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66 节
作者:朝令夕改      更新:2023-09-03 10:34      字数:4719
  焙颍攀等抢戳瞬簧俚姆且椤4蠹叶荚诘P模飧雎奖橐岸际堑亩鳎闩隼绰舾。舛髂睦锩挥心兀鼓苈舻街砣獾募勰兀褪咕⒌拇蛋伞R惨虼耍诠萏贸闪⒌氖焙颍乇鹗且眯」荡宓哪且患乙换У拇迕袂┳旨尤氲焦萏酶愕哪歉觥肮炯优┗У陌萆逑怠敝欣吹氖焙颍矶啻迕穸急ё殴弁奶龋挥卸嗌偃瘸溃说笔币恍墓牡饭萏玫睦钗盎吞谱忧逅羌父鋈死思富思仪┝诵橐酝猓渌亩济辉趺炊?br />
  真正让小沟村的村民觉得艾草这个事情有些靠谱的是刚成立的国草堂一穷二白,但却不知道是哪路神仙保佑,居然还真有人跟这个什么底子都没有的空壳公司签署了一个艾草的购买协议并且协议一签署就预付了50万的订金。这50万放到外面不算多,而要是拿到小沟村,说句不怕别人笑话的话,这小沟村老老少少的1000多号人,这一辈子还真没见过50万堆在一起是什么样子。和小沟村签署了这个艾草收购协议的就是当时同样名不见经传的轩辕道,在轩辕道将那50万预付款交给过草堂的时候,小沟村轰动了,全村老老少少大姑娘小媳妇老太太小屁孩全部涌到了村公所的那所老房子那里,争相目睹那50万人民币堆在一起是什么样子,为了这50万的安全,村长李伟华组织了护村队的一帮精壮汉子,手拉手的在村公所大门那里围起一堆人墙来,所有来看的人,只能在村公所窗户外面看,不准到里面看,这50万当时在村公所展览了两天,晚上都开着两盏100瓦的大灯泡照着,有十多个汉子分成几班轮流在外面守着,跟保护国宝似地。而对小沟村的其他村民来说,当看到这鲜红的一叠叠的人民币的时候,许多人都有些意动了,觉得这艾草的事稍微靠了那么一点谱。
  有了这50万打底,几年前才初创的国草堂就在小沟村的东边圈了块地,建起了第一座厂房,当时的厂房现在看来颇为简陋,就是一块五亩左右的地,平整了以后栽了根电杆,拉了根电线过去,然后接了一根黄瓜粗细的水管,然后弄了几间砖混的石棉瓦房就弄起来了。
  看到那50万的时候,小沟村又多了几十户人家和国草堂签了协议,等国草堂的厂房弄起来,签协议的人又多了几十户,但总共还不到小沟村总户数的三分之一,对许多祖祖辈辈都在地里刨食的村民来说——手拿锄头把,犯法也不大——这句话是许多人一辈子奉行的座右铭,当时厂房建好的时候,看热闹的人挺多,不过看热闹的人的眼睛却盯着厂里院子里那一块几亩大的平整好的水泥地面,那地面好啊,许多人看得眼热,一个个心里寻思着,这厂子要是倒了,这块平好的水泥地可就归村里了,这地可比村里打谷场的那块好多了,以后在这里晒小麦打谷子堆苞谷杆草垛的,自己家说什么也要占下一块来……这是当时许多人的想法,当然,换了现在,你随便问小沟村的一个人,就是打死了他他也绝不肯承认当时有过这种龌龊念头的,保准是胸膛拍得啪啪响的向你保证——当时自己一听国草堂的名头就觉得这个厂子以后肯定搞得成……
  而真正让小沟村那些一直在观望的人家真正行动起来的事,是国草堂给那些签了协议的人家付款的时候。
  这漫山遍野田间地头到处都是的艾草,割下来,留下艾叶,甚至不用洗,就像做咸菜一样的在地上晒干晒黄就算完成了初加工,就可以拿到国草堂交货,这初加工后的艾叶,只要检查合格,当时国草堂订下来的收购价是8块钱一公斤,这个价格也是让许多人都不相信的原因,这大米才三块五一公斤,这一户人家一年到头辛辛苦苦的才能种出多少?你这杂草随便晒一下就卖得比米还贵,可能吗?
