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8 节
作者:
辩论 更新:2024-01-16 22:40 字数:4867
丹清心开窍。
(2)冷瘴
寒甚热微,或但寒不热,或呕吐腹泻:弦。
证机概要:瘴毒内盛,湿浊蒙蔽心窍。
治法:解毒除瘴,芳化湿浊。
甚则嗜睡不语,神志昏蒙,舌苔厚腻色白,
代表方:加味不换金正气散。本方燥湿化浊,除瘴截疟,用于冷瘴见有寒甚热微或但寒不热、呕吐腹泻者。
常用药:苍术、厚朴、陈皮、藿香、半夏、佩兰、荷叶燥湿化浊,健脾理气;槟榔、草果截疟除湿;菖蒲豁痰宣窍。 ?
嗜睡昏蒙者,可加服苏合香丸芳香开窍;若呕吐较著,可吞服玉枢丹以辟秽和中止
口区。
5.劳疟
疟疾迁延日久,每遇劳累辄易发作纳少自汗,舌质淡,脉细弱。
证机概要:疟邪久留,气血耗伤。
治法:益气养血,扶正祛邪。
发时寒热较轻,面色萎黄,倦怠乏力,短气懒言,
用于气血亏虚,久疟不已,面色萎黄,倦怠
常用药:何首鸟、人参、白术、当归、白芍补益气血;陈皮理气和中;生姜,红枣调和营卫;青蒿、常山祛邪截疟。
气虚较著,倦怠自汗者,可加黄芪、浮小麦;偏于阴虚,下午或夜晚见低热,舌质红绛者,加生地、鳖甲、白薇;如胸闷脘痞,大便稀溏,舌苔浊腻者,去首乌,加姜半夏,草果芳化湿浊。下篇 各沦 第四章 肝胆病证?
此外,久疟不愈,痰浊瘀血互结,左胁下形成痞块,此即《金匮要略》所称之疟母。治宜软坚散结,祛瘀化痰,方用鳖甲煎丸。兼有气血亏虚者,配合八珍汤或十全大补汤,以扶正祛邪。
'预防调护'
本病为蚊虫传播,故应加强灭蚊、防蚊措施。疟疾发作期应卧床休息。寒战时加盖衣被,注意保暖,多饮热开水;发热时减去衣被。如高热不退,可予冷敷,或针刺合谷÷曲池等穴。瘴疟神志昏迷者,应加强护理,注意观察病人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和神志变化,予以适当处理。汗出后用温水擦身,换去湿衣,避免吹风。服药宜在疟发前2小时,发作时不宜服药或进食。饮食以易于消化、富有营养之流质或半流质为宜。久疟要注意休息,加强饮食调补,如多进食瘦肉、猪肝、桂圆、红枣等。有疟母者,可食用甲鱼滋阴软坚,有助于痞块的消散。
'结 语'
疟疾是以寒战、壮热、头痛、汗出、休作有时为临床特征的疾病。病因为感受疟邪,并与正虚有关。病机多为疟邪伏于半表半里,邪正相争,则寒热发作;正胜邪却,则寒热休止。其临床表现,若寒热休作有时者为正疟;热多寒少或但热不寒属温疟;寒多热少或但寒不热属寒疟;瘴毒内盛,病势严重,多伴神志障碍者属瘴疟;疟邪久留,耗伤气血,遇劳即发者为劳疟;疟久不愈,血瘀痰凝,结于胁下,则为疟母。
治疗原则为祛邪截疟,并根据疟疾的不同证候论治。如温疟兼清;寒疟兼温;瘴疟宜解毒除瘴;劳疟则以扶正为主,佐以截疟;如属疟母,又当祛瘀化痰,软坚散结。
'临证备要'
1.疟邪伏藏于半表半里,属少阳经脉部位,故历来有“疟不离少阳”之说。在治疗上,一般多使用柴胡之剂,但必须辨证,不能见到疟疾一概使用之,临床应掌握寒热往来的症状特点使用为宜。
2.疟疾的治疗可在辨证的基础上选加截疟药物,常用的如常山、青蒿、槟榔、马鞭草、猪莶草、乌梅等。此外,服药时间一般以疟发前2小时为宜。若在疟发之际服药,容易发生
呕吐不适,且难以控制发作。
3.瘴疟来势凶猛,病情险恶,治疗宜重视解毒除瘴。如出现神昏谵语,痉厥抽风等严重症状时,宜早投清心开窍药物,必要时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
'医案选读' 中医内科学
潞党参一钱五分,柴胡八分,生甘草六分,仙半夏二钱,川桂枝六分,熟附片一钱,炙鳖甲四钱,青蒿梗一钱五分,鹿角霜三钱,茯苓三钱,陈皮一钱,焦谷芽四钱,生姜二片,红枣四枚。
二诊 前方服六剂,寒热即止,接服六君子汤,加草果,姜、枣。
(武进县医学会编.丁甘仁医案?疟疾案。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
