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4 节
作者:
辩论 更新:2024-01-16 22:40 字数:4886
治疗上,以疏肝和络止痛为基本治则,实证多采用疏肝理气,活血通络,清利湿热之法;虚证则多以滋阴养血柔肝为治,同时佐以理气和络之品。
'临证备要'
1.治疗胁痛宜疏肝柔肝并举,以防辛燥劫阴之弊。胁痛之病机以肝经气郁,肝失条达为先,故疏肝解郁,理气止痛是治疗胁痛的常用之法。然肝为刚脏,体阴而用阳,治疗之时
宜柔肝而不宜伐肝。疏肝理气药大多卒温香燥,若久用或配伍不当,易于耗伤肝阴,甚至助热化火。故临证使用疏肝理气药时,一要尽量选用轻灵平和之品,如香附、苏梗、佛手片、绿萼梅之类;二要注意配伍柔肝养阴药物,以固护肝阴,以利肝体。如仲景之四逆散中柴胡与白芍并用,薛己之滋水清肝饮中柴胡与生地配伍,均是疏肝柔肝并用的范例。
2.临证应辨证结合辨病,配合针对性药物。经检查,如属病毒性肝炎,可用疏肝运脾.化湿行瘀、清热解毒等治法,结合临床经验和药理研究,选择具有抗病毒,改善肝功能、调节免疫及抗纤维化作用的药物。如胁痛兼有砂石结聚者,治疗当注意通腑、化石、排石药的应用。若兼有湿热阻滞,肝胆气机失于通降,出现右胁肋部绞痛难忍,恶心呕吐, 口苦纳呆,治疗当清利肝胆,通降排石,方剂常用大柴胡汤加减。通腑泻下常用大黄、芒硝;化石
排石药物可选用鸡内金、海金沙、金钱草、郁金、茵陈、枳壳、莪术、炮山甲、皂角刺,
中医内科学
'医案选读'
病案一
刘某,男,42岁,干部,1963年5月10日初诊。
患者1962年患慢性肝炎,经长期治疗,肝功虽接近正常,但面红颧赤,持续低热。无结核病史,肺部透视正常。肝区痛,肝肿大,肋下可触及。饮食不振,腹剧胀,喜热饮,眩晕,疲倦,入睡困难,噩梦易醒,白天无精神,深夜反兴奋,体重显著减轻,大便稀溏,小便短黄,有臭气。左脉弦数,右脉弦缓,舌质红绛,舌伸颤动,苔白如积粉。阴虚阳亢,肝旺侮脾,脾虚生湿。治宜滋水清肝,扶脾健胃,佐以活血祛瘀,化湿生津。方拟一贯煎合膈下逐瘀汤加减:沙参12克,鲜生地30克,生白芍12克,炒川栋9克,肥知母9克,地骨皮9克,阿胶珠9克,金钱草60克,茵陈12克,满天星24克,黄连6克,广木香6克,银柴胡9克,地鳖虫9克,?炒蒲黄9克,鸡内金9克,桃仁9克,夏枯草15克,薤白12克,山萸肉12克,夜交藤60克,台乌9克,九香虫9克,琥珀末6克(布包煎),每周6剂,连服2周。
二诊:5月25日。低热已解,肝区痛渐减,食欲好转,大便不溏,腹胀减轻,但仍疲乏,肝区隐痛,能睡但不酣,自汗。脉转弦缓,舌质淡红,苔薄白,但无积粉样。守前法继进。前方去黄连、广木香、地鳖虫,桃仁,夏枯草,薤白、台乌,九香虫,肥知母、银柴胡,加冬虫夏草9克,焦白术9克,茯苓12克,砂仁6克,蔻仁6克,厚朴6克,金樱子60克,每周6剂,连服3周。
三诊:6月'6日。肝区不痛,体力渐复,有时返回单位亦不疲乏。经原住院医院检查,肝功正常。睡眠极酣,胃纳增,但大便不成条状,腹胀,微自汗。阴虚阳亢现象基本消失。脉平缓,舌质淡红,苔薄白。治宜健脾益气。处方:加味香砂六君汤。沙参12克,茯苓9克,焦白术9克,陈皮3克,半夏9克,山药24克,砂仁6克,蔻仁6克,苡仁12克,山
楂9克,神曲9克,藿香6克,每周6剂,连服2周。痊愈上班。
(史宇广等编著.当代名医临证精华?肝炎肝硬化专辑.中医古籍出版社
病案二
陈某,女,37岁。1983年5月20日初诊。
主诉:右胁肋疼痛6个月,加重1个月。
病史:半年前受刺激后常觉两侧胁胀不适,时有疼痛,连及脘腹,嗳气后稍减,未服药治疗,病情逐渐加重。3月前胁痛加重,更见不思饮食,时有恶心呕吐,经服中药治疗后症状减轻,因有事外出使服药中断。1月前胁痛又作,且逐渐加剧,再用原方药服用后疼痛未能减轻,特来诊治。现右胁疼痛较甚,晚上加剧,不喜揉按,左侧头痛,眼睛发胀,月经提前,血色紫黑,有小块,食少,大便秘结,小便黄。检查:痛苦焦虑面容,舌质红赤,边有
瘀点,脉象细弦。
诊断:胁痛(肝郁化火,兼血瘀)。
治法:疏肝清肝泻火,佐以活血化瘀,