  答案是,可能!当第一批加入合作社的村民每户人家挑着艾草去国草堂交货,并且交货最多的那家,也就是唐子清他兄弟家从国草堂拿到了第一笔1000多元的现钱的时候,整个小沟村沸腾了,许多人都傻了眼,居然是真的,那山里的杂草居然真的卖得比大米还贵了,这世道是怎么了?许多人都想不通,但想不通没关系,抓住眼前的好处才是真的,说不定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以后是什么还难说呢……
  于是乎,几乎一夜之间,国草堂的大门被汹涌而来的小沟村村民几乎踏破,小沟村剩下的每户人家都迫不及待的和国草堂签署了供货协议,那段日子,现在想起来还让小沟村的老人们唏嘘不已,看到那些平时杂草一样的艾草突然变得比地里的庄稼还值钱了,而且有可能以后再也没有这个机会了,怎么办?赶紧抓时间抢呗,还能怎么样。一时之间,小沟村村头路脑屋前屋后的艾草一下子成了宝贝,瞬时就被人弄个精光,不仅这样,那时一户户人家老人小孩齐上阵,最老的七八十岁的,最小的五六岁的,晚上挑着火把打着手电带着饭团水壶男人女人整日整夜的在山里到处割艾草的情景,着实让人毕生难忘,现在看来,当时小沟村民爆发出来的热情就是没组织没纪律各自为政的一通瞎干,哪像现在,这艾草要割,但还要注意资源保护,小的留下,只有长到一定个头的才要,而且割艾草还不要割他的主干,只摘它的枝叶,细水长流,每年还会人为的留下一些种子。而当时,谁都觉得那收艾草完全就是一锤子买卖,等这个傻子的钱花光了,就不会再有这样的好事了,谁会注意这些,自然是手快有手慢无,一个个生怕过了这村就没这店了,所以完全是地毯式的把小沟村周围的艾草扫了个精光。
  仅仅几周时间,国草堂仓库中堆积起来的经过初加工的艾草就达到了二十多吨,这二十多吨的艾草到了国草堂的仓库,这小沟村村民的手里一下子就总共多出了二十来万的现钱,这将近二十来万块的钱像水一样,一流到小沟村,马上就让小沟村村民那封闭的思想活络了过来,多许多户人家来说,这才忙活了半个月不到,比下地轻松多了,但家里挣到的钱却比以前大半年在地里刨食攒下的钱还多,小沟村村民的眼光,从那时起,第一次从他们祖祖辈辈耕种几百年的土地上抬起,开始看向远处……
  也就是在国草堂成立的第一年,其深加工出来的艾草产品,主要是艾绒和艾条全部被轩辕道收购,当年国草堂靠卖艾草的税后利润就达到了378万元,这可是真正的天文数字了,刨去国草堂自留的发展资金,作为集体企业,当时的国草堂在年底的时候一共拿出了156万元来作为小沟村村民的年终分红,每个小沟村村民年终的时候按人头来,平均每人分到了1200多元钱。这对当时的小沟村村民来说,绝对是一笔大数字,这笔钱,再加上小沟村村民平时靠捣鼓艾草得来的钱,这小沟村的每家每户年底的时候最少比起以前来都多出了五六千块,对小沟村这么一个山旮旯中的村子来说,这可是破天荒的事,放在前几年,当年刘祝贵还在小沟村作威作福的时候,许多人家的家庭存款还不一定上5000呢。
  这次分红彻底改变了小沟村人的精神面貌,这罗宾县周边十几个乡镇中,小沟村因为这次年底分红彻底的出了名,这在罗宾县,可谓是蝎子粑粑独一份,以前大家只听说过像省城和沿海那些发达地区的一些条件好的农村,因为乡镇企业办得好,地方收入多,村里面的农民年底有大把钱可以分红的,但这样的好事却从来跟罗宾县这个旮旯里十里八乡的群众有半毛钱的关系,没想到这一次以前那个穷得鸟不拉屎的小沟村却一下子进入共产主义了,这还了得。也就是从那时起,小沟村的村民去到外面的时候,在谈到自己家乡的时候,总会骄傲的说上一句:我就是小沟村的……
  这次分红改变的不光是小沟村一成不变的在物质上的贫穷和落后,更重要的是,小沟村村民的精神面貌也跟着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一股新的道德和家庭风气也开始在小沟村冉冉而动……
  小沟村后面的一系列深刻巨变就由此开始……
  第624章 八方客来
  小沟村最先开风气之先的就是敬老。
