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 节
作者:团团      更新:2023-09-25 12:33      字数:4805
  李劲拿着数学考卷灰溜溜地回到了家,妈妈看到孩子紧皱着眉头,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便走上前去问道:“怎么了,发生什么不愉快的事情了?”
  李劲从书包里面拿出考卷对妈妈说道:“数学没有考好,我居然只拿了75分。”
  妈妈轻轻地扫了一眼卷子,语气轻快地说道:“别泄气,我相信,只要努力,下一次就能考好。”
  李劲听到妈妈的话,很意外地问道:“考不好,你怎么不批评我呢?”
  妈妈笑着说:“妈妈相信你这次测验一定也是尽力去完成的了,只是或许有什么题目没有答好,待会把错的题目重新做一遍,下次测验争取考好一点。我对你有信心。”
  李劲感激地望着母亲笑了。
  应安慰而不是责骂考试不及格的孩子。父母怎样处理孩子考试不及格或考不好的情况,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态度,从而影响孩子以后的成绩。
  有的父母一看到孩子的成绩不好,或是考试不及格,脸马上就沉了下来:“怎么考得这么差?真丢人!”或者:“不及格,你的书怎么读的?真是笨死了!”
  孩子没有考好或者考试不及格,本来就有些着急和不好意思,甚至难受。羞耻之心,人皆有之。因而,这时孩子最需要的是父母的关怀和鼓励。如果这时父母能更加关心他一些,帮助他找出失败的原因,鼓励他从中吸取教训,努力学习,孩子可能就会奋发努力,赶上进度。反之,如果一味指责,孩子只会更加悲观失望,甚至内心很可能反抗:“丢人就丢人,我笨,我学不好!”进而走上撒谎、涂改成绩的道路。故事里面母亲的教育方法很对,首先她安慰孩子“别泄气”,让孩子知道父母明白他的悲伤,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并没有计较他的分数,只想帮助他努力做好。
  在孩子考试不及格,感到沮丧和悲观时,父母应该热情地鼓励他:“不要泄气,我相信只要你努力,上课认真听讲,下课做好作业,就一定能学好,一定能考出好成绩。”这样一来,孩子可能会心情开朗,一心去克服学习中的困难,走出低谷。
  2.“我们一起来找出失败的原因!”
  小凯不到10岁就读完了小学,这当然是值得骄傲的事。然而,他在学校的经历并非人们想象的那样尽善尽美,这其中也存在着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在一次学校组织的体育比赛中,小凯倒数第一名。
  事后,小凯难过极了。他把这件事看得很重很重。妈妈认为有必要帮助他摆脱那种失意情绪。
  “儿子,你还在为体育比赛的事伤心吗?”妈妈小心翼翼地问道。
  “是啊,妈妈,你说我怎么那么笨,竟然是倒数第一,多丢人啊。”儿子难过地说。
  “孩子,也许没有你想象的那么严重,我们一起来想一下其中的原因,好吗?”妈妈问。
  “原因?”小凯一时愣了,“难道还有别的原因?不是我太笨?”
  “因为年龄。你看,你的对手都是比你大的孩子,这个很正常……”
  “可是我不能因为年龄小就比他们差呀。”儿子不服气地说,“虽然我比他们小,可我的功课比他们都好,只有体育不行!”
  “对,智力是能通过教育和勤奋得到发展的,而年龄导致的身体变化是人力不能改变的。他们跑得比你快完全是因为他们年龄比你大,个子高。他们的腿比你的长,如果跑得还没有你快,那不是太糟糕了吗?”妈妈说。
  “这也有道理,可是我毕竟是最后一名,同学们都在嘲笑我。”他还是很难过。
  抚慰孩子的最佳对话模式(2)
  妈妈知道儿子的性格,他是一个对自己要求极其严格而从不服输的孩子。正因为如此,他固执得往往会钻牛角尖。于是,妈妈进一步对他进行开导:“虽然你现在是最后一名,我想这并不能表明你的体育不行,因为这完全是年龄造成的。我敢肯定,等你长到十一二岁时一定会比那些孩子跑得快。”
  “真的吗?”儿子问。
  “当然是真的。因为那天我问过你们的体育老师,他说你的失败完全是因为那场比赛对你不公平,他还说你的体育成绩在同龄的孩子中是最好的,他还专门给我看了成绩单,年龄与你相仿的同学无论在哪一方面都不比你强到哪去。”
  小凯似乎在眨眼间明白了一个道理,顿时从失意中走了出来,高兴地跑出去玩了。
  由上面的故事可以看出,每一个孩子在渐渐长大的过程中,都会出现或多或少的问题,他们不仅是在身体方面慢慢长大,心理上也在一天天地变化。
  遗憾的是,大多数父母都将全部的精力放在孩子的身体上,而忽略了孩子成长的另一个重要的方面——心理的成长。
  当一个孩子告诉他的父母“我感到难受”“我很失望”时,粗心的父母往往会一笑了之。他们会说:“小孩子嘛,能有什么失意的感受呢?”“别淘气了,你没有什么可失望的。”
  然而,既然成年人有失意,那么孩子也有。因为无论年龄大小,我们都是人,只要是人,就会有不同的感受。
  我们成年人在失意的时候需要别人的帮助,难道孩子就不需要吗?当然需要!
