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9 节
作者:缘圆      更新:2023-08-22 20:50      字数:4753
  李恪虽然在叶芝调侃之后稍有收敛,但也只是稍稍而已——对莫迟来说仍然相当辛苦,最后总是她先被做到力倦神疲的昏睡过去。
  这一夜亦不例外。然而这晚的李恪,却没有像之前那样在莫迟的身边心满意足的入睡,而是静静的注视着莫迟的睡颜,一夜不眠。
  他没有告诉莫迟,就在叶芝把莫迟中毒的事情禀告给李世民之后,他就接到了圣旨,要他返回安州,官复原职。他并不是想要隐瞒,而是看着莫迟,实在无法启齿。
  睡在他身旁的这个女人,是主动要求留下的。她是为了他,为了他们的未来才决心留在这里冒险的,但是这并不会让他心中的愧疚减少一分一毫。他没办法说出自己就要离开,就要丢下她了这句话。这些天,他尽可能的和她缠绵在一起,就是希望把自己的痕迹,更多的留在这具美妙的身体上,好像这样做,就能给她增加更多的力量一样。
  “你究竟是个怎样的女人呢……那么勇敢、那么大胆、又那么固执,大概这个世界上,再也找不出第二个像你这样的女人了吧?就因为这样,我才这么的迷恋你,也只有这样的你,才值得我迷恋。”
  “莫迟,还记得我那天说过的话么?”望着莫迟的睡颜,李恪目光灼灼,神情温柔,伸出手抚摸着莫迟披散在枕边的秀发,低声自语。“卿不负我,我不负卿。这句话,李恪绝不是说说而已,八个月后,我要叫你看一个真正的吴王!”
  说完这句话,李恪蹑手蹑脚的起身穿衣,然后转身离去,再也不敢回头望向床榻上的莫迟。他怕自己再多看她一眼,就会舍不得离开。事实上,也只有莫迟昏睡的时候,他才能下定决心离开,哪怕这种不告而别太过残忍,他也只能选择这种方式。
  李恪却不知道,自己关上房门的一瞬,莫迟蓦地睁开眼睛,泪盈于睫——对于分离依依不舍的,其实又哪里只有李恪一个人而已呢?
  七十二 得赏识琼台授业
  更新时间2013…7…7 23:45:00  字数:3094
  其实,作为如今吴王府名正言顺的主母,李恪打点行装准备离开又怎么可能彻底瞒过莫迟?李恪心里非常清楚这点,两人之所以谁也不说破,无非是保持着这种不言自明的默契,减少一丝离愁别绪罢了。
  如此送走了李恪,莫迟心头顿觉失落。她虽然下定决心留下,在长安与杨妃周旋,同时获取更多情报,结合自己所知的史实来帮助李恪,但心情仍然前所未有的低沉与惆怅。
  最先打断莫迟这股惆怅心情的,竟然是第一次主动拜见她的杨伯。见到杨伯一脸有话要说的样子,莫迟遣散在场的丫鬟婢仆,又让瑶华守在门口,这才道:“杨伯今日前来,不知有何要事?“
  “王妃殿下。”杨伯只犹豫了一瞬,就跪倒在地。“老奴今天,是来请罪的。”
  “杨伯快快请起。”莫迟本来还在思索杨伯的来意,却没想到这个忠耿的杨伯竟然直接跪倒请罪,急忙伸手亲自搀起他来,“莫迟不敢当的。”
  杨伯坚持道:“且不说王妃殿下如今身份尊贵,非同往日,就是王妃殿下为王爷的一片丹心,也值得老奴一拜,何况老奴今日前来,原本就是要来请罪的。”说着,到底是拜了一拜,才在莫迟的搀扶下起身。
  “杨伯说哪里话。”杨伯对自己的态度转变的如此之大,莫迟一时也有些难以适应。
  杨伯脸现内疚之色道:“王妃殿下不必吃惊。不瞒王妃殿下,其实老奴那日之所以决定说出公主的计策,虽然也是有些不忍,但主要还是为了王爷子嗣考虑。王爷是个痴情之人,说不准会做出什么事来。”
  “杨伯以王爷为优先考量是自然的,本就该如此。”莫迟暗暗苦笑。这杨伯倒真是坦率,要知道,到了此时,这想法他本来没有必要说出来,没的说出来叫自己记恨,可他偏偏说了。如此性情,反倒叫莫迟有些欣赏了。
  “多谢王妃宽宏大量。”杨伯又是一抱拳。“当初老奴看王妃殿下,只以为殿下是看重了王爷皇亲贵胄的身份,又生出了不该生的野心,所以才冒失威逼……唉,老奴真是糊涂。”