  在以前,特别是在农村,老人的养老问题都是一个大问题,在许多地方和许多家庭中,由于老人养老问题造成的家庭纠纷和矛盾数不胜数。而究其原因,除了个别人的道德和品质问题以外,农村中普遍的贫穷与落后现状是老人养老问题的最大原因,在农村中,当老人失去了劳动能力以后,对一些贫穷困难的家庭来说,在家里失去一个能带来收益的劳动力的同时还多出了一个吃闲饭和需要人花费精力照顾的人,这对许多家里就是巨大的负担,而一切的问题也就由此而生。
  小沟村当然不是什么世外桃源,在农村里出现的这些现象,小沟村自然也有,在小沟村那么几百户人家之中,也有几个老人在茅房里孤苦伶仃的熬着自己的晚年,日日唉声叹气愁眉不展,那些情况一般的,家里的儿子儿媳们基本上就是每个月为老人添点米面,其他的就不管了,有过分的甚至根本不闻不问,谁来都没辙,村里的干部来调解也没用,遇到说话说僵了的,那把老人丢在外面不管不顾的人家赖着脸卷着老人的铺盖直接就把老人往村干部的家里塞,“你不是嘴上说得漂亮吗,那你来养吧,反正我们家里是养不起了!”遇到这种情况,老人们也只能凄苦无助的以泪洗面,前些年外村还出过一个更恶劣的,因为家里的儿子和儿媳虐待来人,结果那老人一时想不开,就自己在家里上吊了,让人唏嘘不已。
  而在小沟村,当小沟村第一次年终分红以后,这一切的情况都改变了,老人们除了按户口分得的那一部分钱以外,所有60岁以上的老人,每年还能额外的多出一份养老金,这两部分钱加在一起,也就是小两千了,这在当时的小沟村甚至是周围的十里八乡,在为了一捆草一袋盐都有可能发生争执和矛盾的家庭中,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在第一次宣布分红的村民大会上,小沟村的村长李伟华在连着大喇叭的广播中气势十足地说道:“……在以后,随着小沟村的企业办得越来越好,每年分红的钱还会越来越多……对小沟村所有60岁以上的老人的年终分红,不许家人代领,只能由老人亲自来拿,如果老人年纪大了实在来不了的,那谁给老人养老谁就能来代领老人的这笔年终分红款加上养老金……”
  有了这话再加上那第一次拿到手上的年终分红,小沟村的老人一下子成了家里的香饽饽,许多已经让老人分出家去单独过的家庭,又悄悄的好说歹说的把那几个孤苦伶仃的老人接了回来,还有几个家里几兄弟为了争老人的赡养权闹到乡政府的,最后打官司的,就是在其他家庭里,那些60岁以上的老人地位也大大提高,拿村里和张老根年纪相仿的几个老伙计在一起晒太阳时的话来说,自从自己每年可以领到村里的分红以后,这家里媳妇见到自己的笑脸都比以前多了好多,这一声“爹”也叫得比以前清脆了,听着也舒心,遇到个逢年过节的,几个孙子孙女往自己面前一站,看着几张可爱的小脸,自己往包里一掏,每人一张鲜红的毛主席,所有人都皆大欢喜,再说点难听的,以前家里人是盼着自己早点入土,好少一个负担,少一张吃饭的嘴,遇到个头疼脑热需要吃点药看个病啥的,别提家里那媳妇的脸色有多难看,现在反过来了,家里人是怕自己那一天就入了土,以后家里就少了个人拿分红,现在偶尔腰疼的时候咳两声,家里人也开始紧张了,一天嘘寒问暖的,还真有些让人适应不过来……而由此在小沟村发生的一系列悲欢离合的人间喜剧,倒是足够可以拍一部电影了。
  小沟村这些年的改变当然不仅仅只有这么一点。
  在那边的国草堂搞得红红火火,小沟村每家每户院子里的草席上开始不晒咸菜晒艾叶的时候,更多的变化也正在小沟村甚至是整个罗宾县发生着,一条连接着省道和国道的公路在前几年就那么无声无息地出现在了小沟村面前,并且贯通连接了整个罗宾县周围的乡乡镇镇和县城,困扰了罗宾县和小沟村几十年的交通问题一下子被解决,这不仅是小沟村的大事喜事,更是整个罗宾县几十万人口的大事喜事,新的公路听说投资了好几个亿,这笔钱如果要罗宾县各级政府拿出来,按罗宾县当时的财政收入来说,起码要各级政府——从县到乡再到村不吃不喝十年才行,政府就根本没有这个钱,也没有这个能力,拿出这笔钱的听说是省城那边的一家大公司,那家公司掏出几个亿为罗宾县通了公路,而那个公司掏出的这几个亿,则作为其承包罗宾县周边几片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