  面对失意的孩子,请你一定要适时地予以鼓励,否则,他所面对的无法跨越的心理困境可能会影响他的一生。只要你的一句话,一个肯定的表达,就可能造就他的美丽人生。
  3.“你怎么能这么小看自己呢?”
  有一天,孩子问妈妈:“我的个子这么小,长得也不漂亮,而且又不像别的小伙伴那样心灵手巧,吹拉弹唱、歌舞琴棋她们都会,而我什么特长都没有,等到将来如果没有人喜欢我该怎么办?”
  说着说着,眼泪就要掉下来了。
  妈妈安慰孩子道:“小傻瓜,你怎么能这样小看自己呢?你好好想想,一个人的才能有的看得见,有的看不见,别人表现出来的东西你的确没有,但是你的善良、坚韧、不怕吃苦、不畏困难以及其他的一些优点是别人所没有的。孩子,千万要记住,你自己就是一座宝藏,你的这笔财富将让你受益终生。它们就是你深藏不露的能力。时候一到,自然显露。所以,不要担心。”
  孩子年纪还小,虽然意思没有完全听懂,但是嘴角已经笑开了。与此同时,在她幼小的心灵深处,有一种叫做信念的东西已经慢慢滋生。
  孩子都有因为挫折而伤心的时候,这时就需要家长学会从多个角度发现孩子的闪光点,用发自内心的喜悦感染、打动孩子,使其保持健康积极的心理状态。
  第一,正面强化,说出孩子众所周知的优点。
  孩子在表现优秀的时候,最期望听到爸爸妈妈的鼓励与肯定。积极的正面肯定,才能使孩子感受到父母发自内心的爱和喜悦,给孩子带来愉快的心理感受,强化他正面的表现,促使他努力做得更加完美。
  第二,全面肯定,说出孩子小小的优点。
  爸爸妈妈发自内心的赞扬是引导孩子一步步走向真善美的动力。家长如果老把眼光盯在孩子的过错上不放,就会心生焦虑,对孩子的教育缺乏耐心与信心,也会导致孩子往消极的方面发展。在纠正孩子捣乱等错误行为的同时,须用心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细心捕捉他们的每一点进步,及时加以肯定和鼓励。孩子会逐步改掉不良习惯,强化优秀的品质。
  第三,沙中淘金,说出孩子错误中的闪光点。
  在工作和生活中,成人因为期望得到别人的尊重与肯定,偶尔也会犯些连自己都难以置信的错误,小小年纪的孩子又怎么能够避免呢?发生这样的事情时,家长一定要保持头脑冷静,客观分析孩子这样做的深层原因。如果孩子是为了获得尊重和肯定而犯的错误,至少有令人欣慰的地方:孩子想听表扬,想要上进。家长要肯定这一点,多找机会表扬孩子,满足他们的心理需要,在此基础上引导孩子用正确的方式来获得肯定。
  抚慰孩子的最佳对话模式(3)
  第四,独辟蹊径,说出孩子的与众不同点。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不会有两个相同的孩子,每个孩子都有自身的特点,有着轻微自我封闭倾向的孩子,有时更会令大人觉得难以理解。这些特点是孩子人格的一部分,简单的斥责和生硬的要求只能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把他们推向不健全人格的深渊。发现孩子具有负面的性格特点时,家长先要反省自己的教育方式,寻找孩子特殊性格中的积极因素,因势利导,帮助孩子一步步走出狭隘的天地,在人际交往和社会生活中找到更多的乐趣,逐渐成为一个优秀的孩子。
  4.幽默一下又何妨