  “这事我之前已经说了,就当作我们之间的秘密就是了。”听到杨伯又提起这事,莫迟更是早不放在心上,莫迟遵守诺言,这件事确实从没对李恪讲起。李恪虽然从杨伯口中听到风声,也没想到当时莫迟被杨伯逼到了生死一线,险些送命。“杨伯今日若是为了这两件事,尽可放心,我知道杨伯也是为了王爷着想,不会介意的。”
  杨伯摇了摇头:“老奴真正要请罪的,乃是老眼昏花,识人不清之过。王妃殿下聪慧过人,行事之间或有所隐瞒,所思所想却全以王爷优先,从无贰心,老奴昔日以小人之心揣度王妃,实在大大该死。如今,王妃殿下为了王爷留在长安,老奴虽然蠢钝,也愿意协助王妃殿下行事。”
  说到这里,他又顿了顿,才续道。“这虽是王爷的吩咐,却也是老奴此时的心思。”
  从李恪在莫迟陪伴下迅速振作开始,杨伯便已经彻底对莫迟转变了看法。李恪当时因母亲的所作所为伤了心,若非身旁有莫迟在,他是决不可能就这样迅速振作的。之后莫迟装病,将计就计不惜离开李恪的行为更是打动了杨伯。须知安州都督府中,还有李恪的众多美貌姬妾,任何一个女子,怕是都不会愿意在这种情况下主动放自己的丈夫离开身边。她这么做,冒得最大风险,其实是失宠。而失宠对于女人来说意味着什么,再没有比曾身为隋宫侍卫的杨伯更清楚的了。
  看来,还是自己的妻子说得对,这个聪明傲气的花魁,怕是真的对王爷一片痴心。一想到自己差点害了这么个女人,杨伯就觉得后怕不已,哪里还顾得上计较为她效力的事情呢!
  杨伯最后这宣誓效忠的一段话,远比起之前那些谢罪听得莫迟心中惊喜无比:“杨伯此话当真?莫迟感激不尽。”
  杨伯此时对莫迟印象极好,看到她心无芥蒂的接受了自己的效忠,眉宇间也放松下来,把自己的来历捡了一些讲给莫迟听。
  原来杨伯本名杨怀安,乃是前隋皇宫中专门负责保护公主杨晏筠的一名侍卫,后来隋炀帝被宇文化及所杀,隋宫中人陷入动荡,杨伯凭着一身超卓武艺,和一队手下保护着杨晏筠和公主的贴身宫女玉书一路辗转,前去投奔当时还是秦王的李世民。杨晏筠早已痴恋李世民多年,到了国破家亡之时也痴心不改,最终竟以公主之尊嫁入李家为妾。后来李世民一步步成为天下之主,杨晏筠也就成了今日的杨淑妃,玉书成了李恪的乳母杨夫人,也就是杨伯的妻子,杨乘的母亲。而杨伯的那些还活着的手下,在他的安排下成了一支秘密的力量,暗中保护着杨晏筠和李恪、李愔母子。
  杨晏筠毕竟是杨伯一直效忠的公主,所以杨晏筠痴恋李世民这段往事他自然有些语焉不详。但是莫迟却也听明白了大概,心中隐约对杨晏筠设计自己、逼迫儿子的理由又多了几分把握。
  莫迟正打算再问问杨伯关于那支秘密力量的事情,却听门外的瑶华急匆匆跑来禀道:“小姐,宫里来人,要接你进宫呢!”
  杨伯听了,眼皮一跳,不由得担心的望向莫迟。莫迟却朝他安慰的笑了笑,吩咐道:“你帮我收拾下,准备入宫。”
  宫中来的宦官驾着华贵的马车早已等在吴王府外,看到莫迟出来,自有小内侍跳下车沿跪倒在地,以脊背为凳供莫迟踏脚。莫迟脸色苍白,脚步虚软的由瑶华搀扶着,踩着这小内侍坐进马车,瑶华自然不敢也这样上车,身手灵活的自己跳上马车,坐在莫迟身边,紧张得大气都不敢出。
  她虽然聪明机灵,但毕竟年纪还小,跟着莫迟第一次入宫,紧张也在所难免。莫迟看着她绷紧的小脸,微微一笑,拉住了她的小手。
  因为莫迟身体抱恙,这次在宫门前下了马车,还有软榻将她一直抬着进宫,直抬到一座宫殿门外,瑶华自然不能跟着一同进殿,被宫人引到偏殿等候。
  看了这宫殿,莫迟顿觉心里踏实了几分,这并不是杨妃的居所,可见要自己入宫的,也并不是杨妃,而是……
  “莫迟丫头,身子好些了没?”坐在上首的李世民笑容慈祥,语气温和,和他之前伪称穆老爷时对莫迟的态度相差无几。
  “多谢父亲惦记,儿臣已经好多了。”莫迟行了礼,微笑着点了点头。
  在这里看到李世民固然不应该意外,但是他这样略有些神秘的把自己接到宫里,还是叫莫迟有些疑惑。她虽然面色平静如常,心里却早已转了无数念头。李世民这个态度,似乎是某种暗示。
  “侄女瞒得老夫好苦。”果然,李世民哈哈笑道。“原来侄女的身份,乃是萧卿的族人,难怪如此有见地,不知是否是萧卿在家中议论,你听了以后才学给老夫听的?”