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减。柴胡6克,枳壳9克,香附9克,白芍12克,牡丹皮9克,蒺藜12克,钩藤12克,菊花9克,山栀仁9克,丹参12克,川芎9克,桃仁6克,甘草3眼上方5剂后,大便通畅,余症明显好转,再以原方加减,服药20余剂后基本痊愈。(何明镜主编.中医内科学教学病案精选?肝胆病证.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文献摘要'《灵枢?经脉》:‘‘g旦足少阳之脉,是动则病口苦,善太息,心胁痛,不能转侧。”《丹溪心法?胁痛》:“有气郁而胸胁痛,看其脉沉涩,当作郁治。痛而不得伸舒者蜜九龙
荟丸最快。胁下有食积一条扛起,用吴茱萸炒黄连,控涎丹。一身气痛及胁痛,痰夹死血,加桃/二泥,丸服。”
《古今医鉴?胁痛》:“脉双弦者,肝气有余,两胁作痛。病夫胁痛者,厥阴肝经为病也,其病自胁下痛引小腹,亦当视内外所感之邪而治之。”
《医学正传?胁痛》:“外有伤寒,发寒热而胁痛者,足少阳胆、足厥阴肝二经病也,治以小柴胡汤,无有不效者。或有清痰食积,流注胁下而为痛者,或有登高坠仆,死血阻滞而为痛者,又有饮食失节,劳役过度,以致脾土虚者,肝木得以乘其土位,而为胃皖当心而痛,
上支两胁痛,膈噎不通,食饮不下之证。”
《症因脉治?胁痛沦》:“内伤胁痛之因或肾水不足,……皆成胁肋之痛矣。”
或死血停滞胁肋,或恼怒郁结,肝火攻冲,
第二节 黄疸
黄疸是以目黄,身黄,小便黄为主症的一种病证,其中目睛黄染尤为本病的重要特征,
《内经》即有关于黄疽病名和主要症状的记载,如《素问?平人气象论》说: “溺黄赤,安卧者.黄疽,……目黄者曰黄疸。”《灵枢?论病诊尺》说:“身痛面色微黄,齿垢黄,爪甲上黄,黄疽也。”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把黄疸分为黄疸、谷疸,酒疽、女劳疸,黑疸五种,并对各种黄疽的形成机理、症状特点进行了探讨,其创制的茵陈蒿汤成为历代治疗黄疽的重要方剂?《诸病源候论》根据本病发病情况和所出现的不同症状,区分为二十八候。《圣济总录》又分为九疽、三十六黄。两书都记述了黄疸的危重证候“急黄”,并提到了“阴黄”一证:宋?韩低和《伤寒微旨论?阴黄证》除论述了黄疽的“阳证”外,并详述了阴黄的辨证施治,指出:“伤寒病发黄者,占今皆为阳证治之,……无治阴黄法:”元?罗天益在《卫生宝鉴》中又进一步把阳黄与阴黄的辨证施冶加以系统化,对临床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程钟龄《医学心悟》创制茵陈术附汤,至今仍为治疗阴黄的代表方剂:《景岳全书?黄疽》篇提出了‘‘胆黄,,的病名,认为“胆伤则胆气败,而胆液泄,故为此证。”初步认识到黄疸的发生与胆液外泄有关。清?沈金鳌《沈氏尊生书。黄疽》篇有“天行疫疠,以致发黄者,俗称之瘟黄,
杀人最急”的记载,对黄疽可有传染性及严重的预后转归有所认识。
本节讨论以身目黄染为主要表现的病证。黄疸常与胁痛,症积、鼓胀等病证并见,应与之互参。本病证与西医所述黄疽意义相同,可涉及西医学中肝细胞性黄疸、阻塞性黄疸和溶血性黄疸。临床常见的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胆囊炎、胆结石、钩端螺旋体病,蚕豆黄及某些消化系统肿瘤等疾病,凡出现黄疸者,均可参照本节辨证施治。
'病因病机'
黄疸的病因有外感和内伤两个方面,外感多属湿热疫毒所致,内伤常与饮食、劳倦、病后有关。黄疸的病机关键是湿,由于湿邪困遏脾胃,壅塞肝胆,疏泄失常,胆汁泛溢而发生黄疸。
一、病因
1.外感湿热疫毒夏秋季节,暑湿当令,或因湿热偏盛,由表人里,内蕴中焦,湿郁热蒸,不得泄越,而
致发病。若湿热夹时邪疫毒伤人,则病势尤为暴急,具有传染性,表现热毒炽盛,内及营血的危重现象,称为急黄。如《诸病源候论?急黄候》指出: “脾胃有热,谷气郁蒸,因为热毒所加,故卒然发黄,心满气喘,命在顷刻,故云急黄也。”