  读初中的芳芳每次考试总是名列前茅,可这一次考试却名落孙山。芳芳回到家里,一个劲地哭。父亲看了,诙谐地说道:“我的千金小姐,哭有什么用?要是能哭出好成绩,我宁愿和你妈也加入哭的队伍,哭他个天昏地暗。跌倒了站起来嘛!”芳芳听了父亲一番风趣幽默的话,破涕为笑,去掉了自卑感,卸下了包袱,从父亲的话里汲取了营养和力量,再次鼓足勇气,去争取好成绩。
  家庭教育的方式多种多样,但总的说来,不外乎疾言厉色、心平气和、风趣幽默三种。家庭教育的本质在“教育”二字,无论哪一种教育方式,都离不开生活理念的灌输,但是不同的灌输形式产生的效果大不相同。疾言厉色的教育可以威慑孩子,但它容易让孩子产生对抗心理,是一种不得要领的教育方式;心平气和式的教育能使孩子体会到自己与父母在人格上的平等,但由于语言平淡,不疼不痒,无法产生持久的效果;风趣幽默的教育触动的是孩子活泼的天性,因而更能在他们的心灵中留下不灭的印迹,使他们时刻以此警示自己。
  幽默是父母与孩子沟通的有效方式。世界上有人拒绝痛苦,有人拒绝忧伤,但决不会有人拒绝笑声。在教育孩子时,父母如果经常能想到“寓教于乐”理念,再顽皮、再固执的孩子也会转变的。幽默表面上只是一种教育手段,实际上它贯穿的是一种乐观精神,一种坚信“明天会更好”的执著,反映了教育的人文本质。
  “缺乏幽默是悲哀的”,家庭教育也同样如此。幽默感应在父母的语言修养中位居特殊的地位。幽默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不可忽视的家庭沟通手段。幽默感可以感染孩子。在一个充满幽默欢笑的家庭里,孩子就会变得活泼、热情、开朗。目前,西方国家的教育机构相当重视对孩子幽默感的培养。作为启蒙教育的父母,与子女开些善意的玩笑,鼓励孩子说些健康的俏皮话,用幽默的方法教育孩子,是十分有益的。儿童心理学家认为,这绝非逗乐,而是在培养孩子健康快乐的个性。
  我们不应总是用斥责惩罚的方式对待犯错误的孩子,不要让孩子总是担心受到惩罚,而要使他们在看出自己谬误的同时破涕为笑,其效果往往比板起面孔训斥孩子好得多。
  总之,父母多一分幽默,子女就更多一分笑声,多一分欢乐,多一分力量。幽默不仅能消除父母与子女之间人为的紧张情绪,而且可让子女在笑声中健康身心。
  赞美孩子的最佳对话模式(1)
  第5章 赞美孩子的最佳对话模式
  1.发自内心地予以夸奖
  露露10岁的时候,有一次,她一个人在家把屋子收拾得干干净净。妈妈一回来,就说:“哇,是谁这么勤劳,把屋子收拾得这么干净!”于是她就从门后站出来。妈妈说:“原来是我的宝贝女儿啊,你可真能干!”妈妈发自内心的夸奖,让露露爱上了家务劳动,她总想给妈妈一个惊喜。
  生活在赞美中的孩子,将比他周围的小朋友更活泼开朗。受赞美的孩子,会感到备受尊重,进而能激起他们内在的自我价值和尊严感。每个孩子都该得到这种感觉,这是我们为人父母的责任。
  如果父母的夸奖没有发自内心,那么,所有的赞扬都是虚伪的,孩子会觉得父母是假惺惺的,赞扬的目的就不可能达到。
  一位母亲经常打孩子,后来她听了有关赏识教育的一节课,觉得的确应该常夸夸自己的孩子。回家儿子正吃饭呢,她就跟儿子说:“儿子你太好了!你真棒!”儿子说:“妈,你生病了吧?我看你今天病得不轻,都说胡话了。”儿子不相信她的赞扬。
  也难怪,假惺惺的谁信哪。赞美的话要发自内心地说才行。
  杜鲁门当选美国总统后,有一天,一位客人来拜访他的母亲。
  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