病案二
陈某,女,34岁,寒热l周,每日下午先寒战,后高热,至夜汗出热衰,胸闷,呕吐
痰涎,头痛,口千而黏,喜热饮而饮不多,大便溏,舌苔黏腻,脉濡数。查血涂片,找到间日疟原虫。疟邪踞于少阳,痰湿内蕴,治以和解截疟,仿小柴胡汤、截疟七宝饮加减。
处方:柴胡、炒常山、槟榔、青蒿、法半夏各9g,知母、黄芩各6g,草果3g,青皮、乌梅各4.5g,川桂枝3g,生姜1片。
一日服2剂,翌日疟仍作,但自觉寒热减轻,继服即不再发,7天后复查,疟原虫阴
(江苏新医学院中医内科教研组编.中医内科学?疟疾.江苏人民出版社.1977)'文献摘要'
《素问?金匮真言论》:“秋善病风疟。”《素问?疟沦》:“夫风之与疟也,相似同类,而风独常在,疟得有时而休者,何也?岐伯风气独留其处,故常在;疟气随经络沉以内薄,故卫气应乃作。”《金匮要略?疟病脉证并治》:“温疟者,其脉如平,身无寒但热,骨节疼烦,时呕,白虎
加桂枝汤主之。”“疟多寒者,名曰牝疟,蜀漆散主之。”
《普济方?诸疟门》“劳疟者,以久疟不瘥,气血俱虚,故虽间歇,劳动则发,故谓之劳疟。邪气日深,真气愈耗,表里既虚,故食减肌瘦,色悴力劣,而寒热如故也。”
《医学纲目?疟寒热》:“卫与邪相并,则病作;与邪相离,则病休。其并于阴则寒,并于阳则热;离于阴则寒已,离于阳则热已。至次日又集而并合,则复病也。”
《景岳全书?瘴气》:“人谓岭南水泉草木地气之毒,故凡往来岭南之人及宦而至者,无不病瘴而至危殆者也。又谓土人生长其间,与水土之气相习,外人人南必一病,但有轻重之异。若从而与之俱化,则免矣。”
《症因脉治?疟疾总论》: “瘴疟之症,疟发之寸,神识昏迷,狂妄多言,或声音哑痦。”“瘴气人人脏腑,血聚上焦,败血瘀于心窍,毒涎聚于肝脾,则瘴毒疟疾之症作矣。”
下篇 各论 第五章 肾系病证
肾藏精,为人体生长、发育,生殖之源,生命活动之根,故称先天之本。由于肾所藏之精是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的主要物质基础,因此肾的藏精功能减退,不仅可因精关不固而致遗精,早泄,还可由于精气不足而影响机体的生殖能力,导致阳痿、不育。
’肾主水液,在调节人体水液平衡方面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若肾中精气的蒸腾气化失司,可导致水液的运化障碍,出现水肿,癃闭等病证;肾与膀胱相通,若肾与膀胱的气化失司,水道不利,可导致小便频急、淋沥不尽、尿道涩痛的淋证。
根据肾的生理功能和病机变化特点,我们将水肿,癃闭、淋证,阳痿、遗精,早泄等归属于肾系病证。
此外,肾与其它脏腑的关系也非常密切,肾阴亏虚,水不涵木,肝阳上亢,可致眩晕;肾水不足,阴不济阳,虚火上越,心肾不交,可致心悸、不寐;肾不纳气,气不归原,可致哮喘;肾阳虚衰,火不燠土,可致五更泄泻;肾精亏损,脑髓失充,可致健忘,痴呆,依据其病证整体相关性,分别隶属于各个脏腑系统。临证时,应注意脏腑之间的关联,随证处理。
第一节 水 肿
水肿是体内水液潴留,泛滥肌肤,表现以头面,眼睑、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肿为特征的一类病证。
本病在《内经》中称为“水”,并根据不同症状分为“风水”、“石水”、“涌水”。《灵枢?水胀》对其症状作了详细的描述,如“水始起也,目窠上微肿,如新卧起之状,其颈脉动,时咳,阴股间寒,足胫肿,腹乃大,其水已成矣。以手按其腹,随手而起,如裹水之状,此其候也。”至于其病因病机,《素问?水热穴沦》指出:“勇而劳甚,则肾汗出,逢于风,内不得人于脏腑,外不得越于皮肤,客于穴府,行于皮里,传为跗肿”。 “故其本在肾,其末在肺。”《素问?至真要大论》又指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可见在《内经》时代,对水肿病的发病已认识到与肺,脾,肾有关。对于水肿的治疗,《素问?汤液醪醴论》提出“平治与权衡,去菀陈整……开鬼门,洁净府”的治疗原则,这一原则,一直沿用至今。