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节
作者:
开了 更新:2023-08-28 11:37 字数:4830
浆水。以和胃气。胃气与少阴和。则为火土合德。胃气与厥阴和。则为土木无忤。微乎微乎。
又按。或谓是狐惑病。或谓是阴阳毒病。然二者皆湿热蕴毒之病。金匮列于二证交界处。
即
卷一百合狐惑阴阳毒方
升麻鳖甲汤
属性:治阳毒病。面赤斑斑如锦纹。咽喉痛。吐脓血。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此汤
升麻(二两。) 当归 甘草(各一两。) 蜀椒(炒去汗。一两。) 鳖甲(手指大一
片。炙。)
上六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顿服之。老小再服取汗。阴毒。去蜀椒、雄黄。
歌曰 (面)赤斑(纹)咽痛毒为阳。鳖甲周遭一指量。半两雄黄升二两。椒归一两草
同行。
元犀按。非常灾疠之气。从口鼻而入咽喉。故阴阳二毒皆咽痛也。阴阳二证。不以寒热
脏腑
之里者为阴。
卷一百合狐惑阴阳毒方
升麻鳖甲汤去雄黄蜀椒
属性:治阴毒病。面目青。身痛如被杖。咽喉痛。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
歌曰 身痛咽痛面皮青。阴毒苛邪隶在经。(阴毒以面不赤而青。身不斑纹而痛如被杖
别之
去特丁宁。(蜀椒。雄黄二物。阳毒用之者。以阳从阳。欲其速散也。阴毒去之者。恐阴邪
不可劫。而阴气反受损也。)
王晋三云。升麻入阳明太阳二经。升清逐秽。辟百邪。解百毒。统治温厉阴阳二病。如
阳毒为病面赤斑如锦纹。阴毒为病面青身如被杖咽喉痛。毋论阴阳二毒。皆已入营矣。但升
麻仅走二经气分。故必佐当归通络中之血。甘草解络中之毒。微加鳖甲守护营神。俾椒、黄
猛劣之品攻毒透表。不能乱其神明。
阴毒去椒、黄者。太阴主内。不能透表。恐反动厉毒也。肘后、千金方阳毒无鳖甲者。
不欲其守。亦恐留恋厉毒也。
卷二疟病方
鳖甲煎丸
属性:治疟病以月一日发。当十五日愈。设不瘥。当月尽解。如其不瘥。结为症瘕。名
急治之。宜此丸主之。
鳖甲(十二分。炙。) 乌扇(三分。烧。即射干。) 黄芩(三分。) 柴胡(六分。)
鼠妇
胶
(四分
上二十三味。为末。取 灶下灰一斗。清酒一斛五升。浸灰。俟酒尽一半。着鳖甲于中。
煮
用鳖
歌曰 寒热虚实相来往。全凭阴阳为消长。天气半月而一更。人身之气亦相仿。否则天
人气
硝十
十二
方中四分
如胶。绞汁
方云。渐加二
尤在泾云。天气十五日一更。人之气亦十五日一更。气更则邪当解也。否则三十日天人
之气
不服之势。故宜急治。鳖甲煎丸行气逐血之药颇多而不嫌其峻。一日三服不嫌其急。所谓乘
其未集而击之也。
王晋三云。鳖甲煎丸都用异类灵动之物。若水陆。若飞潜。升者降者走者伏者。咸备焉。
但
熄
大
芩
入
清
亦
药
卷二疟病方
白虎加桂枝汤
属性:治温疟者。其脉如平。身无寒但热。骨节烦疼。时呕。此汤主之。
知母(六两。) 石膏(一斤。) 甘草(二两。炙。) 粳米(六合) 桂枝(三两。)
上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
歌曰 白虎原汤论已详。桂加三两另名方。无寒但热为温疟。骨节烦疼呕又妨。(白虎
汤歌
王晋三云。内经论疟。以先热后寒邪藏于骨髓者。为温瘅二疟。仲景以但热不寒邪藏于
心者
欤。
行至
同是少
罔顾虑
卷二疟病方
蜀漆散
属性:治疟多寒者。名曰牡疟。此散主之。
蜀漆(烧去腥。) 云母(烧二日夜。) 龙骨(各等分。)
上三味。杵为散。未发前。以浆水服半钱匕。
歌曰 阳为痰阻伏心间。牡疟阴邪自往还。蜀漆云龙平等杵。先时浆服不逾闲。
王晋三云。邪气结伏于心下。心阳郁遏不舒。疟发寒多热少。不可谓其阴寒也。主之以
蜀漆
母在
邪涌
卷二附外台秘要三方
牡蛎汤
属性:治牡疟。
牡蛎 麻黄(各四两。) 甘草(二两。) 蜀漆(三两。)
