕耳鸣者,加知母、黄柏、牡丹皮;心烦失眠,加炒枣仁,柏子仁、丹参养血补心安神;颤动不止,加僵蚕、全蝎,增强熄风活络止颤之力。
2.痰热风动证
头摇不止,肢麻震颤,重则手不能持物,头晕目眩,胸脘痞闷,口苦口黏,甚则口吐痰涎。舌体胖大,有齿痕,舌质红,舌苔黄腻,脉弦滑数。
代表方:导痰汤合羚角钩藤汤加减。前方祛痰行气,后方清热平肝熄风,二方合用热化痰,平肝熄风,适用于痰热内蕴,扰动肝风之颤证。
常用药:半夏、胆南星、竹茹、川贝母、黄芩清热化痰;羚羊角、桑叶、钩藤、菊花平肝熄风止颤;生地、生白芍、甘草育阴清热,缓急止颤;橘红,茯苓,枳实健脾理气。
若痰湿内聚,证见胸闷恶心,咯吐痰涎,苔厚腻,脉滑者,加煨皂角、白芥子以燥湿豁痰;震颤较重,加珍珠母、生石决明、全蝎;心烦易怒者,加天竺黄、牡丹皮,郁金;胸闷脘痞,加瓜蒌皮,厚朴、苍术;肌肤麻木不仁,加地龙,丝瓜络、竹沥;神识呆滞,加石菖
蒲、远志。
3.气血亏虚证
头摇肢颤,面色咣白,表情淡漠,神疲乏力,动则气短心悸健忘,眩晕,纳呆。舌体胖大,舌质淡红,舌苔薄白滑,脉沉濡无力或沉细弱。中医内科学证机概要:气血两虚,筋脉失养,虚风内动。
治法:益气养血,濡养筋脉。
代表方:人参养荣汤加减。本方益气养血,补益心脾,用于气血不足,心脾两虚,虚风内动之颤证。
常用药:熟地,当归,白芍、人参、白术,黄芪,茯苓,炙甘草健脾益气养血;肉桂助阳,鼓舞气血生长;天麻,钩藤、珍珠母平肝熄风止颤;五味子、远志养心安神。
气虚运化无力,湿聚成痰,应化痰通络止颤,加半夏,白芥子:胆南星;血虚心神失养,心悸,失眠,健忘,加炒枣仁,柏子仁;气虚血滞,肢体颤抖,疼痛麻木,加鸡血藤,丹参、桃仁、红花。
4.髓海不足证头摇肢颤,持物不稳,腰膝酸软,失眠心烦,头晕痴傻。舌质红,舌苔薄白,或红绛无苔,脉象细数。证机概要:髓海不足,神机失养,肢体筋脉失主。治法:填精补髓,育阴熄风。
耳鸣,善忘,老年患者常兼有神
代表方:龟鹿二仙膏合大定风珠加减。前方重在益气,填补精髓,适用于肾精亏损,神机失用,肢体震颤伴有智能障碍者;后方增液滋阴熄风,用于热盛耗伤阴滓,或肝肾阴虚,筋脉失养,虚风内动证。
常用药:龟板.鳖甲,生牡蛎、钩藤、鸡子黄、阿胶育阴潜阳,平肝熄风;拘杞子,鹿角、熟地,生地、白芍、麦冬、麻仁补益肝肾,滋阴养血润燥;人参.山药、茯苓健脾益气,化生气血;五味子,甘草酸甘化阴以安神,
若肝风甚,肢体颤抖、眩晕较著,加天麻、全蝎,石决明;阴虚火旺,兼见五心烦热,躁动失眠,便秘溲赤,加黄柏、知母、丹皮,元参;肢体麻木,拘急强直,加木瓜、僵蚕,地龙,重用白芍、甘草以舒筋缓急。
5.阳气虚衰证
头摇肢颤,筋脉拘挛,畏寒肢冷,四肢麻木,心悸懒言,动则气短, 自汗,小便清长或
以温煦筋脉,用于肾阳衰微,筋脉拘挛
常用药:附子、肉桂、巴戟天补肾温阳;山萸肉,熟地黄补肾填精;党参、白术、生姜补气健脾,祛痰除湿;白芍,甘草缓急止颤。大便稀溏者,加于姜、肉豆蔻温中健脾;心悸者加远志,柏子仁养心安神。
'预防调护'
预防颤证应注意生活调摄,保持情绪稳定,心情舒畅,避免忧思郁怒等不良精神刺激,饮食宜清淡而富有营养,忌暴饮暴食及嗜食肥甘厚味,戒除烟酒等不良嗜好。此外,避免中毒,中风、颅脑损伤对预防颤证发生有重要意义。
颤证病人生活要有规律,保持心情愉快和情绪稳定。乎时注意加强肢体功能锻炼,适当
参加力所能及的体育活动,如太极拳、八段锦,内养功等。病室应保持安静,通风好度宜人。对卧床不起的患者,注意帮助患者翻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