  “闺阁女子,在外不敢擅言家世,对伯伯有所隐瞒,望请恕罪。”莫迟打蛇随棍上,也改了称呼。“不过这见地,却是侄女拙见,和家中长辈并无关系。侄女只听长辈常常把忠君爱国挂在嘴上,其他的话,倒是从没听长辈提过。”
  李世民听了莫迟的回答,微微一笑,并不肯露出半分满意的神色来。他这问题看似只是玩笑,但其实暗含着陷阱。倘若莫迟自以为谦虚,或者是有相让之意,将自己那些见地都说成是萧瑀的看法,那不管她的话是真是假,李世民都会觉得难以安心。有这样的想法,不禀报给皇帝,反而自己在家对着家中妻儿谈论——到那时候,想要给萧瑀按一个在家妄议国事的罪责,也只是在御史一道奏折罢了。
  但莫迟不知是无意还是有意,答得天衣无缝,叫人寻不出半分错处。
  “侄女果然聪慧过人。”李世民从手边几案上拿起一张纸,正是那日莫迟写下的三点见解。“老夫看侄女既然深受家中忠君体国之情熏陶,报国之心拳拳,那这见解,怕也不止这三条而已吧?”
  “还未想得细密,不敢擅言。”莫迟愈发摸不清李世民今天特地找自己入宫的目的,小心翼翼的答道。
  李世民却摇了摇头:“老夫觉得侄女太过谦虚谨慎了。以侄女之才,不输先时班昭文姬,谢道韫也无非是文字小才,侄女有治国之见,乃是大才。既有大才,朕哪有不用之理!”
  说到最后,李世民重又端出皇帝的架势,自称也变成了朕。“莫迟丫头,你既然这么聪明,可能猜到朕要你做些什么呢?”
  “儿媳愚钝。”
  “你就不要谦虚啦!”李世民笑道:“你若是愚钝,朕那些儿子就蠢得无可救药了。朕今日叫你入宫,就是想叫你代朕教导在宫中还未之蕃的那些皇子们。”
  说着,李世民看向莫迟的眼神显得意味深长。“朕欲用你为皇子之师,你看如何啊?”
  七十三 难比前人趿珠履
  更新时间2013…7…8 23:49:08  字数:3589
  莫迟一贯冷静淡然,但这次也不免露出了惊愕的表情:“父亲?这、这万万不可!”
  “喔?有何不可啊?”看到莫迟第一次露出一丝慌张,李世民的笑意反而更深。显然,对于能让平素淡定的莫迟露出这种表情,李世民的心里有一丝小小的得意。
  “儿媳年幼无知,哪里能够教导弟弟们?”莫迟平静了一下心情,推辞道。“且如此一来,难免为父亲招来大臣非议,实在非我所愿。”
  “朕叫你来宫中教导皇子,自然是你有这能力。”听了莫迟这话,李世民略收敛了笑意,而是认真道:“莫迟,朕来问你,你如今的身体如何?可有按时服药?”
  “劳父亲挂心了,如今虽然有些虚弱,却已经不大要紧了。”莫迟答道。“叶太医嘱咐儿媳多多休息,说是情绪紧张过劳所致,要好好服药调养。”
  对莫迟的回答,李世民毫不意外的点了点头。“果然如此,恪儿当真瞒住了你。”最后这几个字,声音却是极低,近乎自言自语了。
  “嗯?父亲这是从何说起……”莫迟故作疑惑道。李世民却不再说下去,而是淡淡吩咐宫人道:“去将皇儿们叫来。”须臾,李贞、李治、李慎、李福、李明五位皇子在宫人引导下来到殿中,向李世民行礼。在这五人中,李贞最大,十二岁,李治十一岁,李慎十岁,那日婚礼时,这三个孩子都曾亲来参加,而李福和李明则是同为四岁,因年纪幼小,没有出宫参加李恪与莫迟的婚礼,莫迟这是第一次见到。
  “来,皇儿们,快来行礼。”
  其实五个男孩早就看到了站在一旁的莫迟,李福和李明也就罢了,李贞、李治和李慎都是见过莫迟的,看到她在场,不免有些意外,但是皇帝父亲发话,几个孩子也就老老实实的一齐朝着