上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蜀漆、麻黄。去上沫。得六升。内诸药。煮取二升。温服一升。
若
歌曰 先煎三(两蜀)漆四(两)麻黄。四(两牡)蛎二甘后煮良。邪郁胸中须吐越。
驱寒散结并
(犀) 按。疟多寒者名牡疟。是痰饮填塞胸中。阻心阳之气不得外通故也。赵氏云。
牡蛎
柴胡去半夏加栝蒌根汤 治疟病发渴者。亦治劳疟。
柴胡(八两。) 人参 黄芩 甘草(各三两。) 栝蒌根(四两。) 生姜(三两。) 大
枣(十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歌曰 柴胡去夏为伤阴。加入蒌根四两珍。疟病渴因邪灼液。蒌根润燥可生津。
王晋三云。正疟寒热相间。邪发于少阳。与伤寒邪发于少阳者稍异。内经言。夏伤于大
暑。
伏于
盖
。而加天花粉生津润燥。岂非与正伤寒半表半里之邪。当用半夏和胃而通阴阳者有别乎。
柴胡桂姜汤(歌见长沙方歌括。) 治疟寒多微有热。或但寒不热。服一剂如神。
柴胡(半斤。) 桂枝(三两。) 干姜(二两。) 栝蒌根(四两。) 黄芩(三两。)
甘草(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初服微烦。复服
汗出
王晋三云。夏月暑邪。先伤在内之伏阴。至秋复感凉风。更伤卫阳。其疟寒多微有热。
显然
和其
阳明
阳也
元犀按。先贤云。疟病不离少阳。少阳居半表半里之间。邪入与阴争则寒。出与阳争则
热。争则病作。息则病止。止后其邪仍居于少阳之经。愚意。外为阳。内为阴。先寒者邪欲
出。其气干于太阳。冲动寒水之气而作也。后热者。以胃为燥土。脾为湿土。湿从燥化。则
木亦从
虚。得
卷二中风历节方
侯氏黑散
属性:治大风四肢烦重。心中恶寒不足者。
菊花(四十分。) 白术 防风(各十分。) 桔梗(八分。) 黄芩(五分。) 细辛 干
姜
上十四味。杵为散。酒服方寸匕。日一服。初服二十日。温酒调服。禁一切鱼肉大蒜等。
常
歌曰 黑散辛苓归桂芎。参姜矾蛎各三同。菊宜四十术防十。桔八芩须五分通。
犀按。王晋三云。程云来谓金匮侯氏黑散。系宋人校正附入唐人之方。因逸之。其辨论
颇详
固涩
开千
服六
卷二中风历节方
风引汤
属性:除热瘫痫。主大人风引。少小惊痫螈 。日数发。医所不疗。除热方。 巢氏云
宜此汤。
大黄 干姜 龙骨(各四两。) 桂枝(三两。) 甘草 牡蛎(各二两。) 寒水石 滑
石赤石
上十二味。杵。粗筛。以苇囊盛之。取三指撮。井花水三升。煮三沸。温服一升。(按。
方中
歌曰 四两大黄二牡甘。龙姜四两桂枝三。滑寒赤白紫膏六。瘫痫诸风个中探。
元犀按。大人中风牵引。小儿惊痫螈 。正火热生风。五脏亢盛。及其归迸入心。其治
同也
草以
浓土
更用
以石
卷二中风历节方
防己地黄汤
属性:治中风病如狂状。妄行。独语不休。无热。其脉浮者。
防己 甘草(各一分。) 桂枝 防风(各三分。)
上四味。以酒一杯渍之。绞取汁。生地黄二斤。 咀。蒸之如斗米饭久。以铜器盛药汁。
更
歌曰 妄行独语病如狂。一分己甘三桂防。杯酒渍来取清汁。二斤蒸地绞和尝。
徐灵胎云。生渍取清汁。归之于阳以散邪热。蒸取浓汁。归之于阴以养血。此皆治风邪
归附
卷二中风历节方
头风摩散
属性:治头风。
大附子(一枚。) 盐(各等分。)
上附子为散。和盐。以方寸匕摩头上。令药力行。
歌曰 头风偏痛治如何。附子和盐等分摩。躯壳病生须外治。马膏桑引亦同科。
灵枢。马膏、白酒和桂。桑钩钩之。醇酒入椒、姜。绵絮熨之。三十遍而止。皆外法也。
特于此推论之。
卷二中风历节方
桂枝芍药知母汤
属性:治诸肢节疼痛。身体 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者。
桂枝(四两。) 芍药(三两。) 甘草 麻黄(各二两。) 附子(二枚。炮。) 白
术知母 防风(各四两。) 生姜(五两。)
上九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同煎。取二升。温服七合。日三
服。