2.内伤饮食、劳倦
(1)过食酒热甘肥或饮食不洁:长期嗜酒无度,或过食肥甘厚腻,或饮食污染不洁,脾胃损伤,运化失职,湿浊内生,郁而化热,湿热熏蒸,胆汁泛溢而发为黄疸。如《金匮要略?黄疽病脉证并治》说:“谷气不消,胃中苦浊,浊气下流,小便不通,……身体尽黄,名曰黄疽,”《圣济总录?黄疸门》说:“大率多因酒食过度,水谷相并,积于脾胃,复为风湿所搏,热气郁蒸,所以发为黄疸。”
(2)饮食饥饱、生冷或劳倦病后伤脾:长期饥饱失常,或恣食生冷,或劳倦太过,或病后脾阳受损,都可导致脾虚寒湿内生,困遏中焦,壅塞肝胆,致使胆液不循常道,外溢肌肤而为黄疸。如《类证治裁?黄疸》篇说:“阴黄系脾脏寒湿不运,与胆液浸淫,外渍肌肤,则发而为黄。”
3.病后续发
胁痛,症积或其它疾病之后,瘀血阻滞,湿热残留,日久损肝伤脾,湿遏瘀阻,胆汁泛溢肌肤,也可产生黄疸。如《张氏医通?杂门》指出:“有瘀血发黄,大便必黑,腹胁有块或胀,脉沉或弦。”
二、病机
黄疸的病理因素有湿邪、热邪,寒邪,疫毒、气滞、瘀血六种,但其中以湿邪为主,黄疽形成的关键是湿邪为患,如《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篇指出: “黄家所得,从湿得之。”湿邪既可从外感受,亦可自内而生。如外感湿热疫毒,为湿从外受;饮食劳倦或病后瘀阻湿滞,属湿自内生。由于湿邪壅阻中焦,脾胃失健,肝气郁滞,疏泄不利,致胆汁输泄失常,胆液不循常道,外溢肌肤,下注膀胱,而发为目黄、肤黄,小便黄之病证。黄疸的病位主要在脾胃肝胆,黄疸的病理表现有湿热和寒湿两端。由于致病因素不同及个体素质的差
各论 第四章 肝胆病证
异,湿邪可从热化或从寒化。因于湿热所伤或过食甘肥酒热,或素体胃热偏盛,则湿从热化,湿热交蒸,发为阳黄。由于湿和热的偏盛不同,阳黄有热重于湿和湿重于热的区别。如湿热蕴积化毒,疫毒炽盛,充斥三焦,深入营血,内陷心肝,可见卒然发黄,神昏谵妄,痉厥出血等危重症,称为急黄。若病因寒湿伤人,或素体脾胃虚寒,或久病脾阳受伤,则湿从寒化。寒湿瘀滞,中阳不振,脾虚失运,胆液为湿邪所阻,表现为阴黄证。如黄疸日久,脾失健运,气血亏虚,湿滞残留,面目肌肤淡黄晦暗久久不能消退,则形成阴黄的脾虚血亏证。
阳黄、急黄、阴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如阳黄治疗不当,病情发展,病状急剧加重,热势鸱张,侵犯营血,内蒙心窍,引动肝风,则发为急黄。如阳黄误治失治,迁延日久,脾阳损伤,湿从寒化,则可转为阴黄。如阴黄复感外邪,湿郁化热,又可呈阳黄表现,病情较为复杂。
在黄疽的预后转归方面,一般说来,阳黄病程较短,消退较易;但阳黄湿重于热者,消退较缓,应防其迁延转为阴黄。急黄为阳黄的重症,湿热疫毒炽盛,病情重笃,常可危及生命,若救治得当,亦可转危为安。阴黄病程缠绵,收效较慢;倘若湿浊瘀阻肝胆脉络,黄疸可能数月或经年不退,须耐心调治。总之黄疽以速退为顺,如《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指出:“黄疸之病,当以十八日为期,治之十日以上瘥,反剧者为难治。”若久病不愈,气血瘀滞,伤及肝脾,则有酿成症积、鼓胀之可能。
'诊查要点'
一、 诊断依据
1. 目黄、肤黄、小便黄,其中目睛黄染为本病的重要特征。
2. 常伴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胁痛腹胀等症状。
3.常有外感湿热疫毒,内伤酒食不节,或有胁痛,症积等病史
二、 病证鉴别
黄疸与痿黄
黄疸发病与感受外邪、饮食劳倦或病后有关;其病机为湿滞脾胃,肝胆失疏,胆汁外溢;其主症为身黄,目黄,小便黄。萎黄之病因与饥饱劳倦、食滞虫积或病后失血有关;其病机为脾胃虚弱,气血不足,肌肤失养;其主症为肌肤萎黄不泽,目睛及小便不黄,常伴头昏倦怠,心悸少寐,纳少便溏等症状。
2.阳黄与阴黄
临证应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