汉代张仲景对水肿的分类较《内经》更为详细,在《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以表里上下为纲,分为风水、皮水、正水、石水、黄汗五种类型。如其描述风水脉证: “寸口脉沉滑者,中有水气,面目肿大有热,名曰风水。”该书又根据五脏发病的机制及证候将水肿分为心水、肝水、肺水,脾水,肾水。在治疗上又提出了发汗、利尿两大原则:“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唐代孙思邈对于水肿的认识续有阐发,在《备急千金要方?水肿》中首次提出了水肿必须忌盐,并指出水肿有五不治:“一、面肿苍黑,是肝败不治;二、掌肿无纹理,是心败不治;三,腰肿无纹理,是肺损不治;四、阴肿不起者,是肾败不治;五、脐满反肿者,是脾败不治。”这些论述为水肿病的护理及预后判断提供了宝贵经验。唐代以后,对水肿的分类、论治继有发展。宋代严用和将水肿分为阴水、阳水两大类。《济生方?水肿门》说:“阴水为病,脉来沉迟,色多青白,不烦不渴,小便涩少而清,大腹多泄……阳水为病,脉来沉数,色多黄赤,或烦或渴,小便赤涩,大腹多闭。”这一分类法,区分了虚实两类不同性质的水肿,为其后水肿病的临床辨证奠定了基础。对于水肿的治疗,严用和又倡导温脾暖肾之法,在前人汗、利、攻的基础上开创了补法。此后,《仁斋直指方?虚肿方论》创用活血利水法治疗瘀血水肿。明代李梃《医学入门?水肿》提出疮毒致水肿的病因学说,对水肿的认识日趋成熟。
水肿在西医学中是多种疾病的一个症状,包括肾性水肿、心性水肿、肝性水肿、营养不良性水肿、功能性水肿、内分泌失调引起的水肿等。本节论及的水肿主要以肾性水肿为主,包括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继发性肾小球疾病等。肝性水肿,是以腹水为主症,属于鼓胀范畴。心性水肿常以心悸、胸痛,气急为主症,可以参照心悸、喘证等节,并结合本节内容,辨证施治。其它水肿的辨治,可以参照本节内容辨治。
'病因病机'
水肿一证,其病因有风邪袭表、疮毒内犯、外感水湿、饮食不节及禀赋不足,久病劳倦,形成本病的机理为肺失通调,脾失转输,肾失开阖,三焦气化不利。
一、病因
1.风邪袭表
风为六淫之首,每夹寒夹热,风寒或风热之邪,侵袭肺卫,肺失通调,风水相搏,发为
水肿。此即《景岳全书?肿胀》篇所言:“凡外感毒风,邪留肌肤,则亦能忽然浮肿。”
2.疮毒内犯
肌肤患痈疡疮毒,火热内攻,损伤肺脾,致津液气化失常,发为水肿。《济生方?水肿》云:“年少血热生疮,变为水,肿满,烦渴,小便少,此为热肿。”正是指这种病因而言。
3.外感水湿
久居湿地,冒雨涉水,湿衣裹身时间过久,水湿内侵,困遏脾阳,脾胃失其升清降浊之能,水无所制,发为水肿。正如《医宗金鉴?水气病脉证》曰:“皮水,外无表证,内有水湿
4.饮食不节
过食肥甘,嗜食辛辣,久则湿热中阻,损伤脾胃;或因生活饥馑,营养不足,脾气失养,以致脾运不健,脾失转输,水湿壅滞,发为水肿。如《景岳全书?水肿》篇所言:“大人小儿素无脾虚泄泻等证,而忽而通身浮肿,或小便不利者,多以饮食失节,或湿热所致。”
5.禀赋不足,久病劳倦先天禀赋薄弱,肾气亏虚,膀胱开合不利,气化失常,水泛肌肤,发为水肿。或因劳倦纵欲无节,生育过多,久病产后,损伤脾肾,水湿输布失常,溢于肌肤,发为水肿。
二、病机
水不自行,赖气以动,水肿一证,是全身气化功能障碍的一种表现。具体而言,水肿发病的基本病理变化为肺失通调,脾失转输,肾失开阖,三焦气化不利。其病位在肺,脾、肾,而关键在肾。病理因素为风邪,水湿、疮毒、瘀血。肺主一身之气,有主治节、通调水道、下输膀胱的作用。风邪犯肺,肺气失于宣畅,不能通调水道,风水相搏,发为水肿。脾主运化,有布散水精的功能。外感水湿,脾阳被困,或饮食劳倦等损及脾气,造成脾失转输,水湿内停,乃成水肿。肾主水,水液的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