歌曰 脚肿身羸欲吐形。芍三姜五是前型。知防术桂均须四。附子麻甘二两停。
元犀按。用桂枝汤去枣。加麻黄以助其通阳。加白术、防风以伸其脾气。芍药、附子、
知母
卷二中风历节方
乌头汤
属性:治历节病不可屈伸疼痛者。又主香港脚疼痛不可屈伸。
麻黄 芍药 黄 甘草(各三两。炙。) 乌头(五枚。)
上将乌头 咀。以蜜二升。煎取一升。即出乌头。另四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
内
歌曰 历节疼来不屈伸。或加香港脚痛维均。芍 麻草皆三两。五粒乌头煮蜜匀。
尤在泾云。此治寒湿历节之正法也。寒湿之邪。非麻黄、乌头不能去。而病在筋节。又
非皮
留邪
卷二中风历节方
矾石汤
属性:治香港脚冲心。
矾石(二两。)
上一味。以浆水一斗五升。煎三五沸。浸脚良。
歌曰 香港脚冲心矾石汤。煮须浆水浸之良。湿收毒解兼除热。补却灵枢外法彰。
尤在泾云。香港脚之病。湿伤于下而气冲于上。矾石味酸涩性燥。能却水收湿解毒。毒解
湿收
卷二附方
古今录验续命汤
属性:治中风痱。身体不能自收持。口不能言。冒昧不知痛处。或拘急不得
转侧
麻黄 桂枝 人参 甘草 干姜 石膏 当归(各三两。) 川芎(一两五钱。)
杏仁(四十枚。)
上九味。以水一斗。煮取四升。温服一升。当小汗。薄覆脊。凭几坐。汗出则愈。不汗
更服。
歌曰 姜归参桂草膏麻。三两均匀切莫差。四十杏仁芎两半。古今录验主风邪。
元犀按。风阳邪也。气通于肝。痱闭也。风入闭塞其毛窍。阻滞营卫不行也。盖风多挟
寒。国中时由皮肤而入。以渐而深入于内。郁久则化热。热则伤阴。阴伤内无以养其脏腑。
外不能充于形骸。此即身体不能自收持。口不能言。冒昧不知痛处所由来也。主以古今录验
续命
甘草。以发其肌表之风邪。兼理其内蕴之热。又以人参、当归、芎 。补血调气。领麻黄、
石膏等药。穿筋骨。通经络。调营卫。出肌表之邪。是则此方从内达外。圜转周身。驱邪开
痱。无有不到。称曰古今录验续命汤。其命名岂浅哉。
卷二附方
千金三黄汤
属性:治中风手足拘急。百节疼痛。烦热心乱。恶寒。经日不欲饮食。
麻黄(五分。) 独活(四分。) 细辛(二分。) 黄 (二分。) 黄芩(三分。)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温三服。一服小汗。二服大汗。心热。加大黄二分。
腹满
附子一
歌曰 风乘火势乱心中。节痛肢拘络不通。二分 辛四分独。黄芩三分五麻攻。
加减歌曰 二分黄加心热端。消除腹满枳枚单。虚而气逆宜参补。牡蛎潜阳悸可安。增
入蒌
元犀按。此附治风中太少。通护阴阳。驱邪之方也。足太阴属脾。主四肢手足拘急恶寒。
经
阴
清
参
卷二附方
近效术附汤
属性:治风虚头重眩。苦极不知食味。暖肌补中。益精气。
白术(二两。) 附子(一枚半。炮去皮。) 甘草(三两。炙。)
上三味锉。每五钱匕。生姜五片。大枣一枚。水盏半。煎七分。去滓温服。
歌曰 一剂分服五钱匕。五片生姜一枣饵。枚半附子镇风虚。二术一草君须记。
喻嘉言云。此方全不用风药。但以附子暖其水脏。术、草暖其土脏。水土一暖。则浊阴
之
卷二附方
崔氏八味丸
属性:治香港脚上入少腹不仁。(即肾气丸。见妇人杂病。)
卷二附方
千金越婢加术汤
属性:(歌见水气病。) 治肉极热。则身体津脱。腠理开而汗大泄。厉风气。下
麻黄(六两。) 石膏(半斤。) 甘草(二两。) 生姜(三两。) 白术(四两。) 大
枣
上六味。以水六升。先煮麻黄。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恶风。加附子
一枚
元犀按。方中术、甘、姜、枣。所以维正气之根。不使阳随汗出。阴随热化也。恶风加
附子者。所以预防其亡阳也。
卷二血痹虚劳方
黄桂枝五物汤
属性:治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
黄 芍药 桂枝(各三两。) 生姜(六两。) 大枣(十二枚。)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